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党性教育基地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北湖区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保护不力
  北湖区革命文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然而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很多革命文物未能妥善保存,文物保护情况堪忧。如石盖塘镇龙广洞红色苏区,1933年3月,湘南特委和郴县县委决定建立以龙广洞为中心的红色苏区,随后湘南特委、郴县县委迁入了龙广洞,并建立郴县龙广洞苏维埃政府。龙广洞苏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井冈山苏区和湘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抗日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开辟、建设和保卫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可是目前龙广洞基本上找不到多少曾经的革命遗址等文物了。
  (二)缺乏统筹规划
  布局上,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缺乏统筹规划。一是红色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全区相对成熟的红色教育基地相距较远,有的基地往返路程3个小时左右,学员实际参观学习仅半小时,如太白洞烈士陵园,只有纪念碑和墓地,没有文物陈列馆,没有解说员,学员去参观学习短,党性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二是单个基地内容较为单薄。虽然红色旧址、住所、遗物等资源众多,但个体规模小、分布散,加之路途遥远,可观性较差,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不够,党性教育的体验度和鲜活性不足。三是党性教育精品线路设计不足。全区红色教育资源没有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因而也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党性教育精品线路。
  (三)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北湖的一些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未得到有效重视和管理,基本还停留在它初建时的状态,经费投入不足,交通不便,设施老旧斑驳、教学手段单一、形式传统落后,未形成成熟的党性教育体系。如邓华将军故居设备简陋,仍停留在“几幅展板、一排柜子”的水平,没有声光电设施,没有专业讲解员,陈列馆内条件差。在北湖各地留下的革命遗址,多地处偏远乡下,部分基地道路设施条件差,如太白洞革命烈士陵园,虽然是水泥马路,但弯道多,路基狭窄,存在交通隐患。十八红军烈士墓,至今还没有通水泥马路。
  (四)挖掘深度不够
  一是权威性资料不足。有的革命遗址只有历史事实,没有丰富文物和历史见证。有的红色历史资料征集不够详实权威,历史事实含糊不清,内容也不够严谨。二是内容挖掘不够生动。有的解说词枯燥无味,不够生动,大多数红色教育基地仍停留在就历史讲历史、就事件讲事件的层面,没有将红色资源转化成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有的即使讲了故事,但对故事细节的挖掘深度不够,也没有赋予故事时代感。三是教学设计不够。在教学程序方面,没有按照参观、听讲解、观看声光电短片、专业教师点评的标准设计,因而也没有形成现场教学格局。
  二、依托红色资源,北湖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路
  (一)科学统筹规划,实现党性教育基地统一管理
  一是科学规划,健全保护机制。尽快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健全革命遗址保护机制,实施抢救性保护。要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巡查督查力度,通过设立文物保护单位等手段,用制度和法律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严格保护。二是加大投入,搞好基础建设。加大对红色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和资金投入力度,将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一一条目化、精细化。要打破条条框框,吸纳社会资金,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制订优惠政策,促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对革命旧址遗址启动修复工作。对于荒芜的革命原址,可以考虑重建复原;对于残损的革命遗址,要尽快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和保护;对于已发挥教育功能的纪念设施,考虑如何发挥其更大的效用。三是要加强领导,统一管理。组织部门要将党性教育有规划地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的范畴之中,设立专项规划、长期规划,并为此设立专项财政预算和拨款,以保证红色党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开展文物普查,深挖党性教育资源内涵
  一是开展文物普查,征集文物史料。要尽快启动全区革命遗址和红色资源新一轮普查,全面摸清家底,逐个建立档案,广泛征集革命史料,认真做好重要文物史料特别是革命历史文物的征集、保护和利用工作。通过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积极抢救、征集文物史料,集中编撰全面反映北湖的红色历史,为党性教育提供权威文史资料。二是实地调查研究,发掘多重价值。对红色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充分利用文字、音像制品、图画、电子文本等形式,保存这些历史资料。发掘红色资源多重价值,对红色资源所承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 教育等多重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党性教育作品。三是围绕党性教育资源,开发教学专题。可以开发《不忘初心,学习邓华将军》、《湘南起义的历史地位》、《龙广洞革命苏区》等课程,并通过课题招标、集体备课等形式打造精品课程。
  (三)实行多部门联动,打造党性教育精品线路
  一是多部门联动。制定和完善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组织、宣传、党史、文物、民政、建设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必须加强协作配合,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的良好氛围,合力打造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品牌。二是打造线路。对现有党性教育基地进行改造提升,连点成线,打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精品线路。以邓华将军故居、太白洞革命烈士陵园、龙广洞革命苏区、十八红军烈士墓为节点,打造现场教学精品线路。三是结合旅游开发。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事物,它能够将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出来,党性教育基地的未来发展也应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在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体验式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开发相关纪念品,让学员能够把旅游的记忆带回去,延伸教育的效果。
