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BRI),旨在通過「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來增強中國與相關國家在貿易、投資與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合作,這也是中國走向全球化中重要的一環。
由工業化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工業製成品與生產設備,發展中國家提供自然資源、原材料與勞動力,雙方合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雙贏的國際合作戰略。
至今,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簽署範圍自亞歐大陸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世界三分之二人口,涉及4萬億美元投資,超過2000個基礎設施專案有望順利進軍南亞、中亞以及其他更多尚未開發的市場。自2013年起,「一帶一路」倡議便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討論。TMF Group中國區總裁李同認為,就「一帶一路」而言,東盟國家已成為中國企業的關注焦點。
萬億美元商機
2015年,對新加坡的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所涉地區海外直接投資總額的一半左右。除新加坡外,印尼、越南和馬來西亞也一躍成為中國投資者的首選市場。雖然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和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但由於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年輕人口帶來的「人口紅利」,它們仍具有龐大的發展潛力。李同指出,「這是價值萬億美元的商機。」
鑒於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地位,來自中國的資金將進一步流入該地區。例如擬建的貫通中國南部、老撾和泰國的高鐵專案,一方面加強了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進一步鞏固了地區間的商業聯繫。據悉,能源巨頭中石油(PetroChina)已經在印尼市場占主導地位,並計畫在該國進軍上下游產業。此外,中石油在前景廣闊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近期幾輪投標中擁有令人矚目的競標實力。
除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外,雖然東盟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某些地區欠缺能源開採設備,專業技術不夠成熟。李同認為這一現狀對擁有相關專業技術和設備的中國公司而言,是良好的機遇。
而TMT和電子商務行業是中國發展最快的領域,急需新興市場支撐其持續快速擴張。東盟地區毗鄰中國,線上零售業快速普及,自然引起外界關注。李同向第一財經分享了一個數據,由於中產階級和年輕消費者市場的不斷壯大,印尼在未來5到10年顯示出最大的市場潛力,到2025年,該國電子商務支出將達到460億美元。截至2025年,東盟國家電子商務消費總額預計將增長32%,達到近900億美元。
企業的挑戰
東南亞各國發展水準參差不齊,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行業需求和發展狀況。比如新加坡是區域的金融和航運中心;泰國傳統農業發達,政府在2016年首次提出了4.0戰略計畫,並制定了「東部經濟走廊」的核心專案,大力發展高科技行業;印尼是人口大國,結構偏年輕化,消費市場龐大;馬來西亞的製造業蓬勃;越南則是紡織業相對發達。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求發展,中國企業還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家們究竟需要哪些切實的幫助呢?
很顯然,企業走出去離不開金融服務,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當中會經歷不同的階段,自然也會有不同的金融需求。除金融風險外,如何有效管控以及防範市場風險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東盟國際不僅各有產業和發展特色,在制度上也各有不同。其中,越南的會計和稅務合規最為複雜。由於它對會計憑證、賬簿/會計科目表、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公司管治理有嚴格要求,即使輕微的違規也可能導致重大的經濟處罰。而許多跨國公司在菲律賓開展業務,但並不知道公司賬簿須在菲律賓國內稅收局(BIR)註冊後方可使用。某些機構還忽略了另一項要求,即在向國內稅務局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後,還需將該報表提交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印尼,所有外國公司都必須擁有當地董事。由於它們在印尼的子公司經常成為稅務審計的目標,這一要求可能會變得更複雜。例如某些稅種,如預扣稅,需要每月申報,審計活動極為頻繁,並可能要求董事多次回答審計師有關財務報表或帳單的具體問題。
李同認為,由於東盟地區不同市場之間的差距和迥異的複雜程度,中國投資者在稅務、會計和監管合規問題上面臨大小不同的挑戰;而這些挑戰應通過與當地合作夥伴、政府和社區建立長期互利互惠的關係來解決。中國企業需要在東盟不同的市場中了解稅收、會計和人力資源等範疇的當地特定標準和具體執行方法。這一挑戰在企業尋求新機會、開拓新市場,以及涉足受到嚴格監管和政治敏感行業(如能源和電信等)時尤為明顯。
