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大量存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严重脱节。为改变这个局面,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拟从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习题课教学,活动课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过程;素质教育
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已引起全社会的热切关注。(1-3)本文拟从化学教学实际出发,对化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一探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化学中的片面追求分数,题海战术,无原则的赶进度,延长复习时间等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大量存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能完成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为该变这个局面,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拟从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习题课教学,活动课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正真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全部从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心理上情绪不稳定,思维上也处于发展期。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的从化学原理和概念入手来讲授,可以从化学的实际应用或者是化学的发展史或是化学知识研究的途径出发,在深入至化学原理及概念,以及再分类,解释,练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理解深刻些。只有针对不同的概念和知识,将化学的发展史,方法论和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激发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偶然与必然,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并形成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做出积极的响应。也只有把“由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知识的迅猛发展。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化学概念和原理予以适度“强化”。此时的强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促使学生树立知识是发展的进化的观点。任何化学概念和知识都不是僵化和静止的,而是发展进化的。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例如:C60的发现说明碳元素不仅仅是组成金刚石和石墨。其二是应使学生树立实践的观点。懂得任何概念、知识都不是干巴巴的定义。相应是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天地。煤氣中毒事件的屡屡发生,化学污染屡禁不止,亚硝酸盐误为食盐的多次中毒事件的发生,山西甲醇兑酒中毒事件的发生等等,不能不说是化学教育的悲哀。
二、化学教育靠实验育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组织组织为基础。因此,应尽可能按照按教学进度循序渐进拟好循序渐进训练计划、简单的实验的实验设计。更有助与学生的自我发张。
首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揭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
其次,在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清楚“看什么”,然后再观察。如镁带的燃烧实验,即要让学生观察镁带燃烧发出的强光,同时又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以后化学变化这一概念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调到学生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如化学反应的能量,让学生能实际接触到反应容器的外壁,感受到反应的吸热和放热、
最后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规范操作必须严格。如不正确,应给予及时指正。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是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习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错误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三、习题教学注重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
习题教学中,精讲多练长时间流行,还有不少教师采用多练的形式。而素质教育的习题教学,作为教师来讲,应有精品意识,精讲精练,适应教学的改革。因此,选择的练习题应编制问答、分析、推断和一些综合题。注重概念异同的比较、理论的交叉综合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接受新的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化学活动课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化学活动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以及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上。化学活动课要紧扣教材,使活动课联系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活动课案例。
(1)让学生亲手操作,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然后给规范操作学生予以实验奖励。如指示剂的制作,叶脉书签的制作等
(2)结合课堂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硫酸?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课亲手实验,得出结论。
(3)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工厂,加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如每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小企业:思坡醋厂、樟油厂、酒厂等,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掌握原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讲化学肥料的鉴别,可让学生观察家里肥料种类,家长的使用方法,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家长的使用情况提合理化建议等。
(5)组织学生写小论文,开展小竞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创设良好的化学育人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也是实施化学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它不仅需要我们彻底转变观念和思想,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而且涉及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及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方面。当然,通过化学教师的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将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
[2]柳斌.《人民教育》1995年7期《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出版社,2008年6月4日
[3]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4]赵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5]韩永昌.《心理学》[M].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关键词:教学过程;素质教育
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已引起全社会的热切关注。(1-3)本文拟从化学教学实际出发,对化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一探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化学中的片面追求分数,题海战术,无原则的赶进度,延长复习时间等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大量存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能完成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为该变这个局面,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拟从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习题课教学,活动课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正真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全部从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心理上情绪不稳定,思维上也处于发展期。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的从化学原理和概念入手来讲授,可以从化学的实际应用或者是化学的发展史或是化学知识研究的途径出发,在深入至化学原理及概念,以及再分类,解释,练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理解深刻些。只有针对不同的概念和知识,将化学的发展史,方法论和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激发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偶然与必然,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并形成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做出积极的响应。也只有把“由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知识的迅猛发展。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化学概念和原理予以适度“强化”。此时的强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促使学生树立知识是发展的进化的观点。任何化学概念和知识都不是僵化和静止的,而是发展进化的。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例如:C60的发现说明碳元素不仅仅是组成金刚石和石墨。其二是应使学生树立实践的观点。懂得任何概念、知识都不是干巴巴的定义。相应是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天地。煤氣中毒事件的屡屡发生,化学污染屡禁不止,亚硝酸盐误为食盐的多次中毒事件的发生,山西甲醇兑酒中毒事件的发生等等,不能不说是化学教育的悲哀。
二、化学教育靠实验育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组织组织为基础。因此,应尽可能按照按教学进度循序渐进拟好循序渐进训练计划、简单的实验的实验设计。更有助与学生的自我发张。
首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揭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
其次,在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清楚“看什么”,然后再观察。如镁带的燃烧实验,即要让学生观察镁带燃烧发出的强光,同时又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以后化学变化这一概念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调到学生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如化学反应的能量,让学生能实际接触到反应容器的外壁,感受到反应的吸热和放热、
最后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规范操作必须严格。如不正确,应给予及时指正。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是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习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错误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三、习题教学注重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
习题教学中,精讲多练长时间流行,还有不少教师采用多练的形式。而素质教育的习题教学,作为教师来讲,应有精品意识,精讲精练,适应教学的改革。因此,选择的练习题应编制问答、分析、推断和一些综合题。注重概念异同的比较、理论的交叉综合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接受新的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化学活动课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化学活动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以及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上。化学活动课要紧扣教材,使活动课联系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活动课案例。
(1)让学生亲手操作,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然后给规范操作学生予以实验奖励。如指示剂的制作,叶脉书签的制作等
(2)结合课堂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硫酸?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课亲手实验,得出结论。
(3)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工厂,加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如每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小企业:思坡醋厂、樟油厂、酒厂等,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掌握原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讲化学肥料的鉴别,可让学生观察家里肥料种类,家长的使用方法,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家长的使用情况提合理化建议等。
(5)组织学生写小论文,开展小竞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创设良好的化学育人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也是实施化学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它不仅需要我们彻底转变观念和思想,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而且涉及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及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方面。当然,通过化学教师的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将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
[2]柳斌.《人民教育》1995年7期《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出版社,2008年6月4日
[3]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4]赵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5]韩永昌.《心理学》[M].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