  (四)大力宣传推介,塑造党性教育品牌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站等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互联网+党性教育基地,建立北湖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官方网站,使党员干部更便捷、更及时地接受党性教育。二是转化红色资源。应该高度认识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作用,将北湖红色资源优势转为地区发展优势。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影视作品,促进红色品牌形成。三是会议活动推介。应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學会和研究会等作用,组织学术研讨,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举办各类纪念活动,邀请革命后代、红色专家和各类媒体参加,推动红色资源宣传推介。四是依托培训平台。党校要把教育基地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场所,把革命烈士精神作为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培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党校要加强与各地干部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加大对北湖红色资源的宣传。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政课程”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出现了被边缘化的情况。为了打破传统思政课“孤岛化”的局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崭新的育人理念开始出现。因此,全面理解“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时代背景,牢牢掌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重要意义,才能找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传统的党课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党员学习的需要。管道企业点多、线长、面广,在管道企业探索实践微党课的教育模式,让党员教育更加贴近企业所需,也更加深入到基层党员群体中,让党员学习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  关键词:微党课;党员教育;创新载体  党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经常、有效、传统的教育形式,是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开展党课学习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现象有所增加,而且相关案件性质较为恶劣,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这些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现象正在向低龄化发展且案件频发率逐渐上升,所以对于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以及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也迫在眉睫,我们通过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现象的成因研究从而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尽可能控制类似的案件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少年犯罪生物学;少年犯罪社会
期刊
摘 要:广西钦州港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湾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水、陆、空交通发达,是中国南部有着5亿吨吞吐能力的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国内地通往东盟各国的桥头堡、中国沿海新兴的大型重化工业基地,更是中新互联互通海铁联运出海最便捷的南向通道。作为中国南向对外的通道之一的钦州港成为了对外东南等国家交通运输体系和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其竞争力的提高对周边城市和北部湾经济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接班人,是戏曲发展下去必须依赖的根本力量,他们的所思所想代表了未来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主观上戏曲是对青年人的引导,但在客观上戏曲可能不自觉的还是迎合了青年人的所思所想,二者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双向的影响。因而,促进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要牢牢抓住戏曲职业学生这个阵营,深入他们的生活,以青年戏曲学子所思所想所经历,化于戏曲之艺术形式,真正做
期刊
摘 要:网络技术与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同样也给平面设计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这部分全新的改变慢慢影响着国家平面设计的各方各面,像是设计观念、设计灵感、设计方式、设计推广等等。而老旧的平面设计在如今新媒体时代下逐渐发展成为了动态化的平面设计,新媒体时代可以为平面设计提供多少的优势,又如何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进行改革创新呢,这都是相关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
期刊
摘 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也将重塑网络舆论生态。本文围绕全媒体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环境面临的网络舆情发酵速度加快、官方网络话语权弱化、群体非理性传播加剧等新挑战,并全媒体视域下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建设从公民利益表达渠道、舆论引导主动权、网络法律法规、公民公共理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旨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在全媒体语境下精准施政能力等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之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推道路运输企业复工复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政治动员,思想引领  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是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性大,疫情传播风险高。加强政治动员,做好思想引领,对防止疫情通过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传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艺术馆是各级人民政府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群众提供公文化服务的职能,是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公益性文化场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地。随
期刊
摘 要:何为审美现代性,是现代艺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明了何为审美现代性,才能推动当下艺术的发展。何为审美现代性,首先需要解答何为现代性。目前学界对于现代性的解译不但极为庞杂而且互相矛盾。现代性首先提出于启蒙运动,但是这种现代性自提出起便遭受着质疑与反思,因此审美现代性作为对启蒙现代性的否定被提了出来,它追求诗意、碎片化、边缘、颓废与多元。本文通过对审美现代性的解译再结合中国当下消费社会的语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