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网络流行歌曲中的婚恋观表达特征为研究载体,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影响的主要表现,从个体、家庭、高校以及网络本身等角度分析产生现状的因素,试从内外兼施的视角,探寻合理的途径,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婚恋观。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网络流行歌曲 婚恋观 引导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迎来新时代,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历史征程,大学生作为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生共长的主体青年,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其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社会主流群体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是如何,故而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科学的价值取向意义非凡。
新时代大学生在享有丰富文化资源和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亦受众多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影响,其中网络流行歌曲作为情感表达的主渠道,尤其以婚恋观点的表达为主流,大部分网络流行歌曲中的婚恋观表达存在语言表达低俗、思想内容庸俗甚至恶俗的特性。青年学生作为网民“主力军”,助力网络流行歌曲“功成名就”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高校不断爆出“小三”、“一夜情”等扭曲婚恋现象,网络流行歌曲关于情感意识的表达自诞生起一定程度上对青年群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婚恋观在网络流行歌曲中的主流表现
网络流行歌曲借助网络科技发展平台,各类亚健康网络歌曲大行其道,对网络流行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婚恋情感及关系纠葛的表达是主旨,并呈现以直白低俗、悲苦伤情、两性关系功利化、矛盾极端化为主流表现形式。
1.歌词直白低俗化。网络歌曲自风靡全网和各类环境,其所呈现的歌词内容越发直白、趣味低下!“语言本应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的外衣,若缺乏深刻的内涵思维,再好的语言也言之无实,毫无价值,进而缺乏内在美。”[1]网络流行歌曲能够广受听众点播、下载,与其歌词表达直白、曲调朗朗上口分不开。
凭借一首《伤不起》,歌手王麟虏获了许多听众,该首歌词采用口语式的宣泄表达:
“你的四周美女有那么多/但是好像只偏偏看中了我/恩爱过后 就不来找我/总说你很忙 没空来陪我/...难道痴情的我不够惹火/伤不起 真的 伤不起”。
一曲《伤不起》不仅表露歌词的直白、低俗,甚至表达了恋爱关系的不专一、不尊重,乃至对性的滥情。网络流行歌曲中,对性的表述低俗、无节操的不在少数,同时在歌词方面无深刻内涵,直白低俗尽显其中。
例如《那一夜》:“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你满脸泪水,/那一夜,你为我喝醉”
语言是素养、思想的表达,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精华所在,音乐本是对真挚情感的深刻表达,而歌词本应是深邃而富有内涵,而网络流行歌曲似乎反其道而行,却大受欢迎。
2.悲苦伤情为基调。“优秀的音乐能激发人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热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能有助于开发人们的智力,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2]对于网络流行歌曲的样本,遵从音乐种类齐全、点播量和下载量相对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网站进行选取,通过类比分析,本文所选取的歌曲样本来源于九酷音乐网,目前网络歌曲TOP60排名中,婚恋观点表达仍是主旨,但网络亚文化仍然充斥在其中。
对近几年网络流行歌曲中关于婚恋观的样本分析,典型歌曲例如:《唱着情歌流着泪》、《等你等了那么久》、《爱情买卖》、《不要在寂寞的时候说爱我》、《好男人都死哪里去了》、《那一夜》、《看透爱情看透你》等等,且不详论每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只从歌曲样本的歌名,其基调基本为:缺乏真爱的苦恋、滥情的悲痛与悲哀,婚恋中的痛不欲生。
3.功利化思想渗透。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关系中功利化思想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其中,更是一些歌曲大胆直言,例如歌曲《你不是我的菜》:“我不是你的菜谁是你的菜/我是传说中的高富帅/你又不是白富美/我你都看不来,以后别再来/这里都是富二代。”类似表达还有歌曲《看透爱情看透你》里的歌词“你想要的我无法给予/看你坐着小车潇洒远去/留下我独自淋湿在雨里/无情的世界无情的你/你把爱情当成金钱的交易。”
此类歌曲直言不讳,毫无羞耻之感,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其中。
4.矛盾处理极端化趋向明显。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表达,对于婚恋关系矛盾情感的处理方式表达,隐含极端化。歌曲《爱情买卖》,歌名首先就是极端化误导,将本不可置于买卖的情感进行金钱买卖,然而《爱情买卖》一问世,便传遍大街小巷;歌曲《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数着你给的伤悲/为什么你总让我憔悴/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看我流泪 你头也不回/哭过了 泪干了 心变成灰。”婚恋过程中出现矛盾、挫折难以避免,但在此类歌曲中往往将矛盾极端化。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影响的表现
“截止2018年6月,根据CNNIC第42次调查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而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55亿,占网民总体的69.2%,且根据CNNIC第40次调查报告分析,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仍然最高。”[3]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正值18至23岁间,是网民的主力军之一,该阶段也是其生理發育即将成熟、心理特点逐渐稳固、情感需求日渐强烈的一个特殊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恋爱现象普遍存在,主体趋势是比较积极的,但仍然存在极端、扭曲的恋爱关系甚至婚姻关系,而这些表现,往往与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观的扭曲表达特点相吻合。
