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糖尿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引起骨质病变的比率虽然不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放射科医生忽略而造成漏诊现象也并不少见。为此研究探讨糖尿病性骨病X射线诊断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病影像学检查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90-01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我院2004年一2009年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人30例,对发病部位进行常规x线拍片检查,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5岁以上15人,年龄60岁以上5人。经X线照片表现:右足第2、3骨远端及第2近节趾骨大部份骨质吸收、溶解。第2近节趾骨及第3近节趾骨基底部残留离断的碎骨片,第2、3趾关节及第2近趾间关节结构段报,第2、3骨中远段骨膜增生与其下方骨皮质相融合而成为硬化的皮质,厚度达0.scm,类似“骨舟”样改变.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余未见特殊。脚片示两肺心肠均未见异常。X线诊断:抢尿病性骨病。 讨论:本病发生于箱尿病息者,具有典型的箱尿病症状,而一般箱尿病只表现骨质硫松而无任何骨璐症状,只有当掩尿病息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症次,如肿胀、穿孔性演疡、坏疽、感觉神经的功能障碍薄而反复发作。
1.2分别拍膝关节和踝关节正侧位X光片,足趾正斜位片,结合临床病史,分析X光片表现。结果 30例病例中有9例骨质明显疏松、吸收、萎缩,部分骨质缺如,软组织肿胀,3例有深度溃疡,都以踝关节以下骨质改变明显,2例膝关节后方动脉血管明显硬化。且病史较长、10年以上,年龄偏大,在50岁~80岁之间。结论糖尿病性骨病与病程长短及糖尿病轻重有密切关系,病程长、病情严重者骨改变明显,病程短且病情较轻者骨质基本无改变。X射线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由于糖尿病人的逐年增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糖尿病足部病变的X线表现
方法 对上述30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伴有足骨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双足X线平片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糖尿病足部病变X线表现有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及脱位、血管钙化和软组织改变。结论 X线平片检查,基本反映其大体病理改变,是影像学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的基本方法。
糖尿病足部病变(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早诊断治疗对避免截肢(趾),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岁。
3 双足X线平片
影像检查结果为足部X线表现有以下几种:
3.1骨质疏松:100%(40/40),双足均表现骨质密度减低,皮质变薄,骨髓质中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
3.2骨质破坏:占60%(24/40),见于伴有骨髓炎患者,表现骨质破坏区骨小梁模糊、消失,个别患者(8/40)有死骨出现。
3.3病理骨折及脱位:骨折发生于趾骨及跖骨,占15%(6/40),趾间关节,跖趾关节半脱位占15%(6/40)。四是血管钙化:出现于足背动脉及分支者占87.5%(35/40),胫后动脉占87.5%(35/40),足背静脉钙化占27.5%(11/40)。X线片可见沿血管壁纤细致密钙化影。五是软组织改变:占90%(36/40),表现为软组织肿胀,伴有明显溃疡或瘘管者(12/40),可见皮肤表面不规则缺损或内陷,伴有产气性细菌感染者可见皮下软组织内低密度的透气征象,占32.5%(13/40)。干性坏疽占20%(8/40)表现软组织变薄且密度增高。另有7例患者已行截趾术。
4糖尿病属全球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足是患者致残的最主要因素。其基本病变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神经、血管病变所致,另外对疾病认识不足,不良卫生习惯也是促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4.1骨质改变
