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重度咖啡患者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烂苹果


  那种气味,对席勒有益,对我则像毒药。
  ——歌德:《歌德谈话录》
  据歌德说,他与席勒截然相反,甚至在写作习惯上也是如此。席勒去世二十年后,他向传记作者艾克曼回忆起两人的不同。他讲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来反映这种差异有多大。有一次,他顺道去拜访席勒,发现这位朋友出去了,便决定等他回来。这一小段等待的空闲,多产的诗人没有浪费,而是坐在席勒的书桌前,匆匆记下了些笔记。这时,一股奇怪的恶臭使他不得不停下。不知怎的,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渗入了这个房间。
  歌德循着气味找到了源头,实际上就在他坐着的地方。气味来自席勒书桌的一个抽屉。歌德弯腰打开抽屉,发现里面有一堆烂苹果。迎面扑来的气味如此有强烈,以至于歌德感到头晕。他赶紧走到窗户跟前,去呼吸新鲜空气。对于发现的垃圾,歌德自然很好奇,但席勒的妻子夏洛特的讲述令人咂舌:席勒有意将苹果放坏。这种“芳香”不知为什么,能带给他灵感。而据夏洛特说,“没有它,席勒就没法生活或写作”。
  多年以来,席勒与歌德金石相契。他们就各种话题进行谈话和通信,互相砥砺,甚至合写了一些作品。然而,在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席勒却坚信,他们永远不会莫逆于心。这次相遇发生在1788年9月。在由伦格费尔德家族主办的一个聚会上,两人同时被邀请参加。对于这次聚会,席勒极为兴奋,因为歌德的名字也出现在客人名单里。但是到真正见面时,席勒发现,歌德只热衷于谈论自己不久前在意大利的旅行。谈话缺乏深度,席勒感到失望。在给朋友克里斯蒂安·戈特弗里德·科尔纳的信中,他描述了这次毫无闪光点的会面,说:“我怀疑我们是否还会彼此走近。”但六年后,两人又一次相遇。他们谈起席勒创办的新杂志《时序女神》,这次会面的谈话要愉快得多。最终,两人的联系紧密到如歌德所说,“[我们中的]一个离了另一个,真的没法活”。
  既然是好友,席勒欢迎歌德兴之所至随时来串门,就像在烂苹果事件中。然而,没熟到这份上的意外之客,则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席勒讨厌被打扰,尤其在他努力工作的时候。歌德发现,“遇到这些场合,他会不时地表现出缺乏耐心,有时甚至会显得粗鲁”。如果一个人贸然来访,席勒不会掩饰自己的懊恼。他明显的愤怒会使见面过程很快结束。
  为了确保奋笔疾书时无人突然造访,席勒通常在晚上写作。在星辰升起、可能的来访者熟睡之时,他会工作上数小时。他的身体对上夜班发出抗议,睡意不可避免,但疲倦的痛苦不是他的对手。夜里写作时,他会用浓烈的咖啡来提神。有时,如果实在困极了,就需要采取更极端的措施。为避免在桌子上睡着,席勒会将双脚放进一桶冷水里。
  如果听到席勒为了在夜里保持清醒这么费周折,他的邻居可能会吃惊。1797年,席勒在德国耶拿西郊买了一栋房子。花园里有一座两层的塔楼,夏天的几个月,他在这里工作。他的书房就在这座方形建筑的二楼。深夜,邻居们会听到席勒一边大声说话,一边来回踱步,思索着他的下一行诗。这种活跃的写作过程,会持续到大约凌晨三点到五点。
  席勒并不总是在夜里写作。如果在白天拿起笔,他会把房间弄得很昏暗。书房的红窗帘闭掩着。阳光透过织物照进来,为工作提供了一个亮度很低的环境。在塑造环境以适合他的创作需要方面,席勒是个大师。窗帘、苹果、咖啡……都会成为这位剧作家写作时的“道具”。随着红窗帘在书房的起与落,各色作品在纸上登场。
  在青年时代,席勒不是塑造他的环境,而是逃避它,以宏伟的文学抱负为名义。第一部戏剧《强盗》上演时,他只有二十二岁,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斯图加特当军医。处在人生这一阶段,对于席勒来说,戏剧的分量大过军事责任。对一个年轻作者来说,这是个令人兴奋的成就。尽管充分意识到这么做会破坏规则,席勒还是悄悄离开部队,参加了在曼海姆的首场演出。如果重返职守,他还能够避免麻烦。然而,他又去看了这部戏剧的另一场演出。这一次,没法再保密了。回到斯图加特之后,这位年轻的反叛者,被卡尔·欧根公爵施行了两项惩罚——十四天禁闭,以及更糟的,除了医学论文,不准再写其他任何东西。
  席勒自然不愿服从公爵的限令。为了确保文学上的自由,席勒与朋友安德列亚斯·施特赖歇尔共谋,一起逃到曼海姆。但在这次紧急的过程中,席勒创作的兴致胜过了一切。动身的这一天,席勒在灵感的激荡下,拟了一首颂诗。尽管施特赖歇尔担心如此耽搁会增加他们的危险,席勒还是坐下来创作了一首新作。出发时间被延后了数小时。他们原计划早晨离开,最后到深夜才乘马车出发。幸运的是,他们安全抵达了曼海姆。
  席勒的逃离,最终比他预期的,要艰难得多。新作打不开销路,经济拮据困扰了他好多年。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背离文学志业。在他的職业生涯中,他主要写戏剧,包括《威廉·退尔》;也写诗,如《欢乐颂》;此外,还有历史与哲学论文。他以同样的热情和献身精神,发展出一种方法,帮助他创作出这些伟大的作品。这个高挑瘦削的作家,沉浸在昏暗的光线里,啜饮含咖啡因的饮品,闻着烂苹果的气味写作。

