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与拉开距离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7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20世纪中国画历史时,我们发现一些大艺术家在论述中西绘画交流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中西绘画交流的未来前景是相互趋同,另一种声音则主张彼此拉开距离。认同相互趋同的多是负笈海外接受过西方美术教育的艺术家,赞成拉开距离的则多是对民族传统有深厚造诣的中国画学者和画家,但也有例外。在中国画学和山水、花鸟画实践中,有杰出成就和重要贡献的黄宾虹,在其晚年也多次发表过中西绘画趋同的言论,如“画无中西之分,其精神同也。”(1943年致朱砚英信)“将来的世界,一定无所谓中画、西画之别的”(1948年“国画之民学”演说),并进一步解释“画中无中西之分,有笔有墨,纯在自然,由形似进于神似……”(同年,致苏乾英信)
  如果将黄宾虹的这些言论与另一位国画大家潘天寿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言论相比较,我们或许会感到纳闷与不解。潘天寿力主中西绘画应该拉开距离,他说;“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1965年一次与潘公凯谈话),“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风格……”
  (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一位说中西绘画将趋同,另一位说将趋异,而且这两位都是20世纪中国传统画派举足轻重的人物。
  黄宾虹与潘天寿两位先生关心和谈论的这一话题,至今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认为,他们两位有关中西绘画同与异的言论,表面上看似乎相互矛盾其至对立,而细细琢磨,本质上是一致的。综观两位大家一贯的理论见解,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中西绘画是两大体系,相互有同有异。同者都追求真善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趣味,感化人们的心灵世界,艺术精神是一致的。在绘画语言技巧上,虽各有自己的规矩和法则,如中国画依据哲理,主要用笔线书写,古典西画依据自然科学法则,用块面造型,等等。但即使如此,在中西频繁交流时代,两者的艺术观念与技巧通过相互借镜,取长补短,趋同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正如黄宾虹所说“西方野兽派思想改变,向中国古典线条着力”(同上,致苏乾英信);潘天寿所言“此后之世界交通日见便利,东西学术之互相混合融化,诚不可意想推测,只可待诸异日之自然变化耳。”(1936年,《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产生的“中西融合体”的中国画,吸收西画写生、素描造型、外光与色彩方面的技巧,是中西艺术趋同的一种表现,但仍保持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如李可染的山水画。同样,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崛起的法国印象主义流派,在追求绘画的平面性与装饰感方面,在讲究含蓄的意象表达方法上,也是在向包括中国画在内的绘画语言靠拢,不过也充分保持了油画应有的的色彩色调和质感、肌理的特点。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镜造成的趋同性,丰富了各自的艺术表现语言,而并未削弱两者的艺术水平。
  潘天寿说中西绘画拉开距离,但他不反对相互学习和借鉴,以增加中西两个绘画山峰的高度与阔度。(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力主“在同中求不同,不同间求同。”(《论画残稿》)黄宾虹在讲中西绘画趋同时,他个人似乎曾把西画的某些技法如光、色、层次方面巧妙地借用在自己的笔墨语言之中,使他晚年的山水画更为浑厚华滋,放出别样的光彩。
  还需要注意的是,黄宾虹、潘天寿两位先生在不同时期的言论各自有不同的历史背景。20世纪40年代,黄宾虹经傅雷介绍,观摩印象派等西方早期现代流派的绘画作品,凭他的敏锐感觉注意到西方绘画吸收了东方绘画的一些因素后,发生了接近中国写意画的变革;而他这时,也在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自己画风的变革。这时,他强调中西绘画将向趋同性的方向发展,表明要进一步摆脱固有传统程式的束缚,更自由地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这决不意味着他有抹煞中西绘画差异的思想。而潘天寿在20世纪60年代,一再呼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是因为当时中国画界笼罩着虚无主义情绪,试图用西画的写实素描造型来取代中国画的写意笔墨,中国画的生存处于危机之中。从潘天寿一贯的艺术观念看,他是主张有分析地吸收外来绘画经验为我所用的。
  当今中国画遇到一百多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机,在中西绘画的趋同与相互拉开距离、保持自身特性这两端之间,艺术家有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可以在不可避免的趋同性的大潮中,驰骋自己的才能,自觉地肩负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绘画传统的重任。趋同决不意味被人同化,拉开距离也决不意味闭关自守和固步自封。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吴郡丹青志》是苏州文人王稺登记叙本地画家的著述。书中有作者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时年28岁)的自序。内容分为神(一人附三)、妙(四人附四)、能(四人)、逸(三人)品,另立遗耆、栖旅、闺秀志列传,共计廿五人,却上溯本土画坛前辈(黄公望、杜琼)。又汇聚巨匠(沈文唐)兼及流脉(仇珠)不失历史意识,而且分品赋赞,评介兼顾瑜瑕。因其篇幅不大,研读画史往往易予忽略。其中讲到的仇英,是列在“能品”四人之中