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同时由于骨坚度的降低易引起病理骨折,且不易愈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糖尿病人存在高血糖状态,大量含糖尿液排出时,伴有大量钙镁丢失,其中亦与维生素代谢,钙调节激素、降钙素的影响有关[1]。骨质疏松X线平片出现相对较晚,当矿物质损失达30%以上时可显示相应改变。骨骼改变中另一个常见现象为骨质破坏,见于骨髓炎患者,初期为骨小梁模糊、消失,随着病情进展,骨破坏区出现,甚至有死骨出现,骨端可呈残留如笔尖状硬化骨干中心。同时可伴有骨膜反应、骨质增生等。病变部位以跖骨头及趾骨基底部为多。目前X线平片仍是诊断糖尿病骨病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方法[2],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疾病演变提供参考。但其缺点为敏感性不高。目前影像学检查中,以MR敏感性最高,Weinstein[3]报告,MR诊断骨髓炎敏感性高达100%。临床怀疑有骨质改变时,在平片的基础上应及时行MR检查,对及早发现、治疗骨髓炎非常重要。
4.2 血管改变
糖尿病人周围血管病变具有其特点:①与非糖尿病人分布不同。糖尿病血管病变易发生于膝部以下的胫腓动脉,尤以胫动脉多见。②血管中膜动脉钙化更为突出,多见于踝、胫动脉及远端分支。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导致足部功能障碍、坏疽、截肢(趾)的直接原因。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可准确了解血管受损的程度及范围。X线平片可见血管壁钙化的直接征象。
4.3 软组织感染
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糖代谢紊乱,长期组织葡萄糖含量高,有利于细菌繁殖,而且组织缺血缺氧,机体修复能力差所致,也是本组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①急性软组织感染:通常由于足部皮肤受损而引起,也有少数是由于全身其他部位感染而继发,以蜂窝组织炎最多见。X线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伴有产气细菌感染时,于皮下,肌肉束间或内有低密度透气影。②足部溃疡感染:轻者X线可无阳性发现,当溃疡较深或合并窦道时,可见皮肤、软组织不规则缺损或凹陷。值得注意的是,软组织感染时骨髓炎发生率高。所以在行X线检查时,应仔细观察骨质改变,同时行MR检查,以提高骨髓炎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避免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对30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R、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存在骨质疏松;8例患者有较明显的骨质萎缩,骨干对称性变细;关节旁皮质骨缺损4例,呈磨尖铅笔畸形;骨性关节炎1例;夏科关节1例;局部软组织肿胀9例,其中4例见小血管钙化影。结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及周围组织肿胀等,根据其表现早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病影像学检查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90-01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我院2004年一2009年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人30例,对发病部位进行常规x线拍片检查,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5岁以上15人,年龄60岁以上5人。经X线照片表现:右足第2、3骨远端及第2近节趾骨大部份骨质吸收、溶解。第2近节趾骨及第3近节趾骨基底部残留离断的碎骨片,第2、3趾关节及第2近趾间关节结构段报,第2、3骨中远段骨膜增生与其下方骨皮质相融合而成为硬化的皮质,厚度达0.scm,类似“骨舟”样改变.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余未见特殊。脚片示两肺心肠均未见异常。X线诊断:抢尿病性骨病。 讨论:本病发生于箱尿病息者,具有典型的箱尿病症状,而一般箱尿病只表现骨质硫松而无任何骨璐症状,只有当掩尿病息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症次,如肿胀、穿孔性演疡、坏疽、感觉神经的功能障碍薄而反复发作。
1.2分别拍膝关节和踝关节正侧位X光片,足趾正斜位片,结合临床病史,分析X光片表现。结果 30例病例中有9例骨质明显疏松、吸收、萎缩,部分骨质缺如,软组织肿胀,3例有深度溃疡,都以踝关节以下骨质改变明显,2例膝关节后方动脉血管明显硬化。且病史较长、10年以上,年龄偏大,在50岁~80岁之间。结论糖尿病性骨病与病程长短及糖尿病轻重有密切关系,病程长、病情严重者骨改变明显,病程短且病情较轻者骨质基本无改变。X射线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由于糖尿病人的逐年增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糖尿病足部病变的X线表现
方法 对上述30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伴有足骨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双足X线平片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糖尿病足部病变X线表现有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及脱位、血管钙化和软组织改变。结论 X线平片检查,基本反映其大体病理改变,是影像学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的基本方法。
