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刘海粟的二三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8月的一天,几个文艺界的朋友在蔡元培家做客。大家谈笑风生,兴致勃发。在讨论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前景时,年轻画家刘海粟袒露了心迹:“我想去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它们都是艺术天才的国度。我要将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艺术,进行分析、研究,为我所用……”一个朋友不满意刘海粟的高论,不禁揶揄:“你的想法很好啊,只是你沒有财产,出国的费用从何而来呢?”被这冷水一浇,刘海粟不再言语。
  没过不久,刘海粟收到了一份惊喜——民国大学院正式聘请他为特约撰述员。是谁有这样的好心呢?不是别人,是蔡元培。原来,蔡元培时任大学院院长,恰好着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急需各界贤才,刘海粟年轻有为,才具不凡,正是招纳的对象。这样,刘海粟每月便可享有160元的津贴。这样一笔薪水,是很可观的,只要储存数月,在国外生活虽不算富裕,倒也不必为布帛菽粟而犯愁。欢天喜地的刘海粟,立马致信表达谢意,称感激之情,“非区区楮墨所可表于万一”。
  1928年底,刘海粟出国前准备在国内举办一次画展,他想让蔡元培帮忙主持。蔡元培不但欣然同意,还和史量才、郑午昌等人为画展特刊撰写文章。如此盛情,让作为晚辈的刘海粟感动不已。
  第二年春,蔡元培又设宴为刘海粟饯行。席间,刘海粟动情地回顾:“自提出出国考察以来,先生劳神焦思,照拂备至,直使赴欧成行,先生所作的一切,让后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蔡元培却满不在乎地表示“勿要这样”。
  之后几年,刘海粟遍访各国美术院、博物馆,或观摩名作,或拜访大师,或演讲论艺,兼收并蓄,画技精进。可回国时,又遇上了经费欠缺的窘境,万般无奈中只好向蔡元培告急。蔡元培接信后,通过教育部,汇给了刘海粟一万法郎,及时解决了川资不敷的问题。
  1933年,刘海粟又坦露了去德国办画展的想法,他对向蔡元培说:“在西欧,日本艺术很有吸引力,但毕竟知之不多,甚至不知道日本画是源于中国画艺。德国的东方艺术协会、普鲁士美术院、柏林大学还派人和我协谈。”蔡元培听了,很是高兴:“好啊,中国艺术早该走出国门了。海粟啊,我支持你!”
  果然,没过多久,蔡元培就联系叶恭绰、徐悲鸿、李石曾等艺术名家,成立了柏林中国美术展览筹备委员会。作为主任委员,蔡元培并不是挂个虚名,而是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画作的征集、目录的编译、资金的筹集、款式的装裱、作品的运输等,都有他的具体指导,所做各事缜密,尤为可佩。
  是年12月,刘海粟在德国的画展如期举行,一时震动欧洲。捷克、荷兰、瑞士、英国等国也纷纷来人来电,希望“零距离”感受中国画的魅力。获悉刘海粟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展赢得无上光荣和巨大成功,蔡元培喜不自禁:“此次画展之后,移集欧人视线,此固吾全国艺术家之力量所博得之荣誉。”
  蔡元培不惮烦劳地为刘海粟铺路搭桥、雪中送炭,引来众人不解。有人问及个中缘由,蔡元培不假思索:“这不是为了他,也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很需要大艺术家来振兴美育的祖国,这项使命只能托附于中年人青年人身上。为这些人挺身请命,披荆斩棘,是老年人的义务!”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蔡元培常拿杜甫的这二句诗勉励刘海粟,希望他的画能像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庾信和鲍照那样,清新俊逸,卓异不凡。刘海粟也不负蔡元培的厚望,最终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画坛巨匠,为中国新兴美术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也证明,刘海粟在文化输出上的努力,对于岌岌可危的中国本位文化地位的保护,是弥足珍贵的。
  对于蔡元培的支持与提携,刘海粟铭记在心、终生不忘,而在蔡元培那里,不过是自己的“义务”。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发电机组热控系统对现在的火电厂整体运行起着中枢作用,对所有涉及热控系统安全的设备环境进行全方位监督,并确保控制系统各种故障下的处理措施切实可行,以保证热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热工自动控制;设备故障;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018-02     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发电成本的提高,电力生产企
从化学角度出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索新型分子基非线性光学材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总结了近年来在新型二阶、三阶极化率和光限制等非线性光学配合物的化学研究方面所取得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无法避免的,挫折是成功的要素,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研究挫折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挫折教育的内涵  挫折是指一个人在某种动机的驱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难以克服或无法解决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内心的某种需要或动机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消极情绪反应。简而言之,挫折就是行为目标受阻后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一系
作为培养中等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依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所在的祁阳县职业中专把“以教育培育内在素质,以实践培养外在技能”的办学理念为根本基点,设置了融技能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活动机制、管理模式和文化系统,构建了一套富有特色、颇具新意的中职德育新模式,具有一定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课程育人:注重效果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根据职业学校的课程特点,学校将针对性和实效性作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爱的徒劳》中,作者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人物角色及情节,讽刺与批判了那些不合理也不应该存在的禁欲主义,反映出了人性的本真情感是正当且合理的思想,热烈唱出一曲充满激情却又不缺庄重的爱情赞歌。本剧的伦理叙事是为了表现主人公在选择遵从禁欲誓约或是遵循自然本性时的冲突。在剧中那么多人物里,俾隆,看起来即是舌灿莲花且又幽默诙谐,他扮演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他经常侃侃而谈,既参加了整个事件,洞悉所
商标的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转化,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面对激烈的竞争,要使企业成功开拓国际市场,要想译出音意俱佳的商标名,翻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详细研究了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简称DBSAF) 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PB)与钴形成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9.5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 1898年7月3日,清朝光绪帝任命孙家鼐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 1904年7月4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1913年7月1日,中国清华学校第一届毕业生行毕业礼。  ● 1919年7月1日,由李大钊、王光祈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 1924年7月,教育部公布《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  ● 1926年7月12日,广东大学改名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