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除衣服上的圆珠笔油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时候,我们的衣服上难免会沾上像墨渍、果汁、圆珠笔油等污渍。如果不管什么污渍,统统放进洗衣机里去洗,有时非但洗不干净,反而会使污渍扩大。因为每种污渍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它们的特性也就千差万别。
  怎样才能除去衣服上的圆珠笔油?
  1、用洗发液和白醋清洗圆珠笔油渍:用洗发液浸透污处,再用刷子蘸上白醋轻轻擦洗。
  2、用酒精和肥皂清洗圆珠笔油渍:用刷子蘸上酒精刷洗,等污渍扩散后,再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抹了肥皂进行清洗。
  3、用牙膏和少量肥皂清洗圆珠笔油渍:先将有污渍的地方用冷水浸湿后,再涂些牙膏,抹少量肥皂轻轻搓揉。
  4、用牛奶清洗圆珠笔油渍:把牛奶烧开,在衣服下垫一块毛巾,用一团棉花蘸上热牛奶在圆珠笔油渍处涂擦,直到油渍消失。
  5、用香蕉皮擦拭圆珠笔油渍。
  其实去掉衣服上的圆珠笔油渍还有一些化学方法,比如用苯、四氯化碳或丙酮轻轻擦拭都可以除去衣服上的圆珠笔油渍。
其他文献
“七一”前夕,即将走过85年不凡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收到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下,历时一年半时间的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结束。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这项伟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预期目标,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教育活动影响
期刊
1953年7月27日,是世界战争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值得庆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生效。斗转星移,时光已流逝50余年。但回首过去,我这个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走过来的老战士,始终难忘在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尤其是“7·27”停战之夜的情景。   朝鲜停战协定生效时,我是志愿军一军七师十九团政治处的文化教员兼政治宣传员,担负战场宣传工作。当时军师首长指示:“各前
期刊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戎马倥偬,关山烟尘,梦魂萦绕几十秋,我们昔日的战友断了音讯。你以为我早已“血染风采”,我猜想你也许火祭了“光荣”。可做梦也没有想到,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我们仍然昂首阔步地前进,并奇迹般地重逢了,而且又偏偏是重逢在绿树如阴、朝霞似锦的古城。你来我往,友谊情深。初看不认识,细瞧更相亲。你愣着脑袋想呀想呀,终于忍不住一蹦几尺高!惊喜中,你一拳砸得我浑身痛快,我双手握得你泪眼婆娑。   
期刊
赣老发[2006]12号   易地安置和易地居住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等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户籍制度发生的深刻变化,离休干部安置和居住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为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易地安置和易地居住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落实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
期刊
朱庚朝1930年生,原籍湖南,小时候被人卖到江西樟树。1950年抗美援朝,他报名参军,被第五区公所留下任公安助理。这个备受人间欺凌的青年才有了做人的尊严。他上岗的第一天就向领导表示:我要把一生全部交给人民的事业。     (一)     1954年的冬天,樟树镇长发旅馆不慎失火。朱庚朝不顾一切冲进火海救人。一根木梁掉下来,击中了他的头部,人倒下了,埋在烟火中。幸亏一位消防队员将他从火海中背出。19
期刊
有这样一位老知识分子,不仅把青春完全献给了核事业,退休后仍坚持为核事业服务,始终工作在科研一线,为此而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就是东华理工学院退休教师卢存恒。   他于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1956年调到刚组建的太谷地校(东华理工学院前身),从事放射性测量教学工作,历任教研组长、教研室主任、校教委员、系副主任,1987年评为教授。   1992年退休后,他选择了继续为核事业服务。19
期刊
古往今来,单枪匹马闯天涯、安邦治国平天下,是多少男儿不灭的英雄梦想。但是,能够成为元帅、将军、英雄的人,其机率是小之又小。因此,我在少年时代,将自己想做英雄的渴望转化成了对英雄崇拜。   我一位远房的叔叔,那时他在部队已经做了连长。在我的眼中,他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是一位英雄。每年回家探亲时,他都顺便来我家看望我的父母,每次他都少不了送给我几个子弹壳。跟随他回来的还有一个警卫员,我总是不停地缠着要他
期刊
半年前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搬了进去,留下七旬老母一人孤零零呆在旧房子里。本想把老母接到新居,可老人家说在旧房子里住惯了,换个地方不习惯,无奈,我只好作罢。我答应她今后每周来看她一次。   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的明亮宽敞而变得舒畅起来,生活中也充满了欢声笑语。记忆中的旧房子也渐渐变得生疏、模糊起来,有时忙起来很久都不记得去旧房子看望老母。一天,我从广州出差归来,妻子告诉我说,
期刊
我生无他癖,惟喜好读书,暮年依然痴迷。缘由何在?一是我少年时,家境贫寒,只上到初中就辍学了,深感知识浅薄,“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退休了,闲暇时间充裕了,该“以勤补拙”。二是退休后一直身兼“三职”(县老年体协副主席、县钓鱼协会副主席和县政府老年体协主席),为了服务社会,也必须通过读书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奉献能力。基于上述原因,我退休8年来一直对学习如饥似渴,有空就学,持之以恒。我深感暮年读书有益。  
期刊
我和老伴都喜欢唱歌。老伴特有音乐天分,她不仅嗓音好,而且拿到歌曲就会唱,听到新歌很快就学得会。五年前,县里组织老年合唱团,她刚好退休,就报名参加了,还成了合唱团的骨干分子。三年前,我也退休了,她就教我唱,带我唱。我俩清晨唱,夜晚唱。歌唱新时代,颂扬新风尚,赞美新生活。妇唱夫随真快乐,欢歌笑语洒满屋。   为了把歌练好,老伴在我退休时便买回了DVD、歌碟、麦克风。每当合唱团发了歌本,每当看到电视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