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能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本文立足于音乐教学的这一特性,针对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从音乐教学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两者契合点出发,并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两者相互促进的可行性。
一、音乐教学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可行性
小学音乐课程具有诸多优势,内容精彩且形式多样,与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的基本特点相符合,学生易于接受。因此,音乐教师才得以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从学生层面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但缺乏耐性。小学生相对音乐素养不高,但与声音紧密相关的动画、影视作品却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间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在学习《百鸟朝凤》一课时,可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同名动画片。随后,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乐器——唢呐,并进行导入式提问:“一个故事有多种演绎的形式,那么如果用唢呐来讲述《百鸟朝凤》的故事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就给学生播放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并让学生认真聆听。在聆听之后,学生们纷纷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音乐层面分析,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故事张力与表现力,课本中的每一首音乐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了诸多人生哲理,既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促进培养小学生主动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良好習惯。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双向促进作用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反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对音乐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互相影响的双向促进作用可以在诸多教育实践中找到相关案例。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的《原谅我》这首歌曲的教学为案例,对这种双向促进作用进行讨论与分析。
这首歌曲的主题是孩子之间的礼貌问题,歌词从日常事件“我有‘一点错’后主动向朋友道歉”切入,语言比较朴实,让小学生学习这样的歌曲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这首歌的教学目标有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音乐素养的培养,学生感受歌曲的句子,初步建立乐句的概念,并能够听辨乐句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第二维度则是学生良好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能体会歌曲的寓意、准确理解歌曲情绪,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一方面,本案例立足于真实情况,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让学生从听入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通过音乐的形式,加上音乐韵律,能让学生体会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又能让其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的目的。而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整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再次加深印象。
另一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自生活与学习,必将回归于生活与学习。在养成过程中,必须长期进行重复练习、强化巩固,在良好习惯养成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花费少量时间便能充分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促进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在教师的层面上,教师的基本素养对于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的自身形象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授课时,注意自身仪态,教学态度保持要严谨。这样教师就能通过自身的良好示范,促使学生转变,从而有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音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音乐教师应在正式授课前,对题材进行妥善处理,将选择曲目加工。在选择过程中,教师应挑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曲目或者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曲目。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习这首歌曲后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和学习,很容易被王二小的勇敢无畏的精神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增强爱国意识。
总体而言,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教学要以音乐为主,同时又要兼顾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两者相互促进,从而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寻求成长,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音乐教学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可行性
小学音乐课程具有诸多优势,内容精彩且形式多样,与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的基本特点相符合,学生易于接受。因此,音乐教师才得以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从学生层面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但缺乏耐性。小学生相对音乐素养不高,但与声音紧密相关的动画、影视作品却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间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在学习《百鸟朝凤》一课时,可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同名动画片。随后,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乐器——唢呐,并进行导入式提问:“一个故事有多种演绎的形式,那么如果用唢呐来讲述《百鸟朝凤》的故事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就给学生播放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并让学生认真聆听。在聆听之后,学生们纷纷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音乐层面分析,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故事张力与表现力,课本中的每一首音乐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了诸多人生哲理,既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促进培养小学生主动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良好習惯。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音乐教育教学的双向促进作用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反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对音乐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互相影响的双向促进作用可以在诸多教育实践中找到相关案例。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的《原谅我》这首歌曲的教学为案例,对这种双向促进作用进行讨论与分析。
这首歌曲的主题是孩子之间的礼貌问题,歌词从日常事件“我有‘一点错’后主动向朋友道歉”切入,语言比较朴实,让小学生学习这样的歌曲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这首歌的教学目标有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音乐素养的培养,学生感受歌曲的句子,初步建立乐句的概念,并能够听辨乐句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第二维度则是学生良好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能体会歌曲的寓意、准确理解歌曲情绪,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一方面,本案例立足于真实情况,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让学生从听入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通过音乐的形式,加上音乐韵律,能让学生体会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又能让其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的目的。而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整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再次加深印象。
另一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自生活与学习,必将回归于生活与学习。在养成过程中,必须长期进行重复练习、强化巩固,在良好习惯养成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花费少量时间便能充分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促进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在教师的层面上,教师的基本素养对于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的自身形象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授课时,注意自身仪态,教学态度保持要严谨。这样教师就能通过自身的良好示范,促使学生转变,从而有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音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音乐教师应在正式授课前,对题材进行妥善处理,将选择曲目加工。在选择过程中,教师应挑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曲目或者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曲目。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习这首歌曲后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和学习,很容易被王二小的勇敢无畏的精神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增强爱国意识。
总体而言,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教学要以音乐为主,同时又要兼顾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两者相互促进,从而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寻求成长,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