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中专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1016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中专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中专生的中等专科学校应具有以下特色:培养目标上明确应用型,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上强调应用性,专业设置上注重适应性。由于中专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在生产第一线,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中等专科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实践教学贯穿到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改革专业课教学,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
中等专科学校教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性,也必须加强和重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是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结合部分,对这类课程不应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对专业课更应注意完成实践性和应用性。抓紧抓好专业课的学习是改革课堂教学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就其本身来说,它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于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又较抽象,而加强实践教学,就起到了桥梁作用,使抽象的原理变成了生动的实践。
例如:我校的食品工程专业为了使学生了解各类食品工厂的设计、仪器的结构、操作流程,把有选择地进行生产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作为学生实习的目的,为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这个目的,教研室的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各种食品工厂、先进的工艺设备。使学生对食品企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了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较快地适应生产实际要求,我们在实习选择地点时,十分注意突出本专业课程特点,组织好实习活动。
二、妥善解决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问题,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两个关键
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就必须妥善解决实习基地问题,进行开门办学,建立一支较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一个重要和迫切需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使学生既掌握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适应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方面的能力。近几年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中学,年龄小,阅历浅,从校门到校门长期脱离实际,脱离劳动。我们意识到,只有把学校的课堂教育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了使社会实践能够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与社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书。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到相关企业或公司,财会专业到一些超市和公司等,食品工艺专业到食品企业及工厂等操作现场,如果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带队,加上对学生认真组织是会受到这些单位的好评和欢迎的。总之,建立实习基地要到那些专业对口的工厂单位去,不仅让学生去参观、实习,同时也要求学生和带队教师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实习单位做些工作,办些实事,解决一些生产单位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实际这些难题多数又可作为学校科研的选题,这样可以一举多得,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密切了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关系,使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实习基地也加强了与学校的联系,解决了学校教师平时总是在学校手中没有课题的矛盾,通过这些课题与难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教师也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在实践教学中,实习的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实习点的选择、实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观努力,在这三个因素中,关键是教师的指导。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中等专业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既是一种专业性教育,又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这个基础,应包括业务、思想、理论和实践四个方面,中专生参加实践,加强实践环节,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在工程实践中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有相当的时间直接接触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工厂的实际情况,可以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加实践,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打破课堂教学的自我封闭模式,使学生进入社会的大课堂,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参加适当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缩短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间,顺利地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总之,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有其特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理论教学和经典的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
沈雅莲,女,汉族,河北人,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1016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中专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中专生的中等专科学校应具有以下特色:培养目标上明确应用型,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上强调应用性,专业设置上注重适应性。由于中专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在生产第一线,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中等专科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实践教学贯穿到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改革专业课教学,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
中等专科学校教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性,也必须加强和重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是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结合部分,对这类课程不应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对专业课更应注意完成实践性和应用性。抓紧抓好专业课的学习是改革课堂教学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就其本身来说,它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于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又较抽象,而加强实践教学,就起到了桥梁作用,使抽象的原理变成了生动的实践。
例如:我校的食品工程专业为了使学生了解各类食品工厂的设计、仪器的结构、操作流程,把有选择地进行生产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作为学生实习的目的,为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这个目的,教研室的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各种食品工厂、先进的工艺设备。使学生对食品企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了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较快地适应生产实际要求,我们在实习选择地点时,十分注意突出本专业课程特点,组织好实习活动。
二、妥善解决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问题,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两个关键
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就必须妥善解决实习基地问题,进行开门办学,建立一支较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一个重要和迫切需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使学生既掌握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适应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方面的能力。近几年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中学,年龄小,阅历浅,从校门到校门长期脱离实际,脱离劳动。我们意识到,只有把学校的课堂教育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了使社会实践能够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与社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书。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到相关企业或公司,财会专业到一些超市和公司等,食品工艺专业到食品企业及工厂等操作现场,如果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带队,加上对学生认真组织是会受到这些单位的好评和欢迎的。总之,建立实习基地要到那些专业对口的工厂单位去,不仅让学生去参观、实习,同时也要求学生和带队教师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实习单位做些工作,办些实事,解决一些生产单位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实际这些难题多数又可作为学校科研的选题,这样可以一举多得,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密切了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关系,使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实习基地也加强了与学校的联系,解决了学校教师平时总是在学校手中没有课题的矛盾,通过这些课题与难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教师也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在实践教学中,实习的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实习点的选择、实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观努力,在这三个因素中,关键是教师的指导。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中等专业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既是一种专业性教育,又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这个基础,应包括业务、思想、理论和实践四个方面,中专生参加实践,加强实践环节,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在工程实践中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有相当的时间直接接触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工厂的实际情况,可以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加实践,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打破课堂教学的自我封闭模式,使学生进入社会的大课堂,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参加适当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缩短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间,顺利地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总之,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有其特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理论教学和经典的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
沈雅莲,女,汉族,河北人,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