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大信教授是一位名扬异国的中医,怀一颗仁爱且博爱之心,他在医生这个圣洁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份厚重而又神圣的职责——治病救人,杏林春暖。他赤心一片,虽亲历中医针灸在美国土地上显得荒凉,却仍然执拗地坚挺前行、勤耕细作,不遗余力地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和地位,终让其变得绿意缭绕、生机盎然。从1961年至今,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行医历程中,医术是他行医之根本,医德是灵魂,爱则是主流。
【陈大信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现为香港特区政府注册全科中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美国东方医学会副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兼香港分院院长、美国中医研究院出版社社长、香港专业注册中医协会会长、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香港台湾商会五位发起人之一、十美跨国集团总裁、香港华夏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兼常务会长等。】
发展之道 中西结合
陈大信教授原是西医出身,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为广州第九人民医院胸腔外科医生,十年后,被调往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脑神经科,历时近十年。在这个过程中,陈大信教授因为研究脑电波与针灸的关系而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并由西医领域转入中医领域。
伴随着对中医和针灸的研究脚步,陈大信教授发现,原来中医还有许多内容未被真正地挖掘出来,博大精深的中华国粹激起了他强烈的探索欲望,陈大信教授便迷上了中医。
1979年左右,他正式辞去了广州的工作,来到香港开办诊所,然而,中医在香港待遇和处境并不容乐观,在西医占主导地位香港,中医常常被港英政府忽略,“任由其自生自灭。”陈大信教授遗憾地说。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中医在香港的发展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景象,“但是,管制还是过于严苛。”他说,“就拿中医药的管理来说,管理中医药的不是中医行业中的内行人士,而是西医。”他表示用西医的观点管理中医,中医在发展上确实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限制,加上在香港没有设立中医院,这对中医的研究和发展也是一种限制和阻碍。他希望,香港能为中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其得以良好地发展,同时呼吁,中西医结合,才是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之道。
从西医转入中医,历经两个行业领域,陈大信教授在谈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结合时,更具有发言权。他说:“中医与西医不一样,西医是微观的,中医是宏观的,中医上,对于不同的病有时可以用同一个方法解决,及‘异病同治’;它们各自都有优点、不足和局限性,比如,在仪器的观察、细胞、血液的检查等方面,中医难以做到,而有些疾病,必须要用中医来调理,方可改善,西医完全没有办法。”
看来,中西医的结合是医学界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香港,中西医的矛盾却很难协调,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改善,陈大信教授说:“现在,有少许医院开设了中西医会诊,即中医邀请西医会诊,西医邀请中医会诊,这是一个先例,在以前几乎不会出现。”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在陈大信教授看来,只要能为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便是最好。
异国他乡 披荆斩棘
陈大信教授在香港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美国,跟其哥哥一起做针灸治疗。在美国,陈大信教授遭遇到的是中医的一股寒流,一片荒凉,他回忆说:“当时,对于中医针灸,美国政府和民众还未认可。中医不能自主地为病人看病,只有在西医医治不好的情况下,将病人转给中医,中医才有机会展示医术。”
面对这样的环境,陈大信教授选择了执拗地坚挺前行,即使前路不明,即使途中荆棘丛生,他依然不退缩,不放弃。
他分析道:“美国对中医有看法,第一,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第二,没有清晰的数据为中医做辅证,第三,中医水平参差不齐,龙蛇混杂,第四,在美国的中医如同一盘散沙,人心不齐。”找到症结所在,陈大信教授和哥哥一起,踏上了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和地位的征程。
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的转折点来自于一位美国的记者,这位记者在北京的协和医院亲眼目睹了一个开胸手术,患者未使用麻醉药品,手术过程中只用了针灸,患者开胸后,没有使用呼吸器等,患者却还能与周边的人员进行谈话,这样的一场手术,让这位记者感到不可思议,他回到美国后,当即写下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个奇迹,这篇报道立即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陈大信教授与哥哥决定趁热打铁,写下一篇文章《吗啡与针灸的关系》,解释了记者看到的那一现象。文中指出:针灸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针灸扎中身体的一个穴位,会分泌出一种体液,这种体液的结构与吗啡类似,而它的止痛效果却是天然吗啡的许多倍。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的关注,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针灸止痛得到了认可,旋即,一阵针灸热在美国掀起。
接着,陈大信先生和哥哥在跟美国加州州长的交谈时,底气十足地说:“针灸、中医,有根有据,并非胡来。”不久后,相关立法也开始修改,允许中医自己开设门诊。
