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我教过多年语文,作文批改无数次,评语下过无数遍,效果甚微,就像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现在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可以适量地参与作业批改。所以,针对老师一统天下的作业批改情况我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反复试验和探索,现将我的做法总结如下:
1、搭建作业批改的平台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我把一个班级学生分为“教师助理组”、“竞争组”、“学困组”三部分 。教师根据日常考察指定两名优秀生任组长,他俩各自再组建自己的“助理小组”(一般是每组4人,位列教室中间)。“助理小组”每个成员在剩余的学生中按照一定的次序挑选学生,再组建由自己负责管理的“竞争小组”(也是每组4人),“竞争小组”组长由“助理小组长”任命。这样,一个小组就有两位组长(组外组长和组内组长)一块管理本小组,然后组外组长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小组成员编上固定的顺序号。这样“竞争小组”组间质同,组内质别。以 “团团做”的方式位列教室的两边,“助理组”和“竞争组”组建完毕后,再把最需要帮助的3——5名“学困生”编为一组,由教师和优秀学生重点帮扶。“学困组”低起点,小步子,以讲授为主,作业采用面批面改的形式,使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
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解决同一个问题上要求的程度也不同。对基础好的学生侧重于独立学会,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侧重于交流学会,对基础差的学生侧重于帮扶学会。分层教学的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在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后,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使碰撞交流产生问题火花,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基础差的小组进行帮扶。实现“一个不放弃,一点不放过“的目标。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2、作业批改之流程
教师“助理组“里,首先完成的两位同学相互对话,质疑;然后和老师准备好的答案对话,释疑;最后和老师对话,解疑。这样,这两名同学就可以当“小先生”了。第一步,“小先生“把自己负责的“助理小组“的作业批改完毕,然后。“助理组“的同学迅速回到自己所承包的”竞争小组“,对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如果该同学全对或错得很少并在极短的时间里纠正完毕,该同学就和“助理组”的这位同学一块加入到本小组作业批改之中。如果本小组的该同学错得很多且在短时间内纠正不到位,应马上另换一位同学。一般情况下,“助理组”的同学和“竞争小组”的组长在学习方面接受比较快,通常是能承担并完成批改作业任务的。这样每个小组同时进行,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全班性的作业批改。因为学生有差异,做题的速度有快慢,这样对优秀学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对中等生会交流的充分,对学困生也会帮扶的彻底,更能做到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一个班级有好多这样的“助理”和“小组长”为整个班级服务,何愁学生们作业做不对,知识学不会呢?
3、作业反馈与评价
作业批改包括课堂作业批改和课外作业批改两种。课堂作业的反馈是当作业批改流程完毕后,实行组长流动,组员流动和登台展示三大项。
“组长流动”就是“竞争小组”组长相互检查对方所承包的小组,进行检查交流的目的主要是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因为“排排坐”变为“团团坐”的教师“助理组”占据教室的中心位置,这样交流检查的方法就灵活多变:1、相互式,就是“助理小组”同位相互检查对方的“竞争小组”的成员;2、相对式,就是两个对面的同学相互检查对方的小组成员;3、交叉式,就是长方形对角线的两位同学相互检查对方所承包的小组成员,等等。检查的方式可根据作业内容出现问题的多少而定,组长到他组可检查一位组员、二位组员、三位组员,检查的内容可以是每人一道题、二道题、三道题。这样的检查方式能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做到上不封顶,张扬学生的个性。这样进行组长流动,有利于把班级搞活,能做到有收有放、有快有慢、有动有静。整节课活而不乱,动而有序。这样的检查方式,便于调控学生,防止发生纠纷,能做到天天有新面孔,时时有新内容。变着法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作业批改活动。
总之,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批改都是师生积极参与,虽然方式方法很多,但作业批改时每天选其一种就可以,又因两位组长承包三位同学这样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3—6分钟)作业批改,这样教师就能摆脱那种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作业批改模式,节省下大量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1、搭建作业批改的平台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我把一个班级学生分为“教师助理组”、“竞争组”、“学困组”三部分 。教师根据日常考察指定两名优秀生任组长,他俩各自再组建自己的“助理小组”(一般是每组4人,位列教室中间)。“助理小组”每个成员在剩余的学生中按照一定的次序挑选学生,再组建由自己负责管理的“竞争小组”(也是每组4人),“竞争小组”组长由“助理小组长”任命。这样,一个小组就有两位组长(组外组长和组内组长)一块管理本小组,然后组外组长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小组成员编上固定的顺序号。这样“竞争小组”组间质同,组内质别。以 “团团做”的方式位列教室的两边,“助理组”和“竞争组”组建完毕后,再把最需要帮助的3——5名“学困生”编为一组,由教师和优秀学生重点帮扶。“学困组”低起点,小步子,以讲授为主,作业采用面批面改的形式,使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
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解决同一个问题上要求的程度也不同。对基础好的学生侧重于独立学会,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侧重于交流学会,对基础差的学生侧重于帮扶学会。分层教学的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在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后,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使碰撞交流产生问题火花,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基础差的小组进行帮扶。实现“一个不放弃,一点不放过“的目标。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2、作业批改之流程
教师“助理组“里,首先完成的两位同学相互对话,质疑;然后和老师准备好的答案对话,释疑;最后和老师对话,解疑。这样,这两名同学就可以当“小先生”了。第一步,“小先生“把自己负责的“助理小组“的作业批改完毕,然后。“助理组“的同学迅速回到自己所承包的”竞争小组“,对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如果该同学全对或错得很少并在极短的时间里纠正完毕,该同学就和“助理组”的这位同学一块加入到本小组作业批改之中。如果本小组的该同学错得很多且在短时间内纠正不到位,应马上另换一位同学。一般情况下,“助理组”的同学和“竞争小组”的组长在学习方面接受比较快,通常是能承担并完成批改作业任务的。这样每个小组同时进行,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全班性的作业批改。因为学生有差异,做题的速度有快慢,这样对优秀学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对中等生会交流的充分,对学困生也会帮扶的彻底,更能做到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一个班级有好多这样的“助理”和“小组长”为整个班级服务,何愁学生们作业做不对,知识学不会呢?
3、作业反馈与评价
作业批改包括课堂作业批改和课外作业批改两种。课堂作业的反馈是当作业批改流程完毕后,实行组长流动,组员流动和登台展示三大项。
“组长流动”就是“竞争小组”组长相互检查对方所承包的小组,进行检查交流的目的主要是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因为“排排坐”变为“团团坐”的教师“助理组”占据教室的中心位置,这样交流检查的方法就灵活多变:1、相互式,就是“助理小组”同位相互检查对方的“竞争小组”的成员;2、相对式,就是两个对面的同学相互检查对方的小组成员;3、交叉式,就是长方形对角线的两位同学相互检查对方所承包的小组成员,等等。检查的方式可根据作业内容出现问题的多少而定,组长到他组可检查一位组员、二位组员、三位组员,检查的内容可以是每人一道题、二道题、三道题。这样的检查方式能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做到上不封顶,张扬学生的个性。这样进行组长流动,有利于把班级搞活,能做到有收有放、有快有慢、有动有静。整节课活而不乱,动而有序。这样的检查方式,便于调控学生,防止发生纠纷,能做到天天有新面孔,时时有新内容。变着法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作业批改活动。
总之,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批改都是师生积极参与,虽然方式方法很多,但作业批改时每天选其一种就可以,又因两位组长承包三位同学这样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3—6分钟)作业批改,这样教师就能摆脱那种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作业批改模式,节省下大量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