夜生活


  像席勒一样,另一些伟大的作家,选择在晚上写作,但原因五花八门。对于有些人,创造的轮子在太阳下山后才转得最快。“夜晚的时光唤醒了我更敏锐的化学反应。”汤姆·沃尔夫说。他的《电子“酷爱”迷幻派对》就写于深夜。他每天下午开始工作,到晚饭前,能写多少算多少。晚饭后继续写,直到完成每天规定的十页纸。写完后,沃尔夫不会立即上床入睡,而是会在电视机前做仰卧起坐,给夜晚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夜晚写作,同样是被创造力驱使,尽管他骨子里害怕黑暗。这种恐惧症困扰了弗罗斯特整整一生,以致他都十几岁了,还要睡在母亲的房间。多年以后,已经成年的弗罗斯特在走进自家大门之前,不再要求别人先为他开灯。不过,尽管有着惊恐,他却选择在夜里写作。他发现夜里的时光是迷人的。在一次访谈中,他说:“我时常盼望我们能有两个月亮。看到它们在天空晃悠——那将多么不寻常。”作为新罕布什尔州德里的农民新手,弗罗斯特制定的工作日程表可谓激进。夜里,当星光在农舍的上空闪烁,他创作他的诗歌。之后,当天光破晓,他并不跳下床照料他的牲口,而是一直要睡到晌午。奶牛们也尽其所能,把挤奶时间调整到正午和午夜。   另一些作家在晚上写,是因为太阳升起后,他们的注意力需要用来对付白天的工作或学习。陀思妥耶夫斯基读工程学校时,就在夜里抽时间写作。当别的学生在屋里熟睡,他坐在桌子前,在毯子下缩成一团,一页页地写他的散文 。甚至在成为全职作家后,陀氏依然在夜里写作。深夜的时光提供了必要的平静,尤其在名声增长之后。直到1881年去世前的几个月,他还在一封信里提到他夜晚工作的习惯。白天,他会被数不清的要求打扰。他写道:“为什么我要在夜里写作?[因为]在这里,当我下午一点醒来,会有一波接一波的造访者前来。”
  还在十几岁上军校时,塞林格便决定找时间写作。《纽约客》编辑威廉·麦克斯韦描述過这个年轻作者的努力:“夜里在床上钻进被窝,借助手电筒的光,他开始写小说。”后来,当他可以支配自己的写作时间,塞林格就把工作时间转到了白天。他的家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康沃尔镇,在家后面的混凝土掩体里,他每天花十六个小时写作或修改文稿。这位遁世的作家很少准许别人进入他的书房,伯特兰·伊顿是其中之一。伊顿指出,“在工作室的墙上,杰里有一溜杯钩,上面挂着他一沓沓的笔记。”房里其他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个打字机和一个分类账本,其中包括手稿页与笔记。
  晚上,卡夫卡的写作总要持续很久。创作于1912年9月的短篇小说《审判》,便是他一口气从晚上十点到次日清晨六点写出来的。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够写作;只有以这种连贯性,才能够完全打身心。”工人意外保险机构的工作使卡夫卡没法在白天写作。夜里数小时的写作之后,他会在早上八点带着一身的困倦去上班。尽管下午很早就干完工作,卡夫卡剩下的时间却被午饭、长午觉、锻炼(光着身子进行)、散步和晚饭填满。一直到晚上十点,他才会有时间写作。当月亮高高升起在夜空,他的笔底开始奔涌了。
  琼·狄迪恩在写第一部长篇小说《奔涌吧,河流》时,还得努力应付着《时尚》杂志的工作。当她从杂志社办公室回到家,她会盯着家里的墙看,上面覆盖着来自书里的场景。她会选择一个已被搁置数月的场景,然后再做一次尝试。这一仪式持续了多年,直到她将尚处于半成品的书卖给出版商。从那一刻起,她一连几个月离开办公室,为了完成这本书,不分昼夜地赶工。
  极少有作家能够找到一份工作,让他或她既能写作,同时又能维持生计。在锅炉房里上夜班,听起来并不吸引人。但对于福克纳,发电厂的夜间管理员这一工作,却无比适合。在漫长的夜里,他并没有打盹,而是写作。仅用六周,福克纳就完成了《在我弥留之际》。在上班的时间里,他获得了双倍报酬——一份稳定的薪水,和一部完整的小说。

