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这个数字,其作为"成数"的整体性、美好而吉祥的内蕴,是人们以之名篇的内在原因。《七发》虚拟性的主客问答、七事一文而"六过一是"的总体框架、渲染铺陈的描写手法等,奠定了"七"体的基本格局体制。此后的此类作品具有"仿规太切"、"递相摹拟"的弊病,但也有所变化,如主题由"问疾"转变为"招隐"、情感倾向由"刺"变为"颂美"、构篇更为均衡、语言渐趋清丽流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