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注重预设,对教材进行还原、解读、重构,提升教材的文本价值;有效选择,适时把握来自校园的、生活的、学生的、课堂的各类资源;动态生成,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合理利用意外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数学课堂;资源;活学活用
新的数学课程倡导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自身条件,以及课堂生成,灵动地制定或改变课程发展计划。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把课程资源及学生资源用实、用活,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新课程的文本载体。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教材,实现同构;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构:或打破格局、盘活重点,或删减补充、修整完善,以不断提升教材文本的价值,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相对优化的教材资源。
1.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新教材的编排在某些细节上,偶尔会存在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合理使用。
例如,在四年级(下)学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单元时,教材安排了先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相应的简便计算,再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计算,最后安排了运用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教学时,笔者把减法的性质提前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后教学,把除法的性质提到乘法结合律后去教学,最后再学习乘法分配律。调换理由:①“234-66-34 ”可以把减66和减34看成加负66、加负34,那么“234-34-66”的道理和加法交换律相同,“234-(34 66)”与加法结合律相同了,学生容易理解。②在出现加减混合的题目时,“234 66-34”,不用教学,学生也理解了可以用“234-34 66”的方法来做,乘法与加法也类似。不知其他老师有没有和我相同的感受:学生在学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时都掌握得较好,但在利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却往往容易搞混,例如,25×(4×8)和25×(4 8),因此,笔者认为把除法的性质提前来教学,容易巩固乘法结合律,以免与乘法分配律混淆。
2.合理增删教材内容
教师对教材不是简单的复制,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或删减,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三年级《搭配的学问》一课执教前,笔者幸运地听到了一节二年级的《搭配》,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二年级的教学中,老师强调了有序不漏,其中的拓展题与三年级的例题相当,学生完成得相当不错。课后,笔者反思自己预设的方案,学习难度是否需要拓展?二年级时已渗透了有序的数学思想,到了三年级该怎么做?然后,笔者大胆删减了预设中的行进路程、饮食搭配等题,而将例题进行了挖掘:如果增加一件衣服,就是增加了几种穿法,你是怎么想的?再增加一件呢?如果减去一条裤子,这时减少的是几种穿法,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吗?这样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较好。
3.有效利用教材例题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内涵,启发学生探求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展示思维过程、暴露思维障碍,有利于将经验和教训上升为理性认识。
小学数学第七册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为了给教学活动增添更多自主意味,给学生思维更多的发展空间,笔者充分依托课本资源,在思维的拐弯处,增设了这样一道障碍:小明看了6天后有没有看完?这样一改动,马上使学习内容变得具有探究的价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了这一道题。
①先算出已看的页数,再与总数比较:15×6=90页,90<100。
②先算出6天看完,每天应看多少页,再与现在每天看的页数比较:100÷6=16(页)……4(页) 16>15。
③先算出每天看15页,需要多少天看完,再与现在看的天数比较。100÷15=6(天)……10(页)。
这是一则对教学内容优化使用的案例。教师采用更改数学问题的方法,使问题更具开放性、探究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不同的方法,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涵,突出数学的“质感”。
二、活学“生活”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介入生活资源,能缩短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间的原有距离,同时也能侧面闪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味。当然,也需要强调“生活资源”的实用、简洁、理性,不求精彩的包装,不要空洞的热闹,突出数学的原汁原味。
笔者在参加省领雁中程培训的活动前,曾对数学教学生活化不是很重视,认为这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而且生活化的内容往往会减弱数学味。但在听了李旭祥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后,感受颇多。李老师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出示南浔古镇的三个景点:藏书阁、百间楼、小莲池,同学们对这三个景点的游客进行了满意度的调查。
■
师:哪个景点最受欢迎?
生1:小莲池最受欢迎。
生2:不能比较。
师:为什么不能比较?
……
这里,老师提供的内容是人文的:藏书阁、百间楼、小莲池是南浔古镇的三大景点,是湖洲的一张名片。展示这张名片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触动了心间那缕乡情。这是一种隐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让听课者拍案叫好的却是老师对这个内容的数学化的处理。
“从这次调查中,你知道哪个景点最受欢迎吗?”第一反应,许多学生都选了小莲池。没有老师的暗示,只有那么短暂的几秒钟的静思,就有学生感觉到了不对劲:“老师,我认为不能比较!”“因为这张表格中没有出示受调查的游客总人数!”“要知道满意度,就必须了解到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发言是精彩的,这样的设计更是深刻的,它包含着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感觉到仅凭满意人数是不能表示满意度的,只有了解到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才能有正确的表述,才能深刻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在其后的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环节中,老师不停留在学生对这些百分数的读写上,而是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例如,班中52%的学生会游泳,52%表示的是会游泳的学生占全班同学的52%,从这个分数中还可以知道不会游泳的学生占48%,如果在格子图上表示这两个分数,52%比48%多4小格等,都是紧紧围绕着百分数的意义而设计的。
数学姓数,在这堂课中作了很好的诠释:对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数学思维的深加工,使“生活”与“数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活现“意外”资源
在新课堂中,常常会有不期而遇的“课堂意外”:或意见分歧,争辩不休;或意外插嘴,节外生枝;或认识偏差,柳暗花明。如何应对这多元的挑战,慧眼捕捉意外资源,使数学学习在曲折中走向深刻,达到教学无痕的境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笔者不久前从一位老师的博客中看到一个很经典的教学案例,这是一堂三年级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教师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在汇报活动情况时,出现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这个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多了几次!组内有个成员“坚决”不同意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于是出现了下面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 你认为你和其他组的看法,谁更有理呢?