咖啡重度患者


  咖啡在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其作用可以史诗级来论之。
  ——巴尔扎克《咖啡的愉悦与痛苦》
  十六岁的巴尔扎克又向门房下了一个订单。他想要更多的咖啡,这种东西在勒皮特寄宿学校被禁止。但在全是男生的寄宿学校,规则经常是用来被破坏,尤其在一个有头脑的校役想赚外快的时候。巴尔扎克叫门房帮他偷带咖啡用的是赊账,债务使他最后不得不向暴怒的双亲坦白自己的非法活动。这个叛逆的学生一定会觉得,惹这样的麻烦值得。对他而言,咖啡不是一时的爱好,而是他写作时永恒的伴侣。他习惯从夜里工作到白天,中间很少休息,正是咖啡推动着他前进。
  最早打算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时,巴尔扎克二十岁。令父亲失望的是,他选择了这条不合常规的路,而不是在法律界任职。在做了几年低级法律文书后,巴尔扎克认为法律程序令人沮丧。此外,他不想被单调乏味的日常工作束缚。尽管巴尔扎克的父母持批评意见,他们还是支持了儿子的抱负,前提是以两年为限。
  带着稳定的生活补助,巴尔扎克得以搬进巴士底广场附近的一个阁楼公寓。在这个新地方,不需要干正职,巴尔扎克将全部时间都致力于写作。这段时间里,他继续发展自己对咖啡的喜爱。实际上,除了咖啡,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用来招待来访者。1819年10月,他写信给妹妹洛尔·絮尔维尔,问她:“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你可以来我这里烤火、喝咖啡、吃炒蛋,只是你得带一个盘子来。”
  与此同时,巴尔扎克为他的新职业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一放下笔,他就到附近散步,寻找灵感。在一篇自传性质的故事中,他回忆说:“我穿得像工人们那样褴褛,不拘礼节,没有引起人们的怀疑。”在这篇故事里,他甚至跟随行人,偷听他们的谈话。这些出行虽然很短,却还是让作为叙述者的巴尔扎克,感觉自己是另一阶层的一分子。他将这种经历形容为“就像一个醒着的人的梦”。
  眼看两年的期限就要到头,巴尔扎克快马加鞭。他只剩下几个月来完成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而他的名声,至少小范围内的名声,就靠它了。巴尔扎克打算向家人和朋友朗读这部作品,以证明他作为作家的能力。所以他日以继夜地写。1820年9月,他写信给叙尔维尔,谈到他艰辛的努力。这位有抱负的作者借助一个他了解甚深的东西,来解释他对《克伦威尔》的情感。他写道:“我对待我可怜的悲剧,就像对待咖啡渣。我预计自己将会从中萃取出什么,让我获得独立。”他显然认为《克伦威尔》会使他走向成功。巴尔扎克完成了这部作品,听众却一致认为很蹩脚。尽管如此,他不允许自己在失败面前泄气。这个意志坚定的作者拿起咖啡壶旁的笔,继续写了起来。
  巴尔扎克深夜写作,也许是出于遇到最后期限的实际需要。然而,他决定把一做法变成常态。多少年来,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夜里上床后几个小时就醒。他的工作时间始于星光依然闪烁之时。当别人在睡觉,他的想象力却在闪烁着火花,文思泉涌。
  1830年代,巴尔扎克经常从巴黎退隐到小城萨谢。在这个宁静的环境里,没有了大城市的嘈杂,他能够集中精力写作。他会待在让·德·马戈讷(朋友兼母亲的情人)的城堡里。即使是作客,他也严守作息,晚上十点上床,凌晨两点在闹铃中醒来。他会一直写作到下午很晚,一整天也没别的进食,除了吐司和咖啡。然后,他会放下手头的活,花几个小时与城堡主人及其他客人一起吃晚饭。对于巴尔扎克来说,写作总是优先的,远比社交和睡觉重要得多。这个勤勉的作者相信,“睡得太多会让人的头脑反应迟钝”。他依靠他钟爱的饮品,让自己的脑子保持活力。   巴尔扎克每天要喝五十杯咖啡,而且浓度不够还不行。在萨谢的时候,他要花半天时间外出采购优质咖啡豆。他喜欢劲头非常足的土耳其混合咖啡。为了确保强有力的效果,巴尔扎克甚至自己发明出一套做咖啡的方法。按照他的推论,少量的水和更精细的研磨,可以导致饮品的效力极其强大。当觉得咖啡的作用在减弱时,巴尔扎克就加大摄入量。而当他需要应急时,便直接嚼生咖啡豆。咖啡有副作用。他承认,是咖啡让他变得“莽撞,脾气暴躁”,变得喜怒无常。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继续喝咖啡。他就依靠咖啡保证他长时间的工作。他说,“[咖啡]给了我一种能力,让我能够从事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
  一杯接一杯地,巴爾扎克写着他的《人间喜剧》——由相互连接的故事和小说组成的史诗般巨著。在写作时,这位结实健壮的作家,穿着一件不同寻常的衣服:僧袍。白色的长袍以丝绸衬里,用相配的细绳束腰,再加头上戴着的一顶黑丝绸无檐帽,这就是他的全副装备。据叙尔维尔说,巴尔扎克从住在巴士底广场附近的公寓开始,就戴这一款式的帽子。她还说,“我妈妈经常为他制作这种帽子”。
  巴尔扎克痴迷于修改,从未停止对自己作品的缝缝补补。伊芙琳·韩斯卡是巴尔扎克的长期笔友,最后成为他的新娘。在创作小说《乡村医生》的中间,这位三十三岁的作家给她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正处于创作的冲动中,只能说一切都进行得很好。而当作品完成的时候,你将收到一个人的绝望,他的眼里只能看到它的缺点。”巴尔扎克并不将校样作为快完成的作品那样对待。相反,他把它们当作初稿一遍遍地修改。他的短篇故事《比哀兰特》,便经历了十七个校次。
  巴尔扎克手写的初稿在移交给排字工之后,会被排在一张边缘很宽的大纸上,这样他便有地方作出大量修改。每一校次过后,由于补充的内容远多于删除的内容,他的手稿都会增长而不是缩小。巴尔扎克的修改在每页纸上,杂乱无序地四处蔓延。满是标记的校样令排字工沮丧又困惑。在那个修改即意味着重新排版的年代,要把巴尔扎克的修改输入进去,非常辛苦费力。事实上,巴尔扎克的印刷商订了一个规则,排字工看他的校样超过一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
  巴尔扎克差不多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写作。他待在书桌边笔耕的时间,比大多数作家都多。他无止境地投身的结果,就是他的大量作品。1833年4月,在写给叙尔维尔的信中,巴尔扎克说,“一个人在十二个小时内,可以让很多黑字落在白纸上”。而总有一杯像恢复剂一样的咖啡在手边,以帮助巴尔扎克刺激他的突触 。对于巴尔扎克来说,要想维持他的不懈计划,灵丹妙药必不可少。即使他的写作工具,也在努力跟上这种近乎残忍的献身。在给苏赫维尔的同一封信里,巴尔扎克说:“可怜的笔!它应该是钻石做的,才不至于这么快就用坏!”

