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人形容印度是一个地狱与天堂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的国度。也许那是特指孟买对比强烈的贫富悬殊:站在洗一件衣服仅挣10卢比(合人民币1元钱)的万人洗衣场壮观的“大坑”前,只要转身180度,就能看到不远处两幢高楼拔地而起,而它们中间那座灰绿色建筑就是传说中造价10亿美元,却只居住着5户人家的天价豪宅。
2012年,我和另外四位同伴在印度度过了“十一黄金周”。这次我带上了自己新购置的摄像机SONY VG20E,期待着它18-200mm的变焦镜头能捕捉到印度鲜艳的色彩和浓郁的异国风情。在印度的短短11天,我们几乎不停地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穿梭,以至于我对那种强烈的对比都已经感到麻木了。
缘起
在用两天一夜剪辑完成从印度拍摄回来的这部短片《天堂·地狱·人间》后,我突然觉得这就像是我的一部影像游记。记得旅德摄影家王小慧在《我的视觉日记》中用图片记录生活,而我则用摄像机表达着行走在路上的心灵感悟。
旅行和纪录片,就像我身边的好友,伴我感悟人生。2009年我曾独自一人,拿着小DV,沿中国陆路边境线采访当地边民,并独立制作完成八集电视纪录片《边疆问路》。三年后,我又出发了,来到全世界灵修爱好者的圣地印度。我没什么拍摄计划,就这么带着新机器上路了,短暂的行程虽然不比三年前那三个月艰苦的“问路”之旅,但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奇妙而深刻的撞击,更一气呵成完成了30分钟的短片。
淡淡的绚烂的印度
在印度,只要我们一停留,就会有许多人主动上前要求与我们合影。他们不急切,也不多说话,只是用一种真诚的眼神望着你,并示意合影。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拍,尤其是穿着鲜艳纱丽的女子。
在我看来,印度人的可爱就在于此,他们个个几乎都是淡定哥淡定姐,享受着他们简单的快乐,直接地表达他们对外界的好奇与热情,以及对美的追寻。至于小商小贩的忽悠,我们现在也越来越习惯,他们忽悠他们的,只要我们不接受,他们一般也决不强求。
不强求,是的,这几乎是印度民众的共同点。我无处不感受到这种不强求,那说明,这是他们的文化。
夜游新德里
飞机在凌晨一点多到达新德里。时间尚早,在赶赴5点50分开往阿格拉的火车前,我们决定用几小时夜游总统府、印度门等景点。从机场打车到总统府的路上,我就开始摆弄摄像机,开始使用手动曝光调节模式。在没有任何灯光的情况下,这一功能可以让画面中的夜景瞬间点亮。如果拍摄单反像片,曝光时间延长,只要保持手稳,就可以拍出清晰的图像。但在这种模式下拍摄动态影像,画面则会出现延时,人动起来都像是拖着鬼影。我还没来得及琢磨怎么把这一模式去掉,用自动曝光的正常动态拍摄录像,就卷入到我们到达印度之初的第一场与当地人的纠纷。
在机场原本说好包车游玩三个景点,最后将我们送达火车站,共收费300卢比,不料司机却不认账,执意要打表,还走明显的S形绕路,到达印度门后结账700卢比。为了尽快了结,我们付了冤枉钱。经过这一事件,我依然没有机会在印度门找到转换曝光模式的按钮,只好随意拍几张照片。这时,一辆小“突突”车,停在我们跟前。这是印度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相当于国内的三轮蹦蹦车。对此我们早有耳闻,当然迫不及待想要试乘。但只有一辆车,我们可是五个人外加十件行李呢?谁知,司机淡定地示意没问题,而且马上开始变“戏法儿”。几分钟后,我们居然真的全坐了上去。我举着还没有转换模式的摄像机,拍下了这个片段。每位旅伴的兴奋溢于言表。车动起来后,画面中拉出几道因为延时而产生的光束,就像一幅抽象画。
大家正感叹印度的不可思议,突然,一位印度哥们儿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跳上了我们开足马力正行进着的车,坐在了司机右侧的小把手上。虽然我的画面无法清晰地拍摄下他的面孔,但产生了奇特的视觉效果。在手动曝光模式下,除了动态速度有延时,光线是暖色系的。在后期剪辑中,我完整地采用了这段素材。在几次放映活动中,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觉出那是因为不熟悉设备曝光模式而产生的尴尬。
记录还是创作
