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班级是学生“自由”发展、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班级管理科学高效、班级风气正气浩瀚的集体,和谐班级建设是教育者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是推动和谐班级建设的有效手段,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要遵循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持久性原则。
关键词:和谐班级;养成教育;原则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被誉为天底下最灿烂的事业,教育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班级是学校群体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实施的第一空间载体,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做好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抓好班级建设。
和谐班级的界定
班级的管理过程也是班级的建设过程,和谐班级建设既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班级建设的主要手段。在这里,笔者认为和谐班级是一个学生“自由”发展、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班级管理科学高效、班级风气正气浩瀚的集体,是一个能够满足学生想学习,提供学生能学习,教会学生会学习的集体,是一个全体成员都懂得真善美的集体。
1.学生“自由”发展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实现学生个体“自由”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学生的这种“自由”发展并不是放纵的、任意的发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个性的、面向社会需要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和谐班级体系下,学生的个体发展是“自由”发展。首先,学生能充分认识自我。还原“本来的我”,做“原来的我”是美好的、自由舒畅的;其次,学生勇于面对现实。人们常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教会学生能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现实状况;最后,学生敢于升华、提升,保持开放、健康、平和的心态, 能够看到和别人的差距,敢于树立目标,向目标矢志不渝地努力。
2.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关系和谐是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谐班级体系下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主要涉及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和谐、人与学校关系和谐、人与家庭社会关系和谐。第一,师生关系和谐。在班集体建设上,教师和学生同是组织者和建设者。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互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第二,生生关系和谐。班级是学生的主要在校生活场所,生生之间关系和谐关系着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和谐的生生关系表现为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学生发生矛盾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做到对自己缺点错误不掩盖, 对别人批评诚恳接受等等。第三,人与学校关系和谐。学校环境就像一个磁力场, 身在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被磁化,学生会每时每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流、对话。人与学校关系和谐就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和影响,同时,学生的良好行为又进一步推动校园环境的优化。第四,人与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是学生的另一个“班集体”,学生的在校行为方式会有家庭教育的影子,学生的学校教育效果也会作用到家庭,人与家庭的和谐关系,能够推动学生在家、在校的和谐发展。
3.班级管理科学高效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同样,真正的管理是“不用管”的自我管理。学生是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实施民主、科学、人本的班集体管理,是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时代呼唤着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民主的管理推动班级和谐,民主管理的班级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又能为学生接受和拥护,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份子,有着构建和谐温馨班集体的责任,使班集体有蓬勃的生命力。其次,科学的班级管理要遵循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激情、冲动易怒又满是尊严的阶段,和谐班级管理遵循“人只好奖不好罚”的原则,讲究“工夫在诗外”的教育意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管理目的。最后,和谐班级是学生共同的自主管理组织形式,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更加深入人心”。
4.班级风气优质
班级风气是班集体管理的外在表现,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汇集产物。和谐班级应该是一个风清气正,成员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凝聚人心,成绩优良,共同进步的群体。第一,班风清正。学生共同生活的班集体,其精神共性为班级的整体风气,正气抬头,歪风邪气自然无法立足。第二,思想上进。思想引领行为,行为体现思想,只有在思想意识上树立了目标,学生的表现才能长久。第三,团结互助。团队是个体的整合,一个凝聚人心的集体能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一个聚合志向的集体能勇往直前。第四,学风浓郁。学习是学生的主业,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学风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反映,良好学风又能促进个体的学习状态。第五,成绩优秀,共同进步。学生成绩优异、学生进步是班级和谐的有力证明,也是班级建设的主要目标,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能促进学生整体全面的进步。
高职校习惯养成的实施原则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1]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行为方式反复训练就能固化为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即为习惯。习惯养成教育理念认为:习惯是反复养成训练的产物,习惯主要包括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认知习惯等。陶行知认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之贯穿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2]这里的自动力就是指习惯,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习惯一旦形成,在既定条件下不去顺势展现,人就会感到不舒畅、别扭。养成良好习惯既是素质教育的起点,又是素质教育的成果之一,习惯养成教育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途径。和谐班级建设下的习惯养成教育要遵循几个实施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生成、提高的复杂过程。行为方式的反复实践,最终固化为习惯依赖于许多因素,习惯的养成受个体主观意识、外部环境作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根本动力在于个体的主观驱动力,即主动将外部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习惯养成是在个体构建自我基础上的主动吸收、固化过程,是学生在反复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进而形成倾向性活动,是一个外部作用——内部需求——外部固化的过程。
2.主体性原则
习惯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改变, 体验革除不良习惯的益处, 感受养成文明习惯的愉悦, 最终实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行为训练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上的,是在承认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体现共性要求和个体需求的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自觉实践、自获体验。
3.主动性原则
内因是养成习惯的决定力量,但这并不意味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自发教育的结果,其实,养成教育的实施就是一个外部反复刺激,逐步产生内化作用的过程,习惯养成需要主动构建外部刺激环境,及早营造一个适应学生发展的外部作用因素,把握学生的习惯养成方向。
4.实践性原则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到:“要有观察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3]习惯是从行动中固化而来的。同时,习惯培养要从实际出发,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和认知规律,研究制定相应年龄段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提高习惯养成的效力。
5.持久性原则
习惯的养成包括不良习惯的矫正和文明习惯的固化,不良习惯的根除不会一蹴而就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都是要通过反复的监督和训练,行为方式持续出现的次数与习惯的稳定性成正比。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作用环境和相对长久的作用时间。
结语
