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红大紫
陈明德最近一见着银行的人就心头发怵,昨晚梦到催贷员小王一千人把他新买的奥迪开走了,他死拽着车屁股不放,连滚带爬,被拖出老远。半夜惊醒,一头冷汗……
10年前,在某乡办鞋厂当了多年车间主任的陈明德顺应敢想、敢干、敢闯、敢上的历史潮流,申请在县郊当时所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办鞋厂。在今天看来是寸土寸金的地皮,那时没花陈老板一分钱。“开发区”领导大笔一挥,批了一张条子,在当时近乎天文数字般的40万元贷款就迅速到了陈明德手中。于是“东风鞋厂”迅速开工生产。凭着一股子劲儿加上过去那些实战经验,陈明德一不小心就成了“开发区速度”的典型,受到领导的重视,也因此享受到了更多更优惠的政策。
用陈老板的话来说,那个年头真是遍地金子,任人捡拾。从鞋厂出来的只要是鞋,就有人要,而且绝不讨价还价。东风鞋厂的产品质量比乡办鞋厂的好一点,经营方式上也灵活得多,建厂虽晚,却一开业就是门庭若市。前来拉货的汽车排成长龙,客户不仅要预付全部货款,还须等个十天半月的才能提到货。陈老板那时候风光得可以,嫌工人们干活慢,像训孙子一样训斥他们,稍不如意,就让人家卷铺盖走人,厂子效益好,不愁没人干活;那些外地来的业务员为了早一点提到货,也像伺候爷爷一样整天围着陈老板转……陈明德成了县领导跟前的红人,领导不时到厂里来走一走,给陈老板壮壮声威。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的陈老板,成了县内外的风云人物。
陈明德赚了很多钱,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陈明德义似乎没有钱,那40万元贷款原定是2年后还清的,但他一直说无钱可还。银行派来催款的小王,成了东风鞋厂的座上客,不过坐的都是冷板凳。老陈要不避而不见,要不见了也打死没钱。有次小王急了,说陈明德你怎么不讲诚信?陈明德把眼一瞪:“谁让你们把钱借给我的,你们就找谁去,我不管!”小王气得说话都结巴,“你……你太过分了!”这边小王屁股刚一抬还没迈出鞋厂,那边县、区领导要求关照一下老陈的电话就打到他们行长那儿去了。毕竟在人家地盘上生财,谁敢不给地方领导一个面子?于是,一番接一番思想工作过来,银行的人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前后数年,人人都看着陈老板赚了钱,但他就是不还银行的贷款。
两屋次品鞋,一辆破奥迪
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领导们多数已经退下来,陈明德的护身符也悉数被御。
这天陈明德召集厂里的干部开会,会上宣布:厂子现在进入还债时期,全体人员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抓住客户,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明天开始,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最好以现金结算;要狠抓质量,充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把检验关,工人工资与合格率挂钩。干部职工们都以为陈明德真准备老老实实还债了。
接着陈明德又向助理传达了他的新指示:低调做人!谢绝大小报刊电台电视台记者的一切采访,不在任何媒体上做广告,婉言拒绝戴上这代表那委员的头衔。这个风生水起的形势,让全厂人脚板心都抓紧了,也让外面人以为,东风鞋厂的苦日子来了,更有人猜测,陈明德前几年赚下的钱,也许早就被他包养小蜜和游山玩水给抛撒尽了。
而陈明德却在为其计划的一步步实施而自鸣得意。货到现金结账的结果是,银行账上没几个钱,现金都在陈明德手里;而另一个奇怪的政策则是不再允许销售部把次品处理给那些小摊贩。眼看着仓库里堆放的次品鞋一天天多起来,陈明德却叫来助理,要他秘密与外地几家鞋厂联系,低价购买几车次品鞋回来。助理问为啥,陈明德用手指狠狠戳了下他的额头说,“笨!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没学乖!”拽过他的耳朵,几句咕哝,助理恍然。
东风鞋厂账户上没有多少钱,连贷款的利息都不够!鞋厂生产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以货抵款。银行的人如期而至,将陈明德满满两屋子的货运了个空。货运走了,工人们发现一向不苟言笑的陈老板竟然高兴得合不拢嘴。很快就有知情者悄悄地说:银行的人拉走的全都是次品!合格品每双的㈩厂价才是20元,而次品抵债的价格却是25元,他能不高兴吗?略施小计,就既处理了两屋子次品鞋,又还了银行近10万元债务,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银行吃了哑巴亏,剩下30万催得更紧了。陈老板却还有高招在后头。这天陈明德从外地开回一辆崭新的奥迪轿车,耀武扬威地把县城的大街小巷转了个遍。短短几天工夫,“陈老板买了辆新轿车”的消息传遍十里八乡。几天后,得到消息的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赶到鞋厂,查封了停在院中的那辆奥迪轿车,作价30万抵顶银行贷款。
等到小王他们把车开回去,才知道此车非彼车,他们查封的是辆旧车,顶多只值原价的1/5。陈明德并不是喜欢张扬的人,他开着新车到处兜风,其实就是想让银行的人知道他买了新车,好让人家来开了去抵债。接着,他巧施掉包计,把新车开往外地藏起来,将一辆精心装修好的旧车开到厂里,等着银行的人来以车抵债。那旧车也不是他掏腰包买的,而是从客户那里以鞋换来的淘汰车。
事情的最后处理结果如何,银行的人和陈明德都讳莫如深。我们看到的是,陈明德开着一辆新奥迪飞来驰去,银行则偃旗息鼓。有知情人说,老陈你债是还掉了,可明天你要再想借钱怕就不容易了。陈明德呵呵一笑:明天?明天还远着呢!今天好才是真的好!
