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在中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阿Q一生未娶妻,虽有过一场恋爱风波,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阿Q在调戏了小尼姑之后,小尼姑骂他会“断子绝孙”,但据说,《阿Q正传》一经发表,就不断地有人对号入座,说鲁迅就是在骂他云云。而且时至今日,“看他多阿Q”“你别阿Q了”诸如此类的话一点都不会让人感觉陌生,看来,阿Q非但没有“断子绝孙”,倒是子孙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很多时候阿Q还灵魂附体,跑到校园。成绩上不去,学生说:“要是我象谁谁那样勤奋,我成绩肯定比他好多了。”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但振振有辞:“我怎么会抄作业,我也就借鉴了一下。”“我怎么不会做题,我错的多只是我粗心罢了。”同学超过他了,竟理直气壮:“他现在成绩好怎么了,我过去可比他强多了。”“他成绩好怎么了,将来还不定谁比谁强呢。”违反纪律了还强词夺理:“违反纪律算什么,那是我胆子大。”“我就是不戴校牌怎么了,书呆子才一天到晚戴着呢。”……
《阿Q正传》里,鲁迅赋予阿Q“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等性格特点。后人把这些特点概括为四个字:阿Q精神。鲁迅将阿Q精神斥为“国民的劣根性”,是痛加贬斥的。班主任不是鲁迅,或者我们自己有时候就是一个阿Q,所以,班主任不必动气痛批或贬斥学生身上的阿Q精神,相反,如果换个角度看,学生身上的阿Q精神还可以是自信:“只要我怎么怎么,我就可以怎么怎么。”还可以是乐观:“将来还不定谁比谁强呢。”……
所以,花点心思,利用好阿Q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用好阿Q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心
窘迫的阿Q被人嘲笑时,暗自嘀咕:“我先前比你阔多了”;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阿Q心里酸溜溜的,脱口而出:“我儿子会比你阔的多”……“阔的多”是阿Q的经典名言,但阿Q先前是否阔过,阿Q的儿子将来是否能阔,这些都无从考证。但当“不阔”的阿Q窘迫的脱口说出这些名言时,当时的心里肯定是舒坦了许多。
我们可以去嘲笑阿Q的无中生有,自欺欺人,但我们谁没有窘迫过,学生中谁又没有成绩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如果能学习下阿Q的自我安慰,自我开解,尽快走出窘境,对学生尽快树立学习信心会大有好处。
班上有个男生,他今年高考考了603分,理科全校27名,普通班排名第一。谁能想到这个学生高一分班时,全校排名是700多名,高二下期末,名次位居全校300多名,除了入学名次,高一高二时,他没有一次排名进过前300名。他是怎样在高三一年时间里,满怀信心,名次冲到前边的呢?我认为靠的就是阿Q精神。
我刚带这个毕业班时,重点生几乎次次闹饥荒,我一直非常担心,因为班上能让人放心的,感觉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实在寥寥无几,而且还多是女生。所以,这个成绩还算马马虎虎的男生进入老师们关注的范围,成了老师心目中的重点大学临界生。但因他历次成绩并不理想,所以连他自己都不敢把高考目标定为“一本”,心里想着能有个“二本”就阿弥陀佛了。高考成绩一出来,他就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他连说“不敢相信”,而我也是被他的成绩吓了一跳。记得高三时第一次找他谈话,我鼓励他往前冲时,他就一句话“只有一年了,未必冲得上去”。但班主任跟学生谈话嘛,鼓励的话总是要说的,而且我后来还知道,他曾经有过一次辉煌,那就是高一入学分班的那次考试,他那次考了全校第159名,可以说也曾经“阔过”,所以,当他认为自己不一定赶得上学习好的同学时,我会反复跟他讲:“你有过辉煌,这说明你很聪明,加把劲,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冲到前面。”当时说的这些话实在有些阿Q“先前阔过”的味道;当他努力了,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甚至还有小小后退时,我又会反复跟他讲:“一定要坚持住,要不停的去拼,咱不比现在咱比高考。”这些话自然也十分像阿Q的“儿子会阔的多”。
阿Q精神加上任课老师的盯人战术,终于使学生取得了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高考成绩。真的可以说是阿Q精神在冥冥之中助了他一臂之力。感谢阿Q!
