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流产业的繁荣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加快了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物流金融发展尚不成熟,蕴含着巨大风险。文章对物流金融产生背景、现状、基本模式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相应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物流金融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物流金融;业务模式;风险防范
一、物流金融背景
随着物流金融附属行业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逐渐彰显,人们对于物流金融行业的关注度也空前提升。新型的物流金融行业不仅集合了金融行业与物流行业的特点,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体制创新,在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盈利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物流金融指的是一系列组织内部资金调度,在新型金融理财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过程。物流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融合消费者提供的资金,从而维持物流行业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最终目标仍然在于实现金融行业、物流行业以及具体用户三方的互利共赢。
二、中国的物流金融的发展
由于我国物流金融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健全完善的职能管理体系,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途径。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物流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就从物流金融行业单独第三方来讲,国内大多数物流金融行业的单独第三方都是物流公司,而国外大多都是由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作为物流金融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除了需要维持发展之外,还需要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协同银行组织,为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铺平道路。第三方机构的价值就在于保障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信息一致,为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较低,使得大量社会资金闲置在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不仅会给供应链运转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再加上物流成本的逐渐提升,物流、资金流、商流以及信息流一体化的目标始终无法实现,进而使得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物流金融行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恰好解决了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将企业动产进行抵押,保障资金流的正常运转,在原有经营业务的基础上加大新业务的拓宽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
从国外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具体的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种:①代客结算;②仓单质押;③保税仓。但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并不适应与国外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技术,取长补短。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融资企业的参与度来讲,物流金融企业所经营的业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贷款中介业务和融通业务。
1.货款中介业务
作为金融组织、物流企业以及第三方企业之间的重要枢纽,贷款中介业务是减低企业交易风险,保障金融物流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保障。包括垫付货款和代收货款。
(1)垫付货款
垫付货款相比于代收贷款,在操作流程上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其中主要有:①收货人将指定物品移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②货权转移;③金融机构确认收货信息;④明确收货人信息;⑤银行方面向第三方组织出示提货凭据;⑥最后一步提货人与第三方组织商榷收货事宜。整个交易过程除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与发货人协定的《物流服务合同》,还有发货人与收货人协定的《购销合同》。两份合同都对相关责任人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是保障交易流程安全的前提保障。
(2)代收货款
代收货款业务主要指的是电子商务企业、邮政企业以及商贸企业向具体用户提供服务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会向相关用户征收贷款,转而将贷款交由相关企业,这些提供服务的企业会在贷款代收的过程中征收一定的服务费。此外由于代收流程的限制,使得返款周期存在一定的滞后,随着时间的增加,累积的资金也会逐渐增多,这不仅保障了企业资金的流畅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2.融通仓业务
融通仓业务可以看做是一个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其中不仅包含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一些主要的业务,还包含了很多拍卖、集监管以及仓储等业务。包括以下步骤:①经营企业以生产的商品作为抵押物放置在融通仓中,将具体的仓单抵押给银行;②银行发放贷款给货主;③经营业务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还贷方式;④中介业务是物流企业融通仓业务中主要的盈利模式。融资仓业务包括:保税仓仓单质押和货物质押
(1)保税仓
相比于传统的仓单质押,保税仓模式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拓展。在保税仓业务中,应以《购销合同》以及物流供应过程中生产商、销售商、第三方供应商以及金融机构共同协定的《保税仓协议书》,作为费用缴纳的凭据,要求相关企业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保证物流交易的正常进行。
(2)仓单质押
仓单质押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在物流企业、金融银行以及相关企业的共同督促下,借贷企业需要向物流企业出示相关的抵押物,然后物流企业才能给予抵押凭证,借贷企业以抵押凭证为依据向银行争取相应数量的贷款。从供应链运转的角度来看,抵押物可以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供应商提供,这与具体的协商结果有关。除此之外企业也能够为借贷企业向物流企业担保,帮助借贷企业更好的获取贷款,实现市场集资的目标。
(3)货物质押
货物质押对企业的生产销售造成的影响是最小的,这一种模式中需要使用实际货物来进行抵押,只要货物进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和仓储的范围之内,持有货物拥有权的一方就能够在银行进行贷款,这一过程也要求物流公司对其进行专门的监督和管理,贷款企业只有在得到银行的许可下才可以将货物提取出来。在保证货物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抵押的货物才能够进行一些相对的动态流动(出库、入库)。 四、实施物流金融面临的风险