期刊
苦铁是吴俊的号,就如昌硬是吴俊的字一样。然而,“昌硕”比起“苦铁”来,不仅字义妃而且气局也大。因此,昌硕也就成了他自己以及后人称呼用得最多的字。他另外的别号比如缶庐、老缶用得也比“苦铁”要多,原因也和我上面说得差不多。但是,我还是想从“苦铁”“画气”等方面来谈谈我眼中的吴昌硕。  “苦铁画气不画形”一句,出自《缶庐别存·为诺上人画荷赋长句》。此前也有人用“苦铁画气不画形”为题,评述他们眼中的吴昌硕
期刊
常熟是吴地的一座山水名城,这里有蔚然深秀的虞山、明净清旷的尚湖;常熟又是一座人文名城,公元前510年,常熟青年言偃游学孔门,以擅长文学闻名,名列孔门“十哲”之九,晚年回归故乡传道讲学,被后人尊为“南方夫子”,为常熟的文化土壤奠定了深邃而博大的根基。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常熟逐渐形成了诸多以虞山命名的艺术流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诗派”“虞山印派”,均炳彪史册。其中,以书画艺术的流播最为广远
期刊
由一耕美术馆主办的“龙门气象”中国山水画展于2012年12月9日在北京宋庄一耕美术馆开幕,参展画家有龙瑞、范扬(以下以年龄为序)、彭国昌、韩浪、周逢俊、管苠棡、熊红钢、曹建华、刘罡、王爱宗、唐辉、张桐瑀、陈一耕、袁学军、李晓松、石峰。参展画家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和地域,作品风貌也不尽相同,但在山水画艺术创作与创新上,都有着严肃的学术探索态度和为中国山水画时代发展“添砖加瓦”的文化担当。也就是这样的
期刊
吴冠中的风景画(包括油画、水墨画),直接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也继承了他的老师林风眠在水墨画上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富于创造性,令人耳目一新。吴冠中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论断,让人觉得他似乎对于传统是排斥的,其实仔细分析他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画家乔十光在他的《谈漆论画》中谈到他的关于风景画的三句话,即“消灭天空,打到近景,不见阳光”
期刊
主讲人:苏立文(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著名中国艺术史家)  时间:2012年9月11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我中文讲得不好,我讲英语,让我的朋友陈莘为我翻译,谢谢。  很高兴见到许多年轻的面孔,其实我也不知道你们希望我说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是希望我说关于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呢?还是其他什么?所以,我想我就谈谈我的收藏吧!  我自已不是一个收藏家,一个不是收藏家的人,怎么可能有一堆的收藏呢?但是当我把这个
期刊
沈岩松,1968年生,浙江嘉兴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刻字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刻字委员会主任,嘉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出版有《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档案》、《品味经典系列专辑—沈岩松书法作品集》等。  《老子》第十四章有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就是,我们掌握着从远古以来就有的道(理),来统御现今有形的东西(物质),就可以认识太初的本原,这叫做道之规
期刊
李恩成,1974年生于济南市。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于山东建设学院。现为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当代中青年书画家精品系列—李恩成作品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等。  李恩成的花鸟世界有些与众不同。他将目光放在花鸟生灵静默生智的瞬间。在他的花鸟画中,充满了浓浓的思辩味道,花鸟被赋予了更多“人”的属性。这个“人”并非单一的普通人,而是隶属于天地又站在万物生灵最
期刊
自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问世之后。尤其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长卷。宋元明清本可达数百之多,留存至今,分藏于公私之家,遍布在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以下简称“宋本”)。代表宋代风俗画的最高艺术成就。可以说,宋本是这类绘画题材的原创本或祖本。其二是明代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以下简称“明本”),代表明
期刊
吴玉,原名吴玉梗。1968年生,河北深州人。199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班,2007~2008年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做访问学者。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玉台问艺》。  吴玉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美术史时,听过我的课,那时候,只知道她是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美术史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