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是八个人吗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曾说,他招研究生时出过一道“略谈你对八大山人的了解”的题,一位考生的答案是:“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把八大山人说成是八位隐士我倒是有所预料的,这道题目的‘圈套’也在这里。把中国所有的隐士一并概括为‘通诗文,有傲骨’,十分有趣,至于在考卷上写‘待考’,我不禁哑然失笑了。”
  先来澄清一点,八大山人,真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明末清初的知名书画家朱耷。
  不过,他也是历史上最神秘、最怪异的画家之一,跟传统的文人画不同,在八大山人的画作里,你能看见一只只翻着白眼的鸟、翻着白眼的鱼、粗犷洒脱的山石花草……而放大画作的细节,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表情包”:无论孔雀、寒鸦还是小猫,他笔下的动物要么瞪着大大的眼白,要么眯着眼睛,甚至弓着背、缩着脖子,似乎是含着几分愤怒、几分嘲笑,还有一股“爱谁谁”的气势。有人评价说,看他的画,“天地间为之一寒”。
  他为啥要这样画?
  八大山人的画有点儿怪,但看过一遍以后就很难再忘记。如果你好奇八大山人为啥会这样画画,先来看看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身为王孙贵族,他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早年参加功名考试就在同辈当中脱颖而出,连当地年高德硕者均对他称赞有加。
  清朝历史学家陈鼎的《八大山人传》写道,朱耷少年时“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尝倾倒四座”,那时的意气风发可见一斑。
  然而,他作为王公贵族的好生活没享受多长时间,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明宗室上下如惊弓之鸟,“改姓易氏、匿迹销声、东奔西走,各逃性命”,此时的朱耷也选择隐居避祸。在这几年间,他的父亲、妻子、孩子相继去世,恐惧与心灰意冷中,他选择剃度为僧,从此在青灯古佛中度过了三十年。
  苦痛的人生经历让朱耷时常癫症发作,史料记载,他时而疯、时而哑、时而大笑、时而痛哭、时而正常,五十多岁时,朱耷因癫症还俗,独自走回了南昌。
  公元1684年,朱耷还俗后为自己取名“八大山人”,从59岁一直用到去世。他为何要取“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呢?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清著名历史学家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这样写道:“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也有人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身世有关,“八”指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八代孙子,“大”与“耷”又同声,即承认自己是宁王的后裔,又体现对明朝的认祖忠心。还有人认为,朱耷两字去掉“牛耳”就是“八大”。在古代,“执牛耳”是订立盟约时盟主的特权,后人引申为占据领导地位者,作为明朝宗室后裔的朱耷,在改朝换代以后,早已经失去了“执牛耳”的地位,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了“牛耳”,名为“八大”。
  他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的画,常把“八大山人”四字竖着连写在一起,这样又似“哭”字,又似“笑”字。
  哭之、笑之,也像是八大山人一生的写照,他用一个表情包,与坎坷的命运对抗。“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是郑板桥为八大画卷题的诗,刘鹗《老残游记》序亦言:“《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特殊的身世与阅历,加上极高的绘画才华,成就了八大山人特殊的艺术境界。
  他的画,全都是孤独吗?
  西方的梵高曾以浓烈而扭曲的笔触让人泪流满面,八大山人的画也如此,他山水花鸟皆精,亦擅书法,诗文也幽涩古雅,虽然风格独特,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忠实的粉丝。
  后世的“扬州八怪”、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师都被他折服,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其中,“青藤”是徐渭的号,“缶老”是指吴昌硕,“雪个”正是朱耷的号。
  同梵高痛苦的创作一样,人们也经常会把八大山人的“变形”创作与他悲戚的身世相钩连。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把这些艺术价值全部都归为他的身世,似乎并不妥当。学者朱良志曾说,生命的尊严凛然不可犯,这是八大晚年的艺术形象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
  晚年的八大山人以“驴”为号,有“驴屋人屋”“驴屋驴”“人屋”等印章,而这正是他癫疾复发漂泊南昌的艰难时刻,那时他穷苦不已,过着连驴都不如的艰难生活,几乎要失去了人的尊严。
  但在他的画里,常常只有一条小鱼,或者一只孤独的猫,一只侧身站立表情孤傲的小鸟,一棵树心中空、旁支却有花朵盛开的梅花枝,各有各的尊严,看似微小的生命也有不可屈服的力量。