作为一位独立纪录片人,选购摄像机时,我曾在佳能EOS 5D Mark Ⅱ和SONY VG20E之间做选择,因为前者具有情调质感成像,而我也在拍摄商业宣传片时使用过,但佳能EOS 5D Mark Ⅱ毕竟是单反照相机,高素质录制时,就会在15分钟时自动断录。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SONY VG20E,而且它可拆装变焦镜头,让画面的艺术性开发空间变得更大。这次我在印度就充分玩味了变焦镜头带来的成像质感。因为印度的色彩非常艳丽,建筑雕塑都富有历史的厚度和精湛的美感,印度姑娘们五颜六色的纱丽,以及印度人高高的鼻梁、深眼窝,他们无处不在的宗教的神圣和宁静,这一切都需要更艺术化的画面去表达。而哪怕是在孟买市中心全世界最大的贫民窟之一中穿行,即便实际环境怎样的脏乱差,单反镜头都及时捕捉到了真实的空间,同时又赋予了一层朦胧的光感。
人间就是感受
在开始剪辑从印度拍回来的素材前,我一直试图整理出一条线索或者思路,来概括我眼中的印度。回想起来,我们不是从乱糟糟的集市突然闯入一座安静惬意的老藩王庭院或者寺庙或者宫殿,就是在忽冷忽热、毛毯发臭的火车上睡了一夜之后走进阿姆利则金庙随处可躺的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大理石回廊;要么就是拉着行李箱小心翼翼躲过路中央酣睡的人们,从火车站忽地到达一座临湖的酒店,冲一个及时的热水澡。
作为旅行者,我们在奔波中体味着现实印度从地狱到天堂的轮回。而那些长年生活在印度的人们,他们的包容性不知该有多大。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和我聊到她在澳洲读书期间的印度同学。那是一位家境优越的雅利安印度人,穿戴举止都有贵族气质。可是同时,她又非常能凑合。有一次,她和大家聚餐,姗姗来迟,居然二话不少,从餐桌上那些和垃圾堆在一起的残羹中挑拣了几块能吃的西瓜。在学业上,她更是有一种韧性,生存能力之强绝对与她那种对生活大尺度的包容有关。
信仰的国度
有时,我在想,印度就像是一个人间的缩影。地狱与天堂在别的国家也有,只不过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比较分散。其实,地狱与天堂悬殊的对比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们在内心筑起的对这种悬殊对比的恐惧。“我不愿下地狱,我要上天堂。”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渴望。在印度倒好,管它地狱还是天堂,我不在意它的界线,让它自然共存好了,反正无论贫富,最终都是要随恒河漂走的。
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贫富悬殊夸张到孟买那样的程度,印度人却很少表现出仇富、纠结或烦躁。各个阶层的人们似乎是各过各的日子,各寻各的乐子。
11亿人口的印度人在这么小面积的国土上共生共息,以他们保存完好的古老文明遗迹、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文化,吸引着全球观光客。而那里的人民所葆佑的淳朴,无疑是那些名胜古迹之外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印度式的平和
离开斋普尔的时候,我们坐上了一列驶向德里的火车,准备在那儿转夜车前往阿姆利则。由于这是一列过路车,当天下午从瓦拉纳西始发的。所以,当我们上车时,铺位上都睡着人,大小包裹堵在过道上。狼狈的我们只好把熟睡的占座者叫醒。他们淡定地换地方。上铺还突然下来一位穿着红白纱丽的年轻女子,她的一只鞋不见了。我们也帮她寻找,可周围实在太乱。没想到,她就这样安静地光着一只脚,离开了车厢,飘飞的纱丽迎着窗外吹进来的风,像只被雨淋湿暂时飞不动的天鹅,但无论怎么狼狈,也不会影响她的优雅。后来,我们帮她寻到了鞋,总算是物归原主。印度式的平和,居然在以脏乱差闻名的火车上,以如此的方式触动了我。
带着这些被深深触动的余温,我将在印度所拍摄的将近10个小时的素材整理完毕,一部短片已然心中生成。我打破了旅行时的路线地点时间顺序,采用散文式的手法进行剪辑。以天堂与地狱鲜明的对比开篇,随后展现印度现实人间的方方面面。平和中必定有幽默,幽默中必定有智慧。我想充分体现印度特有的幽默感。“不可思议的印度”,动静结合地变换着节奏,观众们能大笑,能静思,影像游记一定是做来能够供大家分享的。