生: 我觉得我和他们都挺有理,都对了!
师:为什么?
生: 因为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他们也是。
师: 不过,他们几个小组看法一致,只有你们一个组不同。能不能说明:在黄球比白球多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生: (声音不高,但依然坚定)我还是不同意。“真固执!”同学们中间一阵喧哗。
(第一步引导,没有说服他。这小家伙够“犟”的呀)
师: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请你再摸几次。
生连续摸了8次,结果摸到黄球6次,摸到白球2次。他又主动加了4次,结果是:3黄1白。
师: 你现在怎么想?
生: 我觉得他们对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我没全错。
师: 说得非常好!在黄球多白球少时,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白球的大,这是什么现象——
生: 很偶然的现象。
师: 谁能再举几个生活中发生的很偶然现象?
生:买彩票中大奖是偶然现象。
生: 要是我们这里也出现一个像姚明那么高的人,那一定是非常偶然的。
生: 我在马路上捡了一个钱包,一看,里面有1万元钱!那一定是件非常偶然的事。
(老师和同学们都禁不住大笑起来……)
师: 你不会自己把钱藏起来吧?
生: 那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活学活用,机敏善良的孩子)
这位老师先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再对症下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自己摸球,尝试调整,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经历了这样的对话,学生的情感得以洗礼,态度受到熏陶,方法论获得启迪,这对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弥足珍贵。老师也不例外,他们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教育艺术得到了磨砺、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朱宏伟,黄荣德.点击“不和谐”声音 盘活“现场性”资源——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遭遇“意外”的应变[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09).
[2]曾人平.数学活资源:留住灵动的思维[J].教育科学论坛,2008,(08).
[3]丁伟芳.欣赏“乱说”诱发创新[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2).
[4]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关键词:数学课堂;资源;活学活用
新的数学课程倡导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自身条件,以及课堂生成,灵动地制定或改变课程发展计划。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把课程资源及学生资源用实、用活,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新课程的文本载体。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教材,实现同构;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构:或打破格局、盘活重点,或删减补充、修整完善,以不断提升教材文本的价值,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相对优化的教材资源。
1.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新教材的编排在某些细节上,偶尔会存在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合理使用。
例如,在四年级(下)学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单元时,教材安排了先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相应的简便计算,再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计算,最后安排了运用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教学时,笔者把减法的性质提前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后教学,把除法的性质提到乘法结合律后去教学,最后再学习乘法分配律。调换理由:①“234-66-34 ”可以把减66和减34看成加负66、加负34,那么“234-34-66”的道理和加法交换律相同,“234-(34 66)”与加法结合律相同了,学生容易理解。②在出现加减混合的题目时,“234 66-34”,不用教学,学生也理解了可以用“234-34 66”的方法来做,乘法与加法也类似。不知其他老师有没有和我相同的感受:学生在学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时都掌握得较好,但在利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却往往容易搞混,例如,25×(4×8)和25×(4 8),因此,笔者认为把除法的性质提前来教学,容易巩固乘法结合律,以免与乘法分配律混淆。
2.合理增删教材内容
教师对教材不是简单的复制,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或删减,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三年级《搭配的学问》一课执教前,笔者幸运地听到了一节二年级的《搭配》,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二年级的教学中,老师强调了有序不漏,其中的拓展题与三年级的例题相当,学生完成得相当不错。课后,笔者反思自己预设的方案,学习难度是否需要拓展?二年级时已渗透了有序的数学思想,到了三年级该怎么做?然后,笔者大胆删减了预设中的行进路程、饮食搭配等题,而将例题进行了挖掘:如果增加一件衣服,就是增加了几种穿法,你是怎么想的?再增加一件呢?如果减去一条裤子,这时减少的是几种穿法,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吗?这样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较好。
3.有效利用教材例题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内涵,启发学生探求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展示思维过程、暴露思维障碍,有利于将经验和教训上升为理性认识。
小学数学第七册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为了给教学活动增添更多自主意味,给学生思维更多的发展空间,笔者充分依托课本资源,在思维的拐弯处,增设了这样一道障碍:小明看了6天后有没有看完?这样一改动,马上使学习内容变得具有探究的价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了这一道题。
①先算出已看的页数,再与总数比较:15×6=90页,90<100。
②先算出6天看完,每天应看多少页,再与现在每天看的页数比较:100÷6=16(页)……4(页) 16>15。
③先算出每天看15页,需要多少天看完,再与现在看的天数比较。100÷15=6(天)……10(页)。
这是一则对教学内容优化使用的案例。教师采用更改数学问题的方法,使问题更具开放性、探究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不同的方法,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涵,突出数学的“质感”。
二、活学“生活”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介入生活资源,能缩短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间的原有距离,同时也能侧面闪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味。当然,也需要强调“生活资源”的实用、简洁、理性,不求精彩的包装,不要空洞的热闹,突出数学的原汁原味。
笔者在参加省领雁中程培训的活动前,曾对数学教学生活化不是很重视,认为这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而且生活化的内容往往会减弱数学味。但在听了李旭祥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后,感受颇多。李老师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出示南浔古镇的三个景点:藏书阁、百间楼、小莲池,同学们对这三个景点的游客进行了满意度的调查。
■
师:哪个景点最受欢迎?
