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机械设计制造产出额已经占据全球的28.5%,是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机械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现阶段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填入创新元素,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是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项教学重点,需要在教学构成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自专业”),最早出现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国内外大学教育体系中,历经一系列发展、演变和重组,最终形成了当前学科交叉特征明显的专业。该学科专业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各类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等环节内容。研究该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机自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对于帮助理顺该专业的课程关系,为各高等院校制订核心课程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提前调整布局专业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发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必要性
1)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研究是该专业学生信息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的需要。“职业本科”教育主要突出人才培养应以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本,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规范素养等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作为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为“机械”和“自动化”两大知识板块,我们常见的汽车、火车、电动自行车、机床、电扇等都属于机械,把机械的动作用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叫做自动化。2)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研究是构建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构建两个教学体系的要求,职业本科要办出“职业”特色,就需要构建具有企业生产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的教学大纲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都无法满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因此,需要转变出发角度,依照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要求,制定符合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将实践技能融合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与前景
2.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这门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到游刃有余,从而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这就需要当前高等院校在对学生日常教育时进行有效改革,从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来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进行专门化培养,同时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增加实际操作教学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具体来说高等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深度合作,以此来构建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比重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从社会的需要进行入手,有针对性调查社会需求,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要同步,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出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在对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比如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至关重要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师在讲解时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则显然不够,由于此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对其教学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引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的结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充分发挥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
2.2持续改进的效果
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方面,本专业充分调研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对毕业要求的意见,最新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指标点分解合理,明确阐述了毕业要求的内涵,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有相应课程支撑,支撑关系合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能够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具有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必要能力和素质,工作5年后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方面,充分调研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意见,认为本专业最新版培养方案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可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可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类课程可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合理,开课顺序和开课时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课程体系完善,能够很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在此基础上,修订课程教学大纲36份,修订实验指导书17份。
2.3机自专业发展前景展望
1.机械制造、自动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不断深入融合,将进一步推动机自专业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改造,机自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更加明显,专业内涵和外延会更加丰富。2.随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扩大,不同类型的高校将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上进一步细分,突出学术型、职业型以及专业应用型的办学特色,会更加重视工程实践性教育。3.随着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用人需求的不断变化,最终使机自专业不断分化、交叉和衍生,逐渐细分形成新兴专业,如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中。但是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当注重创新和改革,凸显新时期下特色化与内涵化,例如可以通过创新和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优化教师团队等方式,实现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满足新时期我国制造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炳旭.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5):251.
[2]谭迦南.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86.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自专业”),最早出现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国内外大学教育体系中,历经一系列发展、演变和重组,最终形成了当前学科交叉特征明显的专业。该学科专业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各类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等环节内容。研究该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机自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对于帮助理顺该专业的课程关系,为各高等院校制订核心课程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提前调整布局专业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发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必要性
1)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研究是该专业学生信息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的需要。“职业本科”教育主要突出人才培养应以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本,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规范素养等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作为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为“机械”和“自动化”两大知识板块,我们常见的汽车、火车、电动自行车、机床、电扇等都属于机械,把机械的动作用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叫做自动化。2)职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的研究是构建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构建两个教学体系的要求,职业本科要办出“职业”特色,就需要构建具有企业生产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的教学大纲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都无法满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因此,需要转变出发角度,依照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要求,制定符合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将实践技能融合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与前景
2.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这门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到游刃有余,从而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这就需要当前高等院校在对学生日常教育时进行有效改革,从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来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进行专门化培养,同时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增加实际操作教学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具体来说高等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深度合作,以此来构建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比重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从社会的需要进行入手,有针对性调查社会需求,使得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要同步,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出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在对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比如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至关重要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师在讲解时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则显然不够,由于此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对其教学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引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的结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充分发挥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
2.2持续改进的效果
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方面,本专业充分调研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对毕业要求的意见,最新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指标点分解合理,明确阐述了毕业要求的内涵,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有相应课程支撑,支撑关系合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能够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具有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必要能力和素质,工作5年后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方面,充分调研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意见,认为本专业最新版培养方案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可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可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类课程可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合理,开课顺序和开课时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课程体系完善,能够很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在此基础上,修订课程教学大纲36份,修订实验指导书17份。
2.3机自专业发展前景展望
1.机械制造、自动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不断深入融合,将进一步推动机自专业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改造,机自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更加明显,专业内涵和外延会更加丰富。2.随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扩大,不同类型的高校将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上进一步细分,突出学术型、职业型以及专业应用型的办学特色,会更加重视工程实践性教育。3.随着制造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用人需求的不断变化,最终使机自专业不断分化、交叉和衍生,逐渐细分形成新兴专业,如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中。但是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当注重创新和改革,凸显新时期下特色化与内涵化,例如可以通过创新和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优化教师团队等方式,实现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满足新时期我国制造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炳旭.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5):251.
[2]谭迦南.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