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山音乐农场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i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访三月,一定要去丽山音乐农场。
  农场应该更有自然的味道。
  3月3号跟着导航一路寻去,过了东屏镇,左拐右拐一路往山里走,四月未到,山还没有完全睡醒,树林上方光秃秃的树枝,显得一片空旷。当肆意的野草蔓延到路中间,丽山音乐农场就到了。
  没想到竟然扑了个空,因为防止疫情,农场不对外开放。
  隔着大门里面隐约有几个人在劳动,好心的门卫看我一副失望的样子,主动打电话给他们老板,结果可想而知。可是,可是我是乘兴而来啊!带着泥土气息的风吹醒了我的勇气,我请门卫再给老板打个电话,然后我跟老板说我是老师,老板迟疑了一下,温和地同意了。
  走进农场不出100米,一个瘦小的人满身泥土向我走来,看了我们的证件他笑了。听声音我就知道:他就是那个常州来的老板。
  “这个里面很大的,你们慢慢玩吧,我们还没有开园。”浓重的外地口音,让我觉得很亲切。我保证我不会捣蛋的,就是看看风景。
  其实好像也没什么风景可看:别处的海棠、玉兰、樱花等等这里都没有。有满山坡,满谷地的月季玫瑰,可惜它们刚刚发芽。
  我的视线被一条一条的小道吸引:这就是农村田埂的模样,长满了各种我几乎都能叫出名字的杂草,尤其是连绵不绝的密密麻麻的金灿灿的蒲公英花。我从来没在一个地方看到过星星一般密集的蒲公英花。我一路徜徉,这些蒲公英花一路对我点头微笑。我的手终于痒痒了。蹲下来,一株一株拔蒲公英。
  跟我在城里买的蒲公英不同,这些蒲公英叶子有点像小时候见过的稻颗子(方言音),花却又大又金黄,一个个精神抖擞。没有任何工具,我就用手一颗一颗地慢慢拔,满手浆汁闻一闻,一股清香。好舒服,仿佛回到了儿时放学后在农村挑菜(方言就是挖野菜)的日子。
  两三个农人在忙碌,他们看着我一定觉得我很有趣,我想,他们的儿时就是这样在田里撒野吧。
  前年清明我回老家祭祖,隔壁婶婶有近20年没看到我了,她一看到我眼泪就流下来了,她说我妈妈是天下最好的女人,可惜没享到福。她爱怜地拉着我,给了我一大包刚晒好的蒲公英和家里所有的蔬菜。她说她可以再去野地里弄!叔叔还替我挖了一棵香椿树带回来栽在院子里。现在我的故乡已经拆迁,其实二十多年前从母亲走了,我就失去它了!
  今天,我在这样的仿佛无尽头的泥土小路上拔蒲公英,突然就有了儿时的甜蜜和特有的乡愁。
  我把真丝围巾打开,兜起蒲公英。前面居然有大片大片的艾草,我惊喜万分,拔了好多也准备栽在院子里。近几年我一直在院子里栽花栽草。可惜了我的真丝围巾,上面全是蒲公英的浆汁,洗不掉了,可我一点不后悔!
  果然有点农庄模样,在一片樱桃园里,粉白的花树下居然有成群的大鹅,它们悠闲地享受着春光,雄性的昂头踱着将军步,“缸里,缸里”地叫着。雌的则优雅地低头找着刚刚冒头的青草。
  这是有多少年没见过这么乡村风的画面了?小时候我可是鹅官啊!
  今天绝对没有来错!田园、山坡、水塘还有无止境的春风,都是我的!心里很感谢可爱的门卫老人和勤劳的老板。
  “春江水暖鸭先知”,飘满柳枝的大水塘里有野鸭在飞,身躯庞大的金鸭在塘埂上,石头上打盹,缎子一样的羽毛绿蓝红黑相间熠熠生辉。我追着它们把它们往塘里赶,終于它们起飞了!水塘里的倒影一刹时都春心荡漾起来!
  山坡那边有小型窑洞和蒙古包,实在让人有穿越的惊喜。一位正在修剪花枝的大爷说:“这些房子是给韩国一批师生住的。每年都有一二百个学生来住一段时间。他们玩起来把东西摔得到处都是,等结束他们把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真的蛮好的。”
  “山不在高”,如果今天不来这里,我是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的。
  记得四五年前,我代表学校参加“我为溧水建设献一策”征文,我的征文获得了一等奖,内容就是建议“建设崔致远文化,把溧水推上世界舞台”。后来我看到溧水报道,有韩国人到宝塔公园崔致远塑像处寻根问祖。这么想着,我一下就有了更多的自豪感!
  游园游出自豪感的,这是第一个!