1.婚恋观念及行为趋于奔放。近些年来,网络流行歌曲对于婚恋关系中性关系的大胆直言表达,直指开放的性行为、多角恋性关系、婚前性行为普遍存在和被接受。作为网民主力军,接受网络流行歌曲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易被歌曲当中开放的性观念、随意的性行为所影响。而在现实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发生性行为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存在扭曲的多角恋、一夜情等现象,对于婚前性行为基本能接受,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将近50%-75%比例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反对、接受甚至赞成,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观念和行为更加开放。”[4] 2.婚恋过程偏功利化。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关系进行金钱主义至上表露,潜移默化地对广大听众产生误导,富二代、白富美,婚恋关系成为金钱“交易所”。虽然,“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总体比较成熟,以情感性、婚姻性、成长性为主,而如功利性、消遣性、性爱性的动机并未成为主导因素,”[5]但在网络世界,尤其通过歌唱形式表达出来的功利化思想,会被批判但听多了易淡化正确认识,自然潜意识中愿意接受此类思想。
3.婚恋过程中矛盾处理极端化。以悲苦伤情为基调的网络流行歌曲往往容易给大学生恋爱过程带来负面心理压力,尤其在发生矛盾过程中,起着催化矛盾升级的作用。遇到感情问题就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进行解决,引发校园安全问题。大学生虽然身体机能发育基本成熟,但在心理发展方面仍不够成熟,对于性关系问题的处理、失恋问题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两性关系与他人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往往因心理不成熟、思想粗浅,采取极端手段解决。
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分析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内外相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产生影响。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从小生活于各类网络亚文化争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身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科学认识,易受外部因素所干扰是关键;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重视度以及宽松的网络环境,也是导致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扭曲现象的重要外在因素。
1.自身因素。年轻人之所以喜欢听网络歌曲,是因为“他们能在歌中找到类似的情感体验,能将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借助歌曲来表达,他们在歌中获得烦恼、离愁、喜悦、激动等感受,体味着人生的百态,”[6]这也是音乐艺术作为人的情感寄托的作用体现。而网络流行歌曲里的婚恋观表达也正是抓住了大学生生对内心情感表达的渴望和大学生不成熟的婚恋观认识,造成大学生往往对网络流行歌曲里的表达听之任之,缺乏理性思维,对歌曲思想的理解与认识不全面,使得青年学生容易被网络流行歌曲里不良的爱情与婚恋观点牵着鼻子走,对青年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思维的培养必定产生阻碍性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新时代大学生的父母,是处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一代,大部分家庭父母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中,对孩子的关注点重在学习成绩、技能的培养,对于婚恋观的教育引导缺乏重视。在有关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3%的大学生表示和父母从未有过关于婚恋问题的交流,更谈不上存在主动的关于婚恋观认识的引导和教育。”[7]足见家庭对孩子的婚恋观引导教育,严重缺失。
3.学校教育因素。婚恋观教育体系系统化、常态化严重缺失,从目前我们教育体系来分析,尤其是高职类院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材征订、师资投入以及学校管控方式等,仍然是存在大量空白点。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能只是口号,婚恋观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发展,是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前提,高校教育有必要将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系统教育纳入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
4.网络环境因素。宽松的网络环境助长不良歌曲大行其道,“网络技术和音乐数字技术的运用,使音乐创作变得简单,创作歌曲不再是“作曲家”的专利,业余歌手们自己创作比较容易,也不再需要通过的编辑的审查,就能在网上发表。”[8]大学生对性行为的宽容态度,对婚恋关系问题的处理趋偏激,使得我们不得不警醒网络流行歌曲中所表露的扭曲性心理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四、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影响下的教育引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青年应是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然而,面对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的不良影响、现实教育掉队现象,新时代大学生由于恋爱问题而引发的校园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恋爱矛盾的出现与处理方式揭示了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状态与认识水平。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助力校园安全稳定建设。
1.内在引导
事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重在强化内因引导是首要。
