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掏鸟案”看我国立法与司法的衔接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个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因为猎捕国家保护动物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案件一经判决,舆论方面就产生了轩然大波。本文就从这个案件出发,谈谈从公民的违法性认识程度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如何从立法以及司法层面缩小这种差异,以期达到立法与司法的衔接,早日建成法治社会。
  关键词 案例评析 刑法 “违法性程度认识”
  作者简介:谷昕柔,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法。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173
  一、案情回顾以及产生的争议
  (一)案情回顾
  闫啸天系河南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2014年7月,闫啸天伙同王亚军先后于河南省辉县市高庄乡土楼村一树林内非法捕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形科目动物共16只,并将其中10只贩卖,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的燕隼。同月,闫啸天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从张某手中以550元人民币价格购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根据以上行为,闫啸天于2014年9月3日被辉县市森林公安局以其行为涉嫌犯非法捕猎、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逮捕。后经河南省辉县市人民检察院提起上诉,辉县人民法院于2015年5月28日一审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与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数罪并罚,判处闫啸天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罚金1万元。闫啸天不服提起上诉,2015年8月21日,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原判事实清楚,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案件争议点:对“违法性程度认识”的不足
  这件“大学生掏鸟案”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争论,究其原因,是在案件判决后,大多数人在未对案件进行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就自下结论,深以为“几只隼再金贵能抵得上人?”再加上一些媒体以“河南大学生家门口掏鸟窝获刑十年半”为题对本案进行了报道,以此引发社会关注。使社会大众单单从标题来看,更加给人一种法院小题大做、量刑过重的感觉。在这些“标题党”的误导下,质疑法院判决的公正性,甚至出现了中伤司法的现象。
  本案应该是作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却在一次次“扭曲”中变成了“反法制”的宣传范本。这种种争论的背后,不同主体只意识到被审判的是本该有光明前程的大学生,但对他捕猎与贩卖野生燕隼的行为在违法性认识程度上存在差异。这种非正常化的法治建设走向令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在做到立法为公、司法为正的同时如何加强民众对“违法性程度认识”的理解。
  二、从立法与司法中看“违法性程度认识”
  (一)什么是“违法性程度认识”
  我们一般所说的公民对“违法性认识”都不难理解,它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所持有的态度认知,包括“这一行为有没有触犯法律?”、“刑法对这一行为是否会处以刑罚?”以及“会被处以哪种刑罚?”等的认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违法性认识”就是对自己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而纵观我国刑法条文,它本身对于行为人对其行为所违反法律的严重程度则没有明确的界定。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通常情况下,社会民众往往都具有“违法性认识”但却不同程度的对“违法性程度认识”有着不同层次的理解。就如同本案中,包括行为人自身在内的大众都知道隼类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对其进行捕猎、出售是违法行为,但我们的社会大众对行为的“违法性认识程度”与法律规定的该行为的“违法程度”相去甚远。由此,自然就有声音认为本案被重判。
  (二)我国立法与司法中的衔接
  立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对有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进行管制,在行为发生后可以有法可依,在这过程中,法律本身是立法者所考量的对象。而司法是指具有特殊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与程序,依凭法律处理案件,其目的在于解决纠纷、维持正义,保护社会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司法过程中,法律本身是司法者思考的准则。
  首先,由立法者将一个具有抽象危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后司法者在立法者划定的危险范围内作进一步的判断,则这种判断过程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立法目的现实化的过程。但是,“立法者在规定刑法时,常常以过去已经发生的案件作为模型来表述构成要件,而难以甚至不可能想象到刑法在适用过程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案件,面对立法时未曾发生过、立法者未曾预想过的案件,立法者不可能有立法原意”豍,也就是说,立法者是在基于对某一危险行为的一般化、类型化的认识之上而对某些行为进行认定。而这种行为在现实中是否值得处罚,往往超出了立法目的的统筹范围。因为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件是复杂多样的。
