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导读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y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斯特桥市市长》


  【英】托马斯·哈代 张玲 张扬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3月,定价:17.00元
  刘心武导读: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受家庭影响喜欢阅读,喜欢读文学书,喜欢读小说,喜欢读长篇小说,喜欢读翻译过来的外国长篇小说。有天我得到一本英国小说,小说开头写一对夫妻在田野上行走,丈夫是个打草工人,背着打草工具,他的妻子与他并肩行走,怀里抱着一个女婴,他们走啊走啊,走到一个露天集市。在一家粥棚,打草工人闻到一股既熟悉又喜欢的味道,得知粥棚的妇女在偷卖私酒,当时这在英国是违法的。这时丈夫正为家庭的贫困苦闷发愁,便给了妇女一些钱,让她给自己喝的粥里掺酒,酒越掺越多,丈夫喝醉了,便胡言乱语发起了酒疯,嚷嚷着:“我现在要卖掉老婆,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而且买一送一”。妻子很尴尬,劝他不要胡言乱语。但丈夫根本不听劝告。这时候,粥棚里的人也起哄出价。一名看着装像个海员的男子走过来掏出身上的钱说:我买。丈夫这时真犯了糊涂,一把抓起钱,说:成交。妻子特别生气,一跺脚,便抱着孩子跟海员走了。
  十八年后,还是这片田野走来母女两人,一个是头发花白的妇女,一个是十八岁的女孩。这么多年过去了,集市好像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母親走到曾经的粥棚,卖粥的妇女已经是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婆了。她问卖粥妇女,还记不记得十八年前,这里有个男子喝醉后把自己的老婆和女儿卖掉了。卖粥妇女狡黠一笑说:我怎么会忘记呢,这里只出过一次这样的事。母亲又问,知不知道那个男子后来去了哪里?卖粥人想了想说,他可能去了卡斯特桥市。
  我所看到的这部小说就叫《卡斯特桥市市长》,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哈代。哈代一生写了很多小说,最成功的一部叫《德伯家的苔丝》,曾不止一次被搬上银幕和拍成电视剧。
  这天,市政府广场前聚集了很多人,政府办公楼二楼灯火辉煌,市长正在宴请,广场上的人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宴会厅里客人们都在喝酒。但宴会桌的一头最尊贵的那个人却没喝酒,旁边有人说这就是市长,他从来不喝酒,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这对母女随着人群涌到宴会厅的落地窗前,这时市长也起身走到窗前,母亲便看清了市长的样貌。然而,这时毫不知情的女儿说自己累了,母女俩便到酒店住了下来。
  第二天,卡斯特桥市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情,市长亲自到一个小旅馆拜望一个外地来的寡妇,过了几天又向这个寡妇求婚了。然后,市长就成立了家庭。
  小说的另一线索,一个年轻人路过卡斯特桥市,他发现市长是个资本家,经营种子买卖,发了财后被选为市长。但市长管理公司的方式很陈旧,这个年轻人就建言使用新技术和手段。市长一听年轻人讲的有道理,就劝说年轻人留下来,聘请他当公司的经理。留下来的年轻人,与年纪相仿的市长女儿伊丽莎白经常接触,便产生了爱情。
  后来,妻子得病去世了,市长很隆重地安葬了妻子,并决定告诉伊丽莎白自己就是她的父亲,希望认回亲生女儿。这时候伊丽莎白决定好好想一想。等待女儿想通的时间,市长亨查尔开始整理妻子的遗物,却发现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一定要在伊丽莎白结婚后打开。
  亨查尔请来的那个年轻人,也就是伊丽莎白的爱人,因管理观念不同已与亨查尔分道扬镳,并成立了与亨查尔竞争的公司。一想到女儿很可能就要与他结婚,心烦的亨查尔当即撕开了信:伊丽莎白今天结婚了,她可以独立生存了。有件事情我要跟你说清楚,伊丽莎白并不是我们当年的女儿,当年你把我卖给海员,我们的女儿没过多久就生病死了,伊丽莎白是我与海员的女儿。
  当伊丽莎白终于想明白,愉快地跑到市长房间准备叫爸爸时,却惊讶地发现市长变得非常冷淡、冷酷。
  这个小说写得太好了,写出了人生的无奈。在小说最后,伊丽莎白和年轻人结婚了,年轻人因为公司经营得特别好被推选为新市长。这个时候,大难未死的海员也回到家中,发现妻女不见了,便到处寻找,最后找到了伊丽莎白,他们团圆了。而原来的市长亨查尔资产被清算,变得一无所有,他孤独的身影慢慢被夜色吞噬。

《最后的访谈》(第一辑 共六册)


