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词是我国古典艺术的瑰宝。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上,宋词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的热点。后代的学者、专家一直都致力于宋词的各个维度的研究,其中不乏对宋代词人情怀的关注。作为学术研究的视角,宋代豪放词的人文情怀探究是从创作心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对宋词研究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宋词人;豪放词;人文情怀
宋代词人是我国文学家分门别类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群体。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在经历了唐王朝的辉煌之后,宋代已经由盛转衰,但是,在文人的心目中,历史的事实并不是现实不可改变的现状。宋文人的情怀已经填满了大国盛世的气概与风度。尽管有的作家有现实生活经济、政治地位的窘迫,但是他们的内心对文化的认同感是坚定的。
一、豪放词的产生背景
(一)战争的述求
宋代的历史是战乱的历史。在宋代边境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南宋,民族战争成了时代的主题。金戈铁马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信息的不畅,书信成为“言志”、“载道”的抒情工具。大丈夫的情节充斥在各种书信中。于是豪放成为宋文人武将的人格写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代表性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二)士大夫的地位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①、“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②这样的规矩。于是,士大夫在宋代地位崇高。难能可贵的是,宋代历朝皇帝都还算听话。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宋代是真正的士大夫时代,也即是文人口中称道而身行之的时代。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朝堂之上,包拯吐沫横飞,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绢试脸,而老包却只当不见,仍然在慷慨陈词;江湖之上,范仲淹妙笔生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④”有宋一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最滋润的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社会。我们不否认宋代有政治斗争,但政治斗争往往只是政见的不同,虽然有党同伐异,但没有从肉体上消灭。
二、豪放词人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个哲学命题。“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它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界处开始的一种超越性思想观和价值观”⑤。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传承中,宋代词人的气魄是泾渭分明的。豪放词人的内心情感是丰富的,但是他们却有着“家天下”的英雄气概,更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正事这些精神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抛开儿女情长,在关乎江山社稷的历史命运中慷慨激昂。
三、个人命运与豪放情怀
我们都知道宋代豪放词人命运多舛,无论是辛弃疾还是苏轼,他们仕途不顺,屡遭贬折,但是他们的心境却没有因为仕途不顺而绝望。苏轼三贬,贬地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苦,年龄越来越老,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没有被打垮,相反他的心境越来越旷达。苏轼体现出了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在之再无限的自然中得到永恒之境,也使自己的人生痛楚升华为动力,将之融入文学创作中。他追求的是诗书事业,是文人政治上的功名;辛弃疾则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使命感,坚定的进取精神和执着的人生信念。他对于自己的境遇无法释怀,始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岁月蹉跎,壮志难酬让他渴望铲除现实中的黑暗,在痛苦中热烈的追求。这样的人格魅力决定了豪放词人必定发得下个人得失,有伟大的使命感和崇高的人文情怀。
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视角在宋代豪放词人的人格魅力和伟大情怀上,这是宋词思想内涵丰富的本质原因,我们探寻宋词精髓的道路会继续下去,这将是我们后代学者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注释:
①吴钧.宋太祖勒石立誓与明太祖铸铁示禁[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8(8).
②张海鸥.宋代文人狂热的淑世情怀[J].粤海风,1998(5).
③刘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④徐吉军.中国古代文化造极于宋代论[J].河北学刊,1990(4).
⑤王运涛.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J].学术争鸣.
参考文献:
[1]王运涛.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J].学术争鸣.2006.
[2]刘功立.宋代豪放词中的意境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3):20-20.
[3]杨阳.北宋豪放词的发展流变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2.
[4]石兰思.论宋代节序词的人文情怀[J].消费导刊,2008(1):210-211.
关键词:宋词人;豪放词;人文情怀
宋代词人是我国文学家分门别类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群体。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在经历了唐王朝的辉煌之后,宋代已经由盛转衰,但是,在文人的心目中,历史的事实并不是现实不可改变的现状。宋文人的情怀已经填满了大国盛世的气概与风度。尽管有的作家有现实生活经济、政治地位的窘迫,但是他们的内心对文化的认同感是坚定的。
一、豪放词的产生背景
(一)战争的述求
宋代的历史是战乱的历史。在宋代边境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南宋,民族战争成了时代的主题。金戈铁马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信息的不畅,书信成为“言志”、“载道”的抒情工具。大丈夫的情节充斥在各种书信中。于是豪放成为宋文人武将的人格写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代表性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二)士大夫的地位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①、“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②这样的规矩。于是,士大夫在宋代地位崇高。难能可贵的是,宋代历朝皇帝都还算听话。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宋代是真正的士大夫时代,也即是文人口中称道而身行之的时代。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朝堂之上,包拯吐沫横飞,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绢试脸,而老包却只当不见,仍然在慷慨陈词;江湖之上,范仲淹妙笔生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④”有宋一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最滋润的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社会。我们不否认宋代有政治斗争,但政治斗争往往只是政见的不同,虽然有党同伐异,但没有从肉体上消灭。
二、豪放词人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个哲学命题。“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它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界处开始的一种超越性思想观和价值观”⑤。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传承中,宋代词人的气魄是泾渭分明的。豪放词人的内心情感是丰富的,但是他们却有着“家天下”的英雄气概,更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正事这些精神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抛开儿女情长,在关乎江山社稷的历史命运中慷慨激昂。
三、个人命运与豪放情怀
我们都知道宋代豪放词人命运多舛,无论是辛弃疾还是苏轼,他们仕途不顺,屡遭贬折,但是他们的心境却没有因为仕途不顺而绝望。苏轼三贬,贬地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苦,年龄越来越老,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没有被打垮,相反他的心境越来越旷达。苏轼体现出了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在之再无限的自然中得到永恒之境,也使自己的人生痛楚升华为动力,将之融入文学创作中。他追求的是诗书事业,是文人政治上的功名;辛弃疾则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使命感,坚定的进取精神和执着的人生信念。他对于自己的境遇无法释怀,始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岁月蹉跎,壮志难酬让他渴望铲除现实中的黑暗,在痛苦中热烈的追求。这样的人格魅力决定了豪放词人必定发得下个人得失,有伟大的使命感和崇高的人文情怀。
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视角在宋代豪放词人的人格魅力和伟大情怀上,这是宋词思想内涵丰富的本质原因,我们探寻宋词精髓的道路会继续下去,这将是我们后代学者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注释:
①吴钧.宋太祖勒石立誓与明太祖铸铁示禁[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8(8).
②张海鸥.宋代文人狂热的淑世情怀[J].粤海风,1998(5).
③刘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④徐吉军.中国古代文化造极于宋代论[J].河北学刊,1990(4).
⑤王运涛.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J].学术争鸣.
参考文献:
[1]王运涛.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J].学术争鸣.2006.
[2]刘功立.宋代豪放词中的意境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3):20-20.
[3]杨阳.北宋豪放词的发展流变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2.
[4]石兰思.论宋代节序词的人文情怀[J].消费导刊,2008(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