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课堂提问,提问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反之,不好的课堂提问,则会破坏课堂的气氛,甚至让学生产生“畏师”心理。所以,为了提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找到适合的课堂提问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空间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的一大模块,对于学生发展空间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传统的几何课堂注重教师讲,学生听,发展到学生自主操作,现在发展到学生要在教师的提问设问下自主操作。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数学教师的重视。
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目前的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问题的意义,导致学生无法听懂问题;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或者是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非常低效,甚至出现了很多不良提问,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新课程标准提出后,很多教师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提问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案例一】认识角
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2: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3: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这位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满堂问”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只有这样的“引导性”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重点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反而将整个课堂变成一个胡乱发言的课堂。教师完全可以将无意义的问题停止,转入到“方”和“圆”的区别上,也就是有角和没角的区别上。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的话,是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的,反而会让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思维发散超出数学课堂的度。教师的设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发散超出课堂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案例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现在,你能在草稿纸上自己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自己画,在巡视中,我发现问题:由于没有将对边画得平行,导致对边不一样长。三年级的孩子还没学过两条边平行,也没学过角的度量,怎么办呢?
在大部分孩子举手表示画完后,我将部分孩子所画的图形拿到了展台进行展示(匿名)
问:请大家观察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它的对边没有一样长。
问:这个呢?(从第1个图形开始,一个个图形提问。)
观察了那么多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很多都是画得对边不相等导致画错的。
问:谁有什么好办法,教教大家?
生:要先量好长度才开始画。(没有讲到重点)
我:说的真好,但是老师知道有很多同学是量过长度再画的,却还是画错了,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别的同学有别的提醒吗?
生:在移动尺子的时候不能把尺子弄歪。
我:(说到重点,赶紧补充)你能上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移动尺子的吗?
生上台展示。
我:画得真好!看明白了吗?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习过一种运动现象,谁还记得?
生:平移。
我:大家真棒!我们在平移尺子时,尺子的方向不可以发生改变,对边的方向也就不会发生改变,就不会再发生那样画歪的错误了。
启发性是数学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当我发现问题后,我所设计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在提问时,不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做错了,而且能发现“怎么解决”。在几何教学的课堂上,是比较注重动手实践的,在动手实践时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到应对的策略,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途径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引导,孩子发现了现在画平行四边形时,不能直接像以前画长方形正方形那样按大概的方向画,那样很容易会把图形画歪,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方向平移尺子,来画平行四边形的边。也就是通过引导,让孩子找到问题的本质,在本质出现后,引导孩子发现它与以前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找到知识的渐进增长区域,从而了解新知识。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复杂。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随著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关注几何课堂活动的生成性和变化性,使得几何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真正应用提问来帮助我们的课堂变得精彩。老师们,请关注课堂提问,让我们问出“学问”、问出“精彩”!
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目前的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问题的意义,导致学生无法听懂问题;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或者是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非常低效,甚至出现了很多不良提问,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新课程标准提出后,很多教师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提问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案例一】认识角
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2: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3: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这位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满堂问”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只有这样的“引导性”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重点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反而将整个课堂变成一个胡乱发言的课堂。教师完全可以将无意义的问题停止,转入到“方”和“圆”的区别上,也就是有角和没角的区别上。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的话,是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的,反而会让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思维发散超出数学课堂的度。教师的设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发散超出课堂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案例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现在,你能在草稿纸上自己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自己画,在巡视中,我发现问题:由于没有将对边画得平行,导致对边不一样长。三年级的孩子还没学过两条边平行,也没学过角的度量,怎么办呢?
在大部分孩子举手表示画完后,我将部分孩子所画的图形拿到了展台进行展示(匿名)
问:请大家观察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它的对边没有一样长。
问:这个呢?(从第1个图形开始,一个个图形提问。)
观察了那么多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很多都是画得对边不相等导致画错的。
问:谁有什么好办法,教教大家?
生:要先量好长度才开始画。(没有讲到重点)
我:说的真好,但是老师知道有很多同学是量过长度再画的,却还是画错了,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别的同学有别的提醒吗?
生:在移动尺子的时候不能把尺子弄歪。
我:(说到重点,赶紧补充)你能上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移动尺子的吗?
生上台展示。
我:画得真好!看明白了吗?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习过一种运动现象,谁还记得?
生:平移。
我:大家真棒!我们在平移尺子时,尺子的方向不可以发生改变,对边的方向也就不会发生改变,就不会再发生那样画歪的错误了。
启发性是数学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当我发现问题后,我所设计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在提问时,不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做错了,而且能发现“怎么解决”。在几何教学的课堂上,是比较注重动手实践的,在动手实践时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到应对的策略,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途径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引导,孩子发现了现在画平行四边形时,不能直接像以前画长方形正方形那样按大概的方向画,那样很容易会把图形画歪,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方向平移尺子,来画平行四边形的边。也就是通过引导,让孩子找到问题的本质,在本质出现后,引导孩子发现它与以前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找到知识的渐进增长区域,从而了解新知识。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复杂。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随著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关注几何课堂活动的生成性和变化性,使得几何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真正应用提问来帮助我们的课堂变得精彩。老师们,请关注课堂提问,让我们问出“学问”、问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