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窥一斑而得全豹
打动一个观众的往往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细节,与专题片的长短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关系。要浓缩地表现一个人,最终必然要归结到他的思想领域和精神领域。对于精短人物专题片而言,更是要直接而透彻,“察其言,观其行”,通过一连串浓缩的瞬间,高度概括人物最核心的精神特质,以思想的完整性,体现人生命过程的完整性。
《王石——生命在高处》是一部片长只有4分钟的超短片。在4分钟时间里,创作者无法复述王石那多彩的奋斗人生。然而创作者取了个巧,绕过对王石人生的描述和归纳,而是剪辑王石的言行片段,所有的言行片段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坚持。当片子结束后,观众通过4分钟的潜移默化,已经充分认可了主人公的坚持精神,从而也理解了这个公众人物的成功学。
在2006年度《感动中国》中,关于霍英东先生的6分钟人物短片,则开门见山地点出其人的精神内核:“有人说,他是一个有钱人;有人说,他是一个好心人;更多的人说,他是一个爱国者。”此后的一切素材,都完全围绕着“爱国者”这一精神内核展开。
超短片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专题片形态,由于其特性,在表现手法和结构布局上要求更加凝练,和传统的专题片有所区别。在几分钟时间里要全面表现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超短片的诉求点不是人物的一生,也不着重讲述故事,而是将素材整合在一个有限的中心下,集中表现人物最突出的特质,从而起到“窥一斑而得全豹”的艺术效果。
超短片的诗歌特性
时间限定了超短片不能纠缠于叙事,而艺术感染力要求超短片不能流连于空谈。因此,超短片创作,愁的往往是素材过多而不是素材不足,“舍得”功力十分关键。
对于短篇而言,最难把握其完整性。很多内容都不能细致地展示出来,尤其对知名人物来说,观众总是会觉得:“怎么这个事没有交代,那个事也没交代啊?”大幅的留白是超短片天生的个性。其实,文艺作品的完整性不见得是完整的情节描述,也可以是对一个完整的主题和意念的表达。如果说传统的专题片是一篇小说,叙事周详,那么超短片就是一首诗歌,侧重于意念上的营造。所以在素材取舍上,创作者更专注于那些最能反映主人公核心特质的素材。
《霍英东》引用霍英东先生唯一的原话场景,是这样的:“财富并不是很重要的。我今天看到国家经济发展,看到人民生活也有明显改善,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感到高兴。我做的只是应该应分的事情。”话不多,但很朴实,直切主题。其他的细节,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突出了霍英东作为一个爱国商人的一面。说起霍英东在抗美援朝时期向被经济封锁的内地输送重要物资,但并没有表述他如何带领船只违犯禁令逃避海上纠察队的细节;说起霍英东是水上人家的后人,但并没有表述霍英东早年在水上谋生的艰难困苦;说起霍英东是个成功的商人,但并没有表述他在商界的艰苦拼搏和所经历的坎坷曲折。因为片子的主旨并不是讲故事,不是让人们了解霍英东的一生,而是推介作为爱国者的霍英东,传递一种精神火炬,所以,即使他的有些故事是十分精彩和具有传奇性的,都没有选用。这就是超短专题片的凝练,完成了主题刻画后,超短片的创作诉求就完成了。
节奏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通过对专题片节奏的把握,从而主导受众的情绪,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使其心境融入片中,是超短片意念传达的重要手段。
主持人适当地出镜串场,把节奏很紧凑地抓在手中,是精短专题片常用的重要形式之一。主持人的每一句话,实际都是提炼最核心的观点和主题。
在《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中,成长历程和音乐元素就是它的节奏所在。通过整体的音乐贯穿,从《一无所有》开始,始终没有离开他的音乐节奏,数首歌曲贯穿其中,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地揭示专题片的主题——一个音乐人的内心世界独白,并以完整的姿态和外在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这部片子中虽然没有主持人,但穿插了圈里圈外人对崔健的全方位看法和评价,相当于一个隐形的主持人在串场。
《霍英东》则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中间举出霍英东的几个震撼人心的举措,片尾则列出新华社和香港特首对霍先生的高度评价,通篇完整呼应,可谓标准的“龙头,猪肚,凤尾”三部曲,节奏紧凑。相对于《崔健》一片的感染力风格,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说服力风格。
视觉与心理的冲击力
强烈的视觉冲击是表现超短片精神内核的最有效途径,也最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
