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和加强机械成本管理的措施,然后通过说明如何设备选型,加强机械设备使用规范化和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这几个方面来说明降低工程机械使用成本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成本;管理思路;措施
一、前言
工程机械作为施工单位的重要生产力,合理和规范的使用与维护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降低工程机械的使用成本。
二、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產、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其主要有设备成本高昂、技术结构复杂和高强度作业环境等使用特点。
1、设备成本高昂
一些大型的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和装载机等普通工程机械,一般设备价格都在万元以上,部分重载或进口机械要在百万,甚至千万。高昂的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倘若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未能在有效使用期内产生目标价值,就难免会成为企业潜在的资产负债。
2、技术结构复杂
近几年,工程机械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所发开的工程机械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复杂的技术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械行业的发展。有些特殊用途的工程机械,承担的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作用。
3、高强度作业环境
工程机械不仅要面临雨雪风沙的外业作业环境,部分地区还要有抵抗酸雨和高温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工程机械的流动性,大型工程机械的运输通常受到道路和桥梁的承载力和净高限制。这些都要求工程机械具有耐高强度作业的性能,主要是对油箱、发动机和液压传动部分的性能要求较高,还要避免设备迁移时的损坏,要有足够的工作可靠性,发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一般的大型工程机械使用寿命为2.05万小时,最高可达2.5万小时。
三、加强机械成本管理的措施
现如今,许许多的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大多是从机械设备的购买方案的制定、配套设备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进行使用、保养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可以节省机械设备的支出,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1、科学制定设备购置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新型材料以及新的施工工艺可谓是日新月异,所以相对应的设备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在进行工程设备的选购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时,管理人员应当进行认真地对购买方案进行分析。根据以往的资料显示,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总数的6成。因此,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购买时,最主要的是进行设备的技术经济性论证,然后在进行严格的招投标,从而选择出经济合理、技术配套的最佳方案。
2、正确选择配套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
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运作,我们需要选择和主要设备配套的辅助设备,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效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在进行配套设备的选择时,不仅仅需要根据工程设备的使用量、施工的方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综合考虑,还应当对施工的各个工序、各个工序的要求,进而最大程度额增加设备的使用次数,减少设备的拆、装等工作的次数。在进行施工时,比较大型的设备的使用应当选择在工程量大的工程进行使用,对于小型设备的选用,应当更加使用在工程量小的工程,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运用效率。对于比较昂贵的机械设备的购置费以及使用费,更应当加强必要的管理和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加强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
进行设备的检查与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这些工作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故障维修工作。在日常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日常的检查、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检查制度的相结合。在进行检查时,应当对易损坏部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查,进而彻底的消灭“轻维护,重使用”的现象,并将发现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消除,减少维修次数,提高修理质量,减少维修成本。同时,应依据设备的技术要求或操作规范,及时清洁、润滑、紧同、调整设备,并采取防腐等措施,使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减少磨损,使设备的使用年限延长,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得到保持,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达到消耗降低、机械施工经济妓益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4、加强施工人员素质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机械设备的发展正在向大型化、机电一体化、高速化等方向发展,这样对使用人员要求就更加的严格,需要操作人员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使用知识。对此,企业应当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便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得施工人员更加熟练地进行设备的操作,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维护的费用的消耗,增加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
5、科学加强制度建设
在进行制度的建设时,应当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将机械设备的修理、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行结合,并严格支持与预防为主、计划检查与维护保养为主的原则,制定出各项符合科技规范的规章制度。对于施工人员,应当加强设备的使用操作规范以及设备技术性操作等,禁止违章、违规操作,做到遵守工作规范,及时的进行资料记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将工程质量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标准,从而使得操作人员主动提高操作水平,进而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要控制机械成本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员工成本管理的素质。比如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一套完善和科学的奖惩制度,根据员工的行为进行奖励和处罚,从而使企业员工得到激励,在生产过程中的时刻保持降低成本的意识。 四、设备选型
设备的选型工作是影响设备使用成本的源头,质量好、可靠性高、可维修性良好的设备,既能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率,又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后期使用和维修费用。目前国内外市场生产工程机械设备的厂商繁多,同种类型的设备,因生产厂家的不同,其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以及生产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有很大差别。这些产品无论是技术性能还是产品质量都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造成设备故障次数和维修费用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设备的型号非常重要。设备选型首先要考虑本单位的经济实力,以及所选设备的用途及作业环境,合理选择最合适的设备,降低单位的成本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能,为本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另外,一个企业所用的同类设备型号应尽量统一,以便于备件的储备和互换,同时有利于组织维修,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五、机械设备使用规范化
