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高速发展,在2000年左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市场的火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火爆的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作品成交量急速下降,画廊为了解决经营上的困境,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青年艺术家就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艺术市场大量泡沫的存在,初登舞台的青年艺术家思想不成熟,在市场、名声、利益的诱惑下,摸索前进,青年艺术家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主力,他们终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写者,如何在各种诱惑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坚守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立场,使他们面临的主要议题。
关键词:青年艺术家;矛盾;市场学术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只有短短三十余年的时间,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发展到今天的当代艺术现场,青年艺术家一直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力量,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这十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发展的十年,随着85美术思潮和89中国当代艺术大展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当代艺术渐趋活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展览不断,其他城市当代艺术展览也是数不胜数,画家村、私人画廊、美术馆也如雨后春笋兴起,都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70、80后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都与前人不同,他们大多接受正规、系统的学院教育,有扎实的绘画技法,有更广的文化视野,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们生活的随心所欲,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更渴望展现自己。
正如徐冰在《给年轻艺术家的信》中提到的“大部分来Ny发展的年轻艺术家都急于进入这主流系统”1。青年艺术家在进入社会后,都急切的希望得到认可,通过参加展览只是一种途径,寻求画廊的支持能更快的拓展自己,获得更多的展览机会。画廊会为青年艺术家安排展览等学术活动,向青年艺术家订购作品,青年艺术家则可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支持创作。但为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导致青年艺术家急于创作出富有个性、异于他人的作品,缺少内作品内涵的思考。高密度的展览活动和画廊对利益的追求,又是的青年艺术家屈从于大众的审美爱好,生产很多雷同性的作品,大众由此产生的审美疲劳,对青年艺术家成长发展不利。而有市场的作品没有学术性,而有学术性的作品又没有市场,也导致了青年艺术家对市场追逐而降低了作品的学术性。
2008年经济危机后,大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持谨慎的态度,当代艺术市场已开始萎缩,关注青年艺术家也成为资本运作的一根“救命稻草”。青年艺术家他们有着更强的可塑性,在未来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一片名为《青年艺术家红火之忧》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以青年艺术家为题材的各类展览活动愈演愈烈,只能说明青年艺术家正在被凋敝的艺术市场无情地变成艺术快餐,他们的实属生命正成为艺术市场衰败并竭泽而渔的附庸牺牲品”。作者是否太杞人忧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画廊签约一个艺术家,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否能迎合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利益成为硬道理,如何在艺术市场中保持作品的学术性,在纷扰中留出自我思考的时间,是青年艺术家需要平衡的矛盾。作品自身的学术价值才是艺术家安身立命的法宝,才能在一轮轮洗牌中留下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报纸、期刊、网络、电视等平台都介入了艺术领域,各种主题展、提名展不断增加,策展人的成功宣传、包装、策划,艺术界大有向娱乐圈过渡的趋势。展厅内也是人头攒动,青年艺术家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展覽成为艺术家宣传自身,汇集人气的最好方式,如果作品包含引人注意的话题性,那么只要谈论够多,影响够大,艺术家的知名度就能更高。而是艺术市场正是通过“名声”换取资本。青年艺术家在各种内容大同小异的展览和各类宣传疲于奔命,提高曝光率,留给自己创作的时间将会不断被压缩,展览中只会呈现出千篇一律、苍白无力的作品。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市场逐步完善,随着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各种艺术基金进入艺术市场,政府运作的国家艺术基金以及民间基金纷纷进入艺术市场,他们肃然不想国外的艺术基金有着完善的制度,但是他们也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很多评论家对于青年艺术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垮掉的一代”、“自私”、“没有责任心”是形容他们的标签,著名国际策展人、英国批评家凯伦·史密斯曾对中国青年艺术家做了这样的概括“这批年轻人处在一个没有明确的文化价值、没有明确艺术心态和没有自己位置,并且处于生态环境更加复杂,时时刻刻需要应对学术与市场。”2凯伦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青年艺术家所处的尴尬处境。
徐冰在《给年轻艺术家的信》中也提到“今天的艺术家,重要的不是一头扎到这个系统中去。而是找到一个与这个系统合适的位置和关系。”3 青年艺术家终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角,面对复杂的学术环境以及前辈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高度,他们必须在市场与学术之间做好平衡,避免为了迎合市场而一味追求卖相,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在摇摆不定的艺术观念中寻求自我,寻找出路。
参考文献:
[1]徐冰.《徐冰给年轻艺术家的一封信》[M].http://artist.baozang.com/9323,2011年.