  有一幅现存于江苏泰州博物馆的《秋花危石图轴》,画中巨大的石头摇摇欲坠,山人用浓墨重笔,涂出了石头力压千钧的力道,但在巨石之下,却用淡墨画了一朵小花,长着一片叶子,巨石与花朵,构成了相当大的反差,但花儿依然从容地绽放。
  八大山人还喜欢画荷花,他留下的荷花作品有很多种类,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只荷花独开放。但荷花在他的笔下从来不是清秀淡雅,他的荷柄常常比其他画家的高大得多,姿态也常常呈现随意任性之势。
  八大山人的一生,曾有一幅画像《个山小像》传世,上面的老人头戴一顶帽子、身穿宽大无比的长袍,看上去干瘦也其貌不扬,但就是这位一生坎坷的画师,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富冲击力的、充满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
  (源自“中国新闻网”)
  責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小时候,你们听过百慕大三角的“恐怖故事”吗?  据说那是一片恐怖危险的死亡海域,被称作“魔鬼三角区”:发生过300多起沉船事件,还有近百架飞机和两千多人经过这片区域时人间蒸发、神秘失踪。  那也是一个可以体验“时空穿梭”的诡秘地带:据说,人们曾在百慕大发现一位二十多年前失踪的士兵。他的容颜较当年丝毫未变,亲人说他已消失二十年,但他觉得自己只是眨了一下眼……  还有的说法是,即便你有幸安全穿越百慕大
期刊
玩,是人类的天性。玩,更是小孩的全部。  “玩”这个字,你莫说,竟然与小孩有着极大关联。你看:“玩”为形声字,小篆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玉]。引申为通过获得非直接利益来娱乐自身,如:玩耍、玩弄、作乐等等,这些都充满了童性。另外,你细细把玩下“玩”这个字的读音便会觉得趣味无穷:一个儿化音,圆润俏皮,活泼机灵。你再看看“玩”的长相:圆圆的脑袋,还带着美玉的东西,惹人喜爱。  小孩从一生下来,就开
期刊
杨绛先生(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苏无锡,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
期刊
听过一个笑话。有个人跑去问上司:“我都有10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你还是不给我涨工资?”上司说:“你不是有10年工作经验,你是把1年工作经验用了10年。”  真正厉害的人,其实都赢在思维上。接触过许多行业精英,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掌握了一些高效能的“黄金定律”。总结起来,有7条。  1.蘑菇定律  我们都想在工作上大展拳脚、一战成名,但实际情况却是,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被关注,只能做点杂事。得不到指导和提
期刊
有很多人发表过很多对于契诃夫的评语,我现在尤其看重这三句——一句是契诃夫的好友高尔基说的:“你是一个我见过的最最自由的人,对什么也不顶礼膜拜。”一句是著名作家爱伦堡说的:“如果契诃夫没有这样少有的善良,他就写不出他已经写出来的这些作品。”一句是俄国契诃夫学会主席拉克申说的:“契诃夫生活在19世纪,但他的思想属于20世纪。”  自由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欣赏  “自由”,是个常常挂在契诃夫嘴边的词,《套
期刊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
期刊
有的人能力不如你,人生阅历不如你,技巧不如你,亲和力不如你,形象不如你,但却混得比你好!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你?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惯性思维。  1.否定性思想  比如:不可能、没办法、怎么会、没想过、不知道,这些词汇会让你的大脑停止思考,不会再为结果找方法。没方法等于没能力。  2.推卸责任  比如:没看见、不知道、不是我的错,这些词汇会让一个人心安理得地让这件事情和自己没关系,损失了很多次成长的机会。
期刊
香港饶宗颐先生去世,媒体称他是国学大师,还说,他跟钱钟书先生齐名,北钱南饶。这么说,钱钟书先生也是国学大师喽。其实,季羡林先生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称为国学大师了。而钱、季两位,自己能不能接受这顶大帽子,恐怕都不好说。看起来,送帽子的人,对于什么叫国学,自己也不大清楚。  不清楚的,不仅仅是送帽子的媒体和大众,连“搞”国学的人,自己也未必能说得清。当今之世,但凡有点名气的大学,就有国学研究院。我的
期刊
王徽之是个一等一的妙人。  1600多年前的一天,山阴(今绍兴)的大雪一直下到了深夜。见窗外雪势渐止,王徽之一手扶门,一手握盏,摇摇晃晃地踏至屋外。他举头四顾,门前的竹径和远处的群山都被白雪覆盖,似水的月光洒在上面,显得格外清润可爱。一阵冷风吹面,如爽气西来,顿时困意全无。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王徽之诗兴大发。酒酣耳热之际,忽然想起住在百里之外剡县的好友戴逵,竟当即决定连夜乘舟访友,与他
期刊
藏书家韦力是一位博爱的先生,这里的“爱”特指“古书之爱”。拥有九千多部古籍善本的他,因为嗜书,进而对古书交易这个行当以及经营者倾注了不少感情,四处寻书并结交同仁,交谈中时时不忘关心店家的生存与行业的未来,最终洋洋洒洒著成三本大书:《书肆寻踪:古旧书市场之旅》《书坊寻踪:私家古旧书店之旅》《书店寻踪:国营古旧书店之旅》。  藏书之路  澎湃新闻:您以嗜书如命、藏书成癖而声名远播,您是如何爱上古旧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