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真的需要“樱花节”吗?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又到了赏樱花的季节。每年的此时,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赏樱的自拍,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过了春天。而说到赏樱胜地,就不能不提武汉大学。
  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伴随美丽樱花的,总有些不和谐消息。今年也不例外,先是武大再次被曝有人“花式摧花”:一名賞花的男子跨过护栏,疯狂地摇动樱花树干,花瓣掉一地,有旁观者起哄叫好。后有媒体报道,黄牛操纵软件代抢“武大看樱花”,导致正常预约排队一票难求 。
  武大在官微呼吁:“请大家文明赏樱!”温和克制中是难言的无奈。广大网友,尤其是爱校护校的武大师生们,对“摧花”等行为则明显更为激愤,纷纷痛斥不文明者与现象。诸多媒体“武汉大学彻底怒了!”的标题,也让对不文明赏花者的痛恨谴责扩散到全网参与。
  武大“樱花节”,对武大师生,及广大真正爱花、赏花的人而言,正变成“樱花劫”。
  赏花变“摧花”,当然是缺乏素质的不文明行为。这种“戏精”上身的人设,发再美的朋友圈,也掩盖不了浓浓的自私味道,也难怪被怒怼“请拿出和自己年龄相符的行为观念来”。
  但说实话,怒怼和谴责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何况,武大樱花节的尴尬,不止摇树,还有攀爬、折枝、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让校园秩序“雪上加霜”。加强管理,似乎是更好的出路。
  其实,武大在此方面并非毫无作为。武大樱花节经历了收门票、门票翻倍、免费预约的曲折探索。校方希望以此来控制人流、维持校内秩序的初心非常明显。
  然而,门票未能阻止游客的脚步,反而引发舆论争议,网民纷纷追问“钱去哪儿了?”。通过网上预约,又催生了黄牛代抢门票“业务”。不少武大的学子们吐槽,一到春天,就要承担一项重要的任务:带领亲朋好友进校园赏樱。
  因此,另一种质疑正越来越多地涌现:武大开办樱花节,真的合适吗?还高校一个宁静,不好吗?
  要承认,高校凭借自身优美风光、独特景观,主动或被动地打造旅游观光资源,是一种非常好的品牌推广。对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师生职工身份认同与荣誉感;对外,可以提高知名度,对社会公众也是一次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武大樱花,南理工二月兰,都已成为大学知名名片。
  武大校长窦贤康曾表示,武大樱花全国闻名,大家愿意到武大来,武大有责任接纳。为尽到这份责任,学校愿意为此承担每年约600万元的经费。这个态度充满着开放、包容的大家气度,令人欣赏。
  如果说纠结于“校园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还是一个封闭的单位”的问题没有必要,那么,一旦游客带来的实际问题超出高校承受能力,又该如何?
  武大樱花节高峰时一天接待20万人次,已经将近在校学生人数的四倍,校园真的有这么大的容量吗?
  高校的本职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大量游客的涌入不会扰乱教学秩序与校园环境吗?
  高校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为樱花节每年花费600万元经费,这是否背离了高校的初衷?