不是不报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顺利逃债不过两年时间,东风鞋厂却是每况愈下,陈明德那颗聪慧的脑袋似乎有点赶不上趟了。东风鞋厂所在的县如今升级为市,周围的大小鞋厂如雨后春笋般长起来,而且长出好几个“大个头”。人家规模大,质量好,技术高,价格又不贵,销售也就如日中天。而陈明德的鞋厂却始终维持着当初小打小闹的局面,如今厂房设备都显得破破烂烂,连做事的工人都有气无力,最气人的是,上个月走了好几个技术好的老师傅,都是让旁边几个“大个头”给挖走的。如此一来,哪能出来什么好产品?
陈明德整日如坐针毡,他知道,如果再不改造设备扩建厂房,可能到时自己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可这是个大工程,哪来那么多钱?再找银行贷款?人家还肯借吗?陈明德思前想后,心想一家不借,就不信其他几家都不借!几天下来财务总共跑了5家银行,一家也没搞定,有的找借口婉言相拒,有的干脆闭门谢客,更有甚者,就是陈明德前次贷款那家,冷嘲热讽,说要是这次你再拿破鞋来抵债,我们银行可就惨了,想从我们这儿贷款,做梦吧!
陈明德不死心,心想天无绝人之路,于是四处找关系八方寻机会,终于让他逮到个财神。事情是这样的,陈明德从一个客户那里听说有家香港公司有意投资本地鞋厂,正在物色合作伙伴,于是想办法联系上那家公司,请过来洽谈合作。对方对东风鞋厂多年的做鞋经历以及现有的各项条件都比较满意,一来二去谈了一个多月,最后那边说只要他们分管这个项目的总监同意就OK了,陈明德高兴得一宿没睡着觉。
第二天东风鞋厂迎来一个重要人物——传说中的香港公司项目总监。陈明德西装革履,郑重其事站在厂门口,身后齐刷刷立了两排迎接人员。黑色大奔就停在陈老板跟前,里头钻出两人,其中一个让陈明德傻了眼——那不就是银行的小王吗?同样年轻的香港总监和小王很熟络的样子,跟陈明德握了手就拉过小王来介绍,陈总,这是我的老同学王小林——王主任,他可是你们这儿金融系统的名人!王主任把手伸过来,似笑非笑:陈总,好久不见了,您还好吧?好,好,好,陈明德连说三个好,嘴上在笑,心头却在滴血。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陪了一天小心,陈老板的腿一直在打哆嗦,香港总监走遍厂子的犄角旮旯,无所不问、无所不察,陈明德如临大敌,心头七上八下。临走香港总监把陈明德叫到跟前说,陈总,您的厂子现在不大景气呀!陈明德说,是,是,不过我们厂还是有很多优势的,牌子老,有经验,又有客源……说话的阵子,眼睛余光瞟到王主任冷冰冰的脸,心便凉了大半截。
送走王总监一干人,陈明德回到办公室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边摇头一边哀叹:倒霉!报应!当初怎么就做得那么绝呢?什么他妈的明天还远,今天好才是真的好,我真是个猪脑袋!