物流金融所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到资金需求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多个主体和流程的运作过程,即使我国在对金融物流业务进行拓展的时候能够模仿和学习一些模式,我国在金融物流信贷水平也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没有一套完备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市场规范,也缺少对这一方面有着专业水平的人才,这些都会使得在金融物流业务的所有步骤中都会遭受到可能性的风险。风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押物的风险:
质押物在进行质押的时候会面临大量的风险,如在进行质押的过程中质押物在市场上具有的价格可能会产生一些波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管理时不合理而引起的质押物监管风险;借款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进行联合来骗取银行钱财;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现在并没有一道完善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不能得到一些实际有效的在法律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2.物流企业的风险
物流企业风险会在物流企业进行自身的管理运作时产生,在这其中又包含了管理体制风险和责任缺失风险这两个方面。而在管理体制风险上的表现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因而在对质押物进行运输或存储的过程中导致其受到破坏和丢失。而在责任缺失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包括:物流企业刻意制造不实的数据来达到其扩大业务规模并拉拢客户的目的以及在物流企业与厂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现象。
3.融资企业信用风险
在融资企业的范围之中包含有生产商和经销商,它们通过向银行进行贷款来取得其在资金上的融通,但是在贷款上所存在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于信用。由于我国在供应链管理以及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上都处在一种初期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信用体系,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在资信上的一些实际情况,银行不容易对其进行具体准确的控制。
4.金融机构风险
商业银行组成了物流金融的核心,银行所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是质押物在市场价值波动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评估借款人的指标是依据其在生产经营及资信上的实际情况,财务上存在的问题,项目上的进展及潜力,偿还贷款能力等。随着物流金融不断发展,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在某些程度上物流企业在进过授信之后会拥有对贷款进行独立审批的权力,这也让之前制定的贷款风险评级指标失去其原有功能,而在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中处在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若产生了贷款风险则一定会对整个金融圈造成很大的影响。
五、物流金融的风险防范
1.质押物风险防范
首先,在对质押物进行选取的时候,要选择那种具有在价值上公开透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量等类似特征的物品,其次,要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监管方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管,加强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教育,确保仓库内物品的清单与货物的清单是相同的,采取固定地点来进行存放等。再次,物流企业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场监管机构,对质押物的销售情况以及价格上的波动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作出预判,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并研究分析相关报价等来对质押物的实际价值进行更为准确和详细地评估。最后,要选择一个可靠的物流企业作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
2.物流企业风险防范
从物流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这一层面来进行分析,需要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的对物流运行的整个过程、客户在生产运营上的实际状况和抵押货物在市场上具有的实际价值采取具体准确的分析来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持续的监控,并且让其时刻与市场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及时的对行业交易信息进行准确掌握和了解。要对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进行建设并在这一基础将其完善,而又因为在信息上越来越公开透明,也让那些因为信息上的不对称现象造成的责任缺失风险变得越来越低,这代表的是金融机构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握融资企业的情况。
3.融资企业信用风险防范。
物流融资要对企业资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此来对融资企业的信用财务状况以及业务经营能力进行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并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且进一步对其完善,而通过完善的客户资料的采集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查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来解决银企之间因为在信息上产生的不对称而引起的问题。在对物流金融业务方面进行开展的时候,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应当选择拥有着较大的资产规模、具有高于一般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保证对质押物进行严格监督管理,而且还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的全国性专业物流公司。
六、总结
物流金融是一次第三方物流服务引导并实践的革命,其不仅可以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的服务能力和生产经营上得到的利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能够帮助企业将其融资渠道进行拓展,让其融资成本得到进一步的降低,并充分提高对于资本的使用效率。在物流金融长期进行的实践积累以及其一直深入进行的理论研究之上,物流金融服务将会在国内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以及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谦.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金融物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张启徽。金融物流——现代物流的服务创新[J].现代物流,2008(12)
