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以质化和量化考核并重模式替代单纯的量化考核、强调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重视打破学科藩篱并提升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三个方面,论述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只有通过对科研管理实行机制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才能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创新
【作者单位】 倪振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如何实现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以提升研究的品质,是摆在许多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尝试对此问题给出探索性的回答。
一、以质化和量化考核并重的模式替代单纯的量化考核理念
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相比,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因此,管理机构的管理必须既重视成果的定量考核,更要重视成果的质量考核,防止研究课题的低水平重复。然而,当前的管理模式,一味强调量化考核,要求老师们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每几年出版多少部著作等。这种重量不重质的考核模式,有诸多弊端。教师们为了得到晋升,必然以最省心省力的方式,费尽心思去发表所谓的“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出版所谓的全国“重点”出版社的著作。即使是评上教授、副教授之后,为了应付学校对他们在现岗位上的科研压力,仍然不得不疲于奔命去完成所谓的“科研指标”。这种指标,一般是每年由学校根据上年的科研完成量分配至各个学院,各学院再分配至各系,各系再分配至各位教师头上。
大学科研不能过度使用量化管理机制,不然,结果必然是生产无数的科研垃圾。在全国众多高等院校,各种以数字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已成为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基础。这种考核与每个人的利益挂钩。各种量化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篇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多少、什么级别的学术奖,承担了多少、什么级别的研究项目以及到账经费多少等。由于这些量化指标直接与职称晋升和其他各种利益挂钩,因此成为教师们追逐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量化科研管理导致学风日益浮躁,滋生了大量腐败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质化考核是必要的。质化考核要求科研管理者重视对教师们代表性科研成果的考察,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中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取得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增长问题突出,“增产未增收、增产质未优”。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没有数量固然不行,但是,只有数量而缺乏质量更加致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术精品与学术创新上。要彻底贯彻以质化和量化考核并重的科研考核模式,高校必须在职称晋升、科研劳务分配、科研立项资助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譬如,即使某位教师在晋升职称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但如果他的论文质量很高,那么,即使他的竞争者质量不高的论文数量是他的数倍,也应该被淘汰。要鼓励研究人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诚实学风,鼓励他们产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要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防止“学术造假”现象的发生。
二、强调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适当向年轻教师群体倾斜
当前在人文科学领域,科研资源的分配是相对不公的。许多科研课题的申报,直接将许多职称和学历“不符合要求”的教师排斥在外,甚至是否拥有行政职务也成了科研立项的一个考虑指标。反映在科研资源分配的最终结果上,是有的所谓“大佬”,即大牌教授,每年的科研课题经费很多,动辄上十万甚至百万;而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课题经费往往是零。这些所谓的“大佬”,一般是年纪相对较大的教授,他们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同时也往往占据着行政资源。而他们在获得了科研经费资源之后,以较低的代价驱动本单位的其他教师来做自己获得的课题,而他们本人,则进一步去物色其他有可能得到的课题资源。这种科研资源不公平的分配循环局面由此愈演愈烈。
实际上,没有行政职务、职称也相对较低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更有可能把各种课题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往往受到了很好的学术训练,尤其是接受了较多的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训练。他们之中有不少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教师。他们往往对这些课题的“要价”并不高,可能做得更好;他们对个人科研声望更为珍惜,更可能将有限的科研经费全力投入所获得的课题项目中去。
对于年轻教师群体而言,他们的成长状况无疑是值得忧虑的。如果长期不能获得课题经费资源,他们必将沦落至两种状态:其一是,给拥有大量科研经费资源的所谓“大佬”们廉价打工,他们的创造性知识生产成果被接近无偿的剥夺掉;其二是,他们对科研资源的分配产生深深的失望,最终将失去对所谓“科学研究”的信心。毫无疑问,当职称晋升、学术声誉等与科研经费资源相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不公平科研资源分配的破坏力将被无数倍的放大。强调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适当向年轻教师群体倾斜,这种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政策,对于推进高校科研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科研管理上重视打破学科藩篱,提升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当今的学术研究愈来愈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这种交叉与合作不仅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之间,也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实施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
实行学科交叉互动,促进学科之间的对话,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愈来愈深刻的交织在一起。譬如解决社会冲突事件,同时表现为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各种社会现象的复杂化,需要社会科学家们拥有各种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知识作为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更为科学和全面。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缺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文科科研向其纵深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成为文科科研方法和手段滞后的原因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更是如此。
反映在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上,高校管理机构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鼓励跨学科合作,以更多的科研经费资助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尤其是重视对跨学科合作团队的优先投入。对于跨学科合作的优秀成果,要予以奖励。其二,学校要重视对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立、管理和投入。而对于新创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考核,要加大考核周期。因为跨学科的成果产出,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三,对于拥有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的教师,学校在给予奖励时,要在成果的认定上给予更加宽松的政策。譬如,来自几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教师的合作成果,学校管理机构不能一刀切,只将功劳记在第一作者身上。如果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挫伤了学校教师之间跨学科合作的积极性。其四,鼓励教师与国外学者合作,这种合作更有可能是跨学科的。