厂房里传来零零星星的敲打声,因为订单不足,工人们的工作也时断时续,他们大概也盼着厂子能有起色吧。陈明德突然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更对不起自己含辛茹苦这些年。此时挂在对面墙上那张“先进私营企业主”的红色锦旗越发刺眼,像要滴出血来,他的眼眶也跟着模糊了。
编辑 王与婷
陈明德最近一见着银行的人就心头发怵,昨晚梦到催贷员小王一千人把他新买的奥迪开走了,他死拽着车屁股不放,连滚带爬,被拖出老远。半夜惊醒,一头冷汗……
10年前,在某乡办鞋厂当了多年车间主任的陈明德顺应敢想、敢干、敢闯、敢上的历史潮流,申请在县郊当时所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办鞋厂。在今天看来是寸土寸金的地皮,那时没花陈老板一分钱。“开发区”领导大笔一挥,批了一张条子,在当时近乎天文数字般的40万元贷款就迅速到了陈明德手中。于是“东风鞋厂”迅速开工生产。凭着一股子劲儿加上过去那些实战经验,陈明德一不小心就成了“开发区速度”的典型,受到领导的重视,也因此享受到了更多更优惠的政策。
用陈老板的话来说,那个年头真是遍地金子,任人捡拾。从鞋厂出来的只要是鞋,就有人要,而且绝不讨价还价。东风鞋厂的产品质量比乡办鞋厂的好一点,经营方式上也灵活得多,建厂虽晚,却一开业就是门庭若市。前来拉货的汽车排成长龙,客户不仅要预付全部货款,还须等个十天半月的才能提到货。陈老板那时候风光得可以,嫌工人们干活慢,像训孙子一样训斥他们,稍不如意,就让人家卷铺盖走人,厂子效益好,不愁没人干活;那些外地来的业务员为了早一点提到货,也像伺候爷爷一样整天围着陈老板转……陈明德成了县领导跟前的红人,领导不时到厂里来走一走,给陈老板壮壮声威。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的陈老板,成了县内外的风云人物。
陈明德赚了很多钱,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陈明德义似乎没有钱,那40万元贷款原定是2年后还清的,但他一直说无钱可还。银行派来催款的小王,成了东风鞋厂的座上客,不过坐的都是冷板凳。老陈要不避而不见,要不见了也打死没钱。有次小王急了,说陈明德你怎么不讲诚信?陈明德把眼一瞪:“谁让你们把钱借给我的,你们就找谁去,我不管!”小王气得说话都结巴,“你……你太过分了!”这边小王屁股刚一抬还没迈出鞋厂,那边县、区领导要求关照一下老陈的电话就打到他们行长那儿去了。毕竟在人家地盘上生财,谁敢不给地方领导一个面子?于是,一番接一番思想工作过来,银行的人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前后数年,人人都看着陈老板赚了钱,但他就是不还银行的贷款。
两屋次品鞋,一辆破奥迪
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领导们多数已经退下来,陈明德的护身符也悉数被御。
这天陈明德召集厂里的干部开会,会上宣布:厂子现在进入还债时期,全体人员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抓住客户,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明天开始,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最好以现金结算;要狠抓质量,充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把检验关,工人工资与合格率挂钩。干部职工们都以为陈明德真准备老老实实还债了。
接着陈明德又向助理传达了他的新指示:低调做人!谢绝大小报刊电台电视台记者的一切采访,不在任何媒体上做广告,婉言拒绝戴上这代表那委员的头衔。这个风生水起的形势,让全厂人脚板心都抓紧了,也让外面人以为,东风鞋厂的苦日子来了,更有人猜测,陈明德前几年赚下的钱,也许早就被他包养小蜜和游山玩水给抛撒尽了。
而陈明德却在为其计划的一步步实施而自鸣得意。货到现金结账的结果是,银行账上没几个钱,现金都在陈明德手里;而另一个奇怪的政策则是不再允许销售部把次品处理给那些小摊贩。眼看着仓库里堆放的次品鞋一天天多起来,陈明德却叫来助理,要他秘密与外地几家鞋厂联系,低价购买几车次品鞋回来。助理问为啥,陈明德用手指狠狠戳了下他的额头说,“笨!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没学乖!”拽过他的耳朵,几句咕哝,助理恍然。
东风鞋厂账户上没有多少钱,连贷款的利息都不够!鞋厂生产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以货抵款。银行的人如期而至,将陈明德满满两屋子的货运了个空。货运走了,工人们发现一向不苟言笑的陈老板竟然高兴得合不拢嘴。很快就有知情者悄悄地说:银行的人拉走的全都是次品!合格品每双的㈩厂价才是20元,而次品抵债的价格却是25元,他能不高兴吗?略施小计,就既处理了两屋子次品鞋,又还了银行近10万元债务,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银行吃了哑巴亏,剩下30万催得更紧了。陈老板却还有高招在后头。这天陈明德从外地开回一辆崭新的奥迪轿车,耀武扬威地把县城的大街小巷转了个遍。短短几天工夫,“陈老板买了辆新轿车”的消息传遍十里八乡。几天后,得到消息的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赶到鞋厂,查封了停在院中的那辆奥迪轿车,作价30万抵顶银行贷款。
等到小王他们把车开回去,才知道此车非彼车,他们查封的是辆旧车,顶多只值原价的1/5。陈明德并不是喜欢张扬的人,他开着新车到处兜风,其实就是想让银行的人知道他买了新车,好让人家来开了去抵债。接着,他巧施掉包计,把新车开往外地藏起来,将一辆精心装修好的旧车开到厂里,等着银行的人来以车抵债。那旧车也不是他掏腰包买的,而是从客户那里以鞋换来的淘汰车。
事情的最后处理结果如何,银行的人和陈明德都讳莫如深。我们看到的是,陈明德开着一辆新奥迪飞来驰去,银行则偃旗息鼓。有知情人说,老陈你债是还掉了,可明天你要再想借钱怕就不容易了。陈明德呵呵一笑:明天?明天还远着呢!今天好才是真的好!