用好阿Q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阿Q在跟人打架输了之后也会愤愤不平,怎么办呢?打又打不过别人,所以阿Q只能等对手走远了,自己嘀咕几句:“儿子打老子”,来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是阿Q在自欺欺人,但自欺欺人后能换来阿Q的“得胜回朝”,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去嘲笑阿Q呢?
人很多时候是很无奈的,根本就管不了别人的嘴,听了不想听的话,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一味让自己难过吧,这时候,阿Q一把就不失为此时最明智的选择了。
好成绩是勤奋学来的,这是每个学生都会明白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嘛。但学生最喜欢听的是别人夸他聪明而不是称赞他勤奋。但现实是,很多人在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后,会很吝啬夸奖他人聪明,坚持要赞美人家是勤奋。勤奋本不是个贬义词,但虚荣心使然,多数人不喜欢被人夸成是勤奋,似乎勤奋了就不聪明了。勤奋在今天的校园,今天的学生那里,已经可怜地沦为了贬义词。
有一天放学后,我班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自觉学习,我在走廊站着,这时候,一个学生经过我班,看到我班还有那么多同学在学习,对我说:“老师,你班学生真勤奋。”又跟了一句:“我们班学生聪明,你们班学生勤奋,老师,是这样吧。”他说话声音大,但还是让我班的学生听得清清楚楚,有些学生立刻望着他望着我,等着看我的反应;有些学生刚抬了一下头又立刻埋下,很是羞愧的样子。我感觉到班上的空气都凝固了。我回答道:“不要乱说,你班聪明不聪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班同学既聪明又勤奋。”等那个学生走了,我走进教室,对学生们说:“什么是聪明,好好学了,学会了,考好了,那就是聪明,不勤奋,不出成绩,只标榜自己聪明就真的聪明了吗!”“不用学习就什么都会的人那也不叫聪明,那叫天才,我们班有天才吗?没有!但我们知道争分夺秒去学,我们学了,成绩上去了,我们至少都是聪明的。”
其实,聪明是什么,勤奋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得让学生勤奋再勤奋地学习,得让学生感觉到勤奋的学生才是聪明的学生。这是阿Q的自我安慰也罢,自欺欺人也好,反正,带着学生阿Q一把,学生心里舒坦了,勤奋起来不会再受“不聪明”的影响了,能提高成绩了,也就成功了。
用好阿Q精神,融洽师生关系
阿Q打架打不过别人想休战时会这样说“我是虫豸,好不好”,等对手走了又会说“这世道怎么怎么的,儿子打老子了”等等,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往往,我们会去嘲笑阿Q的自轻自贱,自欺欺人,但打不赢别人的阿Q又能怎么办呢?那时候阿Q的自嘲不也让他的对手暂时休战,让阿Q跟对手的关系还算融洽吗。
其实,适时适度的自嘲有时确实能产生融洽关系的奇效。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如果恰当使用自嘲,师生关系会很融洽。
去年中秋节前夕,班长跟我建议开一个小型晚会,让同学之间多些了解和沟通。我同意了,但同时又强调,晚会由学生操办,我不插手。中秋节当晚,班长急急忙忙找到我说:“任课老师都请过了,但老师们都说有事去不了,老师,你可一定要去,如果班主任也不去,同学们一定会失望的。”我参加了学生们组织的晚会,还在学生的再三要求下唱了一首歌,唱之前,我特意鼓动学生跟我一起唱,怕自己卡壳时下不了台。学生知道我不会,就一起笑着拍着手跟我唱了起来,场面颇是壮观。唱完后我故意问学生:“老师唱的是不是最好的?”学生回答的震天响:“是!”我又说:“既然最好,是不是来点最热烈的掌声。”于是,学生雷鸣般的掌声就响起来了。后来,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不约而同的写到了那次中秋晚会,写到了我唱的那首歌。字里行间,他们流露的尽是对班主任老师的喜爱和欢迎,竟没有一人嘲笑我拙劣的演唱。我的自嘲,不但没有损害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相反,它还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在很多方面,我继续着自嘲:球类比赛时,我自嘲自己是“球盲”,一点都不顾忌地表现了我对篮球、足球的惊人无知,还一次又一次地向班上男生虚心请教;猜谜语主题班会上,我没大没小地跟学生抢着说,猜对了,不客气地向主持人要奖品,错了,就自嘲自己老了,也不回避学生的哄笑——自从不怕在学生面前丢脸,勇于自嘲,我发现班级工作轻松、愉快多了。学生对我也似乎更亲近,更满意了。后来听人说,我班的学生还常常跟其他班的学生讲我这个班主任的无知和有知,光荣和丢脸的故事,并且透着自豪和幸福,惹得其他班级同学羡慕不已。
