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战斗民族”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段蜜獾勇斗狮子的視频中,两只蜜獾面对三只狮子毫无惧色,最终成功逼退对方。这已经不是蜜獾第一次在和狮子的斗勇中获胜了,凭借混不吝的气势,这些外号“平头哥”的小家伙成了动物界的网红。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蜜獾所在的鼬家族,是所有食肉动物中平均体型最小的一个科,却涌现出了众多战斗力爆表的“小强”。
  灭蛇驱狮的平头哥——蜜獾
  蜜獾头顶和后背的皮肤为白色或灰白色,身体两侧和腹部则为黑色,因头顶扁平而得了“平头哥”这一形象的外号。蜜獾是食肉目鼬科蜜獾亚科的动物,生活在除撒哈拉沙漠中心和北非北部之外所有的非洲地区,以及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这种身长不到1米、体重不足15公斤的小型食肉动物,经常有灭蛇驱狮的逆天表现。
  杀死过毒蛇,击退过狮群,小小的蜜獾凭借好勇斗狠的性格为自己赢得了一切和战斗有关的赞誉。蜜獾敢于跟比自己大很多的毒蛇猛兽搏斗,真的仅仅是凭借所谓的战斗精神吗?
  研究发现,蜜獾有几件安身立命的法宝。首先是它们的皮肤厚实光滑,其他食肉动物的犬牙在咬到后,就像刀子扎到皮球表面一样很难发上力。其次,蜜獾的肌肉可以在皮肤内部灵活转动,也就是说对方即便咬穿了它们的皮肤,也很难伤到其肌肉和骨头,凭借此神功,蜜獾还能不用转身反过来攻击对方,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狮子、豹子等食肉动物都不会轻易招惹蜜獾。此外,蜜獾对蛇毒有天然的免疫力,即便是被剧毒的黑曼巴吻上一口也顶多昏厥一阵,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林海雪原的精灵——紫貂
  除了战斗力爆表,鼬科动物的生存能力同样出类拔萃从酷热难耐的沙漠荒地到天寒地冻的林海雪原都有它们的身影。例如在我国的东北和新疆地区,就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
  紫貂体长35到56厘米,体重在0.7到1.8千克之间,是貂亚科貂属的动物,除我国外,在俄罗斯、蒙古、日本和朝鲜境内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也有分布。
  能够在极寒地带生存,紫貂仰仗的是身厚实的皮毛。紫貂的毛皮由针毛、中间针毛和绒毛组成,其中绒毛的密度极大,单位面积的数量是陆生动物里最多的。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身细滑厚实的好皮囊,紫貂成了皮草商眼中的商机。从汉朝开始,紫貂皮就是动物皮毛中的极品,与人参、鹿茸一起并称为“东北三宝”,由于常年的大肆捕杀,到上世纪初,紫貂在我国几乎绝迹。好在近些年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加,再加上人工养殖水貂对于皮草市场的满足,这种林海雪原的精灵在数量上有所恢复。
   “豪猪杀手”渔貂
  除了美洲獾,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另一种鼬科动物渔貂同样具有超强的战斗力。
  渔貂在分类上属于鼬科貂亚科,体长45到65厘米,体重通常不超过6公斤,是一个比蜜獾和美洲獾还要“迷你”的杀手。
  虽然名为渔貂,但它其实很少吃鱼,它们的猎食对象是以鼠类和兔类为主的小型陆生动物,有时也会对豪猪下手。豪猪除脸部和腹部外,其余部位都长满了锋利的尖刺,是一个令很多食肉动物都头疼的角色,但渔貂却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发扬光大,利用灵敏的身体,频繁绕到豪猪的正前方,快速而准确地啃咬豪猪的口鼻。几个回合下来,受伤的豪猪就会因失血过多而体力不支,最终成为渔貂的美餐。
  敢于怒对棕熊的美洲獾
  美洲獾生活在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地的开阔林地、草原、荒漠和矮树丛中,体长42到72厘米,体重4到12公斤。
  传统观点认为,美洲獾是杂食动物,但从越来越多的实际观察看,这个小家伙主观上明显是无肉不欢,黄鼠、田鼠、土拨鼠、旱獭等大小不等的啮齿动物和野兔是主菜,鸟类、两栖动物、鱼、软体动物也常伴其中,有机会也会品尝一下家畜幼崽和家禽。和近亲蜜獾一样,美洲獾也是个小个子的“好战分子”。
  不过,和喜欢特立独行的蜜獾相比,美洲獾有时也会与其他食肉动物合作,例如,有人就拍到过这样的画面:在北美大草原上,一只矮胖的美洲獾和一只瘦高的郊狼并排前行,追踪地松鼠等啮齿类动物。
  之所以会有这样跨越物种的合作,主要还是出于吃这个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美洲獾是挖洞能手,可以轻易捣毁猎物的巢穴,却不擅长追击,而身高腿长的郊狼在这方面正好有优势。两者合作,正好逼得一些在地面上拥有不错速度的小型穴居动物无处躲藏,算得上优势互补。
  灭鼠卫士——黄鼬
  既然主题是鼬科动物,那又怎么能少了离我们中国人最近的几种鼬亚科动物呢?这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外号“黄大仙”的黄鼬了。
  黄鼬俗称黄鼠狼,体长34到67厘米,体重0.5到1.2公斤,在我国所有省份都有分布,因一身黄毛而得名。黄鼬身材瘦小,却能猎杀比自己大很多倍的家禽和鼠兔,而且通常采用直接啃咬后脑的暴力杀戮法。再加上可以从笼子的缝隙间自如穿梭的缩骨功,它们给人留下了很多诡异而糟糕的印象,甚至一度被当成害兽来杀伐。
