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龋齿、牙列不齐、智齿阻生,牙齿本是我们身体最坚硬的一部分,却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现代人几乎都有牙齿问题,反观其他动物却少有牙科疾病。人类的牙齿为何如此脆弱?这很可能与现代人食谱的变化有关:我们的饮食更精细了,但牙齿还没做好准备。
人类牙齿的结构极其精妙。构建牙齿的物质来源于食物却具有非凡的硬度和韧性。这得益于其外层和内部的完美结合:牙齿外层是牙釉质,几乎完全由磷酸钙构成,非常坚硬;牙齿内部含有有机纤维,使牙齿足够坚韧。
不过,牙齿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微观结构。我们都知道,一根竹签很容易折断,但一把竹签却很牢固。牙釉质中的微晶就像这些竹签一样,它们呈细长的柱状,每根只有人头发的千分之一粗。许多微晶捆在一起,就会形成棒状的釉柱。无数个釉柱平行排列,就组成了牙釉质。每平方毫米的牙釉质中存在数万个釉柱,这些釉柱垂直于牙本质,并扭动、弯曲或交织,正是这种精巧的微观构造赋予牙齿强度,并避免裂纹的产生和扩散。
牙齿的演化史不仅解释了它们为何如此强韧,也解释了为何现代人的牙齿存在缺陷。
牙齿的结构是为了适应亿万年来的环境条件,包括受到的压力、可能的磨损,以及口腔内的细菌和化学物质环境。
现代人的饮食与以往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不同。这种变化来得太快,我们的生理结构并不能适应,这导致现代人饱受牙颌问题的困扰。
口腔中居住着数十亿个微生物,其中细菌就多达700余种。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可以抵御疾病、帮助消化以及调节机体机能。不过也有一些细菌对牙齿是有害的,它们代谢产生的乳酸会破坏牙釉质。通常它们的数量会受到有益菌产生的碱性物质和抗菌蛋白的限制。在过去数亿年间,口腔一直维持着这种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诱发龋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尤其是蔗糖会利于产酸细菌的增殖,造成“菌群失调”(dysbiosis)。有害细菌可以形成一层厚厚的牙菌斑,牢牢粘附在牙齿上慢慢腐蚀牙釉质。
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谷物耕作人类开始出现龋齿。工业革命后更多蔗糖和精细食物广泛出现。柔软的食物,无法磨平牙齿的小凹陷或缝隙,给牙菌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龋齿率激增。
不幸的是,由于牙齿的发育过程特殊,我们的牙釉质不能像皮肤、骨头一样重新生长。在牙釉质形成过程中,成釉细胞(ameloblast,一种形成牙釉质的细胞)会由牙齿内部向外迁移,最终到达牙齿表面,迁移的痕迹就形成了釉柱。我们的牙釉质之所以无法生长,就是因为在牙冠发育完整以后,这些成釉细胞就消失了。而产生牙本质的成牙质细胞(odontoblast)的迁移方向与成釉细胞完全相反,它们会向内移动最终到达牙髓腔。在个体的一生中,这些成牙质细胞都可以继续产生牙本质,从而修复和替换磨损或受伤的组织。如果牙本质遭到了更严重的伤害,新鲜的细胞会形成牙本质层,以保护牙髓腔不受伤害。
然而龋洞却可以突破自然防护感染牙髓腔,最终使牙齿完全坏掉。相比过去漫长的生命演化历程,工业革命后的几个世纪短暂如白驹过隙,根本不足以让我们的牙齿适应如今高糖分、精加工的饮食结构。
这样的设计不是突然出现的,牙齿已经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化。
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这类最原始的鱼没有牙齿,但有一些类似牙齿的鳞板:每一片鳞板都分为内外两部分,有时表面还覆有坚硬的矿化层,鳞板内部则是通有血管和神经的髓腔。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些鳞片经过自然选择最终演化为牙齿。
第一批真正的牙齿出现在有颌类中,这些牙齿形态比较简单,大多长得像尖刺一样。例如棘鱼类(Acanthodians)在4.3亿年前的志留纪就长出了牙齿。它们不会掉牙或换牙,牙齿也缺少高度矿化的表层。
在约4.15亿年前的志留纪-泥盆纪界线,肉鳍鱼类(Sarcopterygians)的牙齿首先出现了釉质层。肉鳍鱼正是现代四足动物(例如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等)的祖先。而同一时期的其他鱼类牙齿则缺少釉质层,也缺少能编码釉质形成所需蛋白的基因。
在哺乳动物的起源及其早期演化中,牙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消耗的能量是相同体型的爬行动物的10倍以上。为了补充能量,自然选择的压力就体现在了牙齿上。其他的脊椎动物只需要用牙齿抓住并杀死猎物就够了,而哺乳动物则需要从每一餐中获取更多的卡路里。它们必须充分咀嚼自己的食物。
