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必问责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r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最迟在今年6月底之前将“三公”支出经费向社会公开。如今已是7月中旬,中央部门2010年“三公”支出总额决算数已由财政部公布,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由中央各部门公布的本部门“三公”支出决算数和2011年的预算数,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真是不把相关法规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当回事。近百个中央部门中,只有科技部按时发布了相关信息,但也仅是一句话轻轻带过,虽守时,却敷衍。
  逾期之后两周内,又有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新闻出版总署、审计署、文化部、民政部等少数部门相继发布“三公”经费信息,但更多中央部门仍然沉默以对。
  其实早在6月底,财政部所公开的中央单位2010年“三公”总经费,就是中央各部门上报的相关数据汇总。也就是说,各中央单位的“三公”经费数据完全可以按时公布,拖拉遮掩,非不能也,实不愿也,这往轻了说是藐视中央权威,往重了说则是视13亿公众为无物。
  我们猜测,许多中央部门可能不想当“出头鸟”,而且抱有罚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但结果却是让决策者难堪,与中央宣示的开明执政直接相悖。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要求中央部门率先公开“三公”经费的呼吁也声声急迫。去年有的部门率先公开了相关信息,因信息模糊,引得各方挑刺不断,上下指责四起,这些部门不得不匆忙进行解释,疲于应付。
  因此多数中央部门对公开“三公”经费避之唯恐不及。本次较早公布“三公”经费的几个部门,亦多是“清水衙门”,像发改委等权势部门,迟迟不见动作。
  除了发布时间滞后,发布内容过于简陋也为人诟病:从一句话交代,到一张表格附带简短说明,明显应付了事。
  当然,也有个别中央部门自我严格要求。比如新近发布相关信息的审计署,文字说明已经细化到新购汽车的具体单价,接待来访外宾也具体到人次,这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可惜,这仅是个案,于其后发布“三公”经费信息的文化部、民政部,依然走简约路线,语焉不详。
  为什么审计署可以做到的信息细化,其他中央各部门为什么就做不到?同样是并非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何况应付了事也不会有相关惩处。
  公众对“三公”经费公开盯住不放,因为这些钱均取之于民,但却主要用之于官。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5687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三成。虽然官方认为中国的总体税负并不高,但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包括工薪收入者在内的普通纳税人,大家的总体感受仍然是增税容易减税难。尤其是与自身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缓慢增长相比,税负偏高与行政开支之多就更显突出。
  有关部门一说到增税,便拿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帽子”说事,似乎不增税就改革停滞,影响发展;一谈到减税,则拿财政收入减少会影响惠民为民做挡箭牌。
  比如近期进行的个税制度修订,虽然听取民意提高了起征点并简化了税率,但减税规模并不大。从财税部门的有关规划看,接下来几年里,除去增值税扩围,以及一些零星的税改措施属于减税的范畴外,像房地产税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环境保护税开征等,无不是增税。
  既然减税一时难以实行,纳税人的钱就更不应被随意支配。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政府支出透明公开,就是对纳税人最起码的交代。
  花费公帑时政府“脍不厌细”,支出公开时公众“愿闻其详”。比如公开“汽车账”时,不能仅公开新购汽车数量、单价,也应把用车部门、车的品牌、汽油支出加以公开。这很容易做到,像香港特区政府的支出已细化到“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同时做成小册子、网页,方便市民查询。
  来自高层的督促没有停止。7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要求,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特别是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
  然而,缺乏严格有效的问责机制和相应的“三公”经费公开标准,使高层的原则性吁求如同耳旁风。
  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而“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属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信息。以此观之,“三公”经费支出,显然是必须公开的重点信息。
  该条例还规定,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在看来,如何将此条例落到实处,以督促中央98个部门按时公开“三公”经费支出,让公众知情、监督,应是中南海应予重视的大问题,不要指望中央各部门自觉自愿信息公开,唯有严格标准,照章行事,违者必究。
其他文献
继大豆之后,玉米也在逐步成为中国需成规模从国际市场进口的重要大宗农产品。  曾经能够与美国比肩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中国,2010年反而累计进口了157万吨玉米。而今来看,玉米进口逐步“常态化”,已成难逆之势。  与玉米进口持续增长形成对照的,则是国内玉米产量并未减少甚至大幅增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预计数字显示:2011年,国产玉米将迎来大丰收,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1.83亿吨。  造成“增
期刊