1.1提升自我认知意识。自我认知成熟性表现,应是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拥有科学理性的全面认识。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存在,虽在这个年龄阶段生理发展基本成熟,但对婚恋的心理认知仍需进一步提升。“心理成熟能够使人对当下的事情和对未来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抉择和平衡,自身的选择和思想不受他人左右,情感稳定、处事理性、考虑后果、敢于承担责任。”[9]面对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乱象的直言表达,大学生首先必须塑造成熟的心理认知,积极丰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全人格,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只有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够科学理性地甄别和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1.2家庭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家庭生活中能对孩子的婚恋情感认识产生深刻影响的基本来源于父母双方的情感状况,大学生婚恋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问题的这类学生,往往与其家庭父母的情感状况有关。要幫助大学生正确甄别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乱象的表达,正确对待现实发生的恋爱现象以及恋爱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作为父母,育人观念改变是首要,注重孩子专业学习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变化。其次,与孩子多交流、多关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最后,大学生发生情感问题往往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家长的重视,积极配合、及时发现,能够有效地将孩子的情感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3学校教育发挥主导性作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高校教育仍在不断探索如何将全面素质教育做得更加健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科技极速发展,网络文化发展百花齐放,这都对高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面临现实存在着大学生婚恋乱象状况,积极变挑战为机遇,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应教材征订、在课程设置、师资投入以及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建设水平上下功夫。 在教材与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我们高校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传递相关思想教育,由于是公共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课程中对于婚恋观的阐述只是一小部分。对此充实婚恋类教育杂志教材,促进电子类阅读课程进入学生手机,弥补教材与课程不够全面的现实。
优化师资力量,重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人力投入。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紧缺,而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的扭曲表达,大学生恋爱乱象的现实,迫使目前高校需通过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投入,实现加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引导。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以及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形成三方联动机制,齐抓思想教育。同时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组建线上阵地团队,掌握网络文化态势,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多样化。
2.外部管控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除了校园就是网络,加强校园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网络体系科学化发展制度,是做好大学生在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引导的外援保障。
2.1学校相关监管制度。目前各类高校宿舍管理缺位严重,大学生迟归、夜不归宿以及大学生校外同居等现象时有发生,但管理者却未能及时知晓和有效管控。因此,加强校园门卫、宿舍楼管管理制度建设是首要,促进门禁智能化,实现超时不可进出宿舍楼。其次建立宿舍晚归汇报制度,专人落实晚归真实性,定期查房与突击查房相结合,掌控学生宿舍动态。最后建立危机干预机制,通过设立管理台账,把控异常状况发生。
2.2加强网络社会环境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网络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复杂环境,大学生缺乏社会的历练,往往不能辨别网络中好与坏的成分。”[10]要实现从“源头”上对大学生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网络文化尤其是网络流行歌曲必须“改头换面”。门槛设置高、監管严,是倒逼网络流行歌曲正向发展的有力“武器”。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网络流行歌曲质量的评定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 朱永刚.习近平总书记语言“三美”[N].学习时报,2018-11-30(004)
[2] 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 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i/2018-08-20/doc-ihhvciiw6980104.shtml,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i/2018-08-20/doc-ihhvciiw7095120.shtml
[4] 赵湘,汪宁.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J].中国公共卫生,2012(3)
[5] 黄秋莲.浅谈大学生恋爱动机对恋爱收获和体验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8(3)
[6] 王艳华,朱凤丽.流行歌曲:一种青年亚文化[J].观察与思考,2007:47
[7] 吴彬.论家庭环境是大学生婚恋观本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8] 金兆钧.关于网络歌曲的断想[J].人民音乐,2007:29
[9] 占丽琴.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4)
[10] 刘筠.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性观念及性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6)