为了充分地发挥咀嚼的作用,牙齿咬合需要精确到毫米级。为了便于咀嚼,早期哺乳动物已经丧失了换牙的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哺乳动物与鱼类和爬行类不同,即使老牙已经磨平或者破损了,也不会长出新牙。
釉柱也同样是适应咀嚼的特征之一。釉柱的演化是为了增强牙齿咀嚼的强度。哺乳动物牙齿的基本结构——牙本质的牙冠外包裹着釉柱层——早在2.5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出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臼齿看似形态各异,但其实都只是同一模板的微调。
现在约90%的人存在牙列不齐或咬合错位,75%的人智齿阻生。其根本原因在于进食时颌骨受到的压力太小,导致颌骨太小无法匹配牙齿。
颌骨生长发育会匹配婴儿咀嚼食物时受到的压力刺激。但现代人柔软精细的食物导致颌骨在发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刺激,颌骨长得太小没有足够位置安放全部牙齿导致牙列不齐,最后萌出的智齿阻生。
从演化的角度看,人类生态的转变导致了我们的牙齿疾病。这一全新视角有利于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从根本上解决口腔问题。目前的治疗手段会对牙冠进行窝沟封闭,使用氟化物修补或强化牙釉质。一些具有杀菌效果的漱口水的确可以杀死引发龋齿的细菌,但它同样也会杀死有益菌种,不能从根本上调节菌群。受到最近微生物组学治疗方法的启发,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改造口腔菌群环境。我们即将引入口腔益生菌、靶向抗菌药物和微生物移植等新疗法。
对于口腔正畸方案,我们也要考虑自然条件下的口腔环境。牙科医生和正畸医生开始意识到,精加工的婴儿食物改变了婴儿面部和颌骨的应力分布。咀嚼造成的压力会激发儿童颌骨和面中部骨骼的正常发育,而以糊状的婴儿食物喂养孩子会导致这些部位长期得不到充分发育。有时,这一问题的影响比牙列不齐更为严重:这样会导致气道狭窄,并可能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没有人想让蹒跚学步的孩子被太硬的食物噎到,但比起豌豆泥来说,我们也许能找到更合适的食物帮助孩子断奶。近年诞生了一门新的產业,专门致力于帮助孩子打开气道,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帮助牙齿自然排列。我们有一系列有效的口腔问题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像祖先一样,用咀嚼强度更高的食物来喂养孩子,也许很多人就可以避免这些治疗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有删节)
精巧的微观结构
人类牙齿的结构极其精妙。构建牙齿的物质来源于食物却具有非凡的硬度和韧性。这得益于其外层和内部的完美结合:牙齿外层是牙釉质,几乎完全由磷酸钙构成,非常坚硬;牙齿内部含有有机纤维,使牙齿足够坚韧。
不过,牙齿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微观结构。我们都知道,一根竹签很容易折断,但一把竹签却很牢固。牙釉质中的微晶就像这些竹签一样,它们呈细长的柱状,每根只有人头发的千分之一粗。许多微晶捆在一起,就会形成棒状的釉柱。无数个釉柱平行排列,就组成了牙釉质。每平方毫米的牙釉质中存在数万个釉柱,这些釉柱垂直于牙本质,并扭动、弯曲或交织,正是这种精巧的微观构造赋予牙齿强度,并避免裂纹的产生和扩散。
口腔菌群与龋齿
牙齿的演化史不仅解释了它们为何如此强韧,也解释了为何现代人的牙齿存在缺陷。
牙齿的结构是为了适应亿万年来的环境条件,包括受到的压力、可能的磨损,以及口腔内的细菌和化学物质环境。
现代人的饮食与以往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不同。这种变化来得太快,我们的生理结构并不能适应,这导致现代人饱受牙颌问题的困扰。
口腔中居住着数十亿个微生物,其中细菌就多达700余种。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可以抵御疾病、帮助消化以及调节机体机能。不过也有一些细菌对牙齿是有害的,它们代谢产生的乳酸会破坏牙釉质。通常它们的数量会受到有益菌产生的碱性物质和抗菌蛋白的限制。在过去数亿年间,口腔一直维持着这种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诱发龋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尤其是蔗糖会利于产酸细菌的增殖,造成“菌群失调”(dysbiosis)。有害细菌可以形成一层厚厚的牙菌斑,牢牢粘附在牙齿上慢慢腐蚀牙釉质。
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谷物耕作人类开始出现龋齿。工业革命后更多蔗糖和精细食物广泛出现。柔软的食物,无法磨平牙齿的小凹陷或缝隙,给牙菌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龋齿率激增。