糖尿病足部病变(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早诊断治疗对避免截肢(趾),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岁。
3 双足X线平片
影像检查结果为足部X线表现有以下几种:
3.1骨质疏松:100%(40/40),双足均表现骨质密度减低,皮质变薄,骨髓质中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
3.2骨质破坏:占60%(24/40),见于伴有骨髓炎患者,表现骨质破坏区骨小梁模糊、消失,个别患者(8/40)有死骨出现。
3.3病理骨折及脱位:骨折发生于趾骨及跖骨,占15%(6/40),趾间关节,跖趾关节半脱位占15%(6/40)。四是血管钙化:出现于足背动脉及分支者占87.5%(35/40),胫后动脉占87.5%(35/40),足背静脉钙化占27.5%(11/40)。X线片可见沿血管壁纤细致密钙化影。五是软组织改变:占90%(36/40),表现为软组织肿胀,伴有明显溃疡或瘘管者(12/40),可见皮肤表面不规则缺损或内陷,伴有产气性细菌感染者可见皮下软组织内低密度的透气征象,占32.5%(13/40)。干性坏疽占20%(8/40)表现软组织变薄且密度增高。另有7例患者已行截趾术。
4糖尿病属全球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足是患者致残的最主要因素。其基本病变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神经、血管病变所致,另外对疾病认识不足,不良卫生习惯也是促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4.1骨质改变
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同时由于骨坚度的降低易引起病理骨折,且不易愈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糖尿病人存在高血糖状态,大量含糖尿液排出时,伴有大量钙镁丢失,其中亦与维生素代谢,钙调节激素、降钙素的影响有关[1]。骨质疏松X线平片出现相对较晚,当矿物质损失达30%以上时可显示相应改变。骨骼改变中另一个常见现象为骨质破坏,见于骨髓炎患者,初期为骨小梁模糊、消失,随着病情进展,骨破坏区出现,甚至有死骨出现,骨端可呈残留如笔尖状硬化骨干中心。同时可伴有骨膜反应、骨质增生等。病变部位以跖骨头及趾骨基底部为多。目前X线平片仍是诊断糖尿病骨病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方法[2],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疾病演变提供参考。但其缺点为敏感性不高。目前影像学检查中,以MR敏感性最高,Weinstein[3]报告,MR诊断骨髓炎敏感性高达100%。临床怀疑有骨质改变时,在平片的基础上应及时行MR检查,对及早发现、治疗骨髓炎非常重要。
4.2 血管改变
糖尿病人周围血管病变具有其特点:①与非糖尿病人分布不同。糖尿病血管病变易发生于膝部以下的胫腓动脉,尤以胫动脉多见。②血管中膜动脉钙化更为突出,多见于踝、胫动脉及远端分支。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导致足部功能障碍、坏疽、截肢(趾)的直接原因。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可准确了解血管受损的程度及范围。X线平片可见血管壁钙化的直接征象。
4.3 软组织感染
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糖代谢紊乱,长期组织葡萄糖含量高,有利于细菌繁殖,而且组织缺血缺氧,机体修复能力差所致,也是本组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①急性软组织感染:通常由于足部皮肤受损而引起,也有少数是由于全身其他部位感染而继发,以蜂窝组织炎最多见。X线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伴有产气细菌感染时,于皮下,肌肉束间或内有低密度透气影。②足部溃疡感染:轻者X线可无阳性发现,当溃疡较深或合并窦道时,可见皮肤、软组织不规则缺损或凹陷。值得注意的是,软组织感染时骨髓炎发生率高。所以在行X线检查时,应仔细观察骨质改变,同时行MR检查,以提高骨髓炎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避免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对30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R、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存在骨质疏松;8例患者有较明显的骨质萎缩,骨干对称性变细;关节旁皮质骨缺损4例,呈磨尖铅笔畸形;骨性关节炎1例;夏科关节1例;局部软组织肿胀9例,其中4例见小血管钙化影。结论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及周围组织肿胀等,根据其表现早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