短片的最后我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感受:“带着一颗平和的心,天堂与地狱并存就是人间。”
2012年,我和另外四位同伴在印度度过了“十一黄金周”。这次我带上了自己新购置的摄像机SONY VG20E,期待着它18-200mm的变焦镜头能捕捉到印度鲜艳的色彩和浓郁的异国风情。在印度的短短11天,我们几乎不停地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穿梭,以至于我对那种强烈的对比都已经感到麻木了。
缘起
在用两天一夜剪辑完成从印度拍摄回来的这部短片《天堂·地狱·人间》后,我突然觉得这就像是我的一部影像游记。记得旅德摄影家王小慧在《我的视觉日记》中用图片记录生活,而我则用摄像机表达着行走在路上的心灵感悟。
旅行和纪录片,就像我身边的好友,伴我感悟人生。2009年我曾独自一人,拿着小DV,沿中国陆路边境线采访当地边民,并独立制作完成八集电视纪录片《边疆问路》。三年后,我又出发了,来到全世界灵修爱好者的圣地印度。我没什么拍摄计划,就这么带着新机器上路了,短暂的行程虽然不比三年前那三个月艰苦的“问路”之旅,但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奇妙而深刻的撞击,更一气呵成完成了30分钟的短片。
淡淡的绚烂的印度
在印度,只要我们一停留,就会有许多人主动上前要求与我们合影。他们不急切,也不多说话,只是用一种真诚的眼神望着你,并示意合影。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拍,尤其是穿着鲜艳纱丽的女子。
在我看来,印度人的可爱就在于此,他们个个几乎都是淡定哥淡定姐,享受着他们简单的快乐,直接地表达他们对外界的好奇与热情,以及对美的追寻。至于小商小贩的忽悠,我们现在也越来越习惯,他们忽悠他们的,只要我们不接受,他们一般也决不强求。
不强求,是的,这几乎是印度民众的共同点。我无处不感受到这种不强求,那说明,这是他们的文化。
夜游新德里
飞机在凌晨一点多到达新德里。时间尚早,在赶赴5点50分开往阿格拉的火车前,我们决定用几小时夜游总统府、印度门等景点。从机场打车到总统府的路上,我就开始摆弄摄像机,开始使用手动曝光调节模式。在没有任何灯光的情况下,这一功能可以让画面中的夜景瞬间点亮。如果拍摄单反像片,曝光时间延长,只要保持手稳,就可以拍出清晰的图像。但在这种模式下拍摄动态影像,画面则会出现延时,人动起来都像是拖着鬼影。我还没来得及琢磨怎么把这一模式去掉,用自动曝光的正常动态拍摄录像,就卷入到我们到达印度之初的第一场与当地人的纠纷。
在机场原本说好包车游玩三个景点,最后将我们送达火车站,共收费300卢比,不料司机却不认账,执意要打表,还走明显的S形绕路,到达印度门后结账700卢比。为了尽快了结,我们付了冤枉钱。经过这一事件,我依然没有机会在印度门找到转换曝光模式的按钮,只好随意拍几张照片。这时,一辆小“突突”车,停在我们跟前。这是印度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相当于国内的三轮蹦蹦车。对此我们早有耳闻,当然迫不及待想要试乘。但只有一辆车,我们可是五个人外加十件行李呢?谁知,司机淡定地示意没问题,而且马上开始变“戏法儿”。几分钟后,我们居然真的全坐了上去。我举着还没有转换模式的摄像机,拍下了这个片段。每位旅伴的兴奋溢于言表。车动起来后,画面中拉出几道因为延时而产生的光束,就像一幅抽象画。
大家正感叹印度的不可思议,突然,一位印度哥们儿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跳上了我们开足马力正行进着的车,坐在了司机右侧的小把手上。虽然我的画面无法清晰地拍摄下他的面孔,但产生了奇特的视觉效果。在手动曝光模式下,除了动态速度有延时,光线是暖色系的。在后期剪辑中,我完整地采用了这段素材。在几次放映活动中,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觉出那是因为不熟悉设备曝光模式而产生的尴尬。
记录还是创作