伴着墨水的饮品


  无论是选择茶,还是选择咖啡,许多名作家都发现,一杯合宜的热饮是写作过程的理想补充。对巴尔扎克来说,咖啡是一种精神的兴奋剂。然而,他并非只在书房喝。巴尔扎克喜欢到巴黎历史悠久的普洛可甫咖啡馆过嘴瘾。伏尔泰——他去世比巴尔扎克出生早二十余年——也曾频繁光顾这里。
  伏尔泰喝起咖啡来,与巴尔扎克有的一拼,他一天要喝多达四十杯。对于热衷咖啡的人来说,普洛可甫是个理想的去处。伏尔泰开始频繁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已经八十出头。那时,他正在马路对面的一家剧院导演他的戏剧《伊蕾娜》。排练结束后,他会穿过马路,来到这家咖啡馆,坐在他最喜欢的桌子边,一杯接一杯地喝一种风味独特的、加巧克力的咖啡。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普洛可甫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主顾。他于1776年到达法国,大约同一时间,伏尔泰已然成为咖啡馆的一道固定风景。普洛可甫是富兰克林喜欢去坐、喝东西、聊天的地点之一。富兰克林去世时,巴黎人为之哀悼,其悲痛之广泛,可见之于普洛可甫咖啡店,它被黑布遮盖了三天。
  乔纳森·斯威夫特也非常喜欢啜饮美味的咖啡,而且喜欢在家里备存他钟爱的饮品,数量似乎还很可观。他的分类账显示,他曾花1.2先令买了7磅咖啡豆。在给情人海丝特·范霍利——他叫她瓦内莎——的信中,斯威夫特说:“在生活中,我所知道的最好信条是,在你能喝到咖啡的时候,你就尽情享用,喝不到,就淡然处之。”尽管斯威夫特被公认是个酷爱喝咖啡的人,但许多学者认为,在给瓦内莎的信中,他提到含咖啡因的饮品,是作为性接触的暗语。
  亚历山大·蒲柏对咖啡的使用则完全不同。他会在午夜召唤仆人赶紧做一杯咖啡。这一要求是出于医学目的。他发现,从一杯热咖啡里散发出的蒸汽,对治愈他的头痛有神奇的疗效。除了咖啡,人们还知道,蒲柏在夜里被缪斯女神击中时,会按铃向仆人要墨水和纸。蒲柏这种在工作时间以外的要求,使他和仆人们相处得不是很融洽,蒲柏因此有了一个难相处的访客的名声。
  相比咖啡,其他一些作者会选择茶。西蒙娜·德·波伏瓦就会用一杯茶来作为自己开始白昼的方式。在接受《巴黎评论》的访谈中,波伏瓦承认,她是个不怎么早起的人。她说:“一般来说,我不喜欢一天开始的时候。”一杯茶会帮助她从床上来到她的书桌前。喝下一杯热茶后,她就准备工作了——通常是在上午十点左右。
  C. S. 路易斯曾经对他的朋友沃尔特·胡珀说:“再没有比一杯茶或者一本书更适合我的了。”对路易斯来说,茶是文学完美的伙伴。他更喜欢在阅读或写作时一个人喝茶。在上午工作几小时后,路易斯盼望在他的书桌上会有一杯茶。在自传中,他写道:“如果十一点左右,能够喝到一杯好茶或可口的咖啡,那就太好了。”
  塞缪尔·约翰逊则不分早晚地喝茶。他是茶的狂热拥护者,一度为了捍卫茶而挥笔攻击乔纳斯·汉韦的《论茶》。在这篇随笔中,汉韦不赞成英国人对茶叶的消费,甚至极端地说,他宁愿叫“啜饮的习惯”终结。在对汉韦文章的评论中,约翰逊详细地谈到了自己喝茶的习惯,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顽固的、无耻的饮茶者,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对饭菜兴趣不大,只对泡饮这种令人着迷的植物感兴趣,以至于烧水壶几乎没时间凉下来。茶为晚上提供了消遣,为午夜提供了慰藉,也使早晨变得受欢迎”。显然,约翰逊是一个忠诚的茶的爱好者,他永远不会放弃他深爱的饮品。   