1、机械使用中的成本管理
(1)实行定额管理。因为定额管理是衡量和考核机手、维修工及其管理人员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主要依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各项定额、如台班工作定额、维修工时定额、修理用油定额、工具配备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为推进机械科学管理和实行经济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总成大件、油料、工具等材料的领取、更换审批手续,做到能修不换,能换部件不换总成,千方百计堵塞漏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
(3)实施规范化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使用保养说明书下发机手,通过定期检查督促机手做好例行保养。对修理作业要完善各种修理标准,严格按《筑路机械保修规程》进行保修作业,技术部门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并予以实施,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减少停机损失。最后还要实行机械成本的动态控制管理,即注重施工过程中的中间考核,不要等年终才去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此时对成本管理中的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因此应及时整理机械使用、维修和材料消耗记录,建立设备台帐,统计报表和机械核算表要及时呈送,使机械的基本消耗情况和盈亏情况一目了然。
六、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
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由于输入能量而运转,产生磨擦、振动、疲劳,致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即称为使用磨损。使用磨损一般表现为:设备零部件尺寸、几何形状改变,设备零部件之间公差配合性质改变,导致工作精度和性能下降,甚至零件损坏,引起相关其它零部件损坏而导致事故。
影响使用磨损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质量、负荷程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维护修理质量与周期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如对操作人员实行设备操作使用技术培训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对使用的设备有基本具体的理解,确保机械使用和操作的规范化和技术化。以防止降低机械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机械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机械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机械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科技信息工程技术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七、结束语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离不开日益先进的机械设备,而工程机械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措施则能够降低工程机械的使用成本。
参考文献:
[1]王秀丽,赵春.浅谈施工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1);72-74.
[2]朱登洪.浅谈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价值工程.2011,34(2):61-62.
[3]白景斌,尹福來.关于工程机械的现场管理与维护的几点思考[J].管理科学.2009,82-84.
[4]李建国.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工业技术.2013,27(2):128.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成本;管理思路;措施
一、前言
工程机械作为施工单位的重要生产力,合理和规范的使用与维护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降低工程机械的使用成本。
二、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產、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其主要有设备成本高昂、技术结构复杂和高强度作业环境等使用特点。
1、设备成本高昂
一些大型的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和装载机等普通工程机械,一般设备价格都在万元以上,部分重载或进口机械要在百万,甚至千万。高昂的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倘若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未能在有效使用期内产生目标价值,就难免会成为企业潜在的资产负债。
2、技术结构复杂
近几年,工程机械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所发开的工程机械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复杂的技术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械行业的发展。有些特殊用途的工程机械,承担的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作用。
3、高强度作业环境
工程机械不仅要面临雨雪风沙的外业作业环境,部分地区还要有抵抗酸雨和高温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工程机械的流动性,大型工程机械的运输通常受到道路和桥梁的承载力和净高限制。这些都要求工程机械具有耐高强度作业的性能,主要是对油箱、发动机和液压传动部分的性能要求较高,还要避免设备迁移时的损坏,要有足够的工作可靠性,发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一般的大型工程机械使用寿命为2.05万小时,最高可达2.5万小时。
三、加强机械成本管理的措施
现如今,许许多的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大多是从机械设备的购买方案的制定、配套设备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进行使用、保养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可以节省机械设备的支出,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1、科学制定设备购置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新型材料以及新的施工工艺可谓是日新月异,所以相对应的设备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在进行工程设备的选购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时,管理人员应当进行认真地对购买方案进行分析。根据以往的资料显示,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总数的6成。因此,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购买时,最主要的是进行设备的技术经济性论证,然后在进行严格的招投标,从而选择出经济合理、技术配套的最佳方案。
2、正确选择配套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
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运作,我们需要选择和主要设备配套的辅助设备,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效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在进行配套设备的选择时,不仅仅需要根据工程设备的使用量、施工的方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综合考虑,还应当对施工的各个工序、各个工序的要求,进而最大程度额增加设备的使用次数,减少设备的拆、装等工作的次数。在进行施工时,比较大型的设备的使用应当选择在工程量大的工程进行使用,对于小型设备的选用,应当更加使用在工程量小的工程,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运用效率。对于比较昂贵的机械设备的购置费以及使用费,更应当加强必要的管理和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加强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