  其实,黄鼬是著名的捕鼠能手,对抑制鼠害有重大作用。例如,在北京就曾发生过黄鼬进入院子,一夜消灭40多只大老鼠的壮举。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的高中学生与家长,已经开始对职业的未来规划有了初步认识,但不否认依旧有许多家长更看重的是将来要考入的大学档次的高低,他们认为只要是名校自然错不了,最终结果就是许多学生升入大学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更没有与自己性格、特长、爱好匹配的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所以说,高中时期我们就应该从各学科教材、父母家庭、社会团体、企业、网络等等渠道进行综合整理,将不同的职业类别与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房颤时,心跳频率增快,有时候可达每分钟100~160次,不仅比正常人快得多,而且不规律,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那么,什么是房颤呢?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及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房颤的发生没有先兆,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相对明显的房颤先兆,如心慌、房心早搏或者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等。根据
【摘 要】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掌握与理解,仅仅依靠对数量关系概念表象的清晰认知,而不经过对概念本质“二次模糊”的“彻悟”过程,不能真正实现对数量关系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厘清和内化。他们在理解概念内涵的过程中其内在的思维与外显的行为会在“断裂”与“链接”中交替出现,即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法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需要在“二次模糊”的再认知过程中走向再度清晰,继而达到对数量关系含义的真正掌握和真实
达洛尔究竟有多热  达洛尔是全球最热的地方,这是按照年平均温度计算的,也就是说如果比较地球上每个地方一年的平均温度的话,达洛尔的温度是全球最高的,日平均温度可达34.4℃。有些地方在某个特定时刻温度可能很高——阿尔及利亚的哈西迈萨乌德小镇温度有时可达46.1℃——但就平均温度看来,达洛尔的气温更高。达洛尔的空气湿度很高(大约为60%),有毒的烟气从硫磺池里不断冒出,看起来恐怖至极。即便是在夜晚,达
今天,剖腹产可能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而中国剖腹产率居世界之冠。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剖腹产率在1988年只有3.7%,随后在20多年间“十连跳”,2014年跃升至34.9%——换言之,每有3个小孩出生,医生就需要割开一位产妇的腹腔和子宫。在上海、北京之类的大城市,近年来这个数字更是徘徊在60%上下。当今,没有人把这种手术与产妇的生命危险相连。其实,人类真正开始做安全的剖腹
曾经有人因为坐地铁时玩微信小游戏《飞机大战》而坐过站!想必你也玩过那款非常简单的黑白游戏。和《Flappy Bird》异曲同工,玩家仅需要通过左右躲避飞机或者炸弹就可完成游戏。经常会有游戏玩家抱怨,这类游戏一开始玩就“根本停不下来”。类似的游戏还有《偷菜》、《愤怒的小鸟》、《小鳄鱼洗澡》、《水果忍者》以及种类繁多又雷同的消除游戏等。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游戏具有如此吸引力?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
没想到,曾经憋屈难耐的阴郁、愁闷及烦扰,随着笑声,火山喷发似的一—排出,转瞬间,烟消云散,早不见了踪影。排出“毒素”,一身清爽,心得以释然,晃晃脑袋,已经不那么昏沉。可谓,付之笑中,笑驱百愁。  被病痛折磨过的人,无时不祈愿“身心两健”,无时不渴盼“岁月静好”。  这不,校园内的我也曾经病过,且病得不轻,几近无望。刚好,那段时间电视在热播《神医喜来乐》。  我的“神医”在哪儿呢?  记得那是父亲去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蕴含了对生活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语文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47-1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
井岡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地处湘东赣西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这儿不仅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而且还有着众多的美食佳品,诸如:全副銮驾,永新狗肉、家乡炒血鸭、玻璃鱼、炒石鸡、干煸桔丝等,当然,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可能当数井冈烟笋。  “烟笋”是井冈山地区的一大特产,也是一道深受庐陵人和海内外游客喜爱的美肴,乃十大赣菜之一。其主要特色为:讲究刀工,注重火候,擅长烧、焖、炒,味道鲜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指纹”,近日被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实验室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杨拴朝表示:“如果研究确认这些指纹是古人有意为之,将至少让人类使用指纹的历史向前推进2000年。”5000多年前的指纹被发现  2018年10月31日,杨拴朝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渑池县西南方的西河南村仰韶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