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最短路线的解法举隅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changmao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中,有一类问题是求按满足某些特定条件连结,使所连结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最小,称之为最短路线.我们知道,连结两点之间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本文通过一些例子,介绍一些求最短路线问题的方法.
  
  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
  
  
  【例1】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两镇A,B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以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已知:直线l和l的同侧两点A﹑B.求作:直线l上一点C,且使AC BC最小.
  作法:1.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2.连结A′B交直线l于点C.
  点C就是所求的点.
  证明:略.
  
  【例2】 如图2,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已知:如图2,直线MN、NP及点A、B.
  求作:点C在直线MN上,点D在直线NP上,使AC CD DB最小.
  作法:1.作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A′,B关于直线NP的对称点B′;
  2.连结A′B′交直线MN于点C,交直线NP于点D.点C,D就是所求的点;
  3.连结AC,DB.折线ACDB为牧马人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证明:略.
  
  二、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
  
  
  【例3】 如图3,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CD.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CD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已知:如图3,直线a∥b,点A,B分别在直线a,b外侧.
  求作:点C在直线a上,点D在直线b上,并且CD⊥a,使AC CD DB最小.
  作法:1.在直线a上任取点C′作C′D′⊥a,交直线b于D′;
  2.平移C′D′到AA′;
  3.连结A′B交直线b于点D;
  4.过点D作CD⊥a,垂足为C;
  5.连结AC.
  点C,D就是所求的点.CD为建桥位置.
  证明:略.
  
  三、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
  
  【例4】 如图4,已知:△ABC.求作:点P,使点P在△ABC内,且点P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作法:1.把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60°到BM,把A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CN;
  
  2.连结BN,CM交于点P.
  点P就是所求的点.
  证明:设点Q是△ABC内异于点P的任意一点,连结AQ,BQ,CQ,把△ABQ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60°到△MBQ1,由旋转变换的性质知:Q1M=QA,Q1B=QB,∠Q1BQ=60°
  ∴△Q1BQ是等邊三角形.
  ∴QQ1=BQ.
  ∴AQ BQ CQ=MQ1 QQ1 QC,
  连结AM,AN则
  ∵AB=MB,∠ABM=60°;AC=AN,∠ACN=60°,
  ∴△ABM,△CAN均为等边三角形.
  ∴AM=AB,∠BAM=60°,AN=AC,∠CAN=60°,
  ∴△ABN是由△AMC绕A顺时针方向旋转60°而得.
  ∴∠MPB=60°.
  连结AQ,在PM上截取PP1=BP,则△PP1B是等边三角形.
  ∴BP=BP1,∠P1BP=60°,
  ∵AB=MB,∠ABM=60°,
  ∴△MBP1是由△ABP绕B顺时针方向旋转60°而得.
  ∴MP1=AP.
  ∴PA PB PC=MP1 P1P PC=MC.
  ∵MC1 Q1Q CQ,
  ∴PA PB PC  即点P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四、利用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
  
  【例5】 如图5-1,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C′,怎样爬行路线最短?说出你的理由.
  
  作法:1.取正方体中的棱B′B,A′B′,A′D′,D′D的中点P,Q,R,S;
  2.连结AP,PC′;AQ,QC′;AR,RC′;AS,SC′.
  折线APC′、AQC′、ARC′、ASC′为蚂蚁最短爬行路线.
  证明:把正方体按如图5-2展开,则易证.
  (责任编辑:金 铃)
其他文献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各科成绩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一科目感兴趣,学习成绩就好,反之就差。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最缺乏兴趣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关键。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比例。要通过小说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中吸取丰富的语文营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受到感染和启迪,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我认为小说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进行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往往是语感能力较强的人。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培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
【摘 要】 作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进行了成因分析,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教师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三个层面探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语文素质    我校是一所被指定招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的普通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贫困的少数民
化学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但每届学生在学习时,总觉得该理论很难理解,有学生问:为什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了,他们的速度就不再增加或者减少呢?按物理问题来理解,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追击一辆正在减速的汽车,当它们速度相等时,加速运动的汽车不是依旧加速吗?减速的汽车不是依旧减速吗?这种错觉的产生,要从根本上解决,首先要从平衡的建立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