没有一流的研究管理,就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管理创新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科研管理实行机制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它才能够引领科研成果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周振国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创新
【作者单位】 倪振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如何实现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以提升研究的品质,是摆在许多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尝试对此问题给出探索性的回答。
一、以质化和量化考核并重的模式替代单纯的量化考核理念
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相比,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因此,管理机构的管理必须既重视成果的定量考核,更要重视成果的质量考核,防止研究课题的低水平重复。然而,当前的管理模式,一味强调量化考核,要求老师们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每几年出版多少部著作等。这种重量不重质的考核模式,有诸多弊端。教师们为了得到晋升,必然以最省心省力的方式,费尽心思去发表所谓的“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出版所谓的全国“重点”出版社的著作。即使是评上教授、副教授之后,为了应付学校对他们在现岗位上的科研压力,仍然不得不疲于奔命去完成所谓的“科研指标”。这种指标,一般是每年由学校根据上年的科研完成量分配至各个学院,各学院再分配至各系,各系再分配至各位教师头上。
大学科研不能过度使用量化管理机制,不然,结果必然是生产无数的科研垃圾。在全国众多高等院校,各种以数字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已成为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基础。这种考核与每个人的利益挂钩。各种量化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篇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多少、什么级别的学术奖,承担了多少、什么级别的研究项目以及到账经费多少等。由于这些量化指标直接与职称晋升和其他各种利益挂钩,因此成为教师们追逐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量化科研管理导致学风日益浮躁,滋生了大量腐败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质化考核是必要的。质化考核要求科研管理者重视对教师们代表性科研成果的考察,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中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取得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增长问题突出,“增产未增收、增产质未优”。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没有数量固然不行,但是,只有数量而缺乏质量更加致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术精品与学术创新上。要彻底贯彻以质化和量化考核并重的科研考核模式,高校必须在职称晋升、科研劳务分配、科研立项资助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譬如,即使某位教师在晋升职称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但如果他的论文质量很高,那么,即使他的竞争者质量不高的论文数量是他的数倍,也应该被淘汰。要鼓励研究人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诚实学风,鼓励他们产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要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防止“学术造假”现象的发生。
二、强调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适当向年轻教师群体倾斜
当前在人文科学领域,科研资源的分配是相对不公的。许多科研课题的申报,直接将许多职称和学历“不符合要求”的教师排斥在外,甚至是否拥有行政职务也成了科研立项的一个考虑指标。反映在科研资源分配的最终结果上,是有的所谓“大佬”,即大牌教授,每年的科研课题经费很多,动辄上十万甚至百万;而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课题经费往往是零。这些所谓的“大佬”,一般是年纪相对较大的教授,他们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同时也往往占据着行政资源。而他们在获得了科研经费资源之后,以较低的代价驱动本单位的其他教师来做自己获得的课题,而他们本人,则进一步去物色其他有可能得到的课题资源。这种科研资源不公平的分配循环局面由此愈演愈烈。
实际上,没有行政职务、职称也相对较低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更有可能把各种课题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往往受到了很好的学术训练,尤其是接受了较多的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训练。他们之中有不少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教师。他们往往对这些课题的“要价”并不高,可能做得更好;他们对个人科研声望更为珍惜,更可能将有限的科研经费全力投入所获得的课题项目中去。
对于年轻教师群体而言,他们的成长状况无疑是值得忧虑的。如果长期不能获得课题经费资源,他们必将沦落至两种状态:其一是,给拥有大量科研经费资源的所谓“大佬”们廉价打工,他们的创造性知识生产成果被接近无偿的剥夺掉;其二是,他们对科研资源的分配产生深深的失望,最终将失去对所谓“科学研究”的信心。毫无疑问,当职称晋升、学术声誉等与科研经费资源相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不公平科研资源分配的破坏力将被无数倍的放大。强调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适当向年轻教师群体倾斜,这种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政策,对于推进高校科研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科研管理上重视打破学科藩篱,提升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当今的学术研究愈来愈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这种交叉与合作不仅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之间,也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实施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
实行学科交叉互动,促进学科之间的对话,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愈来愈深刻的交织在一起。譬如解决社会冲突事件,同时表现为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各种社会现象的复杂化,需要社会科学家们拥有各种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知识作为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更为科学和全面。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缺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文科科研向其纵深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成为文科科研方法和手段滞后的原因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更是如此。
反映在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上,高校管理机构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鼓励跨学科合作,以更多的科研经费资助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尤其是重视对跨学科合作团队的优先投入。对于跨学科合作的优秀成果,要予以奖励。其二,学校要重视对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立、管理和投入。而对于新创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考核,要加大考核周期。因为跨学科的成果产出,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三,对于拥有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的教师,学校在给予奖励时,要在成果的认定上给予更加宽松的政策。譬如,来自几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教师的合作成果,学校管理机构不能一刀切,只将功劳记在第一作者身上。如果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挫伤了学校教师之间跨学科合作的积极性。其四,鼓励教师与国外学者合作,这种合作更有可能是跨学科的。
没有一流的研究管理,就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管理创新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科研管理实行机制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它才能够引领科研成果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