生1:小莲池最受欢迎。
生2:不能比较。
师:为什么不能比较?
……
这里,老师提供的内容是人文的:藏书阁、百间楼、小莲池是南浔古镇的三大景点,是湖洲的一张名片。展示这张名片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触动了心间那缕乡情。这是一种隐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让听课者拍案叫好的却是老师对这个内容的数学化的处理。
“从这次调查中,你知道哪个景点最受欢迎吗?”第一反应,许多学生都选了小莲池。没有老师的暗示,只有那么短暂的几秒钟的静思,就有学生感觉到了不对劲:“老师,我认为不能比较!”“因为这张表格中没有出示受调查的游客总人数!”“要知道满意度,就必须了解到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发言是精彩的,这样的设计更是深刻的,它包含着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感觉到仅凭满意人数是不能表示满意度的,只有了解到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才能有正确的表述,才能深刻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在其后的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环节中,老师不停留在学生对这些百分数的读写上,而是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例如,班中52%的学生会游泳,52%表示的是会游泳的学生占全班同学的52%,从这个分数中还可以知道不会游泳的学生占48%,如果在格子图上表示这两个分数,52%比48%多4小格等,都是紧紧围绕着百分数的意义而设计的。
数学姓数,在这堂课中作了很好的诠释:对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数学思维的深加工,使“生活”与“数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活现“意外”资源
在新课堂中,常常会有不期而遇的“课堂意外”:或意见分歧,争辩不休;或意外插嘴,节外生枝;或认识偏差,柳暗花明。如何应对这多元的挑战,慧眼捕捉意外资源,使数学学习在曲折中走向深刻,达到教学无痕的境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笔者不久前从一位老师的博客中看到一个很经典的教学案例,这是一堂三年级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教师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在汇报活动情况时,出现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这个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多了几次!组内有个成员“坚决”不同意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于是出现了下面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 你认为你和其他组的看法,谁更有理呢?
生: 我觉得我和他们都挺有理,都对了!
师:为什么?
生: 因为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他们也是。
师: 不过,他们几个小组看法一致,只有你们一个组不同。能不能说明:在黄球比白球多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生: (声音不高,但依然坚定)我还是不同意。“真固执!”同学们中间一阵喧哗。
(第一步引导,没有说服他。这小家伙够“犟”的呀)
师: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请你再摸几次。
生连续摸了8次,结果摸到黄球6次,摸到白球2次。他又主动加了4次,结果是:3黄1白。
师: 你现在怎么想?
生: 我觉得他们对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我没全错。
师: 说得非常好!在黄球多白球少时,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白球的大,这是什么现象——
生: 很偶然的现象。
师: 谁能再举几个生活中发生的很偶然现象?
生:买彩票中大奖是偶然现象。
生: 要是我们这里也出现一个像姚明那么高的人,那一定是非常偶然的。
生: 我在马路上捡了一个钱包,一看,里面有1万元钱!那一定是件非常偶然的事。
(老师和同学们都禁不住大笑起来……)
师: 你不会自己把钱藏起来吧?
生: 那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活学活用,机敏善良的孩子)
这位老师先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再对症下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自己摸球,尝试调整,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经历了这样的对话,学生的情感得以洗礼,态度受到熏陶,方法论获得启迪,这对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弥足珍贵。老师也不例外,他们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教育艺术得到了磨砺、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朱宏伟,黄荣德.点击“不和谐”声音 盘活“现场性”资源——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遭遇“意外”的应变[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09).
[2]曾人平.数学活资源:留住灵动的思维[J].教育科学论坛,2008,(08).
[3]丁伟芳.欣赏“乱说”诱发创新[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2).
[4]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