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者,残康人士也能行——从助残小组到助残志愿者队伍的蜕变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背景rn当下,做志愿者成为一种时尚.对于众多人来说,做志愿者是学习、生活、工作之外的轻松事,但是对于一部分残障康复人士(以下简称残康人士)来说,走出家门去做志愿者需要满足太多的前提条件,他们也很少有机会去做志愿者.rnW社区有400多名残康人士,社工在深入的调研中发现:社区居民对残康人士的关注和了解甚少;残康人士在社区常遭受异样的眼光,他们很难与他人主动沟通交流,很少走出家门;不少残康人士本身具备一些能力,但由于担心被歧视,不敢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在这种状况下,残康人士更加自卑、更加封闭自己.因此,社工希望通过组建残康志愿者队伍,让残康人士有平台可以施展自身能力,并在社区进行巡回助残宣传,让社区居民对残康人士多一些关注与接纳.
其他文献
小组背景rn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年龄段主要在14-18岁.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来说,回到学校读书的可能性较小,步入社会就业是他们即将面临的选择.而社
期刊
绩效考核,可以看作一次阶段性考试,它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活动,其中包括人力、物力、精力、时间等.然而,若投入大量资源而得不到准确而全面的考核结果,或者考核结果并没
期刊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钉子户”rn阿红(化名),42岁,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阿红曾拥有几套房产,生意做得很大,后因生意失败将所有房产售出还债,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不久,因性格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