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讲:“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愈加多元化,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职校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全面的职业人尤为重要。在高职校中广泛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和育人水平,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创新研究,通过落实全方位的习惯养成教育实施原则,加强实践环节,最终实现学生自觉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和谐班级;养成教育;原则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被誉为天底下最灿烂的事业,教育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班级是学校群体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实施的第一空间载体,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做好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抓好班级建设。
和谐班级的界定
班级的管理过程也是班级的建设过程,和谐班级建设既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班级建设的主要手段。在这里,笔者认为和谐班级是一个学生“自由”发展、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班级管理科学高效、班级风气正气浩瀚的集体,是一个能够满足学生想学习,提供学生能学习,教会学生会学习的集体,是一个全体成员都懂得真善美的集体。
1.学生“自由”发展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实现学生个体“自由”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学生的这种“自由”发展并不是放纵的、任意的发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个性的、面向社会需要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和谐班级体系下,学生的个体发展是“自由”发展。首先,学生能充分认识自我。还原“本来的我”,做“原来的我”是美好的、自由舒畅的;其次,学生勇于面对现实。人们常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教会学生能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现实状况;最后,学生敢于升华、提升,保持开放、健康、平和的心态, 能够看到和别人的差距,敢于树立目标,向目标矢志不渝地努力。
2.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关系和谐是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谐班级体系下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主要涉及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和谐、人与学校关系和谐、人与家庭社会关系和谐。第一,师生关系和谐。在班集体建设上,教师和学生同是组织者和建设者。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育互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第二,生生关系和谐。班级是学生的主要在校生活场所,生生之间关系和谐关系着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和谐的生生关系表现为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学生发生矛盾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做到对自己缺点错误不掩盖, 对别人批评诚恳接受等等。第三,人与学校关系和谐。学校环境就像一个磁力场, 身在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被磁化,学生会每时每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流、对话。人与学校关系和谐就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和影响,同时,学生的良好行为又进一步推动校园环境的优化。第四,人与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是学生的另一个“班集体”,学生的在校行为方式会有家庭教育的影子,学生的学校教育效果也会作用到家庭,人与家庭的和谐关系,能够推动学生在家、在校的和谐发展。
3.班级管理科学高效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同样,真正的管理是“不用管”的自我管理。学生是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实施民主、科学、人本的班集体管理,是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时代呼唤着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民主的管理推动班级和谐,民主管理的班级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又能为学生接受和拥护,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份子,有着构建和谐温馨班集体的责任,使班集体有蓬勃的生命力。其次,科学的班级管理要遵循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激情、冲动易怒又满是尊严的阶段,和谐班级管理遵循“人只好奖不好罚”的原则,讲究“工夫在诗外”的教育意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管理目的。最后,和谐班级是学生共同的自主管理组织形式,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更加深入人心”。
4.班级风气优质
班级风气是班集体管理的外在表现,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汇集产物。和谐班级应该是一个风清气正,成员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凝聚人心,成绩优良,共同进步的群体。第一,班风清正。学生共同生活的班集体,其精神共性为班级的整体风气,正气抬头,歪风邪气自然无法立足。第二,思想上进。思想引领行为,行为体现思想,只有在思想意识上树立了目标,学生的表现才能长久。第三,团结互助。团队是个体的整合,一个凝聚人心的集体能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一个聚合志向的集体能勇往直前。第四,学风浓郁。学习是学生的主业,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学风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反映,良好学风又能促进个体的学习状态。第五,成绩优秀,共同进步。学生成绩优异、学生进步是班级和谐的有力证明,也是班级建设的主要目标,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能促进学生整体全面的进步。
高职校习惯养成的实施原则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1]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行为方式反复训练就能固化为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即为习惯。习惯养成教育理念认为:习惯是反复养成训练的产物,习惯主要包括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认知习惯等。陶行知认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之贯穿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2]这里的自动力就是指习惯,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习惯一旦形成,在既定条件下不去顺势展现,人就会感到不舒畅、别扭。养成良好习惯既是素质教育的起点,又是素质教育的成果之一,习惯养成教育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途径。和谐班级建设下的习惯养成教育要遵循几个实施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生成、提高的复杂过程。行为方式的反复实践,最终固化为习惯依赖于许多因素,习惯的养成受个体主观意识、外部环境作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根本动力在于个体的主观驱动力,即主动将外部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习惯养成是在个体构建自我基础上的主动吸收、固化过程,是学生在反复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进而形成倾向性活动,是一个外部作用——内部需求——外部固化的过程。
2.主体性原则
习惯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改变, 体验革除不良习惯的益处, 感受养成文明习惯的愉悦, 最终实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行为训练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上的,是在承认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体现共性要求和个体需求的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自觉实践、自获体验。
3.主动性原则
内因是养成习惯的决定力量,但这并不意味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自发教育的结果,其实,养成教育的实施就是一个外部反复刺激,逐步产生内化作用的过程,习惯养成需要主动构建外部刺激环境,及早营造一个适应学生发展的外部作用因素,把握学生的习惯养成方向。
4.实践性原则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到:“要有观察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3]习惯是从行动中固化而来的。同时,习惯培养要从实际出发,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和认知规律,研究制定相应年龄段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提高习惯养成的效力。
5.持久性原则
习惯的养成包括不良习惯的矫正和文明习惯的固化,不良习惯的根除不会一蹴而就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都是要通过反复的监督和训练,行为方式持续出现的次数与习惯的稳定性成正比。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作用环境和相对长久的作用时间。
结语
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讲:“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愈加多元化,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职校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全面的职业人尤为重要。在高职校中广泛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和育人水平,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创新研究,通过落实全方位的习惯养成教育实施原则,加强实践环节,最终实现学生自觉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