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仍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未能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缺乏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改善。基于此类现状,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阅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阅读策略
【作者简介】武经天(1994-),男,汉族,吉林吉林人,硕士在读,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马建华(196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所谓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而不是仅局限于对于习题的解答。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阅读文本要有整体性掌握。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阅读成绩在初中英语考试中所占比重较高,教师与学生尤为重视阅读环节。但由于应试的原因,教师把如何更稳定的得分视作第一位,在阅读训练中,通常采取统一思维的训练。即通过让学生大量做习题后,将题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题目给出标准化答案,即使学生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教师也不会重视,仍然让学生背诵答案。致使学生的思维限于教师的解答范围。如此的阅读训练,让学生成了答题的机器,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批判性思维的教学
目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类:1.针对批判性思维单独设置课程,教师和学生一同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发展、应用的现状进行学习,使学生们大致了解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过后对学生进行对应的训练。2.在课堂上,将批判性思维模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进行对比式的教学,针对同一阅读内容,采取传统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对批判性思维产生兴趣。但上述教学途径为批判性思维培养与课堂教学的理想化结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1.课堂时间很有限,系统化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很难实现。2.教师仍站在主导地位,向学生灌输批判性思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不足,而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难将教师所讲真正转化为自身思考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3.辅助手段单调,教学活动仅依靠教师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实施,对于抽象化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很难完成的。4.对于教学效果如何评价也成为难题。
如何应对这些难题,教师们应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对策。实践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十分重要。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练习,不断体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文章脉络,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思维和推理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初中英語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分析文章,梳理写作思路的能力。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一点尤为重要。
1.营造良好环境,降低心理负担。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处于叛逆期,同时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主动回答问题时往往担忧来自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害怕出错,害怕表达得不到认可。因此,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只有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表达才会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内心想法大多是“我的答案是不是接近了标准答案,是不是把老师教给我的方法用在了作答上”“如果我的回答错误了,老师可能会批评我,”,此类负面想法,会使学生不敢提出质疑,批判性意识也就荡然无存。虽然这种心理活动由学生自身素质决定,但也和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方式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激励和欣赏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调动学生们相互间友好协作,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消极心理。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会使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思维更加活跃,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得批判性思维融于学生的日常学生之中。
2.激发问题意识,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首先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应遵循启发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原则,提出具有批判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积极发言,相互讨论,对阅读的内容与理解会更加深刻。讨论的过程实际上为启发批判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小组讨论过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辩论,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补充说明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采取相应的奖励政策,让同学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思考,批判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即掌握了语言知识,又开拓了思维,为自身的全面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质疑,改变人云亦云、墨守成规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环境。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会对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设计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好地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1).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阅读策略
【作者简介】武经天(1994-),男,汉族,吉林吉林人,硕士在读,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马建华(196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所谓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而不是仅局限于对于习题的解答。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阅读文本要有整体性掌握。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阅读成绩在初中英语考试中所占比重较高,教师与学生尤为重视阅读环节。但由于应试的原因,教师把如何更稳定的得分视作第一位,在阅读训练中,通常采取统一思维的训练。即通过让学生大量做习题后,将题目进行分类,对每一类题目给出标准化答案,即使学生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教师也不会重视,仍然让学生背诵答案。致使学生的思维限于教师的解答范围。如此的阅读训练,让学生成了答题的机器,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批判性思维的教学
目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类:1.针对批判性思维单独设置课程,教师和学生一同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发展、应用的现状进行学习,使学生们大致了解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过后对学生进行对应的训练。2.在课堂上,将批判性思维模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进行对比式的教学,针对同一阅读内容,采取传统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对批判性思维产生兴趣。但上述教学途径为批判性思维培养与课堂教学的理想化结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1.课堂时间很有限,系统化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很难实现。2.教师仍站在主导地位,向学生灌输批判性思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不足,而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难将教师所讲真正转化为自身思考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3.辅助手段单调,教学活动仅依靠教师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实施,对于抽象化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很难完成的。4.对于教学效果如何评价也成为难题。
如何应对这些难题,教师们应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对策。实践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十分重要。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练习,不断体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文章脉络,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思维和推理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初中英語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分析文章,梳理写作思路的能力。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一点尤为重要。
1.营造良好环境,降低心理负担。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处于叛逆期,同时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主动回答问题时往往担忧来自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害怕出错,害怕表达得不到认可。因此,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只有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表达才会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内心想法大多是“我的答案是不是接近了标准答案,是不是把老师教给我的方法用在了作答上”“如果我的回答错误了,老师可能会批评我,”,此类负面想法,会使学生不敢提出质疑,批判性意识也就荡然无存。虽然这种心理活动由学生自身素质决定,但也和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方式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激励和欣赏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调动学生们相互间友好协作,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消极心理。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会使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思维更加活跃,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得批判性思维融于学生的日常学生之中。
2.激发问题意识,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首先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应遵循启发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原则,提出具有批判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积极发言,相互讨论,对阅读的内容与理解会更加深刻。讨论的过程实际上为启发批判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小组讨论过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辩论,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补充说明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采取相应的奖励政策,让同学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思考,批判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即掌握了语言知识,又开拓了思维,为自身的全面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质疑,改变人云亦云、墨守成规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环境。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会对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设计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好地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