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与梅耶霍德的友谊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梅兰芳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率团去苏联作短期访问演出,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一共演出了14场。他的演出不仅征服了苏联观众,也震撼了苏联艺术家的心。苏联文艺界著名人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都前来观看,盛赞梅先生高超的艺术造诣。其中有一位名声显赫的戏剧导演梅耶霍德,对梅先生的表演更是推崇备至。虽然两人语言不通,但艺术却使他们心心相印,互相倾慕,引为知己。多年以后,梅兰芳仍经常想起他,生前还曾对人讲想写一篇纪念梅耶霍德的文章。由于当时梅耶霍德在苏联尚未平反,文章没有写成。


  梅兰芳在莫斯科期间,演出了京剧《贵妃醉酒》、《打渔杀家》、《汾河湾》、《剑舞》等剧目。梅耶霍德与夫人几乎每场必到。梅兰芳也几次去梅耶霍德剧院观摩《茶花女》等名剧。梅耶霍德看过梅兰芳的戏后感慨万分,认为中国戏曲中的动作如同优美的舞蹈,特别是对梅先生手的动作称赞不已。在结束莫斯科的演出之后召开的有众多文艺界名人参加的“梅兰芳艺术研讨会”上,梅耶霍德说:“在我国舞台上,我没有见过哪一位女演员能像梅兰芳博士那样体现女性的妩媚。”他还戏谑地说:“看过梅博士手的舞姿,是否可以把我们所有演员的手都砍掉呢?因为这些手都没有用了。”梅耶霍德比梅兰芳年长20岁,但梅先生的演出给了他很多启示。后来他在重排俄罗斯剧作家格里鲍耶陀夫的《聪明误》时,就吸取了梅派艺术的一些精华,在公演海报上显著地用大字标明:“重排此戏,献给梅兰芳博士。”30年代,二“梅”的交往成为中苏文化交流史中的一段佳话。
  梅耶霍德(1874-1940)是苏联著名戏剧大师。他年轻时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演戏,是聂米罗维奇·丹钦科的学生。1902年开始独立担任导演,先后在革命剧院(后改名为“马雅可夫斯基剧院”)和梅耶霍德剧院负责创作和导演工作。他是个戏剧革新家,终身探索宣传鼓动性、政论性强烈的表演形式。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许多讽刺市侩、官僚主义的话剧,如《宗教滑稽剧》、《澡堂》、《臭虫》等都是由他第一个搬上舞台的。马雅可夫斯基在《宗教滑稽剧》中还亲自扮演了3个角色。在演出时,舞台上还挂了一幅马雅可夫斯基的口号:“戏剧不是反映事物的镜子,而是放大事物的玻璃。”这一口号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和导演的思想。梅耶霍德剧院还最早上演了著名作家特列季亚科夫的话剧《怒吼吧,中国!》,在莫斯科曾轰动一时。梅耶霍德在戏剧界声望日高,几乎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齐名,在欧洲戏剧界也是一位权威。他有不少学生和崇拜者,如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爱森斯坦就是他的得意门生。1937年,苏联开始大清洗。次年6月,梅耶霍德以“与苏维埃艺术背道而驰”的罪名被捕,1940年惨死于狱中。他的夫人、著名演员赖赫在他被捕25天后在家中遭人暗杀,凶手的身份至今不明。
  斯大林逝世后,梅耶霍德在50年代中期获得平反,他的名字重新出现在报刊文章及百科全书上。1999年是他诞生125周年,俄罗斯发行了1枚纪念邮资明信片(见图)。明信片邮资图的主图是梅耶霍德的肖像,背景为梅耶霍德剧院演出的话剧的布景。明信片左侧图案是1923年在革命剧院演出的剧目《柳利湖》的舞台设计图。邮资片印量为4万枚。
  责编/郝宪明
其他文献
在过去十年里,在美国专题联合会成员们所喜爱的各种专题当中,“邮票上的船舶”一直稳居前三四名。  展品所讲述的故事  今日的“客船”邮票的花色品种多得很。严肃的船舶爱好者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大型豪华超级客船。从前,它们只对有地位的人开放;现在它们从跨大西洋旅行的海上平静日子中幸存下来。其中的代表客船有两艘,即无与伦比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译者以下简称其为伊王号)和挪威号(前法兰西号)。  为了达到
期刊
11月11日,《古代思想家》6枚邮票表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六位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家的风采。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市东南30公里的尼山,故邮票原地邮局是山东曲阜市尼山邮电支局(273140)。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名珂,邹(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邮票原地邮局是山东邹城市邮电局(273500)。老子是
