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写作积累 激发写作兴趣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许多语文老师也把作文教学视为苦差使,费时费力,收效却不大。其实,教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加强语言和生活的积累,就能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写作也并非难事。
  关键词:写作 兴趣 积累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优秀的;相反,我们也很少看到作文得心应手而语文成绩却不令人满意的学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写好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非一日之功。对此,许多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视为畏途,不愿花力气、想办法,更有甚者让学生背作文应付语文考试。这种行为不但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学生个性、思想的健康成长。
  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激发写作兴趣,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到什么捷径了。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以上这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1、开展辩论课。
  通过辩论可激励学生勇跃发言,锻炼表达能力;使学生听话、发言抓住重点,训练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培养阅读习惯。
  如教学《孔已已》时,文章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已的确死了。”对于孔已已的结局,有的同学认为他死了,有的同学认为他没死。我组织同学展开辩论,广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辩论过程中,双方据理力争,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2、自编、自演课本剧。
  教材中的有些篇目,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情节曲折,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对话较多。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为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戏剧单元中的剧本如《陈毅市长》《白毛女》等,则可让同学模仿表演,可使学生加深对戏剧的理解。
  3、开设文学欣赏课。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光靠语文课本是绝对不够的。凡是作文水平高的同学无不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文学的海洋是如此的深广,学生可以尽情遨游。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吸取多种营养。比如,可引导学生在课堂欣赏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领略中国古典小说的曲折情节和典型人物,品悟鲁迅的喜爱怒骂,体会钱钟书的机智幽默。
  文学欣赏课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喜爱,对美的追求。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通过大量的文学欣赏活动,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知识积累得多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就会越来越高,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佳境,最终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二、强化写作素材的积累,激励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学生如果头脑空空,缺乏素材,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可见教给学生搜集和事理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为基础的创作是空洞的。为此,教师要“腾”出供学生感受生活的空间,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周末、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
  2、提倡学生多阅多听。
  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多听新闻,关心时事,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阅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
  3、激励学生,激发兴趣。
  如激励学生加强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对学生习作的激励评价,提高写作能力;激励学生加强积累,激发写作欲望。
  三、运用“说、写、评”的作文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先给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口头作文(说),接下来形成文字(写)。如我们训练学生写《我的自画像》时,先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的外貌,然后叫学生评论他们的描述是否准确,是否抓住了主要特征,根据大家的评论,再让学生写下来。做完后全班交换评改(评),让他们对文章的错别字、病句进行修改,对优美语句、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等诸方面作一评价。然后交回来,教师总体把握学生评改情况,再由几个同学对本次作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互评互改,同学们对文章的分析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特别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创造写作成功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作为学生,他们希望自己的作文被老师和同学们赞扬,更期望自己的作文被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欣赏。于是,我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作品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每次学生作文后,我都选出较优秀的文章在班上赏析并及时推荐在社刊上。当他们第一次在社刊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因为自己的作品许多同学都能看到了。不少同学的文章还被推荐到国内各报刊杂志。许多优秀的作品已在《皖北晨刊》、《初中生优秀作文》、《初中生写作》、《作文周报》等刊物上发表。这些活动对于增强写作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总之,学生视野拓宽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就能真正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其实,作文的教与学也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要:素描作为一切绘画形式的基础,不仅是大学美术专业招生必考的科目之一,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对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素描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习作性素描基础之上,调动学生实践动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动机,充分结合素描理论知识与素描实践技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有创意性的重组。  关键词: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创新意识  素描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远离父母,吃住都在学校,往往家长和学校都会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学生活动范围受限,身体健康堪忧,为此,做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使人民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加身体锻炼,确保学生有健康体魄。学校建立详实的学生健康档案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健康状况,从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整体健
期刊
摘 要:歌唱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认知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现代初中音乐课堂歌唱技巧训练现状入手,分析在初中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歌唱技巧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技巧;提高;  音乐教育是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承载的是教育祖国的未来,培养的是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学习音乐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科目是新形势下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科目,它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理念的兴趣,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 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信息技术课堂教
好奇是学生的共性,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学习就会由机械、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大家都知道数学教学中单调、固定的模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已变得日益重要,“兴趣是第一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过去那种灌输式、死记硬背等教育方法已逐步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让幼儿主动学习,热爱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从幼儿实际入手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
期刊
摘要: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评价是一个关乎成败的因素,可以说,建立明确的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评价体系是语文情感教育实现的保障。重视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不仅是因为语文情感领域的评价可以和其他领域的评价一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监督、导向、改进教学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等情感领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内容摘要:怀古诗是古代诗歌中一个最大的抒情主题,怎样掌握这类诗歌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而方法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  关键词: 怀古诗 情感 方法  导语: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蜀相》,一起去感受一下作者的这种情怀。  师:首先大家看题目,咏怀古迹是什么意思?  生:歌咏怀念古迹
目的:  观察燔针劫刺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为进一步推广本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将符合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