  接着就到了行为的处罚考量的步骤,也就是所谓的司法环节。司法的过程就是依照“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逻辑,根据这一线条把犯罪事实以及对其判断的过程纳于刑法规范中,在对该行为进行实质性判断时,司法者就需要从“违法性”本身以及“违法性程度”两方面对该行为进行判断,并且对事实与法律条文做频繁的交互式考察,在同时顾及到发条的核心含义和案件行为事实的情况下,找到二者的交互点,在这个点上所作出的结论才可称之为“公平”,这种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探讨的立法与司法的衔接。
  由此不难看出,现今社会对于“违法性程度认识”的争论从本质上理解,其实是出于争论主体片面地理解了刑法规范的性质所造成的,如果能够提高群众对“违法性程度”的认识,也就是说如何将法律所拟制的危险与实际所造成或产生的危险二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交互起来,这是有利于缩小这种认识程度的差异的。
  (三)从立法与司法两方面对“违法性程度认识”进行调和
  刑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将立法与司法相结合的社会科学。
  在立法者与司法者的侧重点下,刑法规范性质的也是不一样的。立法者在立法时面对的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其目的在于使行为人在做出相应行为前有合理预测自己将要做出的行为哪些是被允许的、而哪些又是被禁止的,此时的法律条款是考量的客体。而在适用刑法时,司法者所面对的是实际的、具体的嫌疑人,这时他(她)所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刑法和法律得到正当的维护与行使?这时候的法律本身是能动的、而且对于嫌疑人来说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么看来,在司法阶段,法律约束的就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还有司法人员也是法律所约束的对象,“自由裁量权”并不是赋予审判者的权利,而是对审判者从专业角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这些人在认定具体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时候就应该当全面考虑案件的客观事实以及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司法本身就是一项严谨的活动,这项活动是建立在对案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法条进行郑重的适用之上的。司法的目的在于公平,而不是以利益为目的的传媒仅为搏人眼球而制造舆论。
  (四)具体当如何操作
  在本案中,被告人与部分社会大众将被告人猎捕燕隼的行为与猎捕普通鸟类的行为的危害后果进行等同,他们认为该行为未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后果、而且行为人并未获得高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十年半的有期徒刑就是重判、就是司法不公。对于这种冲突的产生,我们应该期待从司法与立法两个层面同时进行调和。
  首先,从刑法立法的层面出发,从立法程序开始就要注意社会公众参与度的问题,尤其要认识到容易引发差异争议,缺乏普遍的“违法性程度认识”的刑法条款,对于这些条款要多注意,提高有冲突可能的条款的调查广度与讨论深度,达到立法与民意的真正融合。
  其次,在司法层面上,尤其是司法审判阶段,对于因“违法性程度认识”不同而易产生争议的案件,我们需要适当的纳入社会经验,提高结果的公正性。在这一点上,私以为引入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利用人民陪审员的社会经验优势与法官、检察官的法律思维模式形成互补,这样产生的判决结果将会大大提高判决结果的社会认可度。
  最后,不可避免的要从普法工作出发提高对群众对于“违法性程度认识”的了解,“普法”不只是单单对于法条的发放和对法的精神的宣传,还要从已审案件角度出发,对实践问题予以梳理、总结,必要时还要进行深入调研。尤其是对于那些因为“违法性程度认识”上的差异所产生争议的案件争论点,作为法制宣传者,宜系统的公开及宣传,开展相关犯罪预防的法治活动,以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三、总结
  立法与司法的衔接对于中国社会法治化进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社会的发展、法条本身的建构、以及司法方式的完善都对立法与司法的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二者之间不但要考虑到公民对违法性本身的认识,对违法性程度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违法性程度认识”直接关系到民众对于审判的合理性的判断以及审判结果的接受程度。
  我们都是凡人,有欲望,都会感情用事,所以会不断犯错,那么单凭这样的凡人能够去对别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的判决么?显然不能。因为犯错的是人,裁决的也是人。因此才会通过立法产生冰冷但又充满血性的法律,首先由经过我们权力让渡的具有特殊职权的团体经过种种考量并且经过严格的程序制定出来的特定规范。然后,依凭法律做出相应的判决。法律并不是个人谋利的工具,也不是民众情绪宣泄的阀门。它秉持着公平和正义,无论对象是罪大恶极的犯人还是身心受创的被害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由上可得,刑法就是根据立法,运用法律去遏制犯错,法律就是代替我们来做判决的,因此即使这法律再冰冷无情,只要事实清楚案情明白,这结果就应当被遵守。通过对“违法性程度认识”的提高,民众对于法律的质疑变小,对审判结果的怀疑也越来越少,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由令人信服的法律来指引人们的行为规范,而非盲目地被大众舆论误导而与法治社会渐行渐远,这才是我们人类在经过悠长的历史而发展成为“法治国家”所得到的无比珍贵的财产。
  注释:
  豍张明楷.刑法分则解释原理(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
  参考文献:
  [1]孙建保.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2]胡义.论我国刑法中的违法性认识.华南理工大学.2013.
