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曾说,他招研究生时出过一道“略谈你对八大山人的了解”的题,一位考生的答案是:“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把八大山人说成是八位隐士我倒是有所预料的,这道题目的‘圈套’也在这里。把中国所有的隐士一并概括为‘通诗文,有傲骨’,十分有趣,至于在考卷上写‘待考’,我不禁哑然失笑了。”
先来澄清一点,八大山人,真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明末清初的知名书画家朱耷。
不过,他也是历史上最神秘、最怪异的画家之一,跟传统的文人画不同,在八大山人的画作里,你能看见一只只翻着白眼的鸟、翻着白眼的鱼、粗犷洒脱的山石花草……而放大画作的细节,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表情包”:无论孔雀、寒鸦还是小猫,他笔下的动物要么瞪着大大的眼白,要么眯着眼睛,甚至弓着背、缩着脖子,似乎是含着几分愤怒、几分嘲笑,还有一股“爱谁谁”的气势。有人评价说,看他的画,“天地间为之一寒”。
他为啥要这样画?
八大山人的画有点儿怪,但看过一遍以后就很难再忘记。如果你好奇八大山人为啥会这样画画,先来看看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身为王孙贵族,他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早年参加功名考试就在同辈当中脱颖而出,连当地年高德硕者均对他称赞有加。
清朝历史学家陈鼎的《八大山人传》写道,朱耷少年时“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尝倾倒四座”,那时的意气风发可见一斑。
然而,他作为王公贵族的好生活没享受多长时间,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明宗室上下如惊弓之鸟,“改姓易氏、匿迹销声、东奔西走,各逃性命”,此时的朱耷也选择隐居避祸。在这几年间,他的父亲、妻子、孩子相继去世,恐惧与心灰意冷中,他选择剃度为僧,从此在青灯古佛中度过了三十年。
苦痛的人生经历让朱耷时常癫症发作,史料记载,他时而疯、时而哑、时而大笑、时而痛哭、时而正常,五十多岁时,朱耷因癫症还俗,独自走回了南昌。
公元1684年,朱耷还俗后为自己取名“八大山人”,从59岁一直用到去世。他为何要取“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呢?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清著名历史学家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这样写道:“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也有人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身世有关,“八”指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八代孙子,“大”与“耷”又同声,即承认自己是宁王的后裔,又体现对明朝的认祖忠心。还有人认为,朱耷两字去掉“牛耳”就是“八大”。在古代,“执牛耳”是订立盟约时盟主的特权,后人引申为占据领导地位者,作为明朝宗室后裔的朱耷,在改朝换代以后,早已经失去了“执牛耳”的地位,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了“牛耳”,名为“八大”。
他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的画,常把“八大山人”四字竖着连写在一起,这样又似“哭”字,又似“笑”字。
哭之、笑之,也像是八大山人一生的写照,他用一个表情包,与坎坷的命运对抗。“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是郑板桥为八大画卷题的诗,刘鹗《老残游记》序亦言:“《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特殊的身世与阅历,加上极高的绘画才华,成就了八大山人特殊的艺术境界。
他的画,全都是孤独吗?
西方的梵高曾以浓烈而扭曲的笔触让人泪流满面,八大山人的画也如此,他山水花鸟皆精,亦擅书法,诗文也幽涩古雅,虽然风格独特,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忠实的粉丝。
后世的“扬州八怪”、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师都被他折服,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其中,“青藤”是徐渭的号,“缶老”是指吴昌硕,“雪个”正是朱耷的号。
同梵高痛苦的创作一样,人们也经常会把八大山人的“变形”创作与他悲戚的身世相钩连。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把这些艺术价值全部都归为他的身世,似乎并不妥当。学者朱良志曾说,生命的尊严凛然不可犯,这是八大晚年的艺术形象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
晚年的八大山人以“驴”为号,有“驴屋人屋”“驴屋驴”“人屋”等印章,而这正是他癫疾复发漂泊南昌的艰难时刻,那时他穷苦不已,过着连驴都不如的艰难生活,几乎要失去了人的尊严。
但在他的画里,常常只有一条小鱼,或者一只孤独的猫,一只侧身站立表情孤傲的小鸟,一棵树心中空、旁支却有花朵盛开的梅花枝,各有各的尊严,看似微小的生命也有不可屈服的力量。
有一幅现存于江苏泰州博物馆的《秋花危石图轴》,画中巨大的石头摇摇欲坠,山人用浓墨重笔,涂出了石头力压千钧的力道,但在巨石之下,却用淡墨画了一朵小花,长着一片叶子,巨石与花朵,构成了相当大的反差,但花儿依然从容地绽放。
八大山人还喜欢画荷花,他留下的荷花作品有很多种类,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只荷花独开放。但荷花在他的笔下从来不是清秀淡雅,他的荷柄常常比其他画家的高大得多,姿态也常常呈现随意任性之势。
八大山人的一生,曾有一幅画像《个山小像》传世,上面的老人头戴一顶帽子、身穿宽大无比的长袍,看上去干瘦也其貌不扬,但就是这位一生坎坷的画师,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富冲击力的、充满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
(源自“中国新闻网”)
責编:王晓静
先来澄清一点,八大山人,真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明末清初的知名书画家朱耷。
不过,他也是历史上最神秘、最怪异的画家之一,跟传统的文人画不同,在八大山人的画作里,你能看见一只只翻着白眼的鸟、翻着白眼的鱼、粗犷洒脱的山石花草……而放大画作的细节,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表情包”:无论孔雀、寒鸦还是小猫,他笔下的动物要么瞪着大大的眼白,要么眯着眼睛,甚至弓着背、缩着脖子,似乎是含着几分愤怒、几分嘲笑,还有一股“爱谁谁”的气势。有人评价说,看他的画,“天地间为之一寒”。
他为啥要这样画?