[2]邹佩吟.《剖析成都“80后”艺术家症候群》[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徐冰.《徐冰给年轻艺术家的一封信》[M].http://artist.baozang.com/9323.2011年.
关键词:青年艺术家;矛盾;市场学术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只有短短三十余年的时间,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发展到今天的当代艺术现场,青年艺术家一直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力量,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这十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发展的十年,随着85美术思潮和89中国当代艺术大展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当代艺术渐趋活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展览不断,其他城市当代艺术展览也是数不胜数,画家村、私人画廊、美术馆也如雨后春笋兴起,都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70、80后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都与前人不同,他们大多接受正规、系统的学院教育,有扎实的绘画技法,有更广的文化视野,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们生活的随心所欲,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更渴望展现自己。
正如徐冰在《给年轻艺术家的信》中提到的“大部分来Ny发展的年轻艺术家都急于进入这主流系统”1。青年艺术家在进入社会后,都急切的希望得到认可,通过参加展览只是一种途径,寻求画廊的支持能更快的拓展自己,获得更多的展览机会。画廊会为青年艺术家安排展览等学术活动,向青年艺术家订购作品,青年艺术家则可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支持创作。但为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导致青年艺术家急于创作出富有个性、异于他人的作品,缺少内作品内涵的思考。高密度的展览活动和画廊对利益的追求,又是的青年艺术家屈从于大众的审美爱好,生产很多雷同性的作品,大众由此产生的审美疲劳,对青年艺术家成长发展不利。而有市场的作品没有学术性,而有学术性的作品又没有市场,也导致了青年艺术家对市场追逐而降低了作品的学术性。
2008年经济危机后,大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持谨慎的态度,当代艺术市场已开始萎缩,关注青年艺术家也成为资本运作的一根“救命稻草”。青年艺术家他们有着更强的可塑性,在未来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一片名为《青年艺术家红火之忧》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以青年艺术家为题材的各类展览活动愈演愈烈,只能说明青年艺术家正在被凋敝的艺术市场无情地变成艺术快餐,他们的实属生命正成为艺术市场衰败并竭泽而渔的附庸牺牲品”。作者是否太杞人忧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画廊签约一个艺术家,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否能迎合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利益成为硬道理,如何在艺术市场中保持作品的学术性,在纷扰中留出自我思考的时间,是青年艺术家需要平衡的矛盾。作品自身的学术价值才是艺术家安身立命的法宝,才能在一轮轮洗牌中留下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报纸、期刊、网络、电视等平台都介入了艺术领域,各种主题展、提名展不断增加,策展人的成功宣传、包装、策划,艺术界大有向娱乐圈过渡的趋势。展厅内也是人头攒动,青年艺术家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展覽成为艺术家宣传自身,汇集人气的最好方式,如果作品包含引人注意的话题性,那么只要谈论够多,影响够大,艺术家的知名度就能更高。而是艺术市场正是通过“名声”换取资本。青年艺术家在各种内容大同小异的展览和各类宣传疲于奔命,提高曝光率,留给自己创作的时间将会不断被压缩,展览中只会呈现出千篇一律、苍白无力的作品。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市场逐步完善,随着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各种艺术基金进入艺术市场,政府运作的国家艺术基金以及民间基金纷纷进入艺术市场,他们肃然不想国外的艺术基金有着完善的制度,但是他们也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很多评论家对于青年艺术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垮掉的一代”、“自私”、“没有责任心”是形容他们的标签,著名国际策展人、英国批评家凯伦·史密斯曾对中国青年艺术家做了这样的概括“这批年轻人处在一个没有明确的文化价值、没有明确艺术心态和没有自己位置,并且处于生态环境更加复杂,时时刻刻需要应对学术与市场。”2凯伦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青年艺术家所处的尴尬处境。
徐冰在《给年轻艺术家的信》中也提到“今天的艺术家,重要的不是一头扎到这个系统中去。而是找到一个与这个系统合适的位置和关系。”3 青年艺术家终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角,面对复杂的学术环境以及前辈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高度,他们必须在市场与学术之间做好平衡,避免为了迎合市场而一味追求卖相,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在摇摆不定的艺术观念中寻求自我,寻找出路。
参考文献:
[1]徐冰.《徐冰给年轻艺术家的一封信》[M].http://artist.baozang.com/9323,2011年.
[2]邹佩吟.《剖析成都“80后”艺术家症候群》[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徐冰.《徐冰给年轻艺术家的一封信》[M].http://artist.baozang.com/9323.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