[3]刘璇,凌建平,李严锋。我国金融物流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05(3)
作者简介:傅雨凝(1994.10.23—),女,汉族,江苏淮阴人,本科,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会计专业。
关键词:物流金融;业务模式;风险防范
一、物流金融背景
随着物流金融附属行业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逐渐彰显,人们对于物流金融行业的关注度也空前提升。新型的物流金融行业不仅集合了金融行业与物流行业的特点,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体制创新,在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盈利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物流金融指的是一系列组织内部资金调度,在新型金融理财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过程。物流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融合消费者提供的资金,从而维持物流行业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最终目标仍然在于实现金融行业、物流行业以及具体用户三方的互利共赢。
二、中国的物流金融的发展
由于我国物流金融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健全完善的职能管理体系,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途径。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物流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就从物流金融行业单独第三方来讲,国内大多数物流金融行业的单独第三方都是物流公司,而国外大多都是由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作为物流金融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除了需要维持发展之外,还需要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协同银行组织,为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铺平道路。第三方机构的价值就在于保障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信息一致,为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较低,使得大量社会资金闲置在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不仅会给供应链运转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再加上物流成本的逐渐提升,物流、资金流、商流以及信息流一体化的目标始终无法实现,进而使得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物流金融行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恰好解决了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将企业动产进行抵押,保障资金流的正常运转,在原有经营业务的基础上加大新业务的拓宽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
从国外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具体的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种:①代客结算;②仓单质押;③保税仓。但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并不适应与国外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技术,取长补短。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融资企业的参与度来讲,物流金融企业所经营的业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贷款中介业务和融通业务。
1.货款中介业务
作为金融组织、物流企业以及第三方企业之间的重要枢纽,贷款中介业务是减低企业交易风险,保障金融物流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保障。包括垫付货款和代收货款。
(1)垫付货款
垫付货款相比于代收贷款,在操作流程上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其中主要有:①收货人将指定物品移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②货权转移;③金融机构确认收货信息;④明确收货人信息;⑤银行方面向第三方组织出示提货凭据;⑥最后一步提货人与第三方组织商榷收货事宜。整个交易过程除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与发货人协定的《物流服务合同》,还有发货人与收货人协定的《购销合同》。两份合同都对相关责任人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是保障交易流程安全的前提保障。
(2)代收货款
代收货款业务主要指的是电子商务企业、邮政企业以及商贸企业向具体用户提供服务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会向相关用户征收贷款,转而将贷款交由相关企业,这些提供服务的企业会在贷款代收的过程中征收一定的服务费。此外由于代收流程的限制,使得返款周期存在一定的滞后,随着时间的增加,累积的资金也会逐渐增多,这不仅保障了企业资金的流畅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2.融通仓业务
融通仓业务可以看做是一个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其中不仅包含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一些主要的业务,还包含了很多拍卖、集监管以及仓储等业务。包括以下步骤:①经营企业以生产的商品作为抵押物放置在融通仓中,将具体的仓单抵押给银行;②银行发放贷款给货主;③经营业务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还贷方式;④中介业务是物流企业融通仓业务中主要的盈利模式。融资仓业务包括:保税仓仓单质押和货物质押
(1)保税仓
相比于传统的仓单质押,保税仓模式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拓展。在保税仓业务中,应以《购销合同》以及物流供应过程中生产商、销售商、第三方供应商以及金融机构共同协定的《保税仓协议书》,作为费用缴纳的凭据,要求相关企业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保证物流交易的正常进行。
(2)仓单质押
仓单质押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在物流企业、金融银行以及相关企业的共同督促下,借贷企业需要向物流企业出示相关的抵押物,然后物流企业才能给予抵押凭证,借贷企业以抵押凭证为依据向银行争取相应数量的贷款。从供应链运转的角度来看,抵押物可以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供应商提供,这与具体的协商结果有关。除此之外企业也能够为借贷企业向物流企业担保,帮助借贷企业更好的获取贷款,实现市场集资的目标。
(3)货物质押
货物质押对企业的生产销售造成的影响是最小的,这一种模式中需要使用实际货物来进行抵押,只要货物进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和仓储的范围之内,持有货物拥有权的一方就能够在银行进行贷款,这一过程也要求物流公司对其进行专门的监督和管理,贷款企业只有在得到银行的许可下才可以将货物提取出来。在保证货物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抵押的货物才能够进行一些相对的动态流动(出库、入库)。 四、实施物流金融面临的风险