《王石》一片中,通篇素材都完全采自王石的探险实录镜头——皑皑白雪,万丈高峰,苍茫冰原,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配合台词,一下子就带观众入了境。王石作为目前世界上完成“7+2探险计划”的10个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人,在身患病痛的情况下战胜了自我,不但登顶珠峰,更是攀登上自己的精神高峰。而创作者强调的则是艰苦而充满危机的探险环境对主人公生命的威胁,这种内在的情节张力更强化了镜头的冲击性。
《崔健》一片中则采用了大量影音资料的再现,从1986年的那一场震撼演出,直到2005年在武汉的实况跟踪采访;从他的童年影像回顾,直到目前那个屏幕上目光深邃的成熟男人的形象,在时间上给予贯穿。而在影音资料的选取上,创作者十分讲究,选取的不是在观众心目中记忆犹新的场景,就是从未公开发表过的影像资料。同时,这些影像资料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满了力的美感。尤其是主人公那执著的眼神,那拿着吉他疯狂摇滚的身影,在在突出了主人公的叛逆和探索精神,给观众以视觉冲击的同时带来心理冲击,两种冲击叠加呼应。
有待探索的新形式
超短人物专题片毕竟是一个新兴的艺术范畴,在创作上存在诸多有待探索的课题。而其所表现出的难度,目前的一些作品也还没有完全克服,存在某些思维上的误区。
首先是整体编排的结构性误区。由于对整体内容掌控能力不强,人和事的比例分配不合理。本来一直想力图说好“人”的,可是却被“事”占用了太多的资源。结果导致见事不见人,中心不够突出。
其次是泛化人物的个性。本来在说某一个人的个性,忽然又联想开来,对一个时代的共性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造成严重的跑题,对一个人的描述变成了对一群人的描述,人为地缩小了主人公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物专题性”。譬如《崔健》一片,对于那一时代和那一群人的刻画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些放大,对人物形象有所淡化。
最大的误区,则是重事轻人,或者人、事不分。在《五个不忘记》中,创作意图似乎是通过铁凝的“五个不忘记”宣言表现铁凝其人,但人们在看过该片以后除了知道铁凝是作家协会主席之外,其他依然一无所知。说了个开头,忽然穿插出《榕树下》文学网站主编陈村呼吁救助作家史铁生的事情,让人感到十分突兀,使人产生“说的是铁凝,还是拯救作家”的疑问。
(作者为长春幼儿师范学校教师)
打动一个观众的往往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细节,与专题片的长短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关系。要浓缩地表现一个人,最终必然要归结到他的思想领域和精神领域。对于精短人物专题片而言,更是要直接而透彻,“察其言,观其行”,通过一连串浓缩的瞬间,高度概括人物最核心的精神特质,以思想的完整性,体现人生命过程的完整性。
《王石——生命在高处》是一部片长只有4分钟的超短片。在4分钟时间里,创作者无法复述王石那多彩的奋斗人生。然而创作者取了个巧,绕过对王石人生的描述和归纳,而是剪辑王石的言行片段,所有的言行片段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坚持。当片子结束后,观众通过4分钟的潜移默化,已经充分认可了主人公的坚持精神,从而也理解了这个公众人物的成功学。
在2006年度《感动中国》中,关于霍英东先生的6分钟人物短片,则开门见山地点出其人的精神内核:“有人说,他是一个有钱人;有人说,他是一个好心人;更多的人说,他是一个爱国者。”此后的一切素材,都完全围绕着“爱国者”这一精神内核展开。
超短片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专题片形态,由于其特性,在表现手法和结构布局上要求更加凝练,和传统的专题片有所区别。在几分钟时间里要全面表现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超短片的诉求点不是人物的一生,也不着重讲述故事,而是将素材整合在一个有限的中心下,集中表现人物最突出的特质,从而起到“窥一斑而得全豹”的艺术效果。
超短片的诗歌特性
时间限定了超短片不能纠缠于叙事,而艺术感染力要求超短片不能流连于空谈。因此,超短片创作,愁的往往是素材过多而不是素材不足,“舍得”功力十分关键。
对于短篇而言,最难把握其完整性。很多内容都不能细致地展示出来,尤其对知名人物来说,观众总是会觉得:“怎么这个事没有交代,那个事也没交代啊?”大幅的留白是超短片天生的个性。其实,文艺作品的完整性不见得是完整的情节描述,也可以是对一个完整的主题和意念的表达。如果说传统的专题片是一篇小说,叙事周详,那么超短片就是一首诗歌,侧重于意念上的营造。所以在素材取舍上,创作者更专注于那些最能反映主人公核心特质的素材。