  更何况,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临时交通管制、安保、保洁、交通引导等投入,还涉及到大量人员调整,影响到城市交通等等。
  而这些,在高校打造节日之前,恐怕就应该先想清楚。
  毕竟,把游客吸引来了之后,就不能随便再赶跑。网络段子说“颜值越高,责任越大”,校园也是如此。打造了樱花节,就必须承担维持秩序、服务游客的义务。
  而如果真的无力承担与平衡兼顾,武大也应当有勇气考虑取消樱花节。
  更何况,武大樱花节的成名,开创了国内高校的一条新的自宣之路,后面还有一批想复制武大樱花节“成功之路”的高校。如何处理好赏樱游客和校园教学的矛盾,期待着武大做出表率。
  最后,也想提醒一下赏花游客,“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真的只是一句宣传而已。除了武大,赏樱胜地还有很多。
  真正爱花的人,根本不需要去知名景点“打卡”,小区里、街道旁、上下班路上,到处都是怒放的生命,一样能带来莫大的快乐。是时候学会欣赏“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红萼之美了。
  (摘编自“澎湃新闻”)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10日,“书香江苏·点亮乡村计划”在徐州马庄启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省全民阅读办副主任尹晓平,省广电总台副台长、集团总经理黄信等领导出席,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儿童文学作家祁智参加启动仪式。  该计划是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全民阅读办对乡村振兴战略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积极响应,指導省广电总台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整合优质资源,依托农家书屋、乡村阅读点,贯穿全年开展“乡村阅读课”文化
期刊
有时候生活輕不轻松,就看你选择了走什么样的路。
期刊
李晓辉,男,汉族,46岁,湖南人。27年前曾是从湖南来广州创业的“小老板”,现在担任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他长期组织策划山区公益助学活动,开展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服務。2008年打造“公益旅游+志愿服务”的模式,通过公益游的形式帮扶山区,以更专业的手段持续服务、帮扶困境少年儿童,这种模式也被广州诸多公益组织吸收并效仿。  46岁的广州志愿者李晓辉抽屉里珍藏了50多封来信与上千张明
期刊
2018年3月25日,扬州市2018全民朗读活动暨首批“朗读亭”启动仪式在市图书馆总馆举行,位于市图书馆总馆一樓和三湾城市书房楼下的首批两座“朗读亭”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扬州市将在全城征集2018位朗读者走进“朗读亭”,用声音朗读人生梦想,感受文字力量。此外,市图书馆还将推出“流动朗读亭”,走进校园、社区、乡镇,开展更多的朗读活动,为市民打造朗读平台,点燃全民朗读热情,营造书香城市的浓厚氛围
期刊
方所  方所是广州久负盛名的独立书店。“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方所”一词取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的《令旨解法身义》。  在方所的玻璃门上,是诗人也斯的赠语:“但愿回到更多诗歌朗读的年代:‘随风合唱中隐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听。’”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书店的经营范围:主营人文、艺术、设计、建筑类书籍,其中有4万种港台书刊和近万种外文书,也有部分内地出版物。  1200 bookshop  1200 b
期刊
2015年夏天,1994年出生的魏祺成了自己的母校——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的历史老师,这位全校最年轻的老师,同时还担任了高一(2)班的班主任。  第一天上课,魏祺指了指前排学生身上的校服:“我是老师,也是你们学长,你们现在穿在身上觉得难看的校服也是6年前我穿在身上觉得难看的衣服!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见外。”学生们笑成了一团,觉得这个老师“挺对胃口”。  “喂,你再这样上课我给你开手机直播!”
期刊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  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  深紅浅紫看虽好,颜色不柰东风吹。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  清香嫩蕊
期刊
“善于待人、宽于容人、乐于助人、严于律己”—20岁那年,外公把李光琼叫到床前,伸出4个手指头,她念出这16个字,老人就走了;如今她也耄耋之年了。“我一定会像外公一样,把这16个字践行至人生最后一刻。”  最美“包租婆”  成都市中心林荫街一座名为“南虹和苑”的老旧院落里,底层有一间面积仅有40平方米的房子,那里先是李光琼与老伴的爱巢,后来成了白血病患者的“港湾”。  26年前,一个白血病患者的母亲
期刊
有这样一个老人,他的动漫陪伴了两代人的成长,在全球动画界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他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就是日本著名动漫家宫崎骏。宫崎骏的作品每部都能收获口碑和票房,这跟他充满内涵的精神世界不无关系——他的作品思考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体现着纯真的美好情感,引发全世界的共鸣。30多年的时间,宫崎骏始终能保持高超的创作力和旺盛的工作力,令人佩服。对此,他有着自己的独特养生哲学——把
期刊
以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的上海作家张怡微30岁了。当年她写下“我不责怪寂寞,是责怪心底的荒芜”这样略显矫情的句子,今天她自己也想笑吧。60后作家余华曾对同样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的张悦然开玩笑:“100岁了,读者也当你是80后作家。”不知这是否也是张怡微的宿命。  80后作家、新概念作文、青春文学,这三块招牌悬在张怡微头顶,瘦弱的她居然也扛了下来,从2004年拿到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到今天,张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