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崇,现任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兼任院团委书记。自大学毕业以来,已经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12年。12年间,他平凡生活、质朴工作、谦和待人、严于律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以高擎党旗为引导,推进学生自治工程和网络阵地工程,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精细化和教育人本化。
规范管理,学生自治。曹崇参照校《学生手册》,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规章制度,实现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竞聘和考核机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有力地推动学生自治的实现。
网络建设,与时俱进。在平时的工作中,曹崇十分注意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通过邮箱、微信和微博等方式,完善与学生交流的渠道;设立年级电台和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各种考研资料和就业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丰富载体,文化育人。为了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必须塑造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引入“隐性教育”的理念,避免说教式灌输。通过举办热点问题辩论赛,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通过太阳村帮扶、重阳节敬老、景区标语翻译等活动,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参观“五十四军军史馆”和“新飞集团”等活动,让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
学风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实力。在严格考勤的同时,曹崇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和氛围的培养。组织外语文化月、外文话剧比赛、六语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外国文化,提升学习兴趣;举办学习同伴互助、模拟考试、考研经验交流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经验,提高成绩;进行各专业成绩纵横对比分析,把专业成绩纳入班级考核中;建设班级文化,引入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了学生工作管理精细化和教育人本化。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十年来,在领导的关怀下,曹崇和学生共同成长,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个人也曾经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师和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理论成果方面,曹崇共主持省级项目3项和省社科联项目4项,其中主持省辅导员骨干项目1项,发表理论文章多篇。
12年间,每当看到往届学生的资料,一个个青春灿烂的笑脸就会浮现在曹崇面前,他就会感到幸福满满。岁月长河静静流淌,在不知不觉中,辅导员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平凡的岗位,质朴的工作,在安静的岁月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也可以收获属于辅导员自身的精彩。
对话曹崇:
《河南教育》(高教):如何理解辅导员工作的?您的工作理念是什么?
曹崇:辅导员工作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倾注对爱心,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工作理念以隐性教育为主,即以引导渗透等间接的教育手段为主,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
一个大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梦想,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梦想。我们所带的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数字上的0.5%,但是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我们要用自己的100%去照顾好每一个0.5%,光有压力是不够的,工作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可以让我们享受工作,实现价值;爱,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态,默默前行;爱,可以让我们理解学生,感同身受。大爱无言,掷地有声。我国著名学者南怀瑾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人成己。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在工作中,我和学生共同进步。既要允许他们开遍山野,也要在悬崖边为他们筑起思想的篱笆墙。
《河南教育》(高教):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
曹崇: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自我意识较强,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但是由于中学时期素质教育的不足,也造成个别学生抗挫折能力差,集体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漠。
《河南教育》(高教):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曹崇: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着重提高辅导员的政策解读、组织协调、谈心谈话等能力。为此要加强对辅导员理论水平、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专项培养。
《河南教育》(高教):谈谈您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心得。
曹崇: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水平。
《河南教育》(高教):对下届参赛的辅导员有什么建议?
曹崇: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训练,把自己平时在工作积累的亮点展现出来,真正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河南教育》(高教):您幸福吗?对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期许?
曹崇:我感觉很幸福,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将来的打算是提升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争取做一名专家型辅导员。
责编:赵 东
规范管理,学生自治。曹崇参照校《学生手册》,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规章制度,实现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竞聘和考核机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有力地推动学生自治的实现。
网络建设,与时俱进。在平时的工作中,曹崇十分注意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通过邮箱、微信和微博等方式,完善与学生交流的渠道;设立年级电台和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各种考研资料和就业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丰富载体,文化育人。为了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必须塑造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引入“隐性教育”的理念,避免说教式灌输。通过举办热点问题辩论赛,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通过太阳村帮扶、重阳节敬老、景区标语翻译等活动,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参观“五十四军军史馆”和“新飞集团”等活动,让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
学风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实力。在严格考勤的同时,曹崇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和氛围的培养。组织外语文化月、外文话剧比赛、六语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外国文化,提升学习兴趣;举办学习同伴互助、模拟考试、考研经验交流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经验,提高成绩;进行各专业成绩纵横对比分析,把专业成绩纳入班级考核中;建设班级文化,引入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了学生工作管理精细化和教育人本化。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十年来,在领导的关怀下,曹崇和学生共同成长,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个人也曾经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师和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理论成果方面,曹崇共主持省级项目3项和省社科联项目4项,其中主持省辅导员骨干项目1项,发表理论文章多篇。
12年间,每当看到往届学生的资料,一个个青春灿烂的笑脸就会浮现在曹崇面前,他就会感到幸福满满。岁月长河静静流淌,在不知不觉中,辅导员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平凡的岗位,质朴的工作,在安静的岁月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也可以收获属于辅导员自身的精彩。
对话曹崇:
《河南教育》(高教):如何理解辅导员工作的?您的工作理念是什么?
曹崇:辅导员工作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倾注对爱心,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工作理念以隐性教育为主,即以引导渗透等间接的教育手段为主,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
一个大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梦想,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梦想。我们所带的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数字上的0.5%,但是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我们要用自己的100%去照顾好每一个0.5%,光有压力是不够的,工作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可以让我们享受工作,实现价值;爱,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态,默默前行;爱,可以让我们理解学生,感同身受。大爱无言,掷地有声。我国著名学者南怀瑾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人成己。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在工作中,我和学生共同进步。既要允许他们开遍山野,也要在悬崖边为他们筑起思想的篱笆墙。
《河南教育》(高教):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
曹崇: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自我意识较强,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但是由于中学时期素质教育的不足,也造成个别学生抗挫折能力差,集体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漠。
《河南教育》(高教):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曹崇: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着重提高辅导员的政策解读、组织协调、谈心谈话等能力。为此要加强对辅导员理论水平、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专项培养。
《河南教育》(高教):谈谈您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心得。
曹崇: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水平。
《河南教育》(高教):对下届参赛的辅导员有什么建议?
曹崇: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训练,把自己平时在工作积累的亮点展现出来,真正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河南教育》(高教):您幸福吗?对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期许?
曹崇:我感觉很幸福,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将来的打算是提升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争取做一名专家型辅导员。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