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一个秋日,我与好友洪先生、钟先生、李先生、王先生等一行五人前往某省参观。
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们的心情极好。由于参观的地方系著名旅游风景区,古迹甚多,为了不虚此行,了解得更透彻一些,我们决定请一位临时导游随行。在山门的售票处旁边,已有不少的年轻导游在那里等候着游客的聘请。我们挑了一位眉清目秀、模样纯朴的当地女孩。女孩见我们相中了她,脸上马上现出感激之情,办理了简单的手续后,便引领我们上了山。姑娘很擅长与人沟通,“大哥大哥”地叫得我们之间没有了生分感,很快就和我们熟络起来,融洽得如同一家人一般,面对一位幽默同伴时不时的捉弄,她会娇嗔地伸出粉拳做打人状,自然又惹得大家好一阵开心;而我们五个男人,也就把她当作小妹妹一般。两个多小时的游览一眨眼过去,分手时大家竟然有些依依不舍。这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而这一带颇有名气的“农家乐”正是我们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之一。由于人地生疏,我们向姑娘打听起来,希望她能提点建议,想不到这位姑娘说:“我家就是开‘农家乐’的,就在山下,开车十分钟就到了,生意可好了,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带你们去。”这等好事,哪有不愿意之理?我们觉得今天的运气真是好极了,遂欢快地随姑娘下了山。
姑娘把我们带进了一家“农家乐”,来到一位面目慈祥的妇人面前,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妈。”我们那位幽默的同伴俏皮地跟着叫了一声“妈”,大家轰的一声笑了,如同一家人般其乐融融。我们肚子也饿了,看见院子里有鱼、鸡、鸭,还有很多土特产,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拼命点菜。菜做得很可口,我们胃口大开,还点了一瓶当地的米酒。由于颇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大家吃喝得有滋有味,兴致高涨……酒足饭饱,时候不早,该打道回府了,于是我们叫结账。吃饭过程中我们猜测过这顿饭的价钱,我估计是300元,因为吃的都是土特产,当地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一位同伴说我估价太高,应该是200元左右。拿着单子过来结账的是一位健硕的男子,我们一看单子,顿时目瞪口呆,单子上清清楚楚写着2800元!我们开始还以为是弄多了一个零,应该是280元才对,但那男人斩钉截铁地说,一点没错,是2800元!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寻找那位姑娘,然而那位姑娘已经不知所踪。经验告诉我,我们进了一家黑店,那姑娘是一个骗子。我们提出跟那男人算细账。问题出在我们点的两类不知名的鱼,那人说这是当地最贵的鱼,400多元一斤。我们无话可说,因为我们点菜时根本就没想到要问价钱——在自己的家乡吃饭点菜,我们习惯了从来不问价钱的。今天,我们在这位姑娘的误导下,真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了。这时我们还发现,在我们与男子争论的过程中,饭店的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凶神恶煞地盯着我们。我们曾经想和他们对峙下去,或者向当地的消费者委员会举报等等,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回去的路上,我们愤愤不平,怒气难消,白白地被人宰了一刀,十分不甘;后来又发扬阿Q精神,认为花了这么少的钱,买回这么大一个教训:值!
回家的路还很漫长,大家身心俱疲,在车上昏昏欲睡。我无法入睡,不知怎的,我蓦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
那是198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跟伍先生、谢先生、夏先生等乘车公干。回来的时候已是深夜,在还有20公里就要到家的时候,由于线路故障,车灯全部熄灭,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汽车根本无法前行。焦急万分之下,我们发现不远的路边有一家小饭店,里面的灯还亮着,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敲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位四十七八岁的男人,是这间小饭店的老板,我们说明原因,并十分冒昧地提出:希望能借到一支手电筒。其实他拒绝我们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彼此素不相识,凭什么借给我们?然而出乎意料,他爽快地答应了。他从房间里取出一支三节电筒,并把里面的旧电池退出来,换上了新电池。我们接过电筒,如同接过救命的稻草,说什么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们明天一定专门过来还电筒!”这位汉子笑了笑没说话,把我们送出了门,并叮嘱要小心开车。因为有了这支电筒,我们顺利地回到了家。第二天,我们几位同事一致认为,人家有情,我们不能无义,有借必须有还,而且一定要请他吃顿饭。于是,中午开车上门去还手电筒。那小饭店老板见到我们,一脸的诧异。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会回来还手电筒。我们的守信令他感动不已,非要请我们吃饭,以表谢意。我们无法拗得过他,于是,这顿饭竟然是他请的。
这件事让我感动了20年。今天的遭遇,不知怎的又让我想起了它。那位导游姑娘和那位小饭店老板的影子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无法重叠。这相隔20年所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一直困绕着我,令我无法释怀。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联系20年前一起借电筒的那几位旧友,开展一场寻找那小饭店老板的真情大行动——或许小饭店老板是可以寻回的,然而,当年小饭店老板的美德,如今到哪里寻觅呢?