其实细想想也是,班主任只不过一个普通人,班主任跟学生的区别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班主任也会讲错话,也会在很多方面不如自己的学生。学会自嘲,学会接受学生的纠正和指导,不但自己轻松,学生也会觉得亲切,师生关系会更融洽。
作为班主任,阿Q一些,自嘲一些,换来轻松,换来融洽,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浙江缙云中学语文组)
《阿Q正传》里,鲁迅赋予阿Q“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等性格特点。后人把这些特点概括为四个字:阿Q精神。鲁迅将阿Q精神斥为“国民的劣根性”,是痛加贬斥的。班主任不是鲁迅,或者我们自己有时候就是一个阿Q,所以,班主任不必动气痛批或贬斥学生身上的阿Q精神,相反,如果换个角度看,学生身上的阿Q精神还可以是自信:“只要我怎么怎么,我就可以怎么怎么。”还可以是乐观:“将来还不定谁比谁强呢。”……
所以,花点心思,利用好阿Q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用好阿Q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心
窘迫的阿Q被人嘲笑时,暗自嘀咕:“我先前比你阔多了”;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阿Q心里酸溜溜的,脱口而出:“我儿子会比你阔的多”……“阔的多”是阿Q的经典名言,但阿Q先前是否阔过,阿Q的儿子将来是否能阔,这些都无从考证。但当“不阔”的阿Q窘迫的脱口说出这些名言时,当时的心里肯定是舒坦了许多。
我们可以去嘲笑阿Q的无中生有,自欺欺人,但我们谁没有窘迫过,学生中谁又没有成绩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如果能学习下阿Q的自我安慰,自我开解,尽快走出窘境,对学生尽快树立学习信心会大有好处。
班上有个男生,他今年高考考了603分,理科全校27名,普通班排名第一。谁能想到这个学生高一分班时,全校排名是700多名,高二下期末,名次位居全校300多名,除了入学名次,高一高二时,他没有一次排名进过前300名。他是怎样在高三一年时间里,满怀信心,名次冲到前边的呢?我认为靠的就是阿Q精神。
我刚带这个毕业班时,重点生几乎次次闹饥荒,我一直非常担心,因为班上能让人放心的,感觉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实在寥寥无几,而且还多是女生。所以,这个成绩还算马马虎虎的男生进入老师们关注的范围,成了老师心目中的重点大学临界生。但因他历次成绩并不理想,所以连他自己都不敢把高考目标定为“一本”,心里想着能有个“二本”就阿弥陀佛了。高考成绩一出来,他就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他连说“不敢相信”,而我也是被他的成绩吓了一跳。记得高三时第一次找他谈话,我鼓励他往前冲时,他就一句话“只有一年了,未必冲得上去”。但班主任跟学生谈话嘛,鼓励的话总是要说的,而且我后来还知道,他曾经有过一次辉煌,那就是高一入学分班的那次考试,他那次考了全校第159名,可以说也曾经“阔过”,所以,当他认为自己不一定赶得上学习好的同学时,我会反复跟他讲:“你有过辉煌,这说明你很聪明,加把劲,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冲到前面。”当时说的这些话实在有些阿Q“先前阔过”的味道;当他努力了,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甚至还有小小后退时,我又会反复跟他讲:“一定要坚持住,要不停的去拼,咱不比现在咱比高考。”这些话自然也十分像阿Q的“儿子会阔的多”。
阿Q精神加上任课老师的盯人战术,终于使学生取得了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高考成绩。真的可以说是阿Q精神在冥冥之中助了他一臂之力。感谢阿Q!
用好阿Q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阿Q在跟人打架输了之后也会愤愤不平,怎么办呢?打又打不过别人,所以阿Q只能等对手走远了,自己嘀咕几句:“儿子打老子”,来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是阿Q在自欺欺人,但自欺欺人后能换来阿Q的“得胜回朝”,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去嘲笑阿Q呢?