匈牙利事件后,官方极力要人们忘记那段民族悲剧,并通过发展经济、淡化意识形态来巩固政权合法性,这就是“卡达尔式的匈牙利道路”。  在上世纪60年代,政府甚至听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改革政策,允许出现私人农场,把它看做计划经济的补充。作为权力垄断的交换,官方还允许消费文化存在,当然他们把这看做是自己的成功。  经济繁荣使得当局与人民达成某种妥协,知识分子有的移民,有的投靠权力,更多的人保持了沉默。正
期刊
业内人士指出,特定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以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为核心的增长极带动。中心城市群的规模实力、发展状况和辐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区的范围和水平。  河南社科院院长喻新安对《财经》记者如此诠释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关系: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是核心与腹地的关系,中原城市群作为核心区和增长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可以说,构建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是基石。    一体化“
期刊
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元、欧元和日元这个三角间的动荡从未停止。  日元近来涨势如虹,再度引发了日本对日元升值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和产业空心化的担忧。9月18日,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古川元久表示,日本政府将于近日公布应对强势日元方案的基本措施。    日元尴尬升值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元升值就不断地冲击着日本国内经济,并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外移-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轮升值,可能给经历强震打击的
期刊
面对商品过剩,应建立一个“蓄水池”系统。在此系统下,总体过剩的基本商品将流入库存,而不会打击市场或商业结构,并且持续如此调配,直到出现相应的消费需求。  “蓄水池”方案的政治方面最重要的是它和现在影响世界的压力和变化之间的关系。不可否认全球民主都面临挑战。这种挑战是源于经济的不稳定,而且随着繁荣的消退其危险愈盛。在一个类似上次的萧条中,美国的民主何去何从,也是一个不令人愉快的问题。  “蓄水池”方
期刊
面对运力过剩的航运市场,没有船东愿意豪赌巨轮。  8月26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OSCO,下称中远集团)党组成员张良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否认公司正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下称淡水河谷)就VLOC合作进行谈判。  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启动航运计划,斥资23亿美元,希图针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打造全球最大矿石船队,旨在稳定矿石航运成本,增强其矿产
期刊
地沟油流向餐桌,这个多年来的坊间传闻终被正式承认。9月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公安部等联合召开全国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地沟油亦成为继非法添加剂后,中国食品安全又一大危机。  地沟油以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形式浮出水面,可见其存在已久。3月,浙江宁海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当地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等炼制地沟油。警方循此线索,抓捕了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六名犯罪嫌疑人。7月中旬
期刊
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说,波普艺术抹平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直接导致了传统艺术的消解。那么,被称为“波普艺术之父”的理查德·汉密尔顿可以算得上为传统艺术敲响丧钟的第一人。  汉密尔顿于1922年出生在伦敦,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家汽车公司的司机。这样的出身似乎与艺术八竿子打不着边,但汉密尔顿是一个固执梦想,从不服输的人。父亲一再告诫他,艺术虚无缥缈,应该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将来找一
期刊
旅居多年,朋友问日本有什么好,想来想去觉得起码有一好,那就是图书馆近便。  以前听过两个说法,一是“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再一个是“老婆与书不出借”,说的是书,看来书是要据为己有的。坐拥书城,就像学富五车。我不爱买书,因为没那么壮实的腰包,而蜗居陋室,买了也没地方藏。看人家乔迁,书就载了一卡车,艳羡的不是书多,而是住居之大。  日本有一说:出版耐得住萧条。确实,经济不景气,没钱出游,没钱购物,闭门读
期刊
9月14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呼之欲出。  此前,关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小企业“倒闭潮”的报道绵延不绝。  为治理“4万亿”计划造成的货币宽松后遗症,决策层从2010年1月开始逐步收紧货币政策,21个月来累计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加之国际市场始终难以摆脱“二次探底”之忧,一时间,呼吁货币政策放松的声音甚为响亮,多数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浙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