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备课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it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让学生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并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可见,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教师在备课中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活动的相关环节和因素,那么,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大大提高。为了了解我校英语教师备课情况,总结教师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查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我对本校10位英语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他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调查问题
  
  1 新授课备课时间。100%的教师备课要花40分钟以上,其中70%的教师平均要花60分钟以上。有50%的教师感到备课时间多的原因是第一次采用新教材,对教材不熟悉,写教案前要阅读参考书,有时还要上网搜索相关资料。90%的教师认为在校无备课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工作量大。30%的教师认为各类会议、竞赛、评比等活动太多,占去了自己的备课时间。
  2 课堂教学设计来源。70%的教师能在备课时综合运用教参、备课手册、网络等资源,并融入自己的思考,只有两位教师设计教案主要根据自己的思考,一位教师主要靠备课手册来备课。70%的教师认为,自己是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思考对教参、网络资源加以挑选、修改,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
  3 在备课时,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备课时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学生怎么学。80%的教师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以学论教。20%的教师认为只有教师教好了,学生才能学好。
  4 教案的撰写。有60%的教师注重写详案,只有10%的教师写简案。注重写详案的教师认为,这是学校的要求,同时,备课时把各种情况充分预设了,进教室上课心里才特别踏实,就是面对没有预设的问题也不会措手不及,能灵活地驾驭课堂。写简案的教师认为,写详案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写。近50%的教师主张用电脑写教案,他们觉得电脑备课具有传统手写备课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价值。
  5 写教案的目的。约90%的教师认为写教案是为了搞好课堂教学,是进行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通过写教案可以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在上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底。10%的教师认为写教案不纯粹是为了课堂教学,教案还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一种资源。
  6 教师最喜欢的备课形式。赞同集体备课的教师达到80%,他们认为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尤其对青年教师大有帮助,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有20%的教师倾向于个人备课,认为只有自己的思考才适合自己的教学。个别教师还希望能进行网络备课,但苦于这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
  7 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困难。(1)时间上难以保证,白天在校无时间备课,晚上回家也难以保证。(2)三维目标不会具体落实,特别是情感目标。(3)教材重点、难点把握不好。(4)对学生的了解不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5)课后反思不会写。
  
  二、发现问题
  
  在对英语教师备课调查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对他们的备课本进行了查看。综合两方面的情况,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过于依赖教参,缺少对教材文本的个性解读。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有一个通病,即未认真读懂、读通教材文本,就急忙翻“教参”,查阅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把别人的设计依葫芦画瓢搬上课堂,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其实,“教参”也好,现成的教案、实录也好,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仅供参考,阅读教参不应取代教师自己对教材文本深层的解读。
  2.过于关注教法,缺少对目标的准确把握。
  有的教师听名师的课,最感兴趣的是教法设计,自己在备课中最花心思的也是教法设计。拿到一篇课文,对文本的理解还很肤浅,教学目标还不明确,就急于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的教法设计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盲目拓展延伸,忽视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于是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补充大量阅读资料成为一种时尚。结果导致不少教师教学时本末倒置,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的课本以外的信息,而课本本身的资源反倒被忽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设计教学过程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个性化设计。
  5.教学反思空洞。几乎每篇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
  
  三、分析原因
  
  1.理论与实践不能整合。
  从上面问卷调查结果和另外与教师座谈的情况来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比较熟悉,也愿意接受,但具体落实到课堂实践层面,有时不知所措,渴望得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针对性强的指导。
  2.教学任务太重。
  英语教师一般平均每天4节课,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辅导学生订正,要管理班级事务,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还有学历进修等等。大量的工作消耗了教师大部分的精力,使得他们无力精心设计教案。
  3.检查备课的导向有误。
  学校对于备课的要求死板,教案模式化,甚至还要规定每堂课的教案必须满多少字。检查时多是关注教案书写是否清楚工整,环节是否全面、完整等,很少具体关注每节课的质量,关注教师的创新,这样富有个性的教案就很少出现。
  