物流金融所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到资金需求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多个主体和流程的运作过程,即使我国在对金融物流业务进行拓展的时候能够模仿和学习一些模式,我国在金融物流信贷水平也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没有一套完备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市场规范,也缺少对这一方面有着专业水平的人才,这些都会使得在金融物流业务的所有步骤中都会遭受到可能性的风险。风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押物的风险:
质押物在进行质押的时候会面临大量的风险,如在进行质押的过程中质押物在市场上具有的价格可能会产生一些波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管理时不合理而引起的质押物监管风险;借款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进行联合来骗取银行钱财;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现在并没有一道完善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不能得到一些实际有效的在法律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2.物流企业的风险
物流企业风险会在物流企业进行自身的管理运作时产生,在这其中又包含了管理体制风险和责任缺失风险这两个方面。而在管理体制风险上的表现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因而在对质押物进行运输或存储的过程中导致其受到破坏和丢失。而在责任缺失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包括:物流企业刻意制造不实的数据来达到其扩大业务规模并拉拢客户的目的以及在物流企业与厂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现象。
3.融资企业信用风险
在融资企业的范围之中包含有生产商和经销商,它们通过向银行进行贷款来取得其在资金上的融通,但是在贷款上所存在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于信用。由于我国在供应链管理以及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上都处在一种初期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信用体系,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在资信上的一些实际情况,银行不容易对其进行具体准确的控制。
4.金融机构风险
商业银行组成了物流金融的核心,银行所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是质押物在市场价值波动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评估借款人的指标是依据其在生产经营及资信上的实际情况,财务上存在的问题,项目上的进展及潜力,偿还贷款能力等。随着物流金融不断发展,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在某些程度上物流企业在进过授信之后会拥有对贷款进行独立审批的权力,这也让之前制定的贷款风险评级指标失去其原有功能,而在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中处在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若产生了贷款风险则一定会对整个金融圈造成很大的影响。
五、物流金融的风险防范
1.质押物风险防范
首先,在对质押物进行选取的时候,要选择那种具有在价值上公开透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量等类似特征的物品,其次,要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监管方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管,加强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教育,确保仓库内物品的清单与货物的清单是相同的,采取固定地点来进行存放等。再次,物流企业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场监管机构,对质押物的销售情况以及价格上的波动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作出预判,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并研究分析相关报价等来对质押物的实际价值进行更为准确和详细地评估。最后,要选择一个可靠的物流企业作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
2.物流企业风险防范
从物流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这一层面来进行分析,需要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的对物流运行的整个过程、客户在生产运营上的实际状况和抵押货物在市场上具有的实际价值采取具体准确的分析来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持续的监控,并且让其时刻与市场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及时的对行业交易信息进行准确掌握和了解。要对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进行建设并在这一基础将其完善,而又因为在信息上越来越公开透明,也让那些因为信息上的不对称现象造成的责任缺失风险变得越来越低,这代表的是金融机构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握融资企业的情况。
3.融资企业信用风险防范。
物流融资要对企业资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此来对融资企业的信用财务状况以及业务经营能力进行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并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且进一步对其完善,而通过完善的客户资料的采集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查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来解决银企之间因为在信息上产生的不对称而引起的问题。在对物流金融业务方面进行开展的时候,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应当选择拥有着较大的资产规模、具有高于一般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保证对质押物进行严格监督管理,而且还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的全国性专业物流公司。
六、总结
物流金融是一次第三方物流服务引导并实践的革命,其不仅可以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的服务能力和生产经营上得到的利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能够帮助企业将其融资渠道进行拓展,让其融资成本得到进一步的降低,并充分提高对于资本的使用效率。在物流金融长期进行的实践积累以及其一直深入进行的理论研究之上,物流金融服务将会在国内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以及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谦.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金融物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张启徽。金融物流——现代物流的服务创新[J].现代物流,2008(12)
[3]刘璇,凌建平,李严锋。我国金融物流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05(3)
作者简介:傅雨凝(1994.10.23—),女,汉族,江苏淮阴人,本科,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