期刊
今年夏季,广阔的三江平原上的中小学生饱尝了一顿“集邮大餐”。展望新世纪—佳木斯集邮巡回展览于7月中旬拉开帷幕,先后在汤原、桦南、桦川、富锦、同江、抚远6个县市和建三江农场进行了巡回展出,万余名集邮爱好者特别是“减负”后的青少年学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邮展。  这次邮展是落实黑龙江省教委、团省委、省邮政局和省集邮协会联合签发的《关于积极倡导青少年集邮活动》文件精神,通过发挥集邮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已习惯于快速、高效、写实、个性化的生活节奏。电子邮局、网上配送等新业务的出现更使人们耳目一新。集邮作为邮政支柱产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也不失时机的推出了自己的科技成果即影像邮品制作。  这项在99世界邮展中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喜爱的新业务自世界邮展一亮相就备受青睐。99世界邮展期间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制作现场饶有兴趣地制作了纪念封,并对此项业务给
期刊
1968年发行的“文5”中《红灯记》首登方寸;1969年又发行了两枚一套的“钢琴伴唱”;1972年在《讲话三十周年》的纪念邮票中,李玉和提着红灯走到了田地里头。《红灯记》上邮票的次数在样板戏中仅次于《智取威虎山》。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套5枚与《红灯记》有关的邮票在“四人帮”垮台后曾三次在“禁止”的文件中榜上有名,而其他样板戏的邮票包括《智取威虎山》却没有如此“特殊待遇”。邮电部邮政总局于1976年11
期刊
[编者按]今年3月,刘佳维先生的专题邮集《火》在泰国第13届亚洲国际邮展上荣获镀金奖。刘佳维,现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秘书长。自70年代开始集邮,80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集邮工作。他对新中国、解放区邮票及邮品有所收藏,并倾心于专题集邮的研究和制作;曾在多种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关邮政、集邮等方面的文章;曾有集邮文献和邮集参加了全国集邮展览。  《火》这部展品之所以初出茅庐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首先就是它的
期刊
宋兴民老的逝世消息传来,使我非常震惊。我与宋老相识是1989年的事,是在’89全国集邮展览邮展工作会议上,从那以后十多年来接触越来越多。宋老那种无私奉献的兢兢业业精神,艰苦朴素、善于团结广大集邮者、特别是团结一起工作的集邮家们的好作风,使我感到宋老是一位真正的好领导、好同志、好邮友。  有一次宋老来四川参加全国邮展委员会会议,,我们四川集邮者都非常高兴。听说宋老尚未去过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我就尽点东
期刊
左起第三人为姜士楚(左起:朱培基、杨启明、姜士楚、沈曾华、周之同、赵人龙)责编/董至德我国著名集邮家姜士楚先生的邮集《华中人民邮政》于今年8月1日捐献给国家,这充分体现了姜老热爱集体、热爱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姜士楚先生,现年85岁,湖北省武汉市邮政局退休干部,14岁开始集邮,早年参加新光邮票研究会(会员号2544)、甲戌邮票会(会员号2059)等集邮组织。近二十年来,姜老协助组织成立湖北省、武汉市
期刊
最近我在一份民间邮刊上,看到该刊主编写的两篇文章:一为《八千里路云和月·往事如烟心澎湃———谈谈一枚寄给志愿军战士的实寄封》,一为《两岸通邮情万里———介绍一枚解放初期福州寄往台湾台中的实寄封》。如果是不明真相的邮人读来,文笔倒可以算做流畅生动,给人们的感染力不小。  然而,遗憾的是被作者吹嘘“珍贵”和“两岸通邮情万里”的两件“寄送封”,乃是不折不扣的伪品。这类假封早在1998年我即在《集邮》上做
期刊
加拿大是个独立的国家,但与英国有极深的渊源。它原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还是英联邦国家;其居民四成以上是英国的移民及其后裔,70%以上的人讲英语。英国女王至今仍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在加拿大的普通邮票上,英国女王的头像与加拿大国旗一样,是最常用的图案。  今年8月4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的百岁诞辰。要不要为这位百岁老人发行纪念邮票,成了加拿大邮政颇费思量的一件事情。按照加拿大邮政当局的政策,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