不幸的是,由于牙齿的发育过程特殊,我们的牙釉质不能像皮肤、骨头一样重新生长。在牙釉质形成过程中,成釉细胞(ameloblast,一种形成牙釉质的细胞)会由牙齿内部向外迁移,最终到达牙齿表面,迁移的痕迹就形成了釉柱。我们的牙釉质之所以无法生长,就是因为在牙冠发育完整以后,这些成釉细胞就消失了。而产生牙本质的成牙质细胞(odontoblast)的迁移方向与成釉细胞完全相反,它们会向内移动最终到达牙髓腔。在个体的一生中,这些成牙质细胞都可以继续产生牙本质,从而修复和替换磨损或受伤的组织。如果牙本质遭到了更严重的伤害,新鲜的细胞会形成牙本质层,以保护牙髓腔不受伤害。
然而龋洞却可以突破自然防护感染牙髓腔,最终使牙齿完全坏掉。相比过去漫长的生命演化历程,工业革命后的几个世纪短暂如白驹过隙,根本不足以让我们的牙齿适应如今高糖分、精加工的饮食结构。
悠久的演化史
这样的设计不是突然出现的,牙齿已经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化。
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这类最原始的鱼没有牙齿,但有一些类似牙齿的鳞板:每一片鳞板都分为内外两部分,有时表面还覆有坚硬的矿化层,鳞板内部则是通有血管和神经的髓腔。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些鳞片经过自然选择最终演化为牙齿。
第一批真正的牙齿出现在有颌类中,这些牙齿形态比较简单,大多长得像尖刺一样。例如棘鱼类(Acanthodians)在4.3亿年前的志留纪就长出了牙齿。它们不会掉牙或换牙,牙齿也缺少高度矿化的表层。
在约4.15亿年前的志留纪-泥盆纪界线,肉鳍鱼类(Sarcopterygians)的牙齿首先出现了釉质层。肉鳍鱼正是现代四足动物(例如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等)的祖先。而同一时期的其他鱼类牙齿则缺少釉质层,也缺少能编码釉质形成所需蛋白的基因。
在哺乳动物的起源及其早期演化中,牙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消耗的能量是相同体型的爬行动物的10倍以上。为了补充能量,自然选择的压力就体现在了牙齿上。其他的脊椎动物只需要用牙齿抓住并杀死猎物就够了,而哺乳动物则需要从每一餐中获取更多的卡路里。它们必须充分咀嚼自己的食物。
为了充分地发挥咀嚼的作用,牙齿咬合需要精确到毫米级。为了便于咀嚼,早期哺乳动物已经丧失了换牙的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哺乳动物与鱼类和爬行类不同,即使老牙已经磨平或者破损了,也不会长出新牙。
釉柱也同样是适应咀嚼的特征之一。釉柱的演化是为了增强牙齿咀嚼的强度。哺乳动物牙齿的基本结构——牙本质的牙冠外包裹着釉柱层——早在2.5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出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臼齿看似形态各异,但其实都只是同一模板的微调。
颌骨压力的缺失
现在约90%的人存在牙列不齐或咬合错位,75%的人智齿阻生。其根本原因在于进食时颌骨受到的压力太小,导致颌骨太小无法匹配牙齿。
颌骨生长发育会匹配婴儿咀嚼食物时受到的压力刺激。但现代人柔软精细的食物导致颌骨在发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刺激,颌骨长得太小没有足够位置安放全部牙齿导致牙列不齐,最后萌出的智齿阻生。
根治口腔疾病
从演化的角度看,人类生态的转变导致了我们的牙齿疾病。这一全新视角有利于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从根本上解决口腔问题。目前的治疗手段会对牙冠进行窝沟封闭,使用氟化物修补或强化牙釉质。一些具有杀菌效果的漱口水的确可以杀死引发龋齿的细菌,但它同样也会杀死有益菌种,不能从根本上调节菌群。受到最近微生物组学治疗方法的启发,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改造口腔菌群环境。我们即将引入口腔益生菌、靶向抗菌药物和微生物移植等新疗法。
对于口腔正畸方案,我们也要考虑自然条件下的口腔环境。牙科医生和正畸医生开始意识到,精加工的婴儿食物改变了婴儿面部和颌骨的应力分布。咀嚼造成的压力会激发儿童颌骨和面中部骨骼的正常发育,而以糊状的婴儿食物喂养孩子会导致这些部位长期得不到充分发育。有时,这一问题的影响比牙列不齐更为严重:这样会导致气道狭窄,并可能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没有人想让蹒跚学步的孩子被太硬的食物噎到,但比起豌豆泥来说,我们也许能找到更合适的食物帮助孩子断奶。近年诞生了一门新的產业,专门致力于帮助孩子打开气道,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帮助牙齿自然排列。我们有一系列有效的口腔问题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像祖先一样,用咀嚼强度更高的食物来喂养孩子,也许很多人就可以避免这些治疗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