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过一个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比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形成自己的思维表征,最终获得概念的巩固和强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下面,笔者以“认识负数”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在比较中引入负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的特定情境,深化对负数的意义的认识,并能够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经过一个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比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形成自己的思维表征,最终获得概念的巩固和强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30岁的上班族河地大吉赶回家乡参加外公的葬礼,意外见到了外公的私生女一一美丽而可怜的鹿贺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近年来,由于管理省工,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各地发展枣树的积极性很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选育经过 我们于2003年从广西、福建等台资农场,先后引进红皮红肉及白肉火龙果2000多棵,23个品种,其中红肉类21个。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月16日,山东省滕州市慈善总会二届二次理事会议召开。市慈善总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会主席、主席;理事单位负责人,理事;各镇(街)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系统分管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于凤春同志主持。会议通报了《全市慈善工作情况》和《全市慈善组织2013年度财务审计工作报告》;增选市委常委、副市长宗大全同志为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增选市委常委、宣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7~8期刊登了陈时建老师的《易忽视的生活常识》一文。文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和奶奶同时上楼,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奶奶到达三楼时,小华到了几楼? 这是一道典型的“上楼梯和植树问题”,文中的答案是小华到了四楼。实际上作者忽视了这类“间隔问题”的解题规律,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小华到了五楼。 分析:奶奶从一楼到达三楼走过了两层楼梯,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那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第7页上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甲虫从A点爬到B点,怎样爬线路最短?(见右图) 对于这道题的设计意图和最终答案,浙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说明的:“思考题的讨论首先要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测和答案,然后围绕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实践探索,比如在图上画一画,在具体的圆柱体上量一量或将表面剪下来研究。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把圆柱表面展开。将A、B两点用线段连起来,线段A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发展呢?本文结合“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为例,介绍自己一些粗浅的做法。 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围绕“预习——展示——反馈” 这一教学程序,让学生经历独学、对学、群学
习题是锤炼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现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存在对教材上的习题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进行练习的现象,导致了习题的功能没有有效地发挥。因此,我们要善于对习题进行纵向挖掘、横向拓展,使之具有思维含量。 一、纵向挖掘,分层推进 1.“步步为营” 对于计算课上重点要落实的知识点,我们要以一条“线”串联下来,逐一落实,“步步为营”。例如,“找规律”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礼堂里一排有18个座位。小
数学活动有如“营养液”,活动丰富有趣了,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快速发展。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者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切身感受,从而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案例一】春风吹又生——“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曾是奥数题,现在却出现在教材的新授部分,因此不再是“跳一跳”的题目了。在进行单元学习时,学生硬套格式,正确率极高,然而毕业复习时却有很多学生都忘记了。分析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初学时,感性经验不够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