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适应对近视成人模糊阈值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近视成人对不同图片的模糊阈值在模糊适应前后的变化。

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8例近视成人为实验组,屈光度-0.50~-6.00 D,散光度均<-0.75 D,试镜架上放置等效球镜度数插片矫正至视力5.0以上。模糊阈值的测量由自主设计的电脑程序完成,依据double-staircase理论,随机呈现0~+2 D离焦量的3种图片(视力表E字母、Lena头像、街景图片)。受检者在模糊适应前后均进行测量,判断图片"模糊"或"不模糊"。38例对象中有18例作为对照组隔天再次测量,测量方法一致但不进行模糊适应。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处理。

结果

①对照组前后两次测量的模糊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经模糊适应后模糊阈值降低,即模糊敏感性提高(E视标:F=5.883,P<0.05;Lena :F=6.234,P<0.05;街景图片:F=3.987,P>0.05)。③同一受检者在判断不同图片时的模糊阈值存在差异,Lena图像的阈值高于另2种图片(F=10.761,P<0.01)。

结论

模糊适应能提高成人近视者对不同图片的模糊敏感性;模糊适应效应不只限于近视成人黄斑中心凹区;人眼对于不同图片的阈值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与地塞米松治疗碱烧伤所致大鼠非特异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研究。24只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行单眼碱烧伤造模,造模后排除2只。将18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A、B、C碱烧伤组,每组6只,A组使用PBS缓冲液作为阳性对照组(20 μl/次,3次/d),B组使用地塞米松滴眼液作为平行对照组,C组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作为治疗组(20 μl/次,3
期刊
目的评价眼轴与平均角膜曲率半径比值(简称轴率比)诊断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准确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标准,连续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眼科门诊首诊的3~17岁屈光不正青少年儿童共1 011例。检查记录患儿双眼裸眼视力、眼轴、平均角膜曲率半径等,计算轴率比(AL/CR)。双眼睫状肌麻痹后视网膜检影及主觉验光,记录主觉验光的等效球镜度(SE)。以SE≤-0.50 D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眼皮肤白化病患儿眼球震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间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眼皮肤白化病合并眼球震颤9例患儿临床资料,年龄为4~10岁,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根据患儿不同临床表现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分析手术前后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使用眼震仪测量手术前后眼球震颤的频率、振幅及强度的变化。对手术前后logMAR视力、眼震频率、振幅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屈光不正,分为角膜基质内消融术(LASIK、FS-LASIK、SMILE)以及角膜表层(上皮下)消融术(PRK、LASEK、Epi-LASIK、TPRK)两大类。尽管手术的主流为角膜基质内消融术,但表层手术以其操作的安全性、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完整性、无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等优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前,对于激光角膜表层手术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术后早期的眼部疼痛反应以及晚期的角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功能恢复不仅取决于手术的时机和技巧,更依赖于及时、合理、有效的光学矫正。由于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婴幼儿无晶状体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不适合进行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其作为首选的矫正方式。但在我国,矫正方式仍以框架眼镜为主,角膜接触镜矫正婴幼儿无晶状体眼的临床应用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针对这一现状,现就婴幼儿无晶状体眼的眼
目的探讨荧光评估作为角膜塑形镜配适判断标准的可靠性。方法观察性分析。观察同一眼在不同荧光素染色量,不同时间的角膜塑形镜配适的评估情况,以及在是否使用表面麻醉药、是否拉开眼睑等情况下对塑形镜的配适进行观察评估,并拍照记录。结果荧光染色评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荧光素染色量、评估时机、泪液分泌量、是否使用表面麻醉药、配戴者眼表敏感性、眼睑紧张度和位置、是否撑开眼睑观察、角膜散光、角膜直径。在不同影
目的探讨应用振荡法分离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并进行总RNA提取的效果。方法实验研究。应用机械法对4只小鼠眼制作眼杯,去除视网膜后应用RNA保护试剂及振荡的方法对小鼠RPE进行分离,将应用振荡法分离后的眼杯铺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分离后RPE细胞残留情况;收集分离的细胞,提取总RNA。同时分别应用自发分离法、酶法、眼杯法各对4只小鼠眼RPE进行分离,提取总RNA,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R
我国角膜塑形术的开展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主要归因于政府药监部门监控的加强、专业人员知识及验配水平的提高以及配戴者更理性地看待角膜塑形术。近十余年来发表的角膜塑形镜干预近视进展的大量研究结果使得配戴人群逐渐增多,更集中于青少年和儿童。大量的验配,且由于角膜塑形镜本身及其验配固有的特点,安全性问题又一次来到了紧迫关口。笔者旨在深度分析角膜塑形镜及其验配的安全风险,提出临床策略、制度制定的建议,以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