题 图:李敏学
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们的心情极好。由于参观的地方系著名旅游风景区,古迹甚多,为了不虚此行,了解得更透彻一些,我们决定请一位临时导游随行。在山门的售票处旁边,已有不少的年轻导游在那里等候着游客的聘请。我们挑了一位眉清目秀、模样纯朴的当地女孩。女孩见我们相中了她,脸上马上现出感激之情,办理了简单的手续后,便引领我们上了山。姑娘很擅长与人沟通,“大哥大哥”地叫得我们之间没有了生分感,很快就和我们熟络起来,融洽得如同一家人一般,面对一位幽默同伴时不时的捉弄,她会娇嗔地伸出粉拳做打人状,自然又惹得大家好一阵开心;而我们五个男人,也就把她当作小妹妹一般。两个多小时的游览一眨眼过去,分手时大家竟然有些依依不舍。这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而这一带颇有名气的“农家乐”正是我们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之一。由于人地生疏,我们向姑娘打听起来,希望她能提点建议,想不到这位姑娘说:“我家就是开‘农家乐’的,就在山下,开车十分钟就到了,生意可好了,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带你们去。”这等好事,哪有不愿意之理?我们觉得今天的运气真是好极了,遂欢快地随姑娘下了山。
姑娘把我们带进了一家“农家乐”,来到一位面目慈祥的妇人面前,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妈。”我们那位幽默的同伴俏皮地跟着叫了一声“妈”,大家轰的一声笑了,如同一家人般其乐融融。我们肚子也饿了,看见院子里有鱼、鸡、鸭,还有很多土特产,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拼命点菜。菜做得很可口,我们胃口大开,还点了一瓶当地的米酒。由于颇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大家吃喝得有滋有味,兴致高涨……酒足饭饱,时候不早,该打道回府了,于是我们叫结账。吃饭过程中我们猜测过这顿饭的价钱,我估计是300元,因为吃的都是土特产,当地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一位同伴说我估价太高,应该是200元左右。拿着单子过来结账的是一位健硕的男子,我们一看单子,顿时目瞪口呆,单子上清清楚楚写着2800元!我们开始还以为是弄多了一个零,应该是280元才对,但那男人斩钉截铁地说,一点没错,是2800元!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寻找那位姑娘,然而那位姑娘已经不知所踪。经验告诉我,我们进了一家黑店,那姑娘是一个骗子。我们提出跟那男人算细账。问题出在我们点的两类不知名的鱼,那人说这是当地最贵的鱼,400多元一斤。我们无话可说,因为我们点菜时根本就没想到要问价钱——在自己的家乡吃饭点菜,我们习惯了从来不问价钱的。今天,我们在这位姑娘的误导下,真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了。这时我们还发现,在我们与男子争论的过程中,饭店的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凶神恶煞地盯着我们。我们曾经想和他们对峙下去,或者向当地的消费者委员会举报等等,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回去的路上,我们愤愤不平,怒气难消,白白地被人宰了一刀,十分不甘;后来又发扬阿Q精神,认为花了这么少的钱,买回这么大一个教训:值!
回家的路还很漫长,大家身心俱疲,在车上昏昏欲睡。我无法入睡,不知怎的,我蓦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
那是198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跟伍先生、谢先生、夏先生等乘车公干。回来的时候已是深夜,在还有20公里就要到家的时候,由于线路故障,车灯全部熄灭,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汽车根本无法前行。焦急万分之下,我们发现不远的路边有一家小饭店,里面的灯还亮着,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敲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位四十七八岁的男人,是这间小饭店的老板,我们说明原因,并十分冒昧地提出:希望能借到一支手电筒。其实他拒绝我们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彼此素不相识,凭什么借给我们?然而出乎意料,他爽快地答应了。他从房间里取出一支三节电筒,并把里面的旧电池退出来,换上了新电池。我们接过电筒,如同接过救命的稻草,说什么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们明天一定专门过来还电筒!”这位汉子笑了笑没说话,把我们送出了门,并叮嘱要小心开车。因为有了这支电筒,我们顺利地回到了家。第二天,我们几位同事一致认为,人家有情,我们不能无义,有借必须有还,而且一定要请他吃顿饭。于是,中午开车上门去还手电筒。那小饭店老板见到我们,一脸的诧异。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会回来还手电筒。我们的守信令他感动不已,非要请我们吃饭,以表谢意。我们无法拗得过他,于是,这顿饭竟然是他请的。
这件事让我感动了20年。今天的遭遇,不知怎的又让我想起了它。那位导游姑娘和那位小饭店老板的影子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无法重叠。这相隔20年所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一直困绕着我,令我无法释怀。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联系20年前一起借电筒的那几位旧友,开展一场寻找那小饭店老板的真情大行动——或许小饭店老板是可以寻回的,然而,当年小饭店老板的美德,如今到哪里寻觅呢?
题 图:李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