人很多时候是很无奈的,根本就管不了别人的嘴,听了不想听的话,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一味让自己难过吧,这时候,阿Q一把就不失为此时最明智的选择了。
好成绩是勤奋学来的,这是每个学生都会明白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嘛。但学生最喜欢听的是别人夸他聪明而不是称赞他勤奋。但现实是,很多人在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后,会很吝啬夸奖他人聪明,坚持要赞美人家是勤奋。勤奋本不是个贬义词,但虚荣心使然,多数人不喜欢被人夸成是勤奋,似乎勤奋了就不聪明了。勤奋在今天的校园,今天的学生那里,已经可怜地沦为了贬义词。
有一天放学后,我班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自觉学习,我在走廊站着,这时候,一个学生经过我班,看到我班还有那么多同学在学习,对我说:“老师,你班学生真勤奋。”又跟了一句:“我们班学生聪明,你们班学生勤奋,老师,是这样吧。”他说话声音大,但还是让我班的学生听得清清楚楚,有些学生立刻望着他望着我,等着看我的反应;有些学生刚抬了一下头又立刻埋下,很是羞愧的样子。我感觉到班上的空气都凝固了。我回答道:“不要乱说,你班聪明不聪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班同学既聪明又勤奋。”等那个学生走了,我走进教室,对学生们说:“什么是聪明,好好学了,学会了,考好了,那就是聪明,不勤奋,不出成绩,只标榜自己聪明就真的聪明了吗!”“不用学习就什么都会的人那也不叫聪明,那叫天才,我们班有天才吗?没有!但我们知道争分夺秒去学,我们学了,成绩上去了,我们至少都是聪明的。”
其实,聪明是什么,勤奋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得让学生勤奋再勤奋地学习,得让学生感觉到勤奋的学生才是聪明的学生。这是阿Q的自我安慰也罢,自欺欺人也好,反正,带着学生阿Q一把,学生心里舒坦了,勤奋起来不会再受“不聪明”的影响了,能提高成绩了,也就成功了。
用好阿Q精神,融洽师生关系
阿Q打架打不过别人想休战时会这样说“我是虫豸,好不好”,等对手走了又会说“这世道怎么怎么的,儿子打老子了”等等,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往往,我们会去嘲笑阿Q的自轻自贱,自欺欺人,但打不赢别人的阿Q又能怎么办呢?那时候阿Q的自嘲不也让他的对手暂时休战,让阿Q跟对手的关系还算融洽吗。
其实,适时适度的自嘲有时确实能产生融洽关系的奇效。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如果恰当使用自嘲,师生关系会很融洽。
去年中秋节前夕,班长跟我建议开一个小型晚会,让同学之间多些了解和沟通。我同意了,但同时又强调,晚会由学生操办,我不插手。中秋节当晚,班长急急忙忙找到我说:“任课老师都请过了,但老师们都说有事去不了,老师,你可一定要去,如果班主任也不去,同学们一定会失望的。”我参加了学生们组织的晚会,还在学生的再三要求下唱了一首歌,唱之前,我特意鼓动学生跟我一起唱,怕自己卡壳时下不了台。学生知道我不会,就一起笑着拍着手跟我唱了起来,场面颇是壮观。唱完后我故意问学生:“老师唱的是不是最好的?”学生回答的震天响:“是!”我又说:“既然最好,是不是来点最热烈的掌声。”于是,学生雷鸣般的掌声就响起来了。后来,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不约而同的写到了那次中秋晚会,写到了我唱的那首歌。字里行间,他们流露的尽是对班主任老师的喜爱和欢迎,竟没有一人嘲笑我拙劣的演唱。我的自嘲,不但没有损害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相反,它还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在很多方面,我继续着自嘲:球类比赛时,我自嘲自己是“球盲”,一点都不顾忌地表现了我对篮球、足球的惊人无知,还一次又一次地向班上男生虚心请教;猜谜语主题班会上,我没大没小地跟学生抢着说,猜对了,不客气地向主持人要奖品,错了,就自嘲自己老了,也不回避学生的哄笑——自从不怕在学生面前丢脸,勇于自嘲,我发现班级工作轻松、愉快多了。学生对我也似乎更亲近,更满意了。后来听人说,我班的学生还常常跟其他班的学生讲我这个班主任的无知和有知,光荣和丢脸的故事,并且透着自豪和幸福,惹得其他班级同学羡慕不已。
其实细想想也是,班主任只不过一个普通人,班主任跟学生的区别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班主任也会讲错话,也会在很多方面不如自己的学生。学会自嘲,学会接受学生的纠正和指导,不但自己轻松,学生也会觉得亲切,师生关系会更融洽。
作为班主任,阿Q一些,自嘲一些,换来轻松,换来融洽,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浙江缙云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