《霍英东》引用霍英东先生唯一的原话场景,是这样的:“财富并不是很重要的。我今天看到国家经济发展,看到人民生活也有明显改善,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感到高兴。我做的只是应该应分的事情。”话不多,但很朴实,直切主题。其他的细节,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突出了霍英东作为一个爱国商人的一面。说起霍英东在抗美援朝时期向被经济封锁的内地输送重要物资,但并没有表述他如何带领船只违犯禁令逃避海上纠察队的细节;说起霍英东是水上人家的后人,但并没有表述霍英东早年在水上谋生的艰难困苦;说起霍英东是个成功的商人,但并没有表述他在商界的艰苦拼搏和所经历的坎坷曲折。因为片子的主旨并不是讲故事,不是让人们了解霍英东的一生,而是推介作为爱国者的霍英东,传递一种精神火炬,所以,即使他的有些故事是十分精彩和具有传奇性的,都没有选用。这就是超短专题片的凝练,完成了主题刻画后,超短片的创作诉求就完成了。
节奏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通过对专题片节奏的把握,从而主导受众的情绪,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使其心境融入片中,是超短片意念传达的重要手段。
主持人适当地出镜串场,把节奏很紧凑地抓在手中,是精短专题片常用的重要形式之一。主持人的每一句话,实际都是提炼最核心的观点和主题。
在《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中,成长历程和音乐元素就是它的节奏所在。通过整体的音乐贯穿,从《一无所有》开始,始终没有离开他的音乐节奏,数首歌曲贯穿其中,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地揭示专题片的主题——一个音乐人的内心世界独白,并以完整的姿态和外在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这部片子中虽然没有主持人,但穿插了圈里圈外人对崔健的全方位看法和评价,相当于一个隐形的主持人在串场。
《霍英东》则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中间举出霍英东的几个震撼人心的举措,片尾则列出新华社和香港特首对霍先生的高度评价,通篇完整呼应,可谓标准的“龙头,猪肚,凤尾”三部曲,节奏紧凑。相对于《崔健》一片的感染力风格,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说服力风格。
视觉与心理的冲击力
强烈的视觉冲击是表现超短片精神内核的最有效途径,也最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
《王石》一片中,通篇素材都完全采自王石的探险实录镜头——皑皑白雪,万丈高峰,苍茫冰原,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配合台词,一下子就带观众入了境。王石作为目前世界上完成“7+2探险计划”的10个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人,在身患病痛的情况下战胜了自我,不但登顶珠峰,更是攀登上自己的精神高峰。而创作者强调的则是艰苦而充满危机的探险环境对主人公生命的威胁,这种内在的情节张力更强化了镜头的冲击性。
《崔健》一片中则采用了大量影音资料的再现,从1986年的那一场震撼演出,直到2005年在武汉的实况跟踪采访;从他的童年影像回顾,直到目前那个屏幕上目光深邃的成熟男人的形象,在时间上给予贯穿。而在影音资料的选取上,创作者十分讲究,选取的不是在观众心目中记忆犹新的场景,就是从未公开发表过的影像资料。同时,这些影像资料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满了力的美感。尤其是主人公那执著的眼神,那拿着吉他疯狂摇滚的身影,在在突出了主人公的叛逆和探索精神,给观众以视觉冲击的同时带来心理冲击,两种冲击叠加呼应。
有待探索的新形式
超短人物专题片毕竟是一个新兴的艺术范畴,在创作上存在诸多有待探索的课题。而其所表现出的难度,目前的一些作品也还没有完全克服,存在某些思维上的误区。
首先是整体编排的结构性误区。由于对整体内容掌控能力不强,人和事的比例分配不合理。本来一直想力图说好“人”的,可是却被“事”占用了太多的资源。结果导致见事不见人,中心不够突出。
其次是泛化人物的个性。本来在说某一个人的个性,忽然又联想开来,对一个时代的共性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造成严重的跑题,对一个人的描述变成了对一群人的描述,人为地缩小了主人公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物专题性”。譬如《崔健》一片,对于那一时代和那一群人的刻画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些放大,对人物形象有所淡化。
最大的误区,则是重事轻人,或者人、事不分。在《五个不忘记》中,创作意图似乎是通过铁凝的“五个不忘记”宣言表现铁凝其人,但人们在看过该片以后除了知道铁凝是作家协会主席之外,其他依然一无所知。说了个开头,忽然穿插出《榕树下》文学网站主编陈村呼吁救助作家史铁生的事情,让人感到十分突兀,使人产生“说的是铁凝,还是拯救作家”的疑问。
(作者为长春幼儿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