  [3]劳东燕.责任主义与违法性认识性问题.中国法学.2008(3)
  [4]李泽.司法立法模式在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求索.201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城管临时工乱象引来极大的社会危机,政府权威受到严重质疑,本文从明确行政主体的角度出发,主张借鉴并引入西方行政主体制度,并归纳相应对策方法,以期实现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 行政主体 城管 临时工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管‘临时工’现象法律规制研究”(编号:201410320040Z)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刘学敏。  作者简介:刘
摘 要 在传媒舆论的网络化、监督力量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传媒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和我国司法制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传媒舆论容易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从司法体制改革的角度,降低传媒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具有最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媒舆论 司法公正 司法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lslktfx—03。  作者简介:韩涛,辽宁公安司法
摘 要 民族地区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民族问题的解决,以色列也不例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很好的策略,但是社会治理包括的内容实在难以罗列,本文就以色列水资源管理为视角,分析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条件因素以及效果,以期为民族地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以色列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乔志杰,宁夏大学政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文化;张琪,宁夏大学政法
摘 要 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施行,民事执行监督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的轨道,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现有制度规定不完善、监督效果有瑕疵的问题。本文旨在以某市某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工作实践为出发点,结合现有制度规定,对目前民事执行监督的主要困难进行描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民事
摘 要 在健康服务贸易领域,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商业存在服务模式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在市场准入方面的贸易壁垒问题,并对市场准入壁垒问题在GATS框架下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减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壁垒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医养生保健 服务贸易 商业存在 贸易壁垒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北京市2013年青年英才计划
摘 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老年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长,促使全社会尤为关注养老问题。本文通过对优势视角理论的阐述,对A村老年人总体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了优势视角介入老年人养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介绍了优势视角介入老年人养老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优势视角 老年人 养老 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李馨宇、刘璐,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
摘 要 网络游戏这个新兴产业各环节的利益之争从未平息,但由于我国立法对于网络游戏、玩家和电竞赛事承办方的法律地位认定模糊不清,导致纷争双方较少以法律手段解决,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本文从“耀宇诉斗鱼案”引入,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概念,逐步厘清网络游戏、网络游戏赛事、游戏玩家三者于著作权法上之关系,论证游戏赛事中玩家的表演者地位,结合我国立法现状论述其权利义务内容,以期对未来立法提出合理建议。  
摘 要 如何遴选出优秀的员额法官,同时确保队伍稳定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员额法官制度对于提升法官职业尊荣感,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倒逼法官素质提高,推动司法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遴选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和创新做法,以对正在开展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员额法官 遴选 改革  作者简介:曹林平,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本文通过界定民国文献,分析了民国文献的重要意义,以云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为例,分析云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民国文献 云南大学 文献保护  作者简介:杨苏琳,云南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
摘 要 历史性权利作为国际法中的重要概念,在国际习惯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模糊性导致其效力备受质疑。本文试以国际习惯规则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证明历史性权利在国际习惯法中的地位及在争端解决中的效力。  关键词 历史性权利 国际习惯法 国际实践 法律确信  作者简介:田昕清,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海洋法、国际公法、国际组织法。  中图分类号:D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