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社会环境复杂,社会中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青少年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已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和学习观,就成了目前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校的德育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是:
1. “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在学生中又有所抬头,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产生动摇心理。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农村家庭获取了一定数量的补偿款,农村中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因而在社会上,特别是大多农村家庭,片面地认为“读书无用”,使得学生缺乏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理想,自觉不自觉地放松自己,缺乏上进的动力因素,不少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学业方向,对学习产生了动摇心理。
2. 基础薄弱、成绩差,使学生面对日益加重的学习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加之划片招生后周边学校的无序竞争,使我校生源质量在短期内难以提高。进入初高中学习后升学压力加大,课程难度增加,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使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信而陷入自卑。导致学生有的情绪不稳定,沉默寡言,有自卑感和失落感;有的自控、约束力差,容易因小矛盾而导致大冲突;有的沉湎于享受和攀比,盲目追求发型、服饰;有的学习被动,钟情于网络游戏等。
3. 学校德育教育还存在不能与学生心理变化相适应的地方。当代青少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典型的早熟,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妨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交往不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升学压力大,厌学,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社会环境不适应,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等诸多方面。德育工作在健康心理教育、心理治疗与心理保护等方面,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解决的办法,德育工作者还需努力探索。
4. 学校缺乏活动育人的良好氛围。由于受场地限制和升学压力增大等因素制约,很难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即使有时间活动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必要引导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此方面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5. 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统一。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表现近乎无知和幼稚,有的简单粗暴,有的过分溺爱,从而使学生在家校的不同教育面前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更不要说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6.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校内教育用半天,不如校外一支烟。”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上传播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迷恋;有的学生因小事与同学打架、敲诈勒索。所有这一切都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综合治理、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
面对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我个人的观点是:
1. 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青少年的发展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理想犹如航标灯,指引着学生的人生之旅。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有了她才会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不畏艰难险阻,顽强地学习,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学校应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让学生成长为精神生活充实的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
2. 优化学习方法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其次指导学习方法。由教师或各教研组针对不同学科教学特点备出《学法指导》教案,在学生正式上课前,集中学习《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特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优化学习方法。初高中新生入学后的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伴随学生学习的长期不懈的工作。学校必须坚持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优化学习方法指导研究,促进每位教师将学习方法指导贯穿在各科教学全过程中,并且注重学生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业的影响。
3. 心理健康的指导与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成长的竞争,青春期的烦恼,升学就业的压力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许多未知因素,加上青少年缺乏自我调控能力,不善于人际交往,因此很需要心理帮助。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而且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因此,学生急需心理指导、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开展得不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心理渗透,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指导学生登录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站,对学生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德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团队活动、为人民服务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参观学习活动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成功的模式。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德育活动还需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集体活动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治疗独生或单亲子女孤僻自私的性格缺陷,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5. 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做父母的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提高上,但是不少家长不懂这一点,而把精力与重点放在智力因素的培养上,简单粗暴、过分溺爱、宽容放纵等等,以致造成孩子任性、懦弱、懒惰、自私、冷漠、粗暴等心理障碍,缺乏坚强意志、良好习惯、和谐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在校内能勉强接受教育,回到家中却我行我素,形成心理上的双重人格。学校有必要利用开办家教指导班等形式,有组织地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家教思想,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或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联系,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合力。
6. 培养良好习惯教育。首先是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请优秀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平时在思想、生活、学习、纪律等各方面的自我管理,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其次是培养文明守纪的习惯。以严谨治学的教风、浓厚的学风、优良的校风、优美的校园给学生以先入为主的环境熏陶。学习《学生管理条例》,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有章可循、有榜样可学,养成文明守纪的习惯。再次是培养团结协作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当然,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付出艰辛和汗水,不断探索和实践,依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四有”人才。
(西北师大2006级教育硕士)
目前我校的德育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是:
1. “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在学生中又有所抬头,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产生动摇心理。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农村家庭获取了一定数量的补偿款,农村中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因而在社会上,特别是大多农村家庭,片面地认为“读书无用”,使得学生缺乏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理想,自觉不自觉地放松自己,缺乏上进的动力因素,不少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学业方向,对学习产生了动摇心理。
2. 基础薄弱、成绩差,使学生面对日益加重的学习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加之划片招生后周边学校的无序竞争,使我校生源质量在短期内难以提高。进入初高中学习后升学压力加大,课程难度增加,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使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信而陷入自卑。导致学生有的情绪不稳定,沉默寡言,有自卑感和失落感;有的自控、约束力差,容易因小矛盾而导致大冲突;有的沉湎于享受和攀比,盲目追求发型、服饰;有的学习被动,钟情于网络游戏等。
3. 学校德育教育还存在不能与学生心理变化相适应的地方。当代青少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典型的早熟,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妨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交往不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升学压力大,厌学,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社会环境不适应,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等诸多方面。德育工作在健康心理教育、心理治疗与心理保护等方面,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解决的办法,德育工作者还需努力探索。
4. 学校缺乏活动育人的良好氛围。由于受场地限制和升学压力增大等因素制约,很难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即使有时间活动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必要引导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此方面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5. 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统一。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表现近乎无知和幼稚,有的简单粗暴,有的过分溺爱,从而使学生在家校的不同教育面前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更不要说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6.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校内教育用半天,不如校外一支烟。”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上传播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迷恋;有的学生因小事与同学打架、敲诈勒索。所有这一切都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综合治理、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
面对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我个人的观点是:
1. 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青少年的发展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理想犹如航标灯,指引着学生的人生之旅。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有了她才会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不畏艰难险阻,顽强地学习,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学校应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让学生成长为精神生活充实的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
2. 优化学习方法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其次指导学习方法。由教师或各教研组针对不同学科教学特点备出《学法指导》教案,在学生正式上课前,集中学习《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特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优化学习方法。初高中新生入学后的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伴随学生学习的长期不懈的工作。学校必须坚持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优化学习方法指导研究,促进每位教师将学习方法指导贯穿在各科教学全过程中,并且注重学生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业的影响。
3. 心理健康的指导与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成长的竞争,青春期的烦恼,升学就业的压力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许多未知因素,加上青少年缺乏自我调控能力,不善于人际交往,因此很需要心理帮助。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而且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因此,学生急需心理指导、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开展得不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心理渗透,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指导学生登录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站,对学生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德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团队活动、为人民服务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参观学习活动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成功的模式。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德育活动还需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集体活动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治疗独生或单亲子女孤僻自私的性格缺陷,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5. 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做父母的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提高上,但是不少家长不懂这一点,而把精力与重点放在智力因素的培养上,简单粗暴、过分溺爱、宽容放纵等等,以致造成孩子任性、懦弱、懒惰、自私、冷漠、粗暴等心理障碍,缺乏坚强意志、良好习惯、和谐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在校内能勉强接受教育,回到家中却我行我素,形成心理上的双重人格。学校有必要利用开办家教指导班等形式,有组织地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家教思想,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或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联系,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合力。
6. 培养良好习惯教育。首先是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请优秀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平时在思想、生活、学习、纪律等各方面的自我管理,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其次是培养文明守纪的习惯。以严谨治学的教风、浓厚的学风、优良的校风、优美的校园给学生以先入为主的环境熏陶。学习《学生管理条例》,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有章可循、有榜样可学,养成文明守纪的习惯。再次是培养团结协作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当然,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付出艰辛和汗水,不断探索和实践,依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四有”人才。
(西北师大2006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