不是不报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顺利逃债不过两年时间,东风鞋厂却是每况愈下,陈明德那颗聪慧的脑袋似乎有点赶不上趟了。东风鞋厂所在的县如今升级为市,周围的大小鞋厂如雨后春笋般长起来,而且长出好几个“大个头”。人家规模大,质量好,技术高,价格又不贵,销售也就如日中天。而陈明德的鞋厂却始终维持着当初小打小闹的局面,如今厂房设备都显得破破烂烂,连做事的工人都有气无力,最气人的是,上个月走了好几个技术好的老师傅,都是让旁边几个“大个头”给挖走的。如此一来,哪能出来什么好产品?
陈明德整日如坐针毡,他知道,如果再不改造设备扩建厂房,可能到时自己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可这是个大工程,哪来那么多钱?再找银行贷款?人家还肯借吗?陈明德思前想后,心想一家不借,就不信其他几家都不借!几天下来财务总共跑了5家银行,一家也没搞定,有的找借口婉言相拒,有的干脆闭门谢客,更有甚者,就是陈明德前次贷款那家,冷嘲热讽,说要是这次你再拿破鞋来抵债,我们银行可就惨了,想从我们这儿贷款,做梦吧!
陈明德不死心,心想天无绝人之路,于是四处找关系八方寻机会,终于让他逮到个财神。事情是这样的,陈明德从一个客户那里听说有家香港公司有意投资本地鞋厂,正在物色合作伙伴,于是想办法联系上那家公司,请过来洽谈合作。对方对东风鞋厂多年的做鞋经历以及现有的各项条件都比较满意,一来二去谈了一个多月,最后那边说只要他们分管这个项目的总监同意就OK了,陈明德高兴得一宿没睡着觉。
第二天东风鞋厂迎来一个重要人物——传说中的香港公司项目总监。陈明德西装革履,郑重其事站在厂门口,身后齐刷刷立了两排迎接人员。黑色大奔就停在陈老板跟前,里头钻出两人,其中一个让陈明德傻了眼——那不就是银行的小王吗?同样年轻的香港总监和小王很熟络的样子,跟陈明德握了手就拉过小王来介绍,陈总,这是我的老同学王小林——王主任,他可是你们这儿金融系统的名人!王主任把手伸过来,似笑非笑:陈总,好久不见了,您还好吧?好,好,好,陈明德连说三个好,嘴上在笑,心头却在滴血。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陪了一天小心,陈老板的腿一直在打哆嗦,香港总监走遍厂子的犄角旮旯,无所不问、无所不察,陈明德如临大敌,心头七上八下。临走香港总监把陈明德叫到跟前说,陈总,您的厂子现在不大景气呀!陈明德说,是,是,不过我们厂还是有很多优势的,牌子老,有经验,又有客源……说话的阵子,眼睛余光瞟到王主任冷冰冰的脸,心便凉了大半截。
送走王总监一干人,陈明德回到办公室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边摇头一边哀叹:倒霉!报应!当初怎么就做得那么绝呢?什么他妈的明天还远,今天好才是真的好,我真是个猪脑袋!
厂房里传来零零星星的敲打声,因为订单不足,工人们的工作也时断时续,他们大概也盼着厂子能有起色吧。陈明德突然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更对不起自己含辛茹苦这些年。此时挂在对面墙上那张“先进私营企业主”的红色锦旗越发刺眼,像要滴出血来,他的眼眶也跟着模糊了。
编辑 王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