因此,李同建議企業根據自己所在行業和目標市場狀況,來決定自己的投資。「中國企業一方面要做好功課,對當地市場進行瞭解。另一方面,企業要預先想好如何進行佈局自己的業務。同時企業要合理管控自己的風險,包括財務風險。」
由工業化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工業製成品與生產設備,發展中國家提供自然資源、原材料與勞動力,雙方合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雙贏的國際合作戰略。
至今,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簽署範圍自亞歐大陸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世界三分之二人口,涉及4萬億美元投資,超過2000個基礎設施專案有望順利進軍南亞、中亞以及其他更多尚未開發的市場。自2013年起,「一帶一路」倡議便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討論。TMF Group中國區總裁李同認為,就「一帶一路」而言,東盟國家已成為中國企業的關注焦點。
萬億美元商機
2015年,對新加坡的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所涉地區海外直接投資總額的一半左右。除新加坡外,印尼、越南和馬來西亞也一躍成為中國投資者的首選市場。雖然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和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但由於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年輕人口帶來的「人口紅利」,它們仍具有龐大的發展潛力。李同指出,「這是價值萬億美元的商機。」
鑒於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地位,來自中國的資金將進一步流入該地區。例如擬建的貫通中國南部、老撾和泰國的高鐵專案,一方面加強了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進一步鞏固了地區間的商業聯繫。據悉,能源巨頭中石油(PetroChina)已經在印尼市場占主導地位,並計畫在該國進軍上下游產業。此外,中石油在前景廣闊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近期幾輪投標中擁有令人矚目的競標實力。
除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外,雖然東盟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某些地區欠缺能源開採設備,專業技術不夠成熟。李同認為這一現狀對擁有相關專業技術和設備的中國公司而言,是良好的機遇。
而TMT和電子商務行業是中國發展最快的領域,急需新興市場支撐其持續快速擴張。東盟地區毗鄰中國,線上零售業快速普及,自然引起外界關注。李同向第一財經分享了一個數據,由於中產階級和年輕消費者市場的不斷壯大,印尼在未來5到10年顯示出最大的市場潛力,到2025年,該國電子商務支出將達到460億美元。截至2025年,東盟國家電子商務消費總額預計將增長32%,達到近900億美元。
企業的挑戰
東南亞各國發展水準參差不齊,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行業需求和發展狀況。比如新加坡是區域的金融和航運中心;泰國傳統農業發達,政府在2016年首次提出了4.0戰略計畫,並制定了「東部經濟走廊」的核心專案,大力發展高科技行業;印尼是人口大國,結構偏年輕化,消費市場龐大;馬來西亞的製造業蓬勃;越南則是紡織業相對發達。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求發展,中國企業還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家們究竟需要哪些切實的幫助呢?
很顯然,企業走出去離不開金融服務,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當中會經歷不同的階段,自然也會有不同的金融需求。除金融風險外,如何有效管控以及防範市場風險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東盟國際不僅各有產業和發展特色,在制度上也各有不同。其中,越南的會計和稅務合規最為複雜。由於它對會計憑證、賬簿/會計科目表、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公司管治理有嚴格要求,即使輕微的違規也可能導致重大的經濟處罰。而許多跨國公司在菲律賓開展業務,但並不知道公司賬簿須在菲律賓國內稅收局(BIR)註冊後方可使用。某些機構還忽略了另一項要求,即在向國內稅務局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後,還需將該報表提交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印尼,所有外國公司都必須擁有當地董事。由於它們在印尼的子公司經常成為稅務審計的目標,這一要求可能會變得更複雜。例如某些稅種,如預扣稅,需要每月申報,審計活動極為頻繁,並可能要求董事多次回答審計師有關財務報表或帳單的具體問題。
李同認為,由於東盟地區不同市場之間的差距和迥異的複雜程度,中國投資者在稅務、會計和監管合規問題上面臨大小不同的挑戰;而這些挑戰應通過與當地合作夥伴、政府和社區建立長期互利互惠的關係來解決。中國企業需要在東盟不同的市場中了解稅收、會計和人力資源等範疇的當地特定標準和具體執行方法。這一挑戰在企業尋求新機會、開拓新市場,以及涉足受到嚴格監管和政治敏感行業(如能源和電信等)時尤為明顯。
因此,李同建議企業根據自己所在行業和目標市場狀況,來決定自己的投資。「中國企業一方面要做好功課,對當地市場進行瞭解。另一方面,企業要預先想好如何進行佈局自己的業務。同時企業要合理管控自己的風險,包括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