八大山人的画有点儿怪,但看过一遍以后就很难再忘记。如果你好奇八大山人为啥会这样画画,先来看看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身为王孙贵族,他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早年参加功名考试就在同辈当中脱颖而出,连当地年高德硕者均对他称赞有加。
清朝历史学家陈鼎的《八大山人传》写道,朱耷少年时“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尝倾倒四座”,那时的意气风发可见一斑。
然而,他作为王公贵族的好生活没享受多长时间,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明宗室上下如惊弓之鸟,“改姓易氏、匿迹销声、东奔西走,各逃性命”,此时的朱耷也选择隐居避祸。在这几年间,他的父亲、妻子、孩子相继去世,恐惧与心灰意冷中,他选择剃度为僧,从此在青灯古佛中度过了三十年。
苦痛的人生经历让朱耷时常癫症发作,史料记载,他时而疯、时而哑、时而大笑、时而痛哭、时而正常,五十多岁时,朱耷因癫症还俗,独自走回了南昌。
公元1684年,朱耷还俗后为自己取名“八大山人”,从59岁一直用到去世。他为何要取“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呢?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清著名历史学家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这样写道:“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也有人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身世有关,“八”指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八代孙子,“大”与“耷”又同声,即承认自己是宁王的后裔,又体现对明朝的认祖忠心。还有人认为,朱耷两字去掉“牛耳”就是“八大”。在古代,“执牛耳”是订立盟约时盟主的特权,后人引申为占据领导地位者,作为明朝宗室后裔的朱耷,在改朝换代以后,早已经失去了“执牛耳”的地位,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了“牛耳”,名为“八大”。
他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的画,常把“八大山人”四字竖着连写在一起,这样又似“哭”字,又似“笑”字。
哭之、笑之,也像是八大山人一生的写照,他用一个表情包,与坎坷的命运对抗。“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是郑板桥为八大画卷题的诗,刘鹗《老残游记》序亦言:“《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特殊的身世与阅历,加上极高的绘画才华,成就了八大山人特殊的艺术境界。
他的画,全都是孤独吗?
西方的梵高曾以浓烈而扭曲的笔触让人泪流满面,八大山人的画也如此,他山水花鸟皆精,亦擅书法,诗文也幽涩古雅,虽然风格独特,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忠实的粉丝。
后世的“扬州八怪”、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师都被他折服,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其中,“青藤”是徐渭的号,“缶老”是指吴昌硕,“雪个”正是朱耷的号。
同梵高痛苦的创作一样,人们也经常会把八大山人的“变形”创作与他悲戚的身世相钩连。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把这些艺术价值全部都归为他的身世,似乎并不妥当。学者朱良志曾说,生命的尊严凛然不可犯,这是八大晚年的艺术形象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
晚年的八大山人以“驴”为号,有“驴屋人屋”“驴屋驴”“人屋”等印章,而这正是他癫疾复发漂泊南昌的艰难时刻,那时他穷苦不已,过着连驴都不如的艰难生活,几乎要失去了人的尊严。
但在他的画里,常常只有一条小鱼,或者一只孤独的猫,一只侧身站立表情孤傲的小鸟,一棵树心中空、旁支却有花朵盛开的梅花枝,各有各的尊严,看似微小的生命也有不可屈服的力量。
有一幅现存于江苏泰州博物馆的《秋花危石图轴》,画中巨大的石头摇摇欲坠,山人用浓墨重笔,涂出了石头力压千钧的力道,但在巨石之下,却用淡墨画了一朵小花,长着一片叶子,巨石与花朵,构成了相当大的反差,但花儿依然从容地绽放。
八大山人还喜欢画荷花,他留下的荷花作品有很多种类,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只荷花独开放。但荷花在他的笔下从来不是清秀淡雅,他的荷柄常常比其他画家的高大得多,姿态也常常呈现随意任性之势。
八大山人的一生,曾有一幅画像《个山小像》传世,上面的老人头戴一顶帽子、身穿宽大无比的长袍,看上去干瘦也其貌不扬,但就是这位一生坎坷的画师,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富冲击力的、充满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
(源自“中国新闻网”)
責编:王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