  时间不早了,修剪花枝的大爷见我喜欢花,慷慨地剪了两颗小手指粗的花枝,分段剪好,用绳子捆好。
  我拎着,感觉今天拎的是陌生人的善意。如门卫,如老板,如修剪花枝的大爷……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到底是四月了,人间光与影如诗如歌:熏风柔柔,渲染了春的暖意;花红艳艳,装点了春的明媚;飞红片片,花香沁满了陌上;微雨落花,惹了多少轻愁。  四月的日子,像一个矜持娇羞的少女,拖着绣满各色花朵的长裙,迈着细碎温润的脚步从远方摇摇走来。当你笑颜逐开,准备走近她时,她又羞怯地抽身后退;让你心生卑微之意,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般配她的美。  正是因了这份矜持的娇美吧,历来文人雅士总是挥毫泼墨,毫不吝啬地对
期刊
微光一瞬,华表万年。当我翻阅起那厚重的党史时,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光辉熠熠,眼前浮现出先辈们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的一幕幕……  你瞧,那南湖上的一叶扁舟,悄然承载着数百年后坚韧而宏伟的中国力量,历史为此改写,华夏儿女为此而生生不息;你聽,那响彻云霄的枪声,在黑夜里照亮了党的旗帜,燃烧着无数共产党员的热血青春。党的革命号角被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所吹响。  血染河山,枪林弹雨,漫漫长征路,茫茫大雪山。多少个日
期刊
八年前,儿子中考如愿考入名校,一家人欢欢喜喜开启闽北快乐之行。提到是否到和平古镇探访,邵武友人自觉没什么看头,于是就这样和古镇轻轻错过。  端午节顶着烈日,我们再次驱车莅临闽北,这一次,一行终于如愿走进心仪已久的和平古镇。  关于古镇的想象和向往,或黛瓦白墙、曲径流水;或青石幽巷、水墨丹青……途中我们曾顺路探访永安贡川古镇,除了近一公里的古城墙完好无损遗存外,古镇其他老建筑已拆得面目全非。心中存着
期刊
喝运河水长大的人是不会忘记运河的,因为童年的梦就系在这条生生不息的河里,怦然心动的涛声曾无数次叩击人们的心房,点燃人生憧憬的理想,伴不甘寂寞的人远航。当人生之舟遇上狂风巨浪在无奈中搁浅,踉跄的脚步重新回到生命启程的地方,摸一下了两鬓的衰发,心中的那条母亲河就成了心中慰藉,就像久别的儿子带着伤痕累累的心回到慈母面前,静静地向母亲倾诉。  一  南运河今非昔比,涛声已悄然逝去,河床已干枯、宽阔的运河已
期刊
乍暖还寒时节,沉默的山峦正在山山相连地方屹立着。  阳光升起的时候,便有一点两片春风吹过。大山脚下,漫山坡谷染出了片片青黄,满树枝柯捧出了树树绿芽。青山泛青,绿水长流,深邃的天顶层层见蓝,朵朵白云,写意出了一派蕞尔清明的气象。白嫩的羊们,走上青葱的原野,咩咩细语遁入高远的天空,一如凌空的生命之波,深深地摇动了牧者的心旌。  牧羊人身穿渍满油光的老羊皮大衣,脸上有着一层古铜的色泽。那是以厚土为模坯、
期刊
他倒下了,不能言语,不能行动,只睁着双眼,默默地看着尘世间的冷暖,呼风唤雨的洒脱,将随浮云散去。  此刻,他在想什么,心里是否有意识,谁也不知道。人的肢体到了不能被大脑支配的份上,人生的一切也将失去意义。  人生就是一出戏,当你走出戏外,已不在是生活的主角,身边的一切都不能被你所左右,只得默默地等着命运的裁决。  第一次来到他家那个村,她一夜没睡,不是因为陌生的环境,也不是他的一无所有,而是被家前
期刊
申茂慧是我娘。  这个名字是我姥姥给起的。姥姥常常为给她的女儿们起了几个好听的名字而自豪,她跟我说:“你看,我闺女的名字都多好听啊,你大姨茂英,学校里的老师跟我说,英是英雄的英,这个名字太好了;你看你娘的名字,茂慧,慧就是聪明。”说到这儿,姥姥有些伤心,“可惜呀,你娘聪明的小脑瓜儿,没有进过一天学校,没有上过一天学,太亏了。我们全家都欠她的。”  当时姥姥有五个孩子,家里地多,一定要留下一个帮忙干
期刊
民桥古与今,情系民众心。  明媚的阳光撒满大地。我走在霞客渡,悠然漫步,亲吻潇水,看潇水两岸的风光,再掬一捧潇水洗把脸,喝一口潇水润润喉,心身愉悦而轻松。  湘南永州。古城零陵,潇水穿城而过。霞客古渡,穿越时空,泰然而立潇水之上。  《释名》有记:“桥,木梁也”。“梁,石桥也”。  零陵霞客渡原叫黄叶渡,又叫大西门浮桥、平政桥。是零陵城区一座古老的浮渡,没有浮桥之前称大西门渡口,为零陵古城五大古渡
期刊
秋冬时节,芦苇最是漂亮。此时,风已有些清冷,一缕一缕,从芦苇荡中扫过,美极了。  我得闲时,喜欢静静地伫立在芦苇荡前,看荡中芦苇随风摇曳。那毛茸茸的、轻飘飘的芦苇枝,原以为它会经不住风吹,就此夭折,然而事实是:不管被风压得多低,过一会儿,风变小之后,它又倔强地直起了腰,也难怪古人会用“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来形容人的坚贞和不屈。这种深入骨髓的坚韧,让我想起了一个身姿清丽的女子——李清照。  对芦
期刊
(一)  亲爱的景: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还有八天就是我们大喜的日子。可是,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你。当疫情蔓延荆楚大地,全国人民即将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跟随医疗队伍毅然决然支援武汉。  今夜寒风刺骨,我看见医院旁边的一名执勤民警,潸然泪下。思念的泪水浸湿了我的衣袖。  象牙塔时代,你我相识。你是否还记得,我第一次哭,泪湿了你的警服。此刻,我多么想回到你的身旁。看着医院里躺着的病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