感受蓝色


  秩序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空手走出一个文具店。令他失望的是,在第比利斯没有一个地方有他急需的那种蓝色大页纸。1858年夏天,大仲马去俄国参加一个婚礼。婚礼庆典结束后,他花了几个月时间考察东欧,最后,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停留。这时,他的宝贵的蓝色大页纸用完了。数十年间,大仲马都用这种特殊颜色的纸写他的小说。最后,他被迫使用一种奶油色的纸,虽然他觉得颜色的变化对他的小说有消极影响。
  这位多产的作者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纸来写作:诗流泻在黄色的纸上,文章展开于粉红色的纸上,小说则疾驰在蓝色的纸上。大仲马以惊人的速度工作。他喜欢就自己能否在看似不可能的最后期限前交稿打赌。为了证明自己的写作速度,大仲马曾经接受一个挑战,用三天时间完成长篇小说《红屋骑士》的第一卷。最后,他赢得了赌金,在距离截稿时间数小时之前,超额完成了3375行。在大仲马惊人速度背后的一个秘密是,在纸上动笔之前,他让故事情节在内心酝酿很长时间。他说:“一般来说,在一本书完成之前,我不会开始[写作]。”因此,当他在冲刺般完成一部新长篇时,对于故事的发展,大仲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1844年,大仲马因为报纸连载的两部长篇——《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枪手》——广受欢迎而一夜暴富。他决定用这笔新得到的财富在马尔利港小镇建一宅邸。三年后,“基督山城堡”完工。大仲马声称,宅邸的名字不是他取的,而是一个访客在给她的司机指路时这么称呼它,然后他予以了采用。这座宏伟建筑是文学世界的一次庆典,其雕带上刻凿有整个历史上的伟大才智之士。大仲马这个夸耀炫弄的人,在入口镌刻下这样的话:“吾爱爱吾者。”城堡的庭院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宠物,包括孔雀、猴子、狗、猫,以及一只秃鹫。
  大仲马的书房在正房的一边,隔着一段距离。那是一栋两层楼,没什么家具,底层是书房,二楼是卧室。一条小小的壕沟环绕着这座建筑,凸显了其作为文学隐修所或者监狱(如果以它的名字来判断)的角色。大仲马给他的这座小建筑起了个绰号叫“伊夫堡”,《基督山伯爵》中那个可怕的监狱便叫这个名字,其原型来自现实中一座同名的监狱,坐落在马赛港。
  大仲马并没有固定的安排,而是每天尽可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写作。所以,在醒来后不久,他的手头就执着一支笔。在办差事和吃饭的间隙,他会在纸上匆匆地写。到了深夜,还能在书房找到他。似乎一有空闲,他便投身于写作。如果没有其他责任需要履行,或者当截稿日逼近,迫使他在某部书稿上集中精力时,他会在一天中写上十六个小时。在这些紧张的时期,饭菜会送到他的书房,以便他能够不间断地写作。
  昼夜不停的写作习惯,严重影响了大仲马的健康。间歇热折磨着他,虽然延续时间没几天,但足以阻止他拿起笔。这时他会躺在床上,只喝一些柠檬水,直到身体恢复。一度他还患上了失眠症,向一个叫大卫·格鲁比的巴黎医生求助。格鲁比提出一个特别的训练,以帮助引导大仲马起居有常。他叫他的病人早上早点起床,去买三个苹果,并补充说:“第一个在凯旋门吃掉,第二个在奥赛码头吃掉,第三个在玛德莱娜广场吃掉,然后步行回家。”这就是医生开出的药方,他叮嘱大仲马每天都要“服用”。
  大仲马的工作方式影响到了他的身体。然而,专注与献身也为他在文学上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思议。在十年之中,他完成了二十部小说、戏剧和非虚构作品。他的著作总计超过三百卷。大仲马是如此高产,以致他同时代的有些人怀疑,所有署着他名字的书是否全都出自他本人。事实上,大仲马的确曾请人捉刀,来做历史研究与组织大致情节。所有大仲马的助理中,奥古斯特·朱尔·马盖最有名。他与大仲马合作完成了包括《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在内的几部著名作品。然而,他们的关系未能持久。因为大仲马未按合同付款,马奎特被迫起诉了他。大仲马使用捉刀人一事招来人们经年的批评。不过,许多人仍然是他和他的作品的坚定支持者。萨克雷就曾为大仲马的方法辩护,说:“大厨不是也有助手吗?”
  萨克雷的比喻与大仲马关于自己写作过程的描述特别吻合,这个描述像一个菜谱。首先,大仲马列举了他的工具:“纸(蓝色大页纸),笔,墨水;一个不高不低的桌子。”然后,他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步骤表:“坐下——想半小时——写下你的题目——然后第一章。”接着,他解释说,一件基本的事情是计算每页的行数,以及每部小说的页数(两部就是两百页,四部就是四百页)。大仲马每次坐下来写作时,不太可能实行这种直截、高效的步骤。而且前面也提到了,每次动笔前,他会花大量时间打腹稿。但不管怎么说,他就像一位娴熟的文学大厨,形成了一个适合他的方法论(和配色方案)。