  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 豪·路·博尔赫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 罗贝托·波拉尼奥
  库尔特·冯内古特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中信出版·大方 2019年6月,定价:176.00元
  不少人对经典文学望而却步,《最后的访谈》提供了最直接的进入渠道——由作家亲自解读作品。该系列收录六位二十世纪文坛巨匠(海明威、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波拉尼奥、冯内古特、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与国际顶尖媒体(《巴黎评论》《时尚先生》《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生前所做最后的访谈。
  《海明威:最后的访谈》
  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记录,收集了海明威与《巴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所做四篇访谈。访谈中的许多回答,刻薄、迷人而真挚,一如受访者本人。他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并改写了美国文学的面貌。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状态的海明威,采访者多年坚持,多次碰壁,留下了宝贵的访谈资料。海明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处于怎样的生命状态?他对小说写作有什么见解?从他对于作品的全身心投入中,可以瞥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明威。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本书收录了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任职期间与理查德·伯金所作的著名访谈,他曾说,“理查德·伯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访谈中,他给出了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学作品的真知灼见,并谈到了现在常常为人忽略的诸多政治主张。而辞世前几日,博尔赫斯和好友莱库比曾进行过一次私密的访谈,涉及他的生活、爱以及对自己作品和国家的种种思考,也是真正意义上“最后的访谈”。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为世界上亿万读者所熟悉,深受各年龄层的读者喜爱,他或许是史上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哪怕在他最后一部小说出版的十多年之后,仍是如此。除了首次译介的马尔克斯的最后一次访谈之外,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
  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生的访谈录中,我们能够知晓是什么驱动了冯内古特去写作,他对自己作品的最终评价,他如何踏上写作之路,其家族和家庭对他一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战争经历中的作家身份。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1998年,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荒野侦探》发表,记者玛丽斯坦发现了这位“可以和自己的读者做朋友”的作家。这次访谈首次译成中文,和另外几篇同时收录,其中包括波拉尼奥与南美的几位记者所做的访谈,为读者理解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提供了丰厚的图景。围绕波拉尼奥的创作、奇书《2666》的诞生、作家与同时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这些轻松而精彩的对话,都在他的巨著《2666》的写作期间完成,它们展现了作家的处世态度以及对致命疾病的最为深邃的个人忧虑。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
  本书收录的六篇访谈,包括华莱士自杀前所做的最后一次对谈,私密而内涵丰富。他谈到了当代美国的状况,娱乐、自律、成年人的生活、文学,以及他自己无法模仿的写作风格。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他与戴夫·艾格斯、与母校的学生杂志所作的披露性问答,以及他在《无尽的玩笑》出版前,与著名的劳拉·米勒所进行的访谈。这些对话展现了华莱士多年来受人喜爱的诸多特质:他无以伦比的谦逊、庞大的博学,他的智慧、敏感以及人文关怀。