  四、改进建议
  
  1.提倡更新理念。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和效果。“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1)从“教知识”到“教发展”。(2)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3)从“讲授成功”到“学习成功”。(4)从“重知识”到“重情感”。(5)从“统一要求”到“差异对待”。(6)从“重记忆”到“重思维”。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提倡“师师互动”。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一些主张,已被大家所认同。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受重视。与此相适应,课前准备环节,也应提倡“师师互动”。拟定教学计划,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学方案,编选习题作业等,都可以采取“师师合作”的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形成互补结构,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整体备课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信息的多元组合与思想的碰撞,为教学设计的创新提供条件。至于合作备课具体措施,可以因校制宜。
  3.提倡形式多样。
  与其他教学问题一样,教案的书写形式也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师和所有课题的固定模式。教案的撰写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综合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在脑海中对实际教学情境的设想过程,是教与学活动的构思、预演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地带有教师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这种鲜活、生动的个性化思维结果,削足适履地硬塞进一个刻板的教案模式之中。
  4.提倡运用电脑。
  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计算机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重复备课时,使用计算机方便修改,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条件的学校,或者说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并改变那些形式主义的教案检查规定,使教师从重复抄写中解脱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的创新。
  5.提倡抓住要点。
  (1)确立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进行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改变。如果说发展性领域的目标是隐性目标,很难在一节课内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便于检测的话,那么认知性领域的目标应该是显性的,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应该有明显的变化,是可以检测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不是一节课中方方面面都突出,而是突出一个方面。有的课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过程”,有的课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结果”。(2)突出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首先要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将时间花在刀刃上,要紧紧围绕重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启发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使整堂课有一个灵魂。(3)突破难点。所谓难点,即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4)凸显方法。方法灵活,体现实效;关注个性,因材施教;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手段多样,使用恰当。(5)注重过程。围绕重点,分层设计,变知识浓缩型为知识展开型;容量适宜,密度得当;意图明确,预设可能。(6)亮出板书。主旨突出,画龙点睛。
  6.提倡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地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变教案为学案,学案可以是板块式的,应该简练和精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7.提倡教后札记。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但教后才知困难、知不足。因此,教案实施之后,趁记忆犹新,应回顾分析反思,写教学札记,或者说教学随笔,可以不拘形式。课后有什么感受、认识,或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教学设想,就写什么。可以一课一记,也可以几课一对比、一小结。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教学札记,有助于知教知学,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记取,对于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语教师应有自己研究的课题,备课、上课就要围绕课题进行探究,要体现这一课题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课堂上的教学以外,其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可看作“备课”,除已有“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以外,要从提高专业素养、开展学习互助、挖掘课程资源等更高的视角来“备课”,为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全面、深入的准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人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
本文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西江航运干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及有关规定的公告》(2011年第94号文件),财其中标准船型主尺度多用途船动力装置进行优化选用设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特别是学习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模式以来,笔者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观摩同行的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主体地位较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但同时也发现另一个问题:朗读教学被淡化。语文课堂上讨论声此起彼伏,轰轰烈烈,而琅琅书声几乎没有。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的严重缺失,对语文教学极为不利。在新
全球新接订单再次回落到500万DWT以下。2013年6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476万DWT,同比今年首次呈现同比负增长,幅度为10%。今年1月至6月全球新接订单合计4693万DWT,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
作为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总会遇到一些同类型却不同结果的数学题,常见的如:二次函数抛物线与轴的交点的个数问题、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问题等等.在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两道有趣的同类型却不同结果的数学题.  在学到“直线与圆的方程”这一章节时,我给学生分析、讲解了一道有关求直线方程的数学题:  【例1】 已知直线l经过点P(1,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试求直线l的方程.  
启发性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规律,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并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众所周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语文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常常被应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
托勒密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强调“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必然要求。旨在探索“教”与“学”衔接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  所谓“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