基金项目:2016年第一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网络流行歌曲中的爱情与婚恋观点及其影响研究”(JAS16093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恩莉(1988-),女,汉,福建南平,硕士研究生,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353000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网络流行歌曲 婚恋观 引导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迎来新时代,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历史征程,大学生作为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生共长的主体青年,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其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社会主流群体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是如何,故而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科学的价值取向意义非凡。
新时代大学生在享有丰富文化资源和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亦受众多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影响,其中网络流行歌曲作为情感表达的主渠道,尤其以婚恋观点的表达为主流,大部分网络流行歌曲中的婚恋观表达存在语言表达低俗、思想内容庸俗甚至恶俗的特性。青年学生作为网民“主力军”,助力网络流行歌曲“功成名就”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高校不断爆出“小三”、“一夜情”等扭曲婚恋现象,网络流行歌曲关于情感意识的表达自诞生起一定程度上对青年群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婚恋观在网络流行歌曲中的主流表现
网络流行歌曲借助网络科技发展平台,各类亚健康网络歌曲大行其道,对网络流行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婚恋情感及关系纠葛的表达是主旨,并呈现以直白低俗、悲苦伤情、两性关系功利化、矛盾极端化为主流表现形式。
1.歌词直白低俗化。网络歌曲自风靡全网和各类环境,其所呈现的歌词内容越发直白、趣味低下!“语言本应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的外衣,若缺乏深刻的内涵思维,再好的语言也言之无实,毫无价值,进而缺乏内在美。”[1]网络流行歌曲能够广受听众点播、下载,与其歌词表达直白、曲调朗朗上口分不开。
凭借一首《伤不起》,歌手王麟虏获了许多听众,该首歌词采用口语式的宣泄表达:
“你的四周美女有那么多/但是好像只偏偏看中了我/恩爱过后 就不来找我/总说你很忙 没空来陪我/...难道痴情的我不够惹火/伤不起 真的 伤不起”。
一曲《伤不起》不仅表露歌词的直白、低俗,甚至表达了恋爱关系的不专一、不尊重,乃至对性的滥情。网络流行歌曲中,对性的表述低俗、无节操的不在少数,同时在歌词方面无深刻内涵,直白低俗尽显其中。
例如《那一夜》:“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你满脸泪水,/那一夜,你为我喝醉”
语言是素养、思想的表达,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精华所在,音乐本是对真挚情感的深刻表达,而歌词本应是深邃而富有内涵,而网络流行歌曲似乎反其道而行,却大受欢迎。
2.悲苦伤情为基调。“优秀的音乐能激发人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热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能有助于开发人们的智力,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2]对于网络流行歌曲的样本,遵从音乐种类齐全、点播量和下载量相对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网站进行选取,通过类比分析,本文所选取的歌曲样本来源于九酷音乐网,目前网络歌曲TOP60排名中,婚恋观点表达仍是主旨,但网络亚文化仍然充斥在其中。
对近几年网络流行歌曲中关于婚恋观的样本分析,典型歌曲例如:《唱着情歌流着泪》、《等你等了那么久》、《爱情买卖》、《不要在寂寞的时候说爱我》、《好男人都死哪里去了》、《那一夜》、《看透爱情看透你》等等,且不详论每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只从歌曲样本的歌名,其基调基本为:缺乏真爱的苦恋、滥情的悲痛与悲哀,婚恋中的痛不欲生。
3.功利化思想渗透。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关系中功利化思想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其中,更是一些歌曲大胆直言,例如歌曲《你不是我的菜》:“我不是你的菜谁是你的菜/我是传说中的高富帅/你又不是白富美/我你都看不来,以后别再来/这里都是富二代。”类似表达还有歌曲《看透爱情看透你》里的歌词“你想要的我无法给予/看你坐着小车潇洒远去/留下我独自淋湿在雨里/无情的世界无情的你/你把爱情当成金钱的交易。”
此类歌曲直言不讳,毫无羞耻之感,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其中。
4.矛盾处理极端化趋向明显。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表达,对于婚恋关系矛盾情感的处理方式表达,隐含极端化。歌曲《爱情买卖》,歌名首先就是极端化误导,将本不可置于买卖的情感进行金钱买卖,然而《爱情买卖》一问世,便传遍大街小巷;歌曲《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数着你给的伤悲/为什么你总让我憔悴/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看我流泪 你头也不回/哭过了 泪干了 心变成灰。”婚恋过程中出现矛盾、挫折难以避免,但在此类歌曲中往往将矛盾极端化。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影响的表现
“截止2018年6月,根据CNNIC第42次调查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而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55亿,占网民总体的69.2%,且根据CNNIC第40次调查报告分析,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仍然最高。”[3]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正值18至23岁间,是网民的主力军之一,该阶段也是其生理發育即将成熟、心理特点逐渐稳固、情感需求日渐强烈的一个特殊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恋爱现象普遍存在,主体趋势是比较积极的,但仍然存在极端、扭曲的恋爱关系甚至婚姻关系,而这些表现,往往与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观的扭曲表达特点相吻合。