《大流感》


  【美】约翰·M·巴里 著 钟扬 赵佳媛 刘念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年8月,定价:98.00元
  “短短几周,人类文明就差点灰飞烟灭。”大流感指的是1918年-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在今天对应的死亡人数是1.75亿-3.5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病毒高度進化,感染区域集中,几乎就是完美的传染性生物体。而流感病毒正是这些完美生物体中出类拔萃者之一。”病毒只有一种功能:复制自身。它侵入具有能量的细胞,然后就像操纵木偶一样,控制并利用细胞机器复制并组装出上千个、有时是几十万个新病毒,最终摧毁细胞。许多病毒把基因编码在RNA上,RNA结构更简单但不够稳定。DNA有一套固定的纠错机制,而RNA没有这种机制,无法阻止变异的产生。
  作者讲述了医学界、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流感大概发源于美国的军营,研究人员总结出控制传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避免人群过度集中。“要增加营房中床与床之间的间隔,睡觉时相邻士兵的头脚方向相反,餐桌上的食物要加盖罩子。”
其他文献
这个叫梅子的女子  此生,并没结在梅树上  我吃过梅子  未见过梅树,却闻得梅花的香  如同  我爱过这个叫梅子的女子  却从未亲近过她的肌肤  透過月色,看到雪一样的白  她是风一样的女子  我闻到夜来香  一阵阵  飘过  我想抱抱她  亲亲她  吞咽她舌尖上的毒。哪怕  用尽这一世繁华  而这些。而此生  她只给了我梅花谢尽的背影  连同一缕青丝  藏在扉页里
期刊
我的家乡朴席镇早年以盛产草席出名。从前草席是夏天的必需品。在暑气蒸腾的日子里,床上铺上一床草席,人睡在上面凉凉滑滑的,清爽透气。不论气温多高,身下的草席总能传来温润的凉意,让人在三伏天也能安稳入眠。草越细做出的草席体感越软越好。朴席的草席早在唐代就被称为“莞席细苎”,贵为贡品,清代曾出现过“三湾九井十八巷,家家户户织席忙”的繁盛景象。如今依然有席厂还在生产,但那股热闹劲儿却远不如当年。  朴席原来
期刊
一张照片到底要表达些什么?  鬼海弘雄避而不谈。  鬼海是一位出生于1945年的日本摄影家。他做过货车司机、造船厂工人、远洋渔船船夫、暗房工作人员等,快40岁开始摄影,拍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一直在消磨,他们在黑暗中观察,不说话,看到的听到的都深深地融化在骨血里,等待有朝一日绽放成烟火。鬼海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奖,继而写文,写生命中的过客,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就是这样一本书。 
期刊
一  从塞维利亚的过夜巴士上下车的时候,天还没亮。对着手表上的指针算了算时差,差不多是早上5点。  带着朦胧的睡意,透过微弱的灯光环视四周,依稀可以看到沉浸在夜幕之中尚未苏醒的整座城市的轮廓。从建筑风格来看,这是一座与塞维利亚、巴塞罗那,抑或是西班牙的其它城市,都不一样的城市——记得刚经历了十几个小时漫长飞行抵达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那个晚上,微光之下,浓烈的异国气息扑面而来——哥特式建筑标志性的尖顶、
期刊
“泱泱中华,悠悠古邦;地大物博,源远流长。长城巍峨,运河浩荡;两条巨龙,神州形象。千载运河,举世无双;南驰吴越,北走燕乡。荡荡碧水,点缀炎黄;飞龙灵秀,气势雄壮。养育黎庶,灌溉沃壤;玉带飘舞,传播文明,载入史章;世界遗产……”  从县城西部移居城乡结合部的中运河北岸定居。第一天早晨,铺纸、握笔,正楷书写着久仰的马惠彬先生的《大运河赋》。  初次走进县城时,时刻为住处犯愁。租房总有寄人篱下的伤感。在
期刊
主持人点评  银杏文学社的诗歌创作,是云南大学文学院自1980年代以来的一个小传统。创办文学社的当事人之一张稼文这样写道:“上午课休时间,四合院内,在那几棵枝干灰白、光滑的紫薇树下,一个黑且矮的家伙朝刘梦轩走来。……‘现在的那些诗歌太旧了。’大魏说,‘诗人要像上帝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的说话、生活。’……大魏说他早打算约人办一个文学社。这家伙略微有些大舌头。刘梦轩听得肃然起敬,心头随之火热。”为什
期刊
一  寄尘轩里蹩进来一个闲人,背着手滴溜溜乱转,眼睛却朝着茶台边对坐着喝茶的两位,嘴里直嚷嚷:“哎哟,小朱老板啊,你店里这些货色还属我卖给你的这支翎管好吧!这灯光一照就完全够得上羊脂级啦!啊?哈哈……”咋咋呼呼的,纯属没话找话。这店铺面积不过十几个平方,狭长的一条,坐东朝西,初夏的血红落晖正好漾满店堂,把人脸都镀成了枣红色。当着人家顾客的面,来这么一手,明摆着是上门撬客户嘛,小朱仰起关二爷般的脸,
期刊
午后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快递员打来的,说有一箱快递放在了门卫室要抓紧去拿,貌似有什么东西坏了,一股味儿,箱子也因小雨潮湿了。我一听就知道,是母亲又寄蔬菜来跟我分享丰产的成果了,于是思绪飘向了远方的家乡和那一年四季生机勃勃丰收满满的小院。  我从幼年到上高中之前一直和父母住在小镇医院的家属区内,我家有一个红砖墙围起来的小院子,这院子就像我家的小型农场和田地,种花种菜养猫
期刊
“我的影片是我终身漫长而连续不断的一场演出。”  ——费德里科·费里尼第一场  对于这件事,镇上的人已经说什么的都有了……董夫人告诉我们,牌坊建起来的彼时,天气略有阴晦。她不想再多说什么。就在这平常的一天,北方溽热的夏季,一个史料研究员躲在第三资料室一张缺角的桌上做着日常的研究工作。  我想象着他翻动书页的动作和神态——  这个人慢慢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向四周。  房间静谧而幽深。他不知道同事何时
期刊
火车  陈燃坐过很多次火车。她去过的地方不多,也不远,从南京到景山,从景山到南京。五六小时车程,总能在抵达疲乏边界之前到站。每每钻进车厢,总有一团浓郁的烟气扑面而来,将她包裹,空气凝滞不动,异常沉闷。在车厢连接处站着吸烟的人,他们彻夜未眠,吞吐着浊味和倦怠。落座后,面对陌生的人群,她总觉得这里与记忆中遗落的世界更近些。  邻座叔嫂延续着陆上的规矩,各尽地主之谊,热络招待,帮她把行李箱塞进座下,背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