经过长途跋涉,勤耕细作,中医在美国的那片荒芜的土地终于生出点点绿意,继而绿意缭绕,生机盎然。而陈大信教授与哥哥也在美国开办了美国中医研究院,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光景,分店的数目已增至四家。
香港回归前夕,陈大信教授回到了香港,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这一激动人心、被中国人期盼了上百年的一刻,他也将许多时间留在了香港,耕耘在香港的土地上,为人送去健康,为中医贡献一份心力。
人生一世 爱是主流
转眼之间,陈大信教授自1961年起行医济世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五十载,一万多个日子,经由陈大信教授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如今,虽年过七十,仍坚守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不亦乐乎,他笑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将病人治好。”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十时至十二时,陈大信教授便在位于九龙城沙浦道上的诊所坐诊,下午四时三十分至晚上八时,便在位于湾仔轩尼诗道上的诊所坐诊,熟悉普通话、粤语、闽南语、福州话、客家话、上海话、英语、日语等多地语言的他,为患者带来了许多方便。
陈大信教授总是说:“做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医者父母心,在香港,也有许多中低收入的人群,在收费方面,作为医生,要多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呼。”他这样说,这也是贯穿在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行医历程中从未动摇过的准则。陈大信教授常将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他说:“只有真正的爱心,才能真正知道病人的痛苦在哪里?”医术,是陈大信教授行医的根本,而医德是他行医的灵魂,爱,则是主流。他培养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不同的地方,怀揣一份医者情怀,履行着一份与陈大信教授一样的医者职责。
陈大信教授是一个热心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爱,他对病人有爱,对家人有爱,对人民有爱,对祖国亦有爱。
他是台湾人,在广州长大,当一位朋友建议他将生活在香港的台湾人集合起来,组成香港台湾商会的时候,陈大信教授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他和其它四位同样怀着爱国之心的同仁一起组织成立了香港台湾商会。“那时台湾的商人还没有非常直接地跟大陆有生意往来。”陈大信教授回忆说。
他们以商会为桥梁,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生意往来,在这个过程中,陈大信教授等人做了不少工作,后来,伴随着台湾与大陆的生意往来越来越频繁,他们选择了功成身退,逐渐地淡出了。
陈大信教授身兼诸多社会公职,他是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及唯一一位中医行业代表;他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培训学院”香港特区教授、中共统战部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亚洲电视“西南开发之旅”医学顾问、世界医药出版社首席顾问等,服务的道路上,那是一位满怀一颗仁爱且博爱之心的长者,在贡献他的一片赤诚与热情,坚定而又执着,真诚而又无悔。
【陈大信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现为香港特区政府注册全科中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美国东方医学会副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兼香港分院院长、美国中医研究院出版社社长、香港专业注册中医协会会长、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香港台湾商会五位发起人之一、十美跨国集团总裁、香港华夏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兼常务会长等。】
发展之道 中西结合
陈大信教授原是西医出身,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为广州第九人民医院胸腔外科医生,十年后,被调往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脑神经科,历时近十年。在这个过程中,陈大信教授因为研究脑电波与针灸的关系而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并由西医领域转入中医领域。
伴随着对中医和针灸的研究脚步,陈大信教授发现,原来中医还有许多内容未被真正地挖掘出来,博大精深的中华国粹激起了他强烈的探索欲望,陈大信教授便迷上了中医。
1979年左右,他正式辞去了广州的工作,来到香港开办诊所,然而,中医在香港待遇和处境并不容乐观,在西医占主导地位香港,中医常常被港英政府忽略,“任由其自生自灭。”陈大信教授遗憾地说。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中医在香港的发展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景象,“但是,管制还是过于严苛。”他说,“就拿中医药的管理来说,管理中医药的不是中医行业中的内行人士,而是西医。”他表示用西医的观点管理中医,中医在发展上确实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限制,加上在香港没有设立中医院,这对中医的研究和发展也是一种限制和阻碍。他希望,香港能为中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其得以良好地发展,同时呼吁,中西医结合,才是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之道。
从西医转入中医,历经两个行业领域,陈大信教授在谈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结合时,更具有发言权。他说:“中医与西医不一样,西医是微观的,中医是宏观的,中医上,对于不同的病有时可以用同一个方法解决,及‘异病同治’;它们各自都有优点、不足和局限性,比如,在仪器的观察、细胞、血液的检查等方面,中医难以做到,而有些疾病,必须要用中医来调理,方可改善,西医完全没有办法。”