数字游戏


  据说大仲马曾宣称:“我的每分钟都像金子一样宝贵。我花在穿鞋上的时间,相当于五百法郎。”对于大仲马来说,哪怕离开书桌一会儿,也意味着产量和收入的明显减少。他是一个写作速度极快的作家。这一点可以从他关于《红屋骑士》的打赌中得到证明。他的一生创作了三百多卷作品。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合作者们功不可没。像大仲马这样,每天都要写上一叠纸的名作家还有不少。因为打字机以及后来电脑的问世,有的甚至写得更快。
  无论快还是慢,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每天所写的规定字数可以成为他引以为傲的源泉。威廉·戈尔丁曾在一个聚会上说,他每天写三千字。迈克尔·富特质疑这种说法,在威士忌的刺激下,一场争论随之而来。诺曼·梅勒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是每天写三千字。考虑到他好斗的性格,任何怀疑论者都可能会持保留态度。阿瑟·柯南·道尔也能达到这些作家的量,不过得是在他最多产的时候。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速度则堪称闪电,他每分钟可以在打字机上敲出九十個字,有时甚至一百。以这种速度,他一天能写四千字。雷蒙·钱德勒没有规定自己每天写多少字,但他可以一天写五千。钱德勒的文字质量与他的写作速度直接相关。他说:“我写得越快,就写得越好。如果我慢了,那就是我陷入困境了。这意味着,是我在推着词,而不是词在拉着我。”   安东尼·特罗洛普极其遵守纪律。他的工作时间始于早上五点半的一杯咖啡。之后的三个小时,他会写新东西或重读草稿。写作的时候,他强迫自己每十五分钟写两百五十个字。他看着表,追踪着时间和他的创作量,以保持这一速度。
  斯蒂芬·金每天写两千字,无论用多长时间,总要达到这个量。与之相似,托马斯·沃尔夫每天不完成一千八百字的目标,绝不停笔。虽然他每天的字数不如别的一些作家多,但他的页数却真的能堆成山。据沃尔夫回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天使,望故乡》第一稿,有四百万字之多。他说,“其中绝大部分,我是站着写完的。我拿一个旧冰箱顶当桌子”。
  约翰·斯坦贝克和P.G.伍德豪斯 的每日定额,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斯坦贝克一度每天写三千字,后来逐渐降到两千。伍德豪斯写作之初的目标是,每天写两千五百字,后来降到了一千。格雷厄姆·格林在职业生涯早期,每天写五百字,之后调整到三百,到最后每天只写一百。
  少数作家位于这个数字光谱低的一头。在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后,詹姆斯·乔伊斯自豪地宣称,他完成了两个句子。多萝西·帕克修改得太多,以至于她的量按字数计,是负数。她说:“如果没有换七个字,我无法写五个字。”詹姆斯·瑟伯是一个类似的执迷于修改的人。《六号轨道上的火车》他重写了十五次。在他草稿中出现过的词语,只有二十分之一用在了成稿中。在被问及是否嫉妒写得更快的作家时,瑟伯回答说:“噢,不,我不嫉妒,但我羡慕他们的好运气。”
  

软禁


  [他]进入他的小说,犹如进入一座囚牢。
  ——阿黛尔·雨果,谈《圣母院驼背》
  维克多·雨果的羽毛笔从一页又一页的纸上飞过,他桌子上的一叠纸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位二十八岁的作家为了一本书,已经几个月从早到晚地埋头苦干,只在吃飯、睡觉,以及晚上与朋友共度宝贵的时光时中断一下。这些受到严格限制的来访者所谈论的话题,不会远离他正在写的书,因为他们的娱乐经常包括一项活动,那就是由雨果朗读他最新完成的一些篇章。雨果是一个囚徒,以自己的家为囚牢。这是一项自我强加的判决,为的是能按时完成《圣母院驼背》(也即《巴黎圣母院》。前者是美国版的译名)。交稿时间就剩几个月了。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每迟交一周,雨果就要付一千法郎的罚金。出版商已经两次放宽期限,不会再让步了。
  当时,雨果住在香榭丽舍大道附近的一条街上,这条街只有他所在的这栋房子有人住。他是在之前的租约到期后,于1830年夏天搬到这里的。显然,这里能够远离各种活动,不会有日夜不断的访客。因为他的女房东就住在楼下。秋天,在搬到新住处不久,雨果就静下心来写他手头的这本书——交稿时间是1831年1月。
  他弄到了一瓶新墨水,以便为接下来马拉松式的努力做准备。但是,要想做到画地为牢,还需要更多极端的措施。雨果不得不放弃他所钟爱的夜间散步。这是一个巨大的牺牲。为了避免任何外出的诱惑,他将他的衣服锁起来,除了一个灰色大披肩。他买了一件一直可以到达脚面、只适合在室内穿的针织衣服。几个月的时间里,它就充当了雨果的制服。
  1830年9月,在给朋友维克多·佩维的一封信中,雨果谈到了自己的写作进展。他写道:“我深陷在《圣母院》中。我写了一页又一页,主题在我面前生长和延伸,其范围如此之广,以致我无法确定我的手稿堆起来会不会有塔楼那么高。”显然,自我孤立保证了雨果的写作效率。
  尽管实际上是将自己锁在室内,雨果却并没有完全自我封闭。通过一扇打开的窗,他与外面的世界保持着有限的联系。无论季节怎样变化,他的窗户总是开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9月,他看到住户稀少的居民区里,树叶变色。1831年1月初,他还在写这本书,朝外面看,发现北极光正在夜空闪烁。一周后,他完成了这本书,比截稿日期早几个星期。为了写这本书,雨果用完了一整瓶墨水。虽然他在心里想了个巧妙的书名——《从一瓶墨水里能冒出什么》,但最后还是敲定为《巴黎圣母院》(为了突出故事中的驼背,美国版重新取名)。
  如果没有一个像这样严格的截稿期,雨果经常会在夜里沿着巴黎的街道散步,一边在心里草拟诗歌、对白和散文。他是个大胆的步行者,甚至在香榭丽舍附近遭到扒窃之后,依然习性不改。三十年后,离开了法国,他仍然喜欢一边散步一边工作。
  1855年,雨果搬到格恩西岛,该岛虽然靠近法国海岸线,却是英国海峡群岛的一部分。从1851年拿破仑三世上台之后,雨果就过起了流亡生活。在他选定的这个国家,雨果买了一栋旧宅邸。房子的内部设计花了他很大力气。每个房间都被装饰得精美别致。
  在格恩西度过的十五年,雨果的成果很丰硕。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便是在这段时间创作的。在这座被他称为“奥特维尔之家”的大宅里,他保持着不变的工作规程。每天早上,很早醒来,用冷水洗过脸后,一连写上好几小时。写完之后吃午饭,然后花几个小时运动。他的养生法之一,就是一阵高强度的跑步后,在大海里裸泳。
  雨果的书房坐落在“奥特维尔之家”的第三层——他戏称为“瞭望台”。因为三面墙都带窗户,还有一个玻璃天花板,所以视野极好,周围的风景尽收眼底。附于墙上的一块木板权当书桌。雨果想写作时,就放低这块板子。它的位置正好可以让雨果在记一些东西的时候,站着面朝海洋。
  不过,雨果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离开书桌构思他的作品。记者莫里斯·莫里斯曾在格恩西岛拜访过雨果,他这样描述雨果动态的创作过程:“甚至在屋子里,他都经常来回走动,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偶尔停顿一下,或是到桌前写下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或是到窗前,无论天气是冷是热,抑或下雨,窗户总是打开着。”显然,雨果在移动中,思维更加活跃。无论在室内还是户外,随着身体每走一步,他便朝故事、戏剧或诗歌的下一行前进一点。