1.婚恋观念及行为趋于奔放。近些年来,网络流行歌曲对于婚恋关系中性关系的大胆直言表达,直指开放的性行为、多角恋性关系、婚前性行为普遍存在和被接受。作为网民主力军,接受网络流行歌曲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易被歌曲当中开放的性观念、随意的性行为所影响。而在现实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发生性行为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存在扭曲的多角恋、一夜情等现象,对于婚前性行为基本能接受,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将近50%-75%比例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反对、接受甚至赞成,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观念和行为更加开放。”[4] 2.婚恋过程偏功利化。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关系进行金钱主义至上表露,潜移默化地对广大听众产生误导,富二代、白富美,婚恋关系成为金钱“交易所”。虽然,“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总体比较成熟,以情感性、婚姻性、成长性为主,而如功利性、消遣性、性爱性的动机并未成为主导因素,”[5]但在网络世界,尤其通过歌唱形式表达出来的功利化思想,会被批判但听多了易淡化正确认识,自然潜意识中愿意接受此类思想。
3.婚恋过程中矛盾处理极端化。以悲苦伤情为基调的网络流行歌曲往往容易给大学生恋爱过程带来负面心理压力,尤其在发生矛盾过程中,起着催化矛盾升级的作用。遇到感情问题就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进行解决,引发校园安全问题。大学生虽然身体机能发育基本成熟,但在心理发展方面仍不够成熟,对于性关系问题的处理、失恋问题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两性关系与他人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往往因心理不成熟、思想粗浅,采取极端手段解决。
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分析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内外相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产生影响。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从小生活于各类网络亚文化争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身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科学认识,易受外部因素所干扰是关键;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重视度以及宽松的网络环境,也是导致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扭曲现象的重要外在因素。
1.自身因素。年轻人之所以喜欢听网络歌曲,是因为“他们能在歌中找到类似的情感体验,能将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借助歌曲来表达,他们在歌中获得烦恼、离愁、喜悦、激动等感受,体味着人生的百态,”[6]这也是音乐艺术作为人的情感寄托的作用体现。而网络流行歌曲里的婚恋观表达也正是抓住了大学生生对内心情感表达的渴望和大学生不成熟的婚恋观认识,造成大学生往往对网络流行歌曲里的表达听之任之,缺乏理性思维,对歌曲思想的理解与认识不全面,使得青年学生容易被网络流行歌曲里不良的爱情与婚恋观点牵着鼻子走,对青年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思维的培养必定产生阻碍性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新时代大学生的父母,是处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一代,大部分家庭父母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中,对孩子的关注点重在学习成绩、技能的培养,对于婚恋观的教育引导缺乏重视。在有关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3%的大学生表示和父母从未有过关于婚恋问题的交流,更谈不上存在主动的关于婚恋观认识的引导和教育。”[7]足见家庭对孩子的婚恋观引导教育,严重缺失。
3.学校教育因素。婚恋观教育体系系统化、常态化严重缺失,从目前我们教育体系来分析,尤其是高职类院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材征订、师资投入以及学校管控方式等,仍然是存在大量空白点。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能只是口号,婚恋观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发展,是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前提,高校教育有必要将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系统教育纳入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
4.网络环境因素。宽松的网络环境助长不良歌曲大行其道,“网络技术和音乐数字技术的运用,使音乐创作变得简单,创作歌曲不再是“作曲家”的专利,业余歌手们自己创作比较容易,也不再需要通过的编辑的审查,就能在网上发表。”[8]大学生对性行为的宽容态度,对婚恋关系问题的处理趋偏激,使得我们不得不警醒网络流行歌曲中所表露的扭曲性心理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四、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影响下的教育引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青年应是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然而,面对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的不良影响、现实教育掉队现象,新时代大学生由于恋爱问题而引发的校园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恋爱矛盾的出现与处理方式揭示了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状态与认识水平。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助力校园安全稳定建设。
1.内在引导
事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重在强化内因引导是首要。