看来,中西医的结合是医学界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香港,中西医的矛盾却很难协调,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改善,陈大信教授说:“现在,有少许医院开设了中西医会诊,即中医邀请西医会诊,西医邀请中医会诊,这是一个先例,在以前几乎不会出现。”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在陈大信教授看来,只要能为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便是最好。
异国他乡 披荆斩棘
陈大信教授在香港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美国,跟其哥哥一起做针灸治疗。在美国,陈大信教授遭遇到的是中医的一股寒流,一片荒凉,他回忆说:“当时,对于中医针灸,美国政府和民众还未认可。中医不能自主地为病人看病,只有在西医医治不好的情况下,将病人转给中医,中医才有机会展示医术。”
面对这样的环境,陈大信教授选择了执拗地坚挺前行,即使前路不明,即使途中荆棘丛生,他依然不退缩,不放弃。
他分析道:“美国对中医有看法,第一,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第二,没有清晰的数据为中医做辅证,第三,中医水平参差不齐,龙蛇混杂,第四,在美国的中医如同一盘散沙,人心不齐。”找到症结所在,陈大信教授和哥哥一起,踏上了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和地位的征程。
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的转折点来自于一位美国的记者,这位记者在北京的协和医院亲眼目睹了一个开胸手术,患者未使用麻醉药品,手术过程中只用了针灸,患者开胸后,没有使用呼吸器等,患者却还能与周边的人员进行谈话,这样的一场手术,让这位记者感到不可思议,他回到美国后,当即写下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个奇迹,这篇报道立即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陈大信教授与哥哥决定趁热打铁,写下一篇文章《吗啡与针灸的关系》,解释了记者看到的那一现象。文中指出:针灸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针灸扎中身体的一个穴位,会分泌出一种体液,这种体液的结构与吗啡类似,而它的止痛效果却是天然吗啡的许多倍。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的关注,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针灸止痛得到了认可,旋即,一阵针灸热在美国掀起。
接着,陈大信先生和哥哥在跟美国加州州长的交谈时,底气十足地说:“针灸、中医,有根有据,并非胡来。”不久后,相关立法也开始修改,允许中医自己开设门诊。
经过长途跋涉,勤耕细作,中医在美国的那片荒芜的土地终于生出点点绿意,继而绿意缭绕,生机盎然。而陈大信教授与哥哥也在美国开办了美国中医研究院,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光景,分店的数目已增至四家。
香港回归前夕,陈大信教授回到了香港,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这一激动人心、被中国人期盼了上百年的一刻,他也将许多时间留在了香港,耕耘在香港的土地上,为人送去健康,为中医贡献一份心力。
人生一世 爱是主流
转眼之间,陈大信教授自1961年起行医济世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五十载,一万多个日子,经由陈大信教授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如今,虽年过七十,仍坚守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不亦乐乎,他笑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将病人治好。”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十时至十二时,陈大信教授便在位于九龙城沙浦道上的诊所坐诊,下午四时三十分至晚上八时,便在位于湾仔轩尼诗道上的诊所坐诊,熟悉普通话、粤语、闽南语、福州话、客家话、上海话、英语、日语等多地语言的他,为患者带来了许多方便。
陈大信教授总是说:“做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医者父母心,在香港,也有许多中低收入的人群,在收费方面,作为医生,要多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呼。”他这样说,这也是贯穿在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行医历程中从未动摇过的准则。陈大信教授常将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他说:“只有真正的爱心,才能真正知道病人的痛苦在哪里?”医术,是陈大信教授行医的根本,而医德是他行医的灵魂,爱,则是主流。他培养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不同的地方,怀揣一份医者情怀,履行着一份与陈大信教授一样的医者职责。
陈大信教授是一个热心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爱,他对病人有爱,对家人有爱,对人民有爱,对祖国亦有爱。
他是台湾人,在广州长大,当一位朋友建议他将生活在香港的台湾人集合起来,组成香港台湾商会的时候,陈大信教授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他和其它四位同样怀着爱国之心的同仁一起组织成立了香港台湾商会。“那时台湾的商人还没有非常直接地跟大陆有生意往来。”陈大信教授回忆说。
他们以商会为桥梁,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生意往来,在这个过程中,陈大信教授等人做了不少工作,后来,伴随着台湾与大陆的生意往来越来越频繁,他们选择了功成身退,逐渐地淡出了。
陈大信教授身兼诸多社会公职,他是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及唯一一位中医行业代表;他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培训学院”香港特区教授、中共统战部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理事、亚洲电视“西南开发之旅”医学顾问、世界医药出版社首席顾问等,服务的道路上,那是一位满怀一颗仁爱且博爱之心的长者,在贡献他的一片赤诚与热情,坚定而又执着,真诚而又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