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最简捷手段。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缺少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效果。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样是课堂提问,为什么有的提问形同虚设,甚至“适得其反”?
“自提问题”,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去感觉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自己有哪些领悟、疑问、创新,愿意把它表达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欲望。“自提问题”就是面临一个新知识,不仅仅去理解、接受,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思考。有了这个意识和能力,对于知识必然是学得懂、学得透、掌握得扎实。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所发明和创造,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有疑敢问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
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当他们在愉快的氛围 中时,思维特别活跃,积极思考,愿意表达,主动参与。反之则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坐听。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情绪,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给予鼓励,则下次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提问。当学生提问不正确时,得到纠正和指导,而不是斥责,则下次他们还会去试着提问题,积极思考。当学生有了问题后,不敢举手,脸上现出犹豫之情时,教师和颜悦色的鼓励,会促使学生迈开大胆发言的第一步。当你的班级里消灭了陪坐生,消灭了提问发言的死角时,你的班级就形成了课堂上的最佳学习状态。为了巩固这种状态,我把学生分为几组,优差生搭配,以好带差,由优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问题提得好的就可以得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我运用成功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上榜挂大红花,为了争取这一荣誉,学生们积极预习,熟读,读透课文。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同时也得到了思考、质疑后的新发现,学习充满了乐趣。
二、教方法,让学生有疑会问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和提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
1.在文章题目及文字整体结构上提出问题。新的教科版教材不再有课前的预习提示。但我觉得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段篇的教学,预习时还是有章可循的。于是我设计了指导学生预习的提纲。其中针对文章题目及整体结构我要求学生想一想“①文章确定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②全文写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上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可以循着这个提纲指引的方向去思考,找出疑问就不难了。例如,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母亲的账单》这个题目,学生提出了:“文中有两张账单,为什么课文题目确定为‘母亲的账单’而不是‘儿子的账单’或 ‘两张账单’。”“文题就确定为‘账单’,与‘母亲的账单’哪个好?”这些问题切中文章的中心,提得多么好。在针对文章内容预习时,学生又提到“题目是‘母亲的账单’,那么文章只写母亲的账单,不写儿子的账单行不行?”这样能引导其他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习惯和能力,在课外阅读时,即使没有预习提纲,也能够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思考了。
2.针对词句标点进行提问。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由于受知识面狭窄的限制,常常遇到很多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和标点。我让学生找出那些通过查字典仍然解决不了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提问。我指导学生先找出词的本来字意义,再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这个词语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在指导学生针对语句质疑时,我教给学生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一段、哪一句是重点段、重点句,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我发现学生会读文章,会思考问题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学生能够提出有训练价值的问题了。
三、再提高,让学生有疑善问
“敢问”不难,“会问”努力也能做到,而要“善问”却不太容易。这与学生理解教材的深浅、知识的多少、思路的广狭、观察的细粗以及生活实践的差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那些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学生,要特别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对于提问已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发现他们思维的盲点,逐步培养他们在思考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本质东西、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和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时学生的问题已转向不理解的句子。文章的层次、语词的修饰等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这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去探索,凭借一个个问题,去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绝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结果”,而要把工夫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质量,同时获得鲜活的语文知识。
长期如此,学生提问意识增强,质疑问难的质量越来越高。学生探索精神也越来越强,课堂上形成了主动、活跃、热烈的学习氛围和局面。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希望的那样:学生“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坐听老师之讲说”了。这不正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所希望看到的场面吗!
“自提问题”,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去感觉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自己有哪些领悟、疑问、创新,愿意把它表达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欲望。“自提问题”就是面临一个新知识,不仅仅去理解、接受,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思考。有了这个意识和能力,对于知识必然是学得懂、学得透、掌握得扎实。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所发明和创造,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有疑敢问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
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当他们在愉快的氛围 中时,思维特别活跃,积极思考,愿意表达,主动参与。反之则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坐听。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情绪,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给予鼓励,则下次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提问。当学生提问不正确时,得到纠正和指导,而不是斥责,则下次他们还会去试着提问题,积极思考。当学生有了问题后,不敢举手,脸上现出犹豫之情时,教师和颜悦色的鼓励,会促使学生迈开大胆发言的第一步。当你的班级里消灭了陪坐生,消灭了提问发言的死角时,你的班级就形成了课堂上的最佳学习状态。为了巩固这种状态,我把学生分为几组,优差生搭配,以好带差,由优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问题提得好的就可以得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我运用成功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上榜挂大红花,为了争取这一荣誉,学生们积极预习,熟读,读透课文。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同时也得到了思考、质疑后的新发现,学习充满了乐趣。
二、教方法,让学生有疑会问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和提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
1.在文章题目及文字整体结构上提出问题。新的教科版教材不再有课前的预习提示。但我觉得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段篇的教学,预习时还是有章可循的。于是我设计了指导学生预习的提纲。其中针对文章题目及整体结构我要求学生想一想“①文章确定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②全文写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上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可以循着这个提纲指引的方向去思考,找出疑问就不难了。例如,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母亲的账单》这个题目,学生提出了:“文中有两张账单,为什么课文题目确定为‘母亲的账单’而不是‘儿子的账单’或 ‘两张账单’。”“文题就确定为‘账单’,与‘母亲的账单’哪个好?”这些问题切中文章的中心,提得多么好。在针对文章内容预习时,学生又提到“题目是‘母亲的账单’,那么文章只写母亲的账单,不写儿子的账单行不行?”这样能引导其他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习惯和能力,在课外阅读时,即使没有预习提纲,也能够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思考了。
2.针对词句标点进行提问。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由于受知识面狭窄的限制,常常遇到很多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和标点。我让学生找出那些通过查字典仍然解决不了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提问。我指导学生先找出词的本来字意义,再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这个词语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在指导学生针对语句质疑时,我教给学生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一段、哪一句是重点段、重点句,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我发现学生会读文章,会思考问题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学生能够提出有训练价值的问题了。
三、再提高,让学生有疑善问
“敢问”不难,“会问”努力也能做到,而要“善问”却不太容易。这与学生理解教材的深浅、知识的多少、思路的广狭、观察的细粗以及生活实践的差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那些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学生,要特别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对于提问已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发现他们思维的盲点,逐步培养他们在思考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本质东西、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和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时学生的问题已转向不理解的句子。文章的层次、语词的修饰等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这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去探索,凭借一个个问题,去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绝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结果”,而要把工夫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质量,同时获得鲜活的语文知识。
长期如此,学生提问意识增强,质疑问难的质量越来越高。学生探索精神也越来越强,课堂上形成了主动、活跃、热烈的学习氛围和局面。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希望的那样:学生“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坐听老师之讲说”了。这不正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所希望看到的场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