进行设备的检查与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这些工作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故障维修工作。在日常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日常的检查、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检查制度的相结合。在进行检查时,应当对易损坏部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查,进而彻底的消灭“轻维护,重使用”的现象,并将发现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消除,减少维修次数,提高修理质量,减少维修成本。同时,应依据设备的技术要求或操作规范,及时清洁、润滑、紧同、调整设备,并采取防腐等措施,使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减少磨损,使设备的使用年限延长,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得到保持,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达到消耗降低、机械施工经济妓益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4、加强施工人员素质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机械设备的发展正在向大型化、机电一体化、高速化等方向发展,这样对使用人员要求就更加的严格,需要操作人员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使用知识。对此,企业应当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以便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得施工人员更加熟练地进行设备的操作,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维护的费用的消耗,增加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
5、科学加强制度建设
在进行制度的建设时,应当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将机械设备的修理、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行结合,并严格支持与预防为主、计划检查与维护保养为主的原则,制定出各项符合科技规范的规章制度。对于施工人员,应当加强设备的使用操作规范以及设备技术性操作等,禁止违章、违规操作,做到遵守工作规范,及时的进行资料记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将工程质量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标准,从而使得操作人员主动提高操作水平,进而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要控制机械成本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员工成本管理的素质。比如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一套完善和科学的奖惩制度,根据员工的行为进行奖励和处罚,从而使企业员工得到激励,在生产过程中的时刻保持降低成本的意识。 四、设备选型
设备的选型工作是影响设备使用成本的源头,质量好、可靠性高、可维修性良好的设备,既能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率,又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后期使用和维修费用。目前国内外市场生产工程机械设备的厂商繁多,同种类型的设备,因生产厂家的不同,其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以及生产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有很大差别。这些产品无论是技术性能还是产品质量都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造成设备故障次数和维修费用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设备的型号非常重要。设备选型首先要考虑本单位的经济实力,以及所选设备的用途及作业环境,合理选择最合适的设备,降低单位的成本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能,为本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另外,一个企业所用的同类设备型号应尽量统一,以便于备件的储备和互换,同时有利于组织维修,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五、机械设备使用规范化
1、机械使用中的成本管理
(1)实行定额管理。因为定额管理是衡量和考核机手、维修工及其管理人员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主要依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各项定额、如台班工作定额、维修工时定额、修理用油定额、工具配备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为推进机械科学管理和实行经济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总成大件、油料、工具等材料的领取、更换审批手续,做到能修不换,能换部件不换总成,千方百计堵塞漏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
(3)实施规范化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使用保养说明书下发机手,通过定期检查督促机手做好例行保养。对修理作业要完善各种修理标准,严格按《筑路机械保修规程》进行保修作业,技术部门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并予以实施,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减少停机损失。最后还要实行机械成本的动态控制管理,即注重施工过程中的中间考核,不要等年终才去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此时对成本管理中的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因此应及时整理机械使用、维修和材料消耗记录,建立设备台帐,统计报表和机械核算表要及时呈送,使机械的基本消耗情况和盈亏情况一目了然。
六、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
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由于输入能量而运转,产生磨擦、振动、疲劳,致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即称为使用磨损。使用磨损一般表现为:设备零部件尺寸、几何形状改变,设备零部件之间公差配合性质改变,导致工作精度和性能下降,甚至零件损坏,引起相关其它零部件损坏而导致事故。
影响使用磨损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质量、负荷程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维护修理质量与周期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如对操作人员实行设备操作使用技术培训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对使用的设备有基本具体的理解,确保机械使用和操作的规范化和技术化。以防止降低机械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机械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机械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机械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科技信息工程技术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七、结束语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离不开日益先进的机械设备,而工程机械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措施则能够降低工程机械的使用成本。
参考文献:
[1]王秀丽,赵春.浅谈施工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1);72-74.
[2]朱登洪.浅谈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价值工程.2011,34(2):61-62.
[3]白景斌,尹福來.关于工程机械的现场管理与维护的几点思考[J].管理科学.2009,82-84.
[4]李建国.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工业技术.2013,27(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