户外书房


  纵观历史,名作家们都会去户外“冒险”——去野外,或者上城市的街头。远离书房与办公室,在行走中,他们会生出一些新想法,这些想法随后会被他们写到纸上。   在随笔《徒步旅行》中,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赞美了远足的价值。他发现远足非常有助于激发灵感。他写道:“这个快步行走的人,眼中透着敏锐的神色,全然专注于他的思想,仿佛正站在他的织布机前,不停地织啊织,将风景织成词语。”不过,他澄清道,“我不赞成跳跃和奔跑”。在他看来,人在徒步时,步调应当始终如一。史蒂文森认为,不规律的行走速度,会使注意力分散。1876年8月,也就是在发表上面这篇随笔两年后,他徒步穿越法国南部的塞文山脉,为期十二天,共跋涉一百二十多英里。这期间,他唯一的伴侣是一头被他叫作“慕德斯婷”(Modestine)的倔驴。就步调而言,他并没有跳跃与奔跑的危险,最大的挑战之一,只是保持正常的行走速度,因为他身边的这头驴子走得很慢。史蒂文森的旅行被他写成了回忆录《带着驴子在塞文山脉旅行》。
  梭罗曾说,散步是一种高贵的艺术,鲜有人掌握。梭罗在散步中获得了大量灵感。他同样赞赏华兹华斯,后者也热衷于此道。据梭罗说,有一次华兹华斯的仆人将一名访客带到诗人的书房,不过又指出,“他的书房在户外”。托马斯·德·昆西曾估算,华兹华斯一生所走的路大约有十八万英里。尽管没有地图呈現华兹华斯走过的路线,但有他的诗为之提供文学上的里程碑。在乡间漫长的远足中,华兹华斯创作了大量诗歌。
  罗伯特·弗罗斯特经常隐退到荒野。在斑驳的树荫下,他能独自走上好几个小时。早在上大学时,弗罗斯特的同学就取笑他[由于散步]从校园里消失的习惯。当他们探问他,在这些孤独的远行中,他都干了些什么,他回答说:“我啃了树皮。”
  还在牛津大学做学生时,阿道司·赫胥黎就有半夜一连散步几小时的习惯。每当情绪低落,这种夜间活动总是能帮助他振作精神。他说:“在风中、在月光下待个把小时后,一个人想要感到沮丧是不可能的。”多年以后,他仍然坚持散步。赫胥黎的日常生活是很容易预见的。他将他的时间分为写作与散步两部分。上午他写作,午饭后离家去爬好莱坞山,探索几个小时加利福尼亚的风景,然后回家。
  狄更斯经常被迫行走。在伦敦街头,认出狄更斯的行人会以为他有紧急的约会迟到了,因为狄更斯的步调特别引人注目,每小时达到4.8英里。他就像拉链被拉开一样,从悠闲的散步者和步履轻快的行人中穿过。狄更斯这么做,是被创作的火花推动,而不是因为需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每当陷入创作的困境,他便这么大步流星地走。狄更斯给他的朋友约翰·弗罗斯特写信说:“如果不能快步地走很远,我就要爆炸和毁灭。”
  叶芝经常被创造力的迸发所裹挟。这时诗人会快速穿过城市的街道,如同一阵龙卷风。他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喃喃自语,沉浸在冥想中,以至于忘了身外的世界。瑞典大使埃里克·帕姆斯蒂纳是叶芝的朋友,他有一次在伦敦外出时认出了诗人。处于狂热创作中的叶芝,不知不觉地吸引了一群人。在帕姆斯蒂纳轻柔地拍了一下之后,诗人才停下来。
  无论在乡间还是城市,弗吉尼亚·伍尔夫都喜欢走很长的路。外出走动时,她经常能获得灵感。1932年末,在伦敦闲逛时,她发现自己陷入创造性的失控中。在这一年11月2日的日记中,她写道:“当我走上南安普顿路,我置身于迷蒙、梦境和陶醉之中,一句句话借我的嘴说出,一幕幕场景在我眼前呈现。”这个在想象的迷雾中抓住她的故事,最终发展成长篇小说《岁月》。
  因为不会开车,华莱士·史蒂文斯步行去上班。他在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做副总裁。从他的家门口到公司的办公室,大约有2.5英里的距离。在上下班往返的路上,史蒂文斯写诗。在一次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他说,“在我能全神贯注的时候,我写得最好。而在我走路的时候,我最能做到全神贯注。”史蒂文斯把他的诗记在纸条上,到了办公室,就交由秘书打出来。
  注:以上译文译自《怪作家》。文章题目为译者所加。
  责任编辑:丁小龙
其他文献
查尔斯·亚历山大,1954年出生。美国诗人,出版商,查克斯出版社社长,为六本大型诗集及十三本小型诗集的作者。曾在那洛巴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讲授文学及写作,在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的艺术硕士创作专业担任主任一职,并管理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的艺术中心。所获奖励包括: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多项文学基金,亚利桑那艺术奖,图森艺术奖奖学金,位于城堡山的特鲁罗艺术中心的驻会艺术家奖学金。  引言/对小时的疑问 
期刊