作为一位独立纪录片人,选购摄像机时,我曾在佳能EOS 5D Mark Ⅱ和SONY VG20E之间做选择,因为前者具有情调质感成像,而我也在拍摄商业宣传片时使用过,但佳能EOS 5D Mark Ⅱ毕竟是单反照相机,高素质录制时,就会在15分钟时自动断录。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SONY VG20E,而且它可拆装变焦镜头,让画面的艺术性开发空间变得更大。这次我在印度就充分玩味了变焦镜头带来的成像质感。因为印度的色彩非常艳丽,建筑雕塑都富有历史的厚度和精湛的美感,印度姑娘们五颜六色的纱丽,以及印度人高高的鼻梁、深眼窝,他们无处不在的宗教的神圣和宁静,这一切都需要更艺术化的画面去表达。而哪怕是在孟买市中心全世界最大的贫民窟之一中穿行,即便实际环境怎样的脏乱差,单反镜头都及时捕捉到了真实的空间,同时又赋予了一层朦胧的光感。
人间就是感受
在开始剪辑从印度拍回来的素材前,我一直试图整理出一条线索或者思路,来概括我眼中的印度。回想起来,我们不是从乱糟糟的集市突然闯入一座安静惬意的老藩王庭院或者寺庙或者宫殿,就是在忽冷忽热、毛毯发臭的火车上睡了一夜之后走进阿姆利则金庙随处可躺的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大理石回廊;要么就是拉着行李箱小心翼翼躲过路中央酣睡的人们,从火车站忽地到达一座临湖的酒店,冲一个及时的热水澡。
作为旅行者,我们在奔波中体味着现实印度从地狱到天堂的轮回。而那些长年生活在印度的人们,他们的包容性不知该有多大。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和我聊到她在澳洲读书期间的印度同学。那是一位家境优越的雅利安印度人,穿戴举止都有贵族气质。可是同时,她又非常能凑合。有一次,她和大家聚餐,姗姗来迟,居然二话不少,从餐桌上那些和垃圾堆在一起的残羹中挑拣了几块能吃的西瓜。在学业上,她更是有一种韧性,生存能力之强绝对与她那种对生活大尺度的包容有关。
信仰的国度
有时,我在想,印度就像是一个人间的缩影。地狱与天堂在别的国家也有,只不过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比较分散。其实,地狱与天堂悬殊的对比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们在内心筑起的对这种悬殊对比的恐惧。“我不愿下地狱,我要上天堂。”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渴望。在印度倒好,管它地狱还是天堂,我不在意它的界线,让它自然共存好了,反正无论贫富,最终都是要随恒河漂走的。
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贫富悬殊夸张到孟买那样的程度,印度人却很少表现出仇富、纠结或烦躁。各个阶层的人们似乎是各过各的日子,各寻各的乐子。
11亿人口的印度人在这么小面积的国土上共生共息,以他们保存完好的古老文明遗迹、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文化,吸引着全球观光客。而那里的人民所葆佑的淳朴,无疑是那些名胜古迹之外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印度式的平和
离开斋普尔的时候,我们坐上了一列驶向德里的火车,准备在那儿转夜车前往阿姆利则。由于这是一列过路车,当天下午从瓦拉纳西始发的。所以,当我们上车时,铺位上都睡着人,大小包裹堵在过道上。狼狈的我们只好把熟睡的占座者叫醒。他们淡定地换地方。上铺还突然下来一位穿着红白纱丽的年轻女子,她的一只鞋不见了。我们也帮她寻找,可周围实在太乱。没想到,她就这样安静地光着一只脚,离开了车厢,飘飞的纱丽迎着窗外吹进来的风,像只被雨淋湿暂时飞不动的天鹅,但无论怎么狼狈,也不会影响她的优雅。后来,我们帮她寻到了鞋,总算是物归原主。印度式的平和,居然在以脏乱差闻名的火车上,以如此的方式触动了我。
带着这些被深深触动的余温,我将在印度所拍摄的将近10个小时的素材整理完毕,一部短片已然心中生成。我打破了旅行时的路线地点时间顺序,采用散文式的手法进行剪辑。以天堂与地狱鲜明的对比开篇,随后展现印度现实人间的方方面面。平和中必定有幽默,幽默中必定有智慧。我想充分体现印度特有的幽默感。“不可思议的印度”,动静结合地变换着节奏,观众们能大笑,能静思,影像游记一定是做来能够供大家分享的。
短片的最后我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感受:“带着一颗平和的心,天堂与地狱并存就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