1.1提升自我认知意识。自我认知成熟性表现,应是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拥有科学理性的全面认识。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存在,虽在这个年龄阶段生理发展基本成熟,但对婚恋的心理认知仍需进一步提升。“心理成熟能够使人对当下的事情和对未来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抉择和平衡,自身的选择和思想不受他人左右,情感稳定、处事理性、考虑后果、敢于承担责任。”[9]面对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乱象的直言表达,大学生首先必须塑造成熟的心理认知,积极丰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全人格,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只有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够科学理性地甄别和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1.2家庭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家庭生活中能对孩子的婚恋情感认识产生深刻影响的基本来源于父母双方的情感状况,大学生婚恋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问题的这类学生,往往与其家庭父母的情感状况有关。要幫助大学生正确甄别网络流行歌曲中对婚恋乱象的表达,正确对待现实发生的恋爱现象以及恋爱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作为父母,育人观念改变是首要,注重孩子专业学习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变化。其次,与孩子多交流、多关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最后,大学生发生情感问题往往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家长的重视,积极配合、及时发现,能够有效地将孩子的情感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3学校教育发挥主导性作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高校教育仍在不断探索如何将全面素质教育做得更加健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科技极速发展,网络文化发展百花齐放,这都对高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面临现实存在着大学生婚恋乱象状况,积极变挑战为机遇,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应教材征订、在课程设置、师资投入以及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建设水平上下功夫。 在教材与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我们高校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传递相关思想教育,由于是公共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课程中对于婚恋观的阐述只是一小部分。对此充实婚恋类教育杂志教材,促进电子类阅读课程进入学生手机,弥补教材与课程不够全面的现实。
优化师资力量,重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人力投入。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紧缺,而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的扭曲表达,大学生恋爱乱象的现实,迫使目前高校需通过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投入,实现加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引导。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以及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形成三方联动机制,齐抓思想教育。同时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组建线上阵地团队,掌握网络文化态势,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多样化。
2.外部管控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除了校园就是网络,加强校园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网络体系科学化发展制度,是做好大学生在网络流行歌曲中婚恋观引导的外援保障。
2.1学校相关监管制度。目前各类高校宿舍管理缺位严重,大学生迟归、夜不归宿以及大学生校外同居等现象时有发生,但管理者却未能及时知晓和有效管控。因此,加强校园门卫、宿舍楼管管理制度建设是首要,促进门禁智能化,实现超时不可进出宿舍楼。其次建立宿舍晚归汇报制度,专人落实晚归真实性,定期查房与突击查房相结合,掌控学生宿舍动态。最后建立危机干预机制,通过设立管理台账,把控异常状况发生。
2.2加强网络社会环境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网络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复杂环境,大学生缺乏社会的历练,往往不能辨别网络中好与坏的成分。”[10]要实现从“源头”上对大学生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网络文化尤其是网络流行歌曲必须“改头换面”。门槛设置高、監管严,是倒逼网络流行歌曲正向发展的有力“武器”。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网络流行歌曲质量的评定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 朱永刚.习近平总书记语言“三美”[N].学习时报,2018-11-30(004)
[2] 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 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i/2018-08-20/doc-ihhvciiw6980104.shtml,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i/2018-08-20/doc-ihhvciiw7095120.shtml
[4] 赵湘,汪宁.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J].中国公共卫生,2012(3)
[5] 黄秋莲.浅谈大学生恋爱动机对恋爱收获和体验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8(3)
[6] 王艳华,朱凤丽.流行歌曲:一种青年亚文化[J].观察与思考,2007:47
[7] 吴彬.论家庭环境是大学生婚恋观本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8] 金兆钧.关于网络歌曲的断想[J].人民音乐,2007:29
[9] 占丽琴.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4)
[10] 刘筠.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性观念及性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6)
基金项目:2016年第一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网络流行歌曲中的爱情与婚恋观点及其影响研究”(JAS16093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恩莉(1988-),女,汉,福建南平,硕士研究生,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3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