伊朗民族史诗《王书》,又译为《列王纪》,其作者菲尔多西(公元940年-1020年),生于霍拉桑的图斯,没落地主家庭出身,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熟谙阿拉伯语和萨珊帕拉维语,对伊斯兰哲学和宗教学也有一定造诣。  菲尔多西的大半生是在萨曼王朝(公元999-874年)时期度过的。该伊朗地方政权热衷于复兴古波斯文明,鼓励和赞助为古波斯帝王树碑立传。在菲尔多西之前已有五部《王书》问世,其中三部是散文体,另
期刊
下石節煤矿是一个煤、气、油、共生,水、火、瓦斯五毒俱全的超级灾害性矿井,不仅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煤炭地质构造上也是罕见的。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这个矿下过井。我很早就有写下石节矿的念头,苦于没有时间深入采访,想法不能兑现,就成了空想,生病住院期间下士节矿主管宣传的邢正科副总探望,我们无意中聊起了下石节矿上的事情,邢总显得很激动,尤其说到他们的矿长李文辉逆向思维的故事时,滔滔不绝,连时间概念都忘了。  我
期刊
阿尔谢尼·塔科夫斯基(1907―1989),俄罗斯诗人,译者,也是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父亲。1907年出生于叶利萨维特格勒(现乌克兰克洛佩夫尼茨基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塔可夫斯基1962年才开始出版自己的诗集,那一年正值其子安德烈戛纳电影节获奖。到1989年去世为止,他出版了《下雪前》《给大地的——本属大地》《报信者》等多部诗集。他以抒情诗为主要創作体裁,深受俄罗斯古典诗歌影响,诗歌多表
期刊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美国创作了他的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洛丽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作者之后陆续发表英文小说《微暗的火》、随笔《说吧,记忆》。这些作品
期刊
西域来客  李白出生在哪里?也即:李白老家在哪里?  有好多种说法。有说甘肃的,有说山东的,公认的说法是李白出生于现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碎叶,李白五六岁的时候,举家移民迁往内地,跋涉了好几年,艰辛走了数万公里,最后落户在四川江油,李白就在这里成长,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据说李白的父亲名叫李客,是个经商的人,关于李客,史书仅有寥寥数语提及,没有多余叙述。其实李白本人生平事迹,也只有他的
期刊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孤独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国风·邶风·柏舟》  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俞平
期刊
如果世上有享受和奋斗分工的话,我负责奋斗。   ——柳青  一、我们村来了个奇怪的人  1953年4月26日,我的伯父郭治荣驾着马车,把柳青一家老小接到了皇甫村,在滈河北岸半崖上的一座废弃的寺院“中宫寺”里安了家。背靠神禾原的“中宫寺”,虽然简陋破旧,但视野开阔,抬头是终南山,俯视是滈河环绕的十里蛤蟆滩。  皇甫村的庄稼人,仰视着这位从北京来的大官,习惯地把他与高高在上、八面威风联系在一起,他们观
期刊
德米特里·诺维科夫,1966年出生,毕业于彼得罗扎沃斯克国立大学医学系。出版著作包括长篇小说《禁地欲火》,中短篇小说集《你的圈套》《琥珀里的苍蝇》《渴望》等。其中,《禁地欲火》分别获得伊斯坎德尔文学奖和全俄畅销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著名作家法·伊斯坎德尔认为:“诺维科夫区别于同时代作家之处在于他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对于人物的心理分析,他以此引起读者兴趣,因为分析得准确、睿智,使人产生了把每一短篇小
期刊
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尽管表现出海量出版居高不下的情势,但在互联网大众文化多元化多路径深度分解人们文化注意力的大背景下,鲜见有那种惊世骇俗的长篇力作面世。陈彦的《主角》是一个例外。这部作品是陈彦继《西京故事》《装台》两部长篇小说之后,给予中国文坛的一个惊喜。7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主角》展开一幅复杂世相的宏阔画卷,在当代社会极具现实意义。这部曾被《人民文学》刊发于头条的重量级作品,之后被《长篇小说选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