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大学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学分制下高校二级学院学籍管理的现状,在学籍预警的实践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探索了学籍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学籍预警机制中的入学预警、成绩预警、毕业专项预警、日常预警四大类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学分制 学籍预警 二级学院
[作者简介]刘昕(1980- ),女,湖南湘潭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教学管理;郑莆燕(1972- ),女,福建莆田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教研室,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热能工程及高等教育;刘莉(1975- ),女,安徽马鞍山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74-02
一、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学籍管理制度
传统的本科教学活动基于对知识本身的传授,强调专业教学中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然而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贯穿四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设计的课程很难及时保证满足社会对学生知识全方位的需求。这表明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为此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传统大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而知识是能力培养的载体,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也要跟进改变,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学年制,是以读满规定的课程时数和年限、经考核合格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特征是计划性、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有着明确的目标控制和严格的过程管理。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或学位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特征是将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培养计划要使教学内容有多种选择。学分制较之于学年制,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及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不同程度选择的余地,更有利于个性化培养。学生必须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自身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个性化需求,学会辨别、过滤及选择。因此,践行学分制的实质不在于学分制本身,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学籍管理运行机制,好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充分保障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并实现学分制下“要我学什么”到“我要学什么”的育人目标。学籍预警机制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人性化管理制度,也必将是学籍管理体系中占据最核心地位的一环。
二、学分制下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受扩招、大学与高中衔接问题的影响,很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校园模式,面对较之学年制而言修习形式更为灵活的学分制,感觉迷茫,不能按时完成学业,对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1.没有自己的学习规划,不了解专业及专业教学体系,不了解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计划安排之下进行,业余时间也往往都是家长安排的课外辅导或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这样学生从来没有自己对学习进行规划和安排,而且也没有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而在大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需要主动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分制下尤其重要。但现实是大部分学生即使到了四年级也不能完全了解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培养体系,而新生对常规的教学管理程序(如选课、考试、成绩查询等)和教学平台(如网上教学平台等)也不了解。很多学生都是在遇到了问题之后,才会在弥补的过程中了解有关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有时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优等生,都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籍制度等一无所知,而通常这些制度都是与学生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对这些信息的严重缺乏常常在不经意间给大家留下“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遗憾。
2.对自己的学籍状态不清楚,对家长施行学习情况“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大学里对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各科目考试成绩等信息需要学生自行在相关的发布平台获取,在此模式下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糊里糊涂过日子,是极有可能忽视或是遗漏一些自己所欠的学分,累积到一定量将导致延长学年甚至是退学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家庭在突然面对孩子的学籍异动处理时,是很难接受的,由此引发师生矛盾的概率肯定很高。所以,对于一些成绩处于较差状态的学生,其家长也应当有一定的途径获取孩子的即时学习情况。
3.毕业班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资本错过任何学分上补缺补差的机会。如果说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一直采取拖拉的态度,欠着的学分一年级不补还有二年级、三年级来得及补的话;那么,在整个大学学习年限届满的前一年里,任何一个学分补缺补差的机会都是弥足珍贵不容错过的。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因为自身的疏忽,错过重修的报名、错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报名等,从而导致或结业或肄业的遗憾。
4.日常学习状态散漫。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高中自由宽松,在日常学生过程中,旷课和作业抄袭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出勤率不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科学方法,但不可否认,糟糕的学风能给教学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学籍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及工作思路
所谓“防患于未然”,学籍问题都是逐步产生的,怎样在产生恶劣后果之前及时介入干预和挽救机制,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在此局面下学籍预警机制应运而生。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警平台的作用而不使其流于表面形式呢?学生发展是有阶段性、曲折性的,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挫折与阶段性的反复。建立学籍预警机制,主旨即在于使学生本人及时知晓目前所属的学习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挽救措施;同时积极联动学生家长,使其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异常情况,通过家庭教育,及时跟踪孩子思想状态并对其加强指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有效预防学生学业继续滑坡。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籍产生异动(我们把延长学年、退学、跟班试读之类的学籍变更状态总称为学籍异动)之前,把这种边缘状态下的学生挽救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面来。从学校管理来讲,校一级的管理以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为主,而对学生的预警指导则以二级学院为主。因此二级学院必须以学生为本,构建全面、便利的学生学习预警机制。因而,预警制度在内容体系上,应强化二级学院在学生预警机制中的工作主导地位,增强原先相对独立的教务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联动,通过全方位预警方式的构架,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传统的人力管理相结合,使原先信息相对不通畅的学校管理方、学生、家长三方变得信息公开、透明,信息查询方便,做到对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挽救,从而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学习,按期毕业,并且大大降低日后可能因学籍异动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与纠纷的概率。 四、学籍预警机制的实践
文章探讨并进行实践的预警机制大体包括入学预警、成绩预警、毕业专项预警、日常预警四大类。
1.入学预警机制。现象产生的本质即长期以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依赖感所致。对此,介入模式是对学生进行政策预警。以学科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多方因素介入,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引航、政策宣讲等方式,联动构架政策预警。在内容上,包括专业介绍、选课指导、课程推介、学籍管理制度精讲(尤其是学分方面)等内容。其中专业介绍放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个学期进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本专业有一个饱满的认识;学籍管理制度精讲因比较空泛,故以案例教育为主,让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有一个思想上的重视感。选课指导和课程推介一般放在自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一次的选课之前。由于大三上学期开始慢慢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此时教师介入指导效果比较好。通过政策预警,主要实现大学新生尽快了解学籍管理制度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使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反面案例则警示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常常进行自我约束。
2.成绩预警机制。现象产生的本质是学籍信息发布的渠道过窄以及学校与家庭信息沟通的渠道过少。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基本都具有专业的教学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教学管理软件,成绩进入数据库后,学生可以通过网页Web端登录及时查询到自己参加考试的课程成绩。在每学期开学初的补考结束以后,二级学院教务员都会以学校教务处发布的上一学期各专业各年级的执行计划为标准,在教学管理系统中依次制订学籍审核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分通过情况与其对应的标准审核计划进行比对,教学管理系统能依次审核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分为“通过审核”和“不通过审核”两种,同时未通过审核的学生所欠课程也会一一罗列出来,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在Web端实时查询到自己的审核结果。当然,仅仅发布结果是不够的,预警机制的关键在于干预机制。因此,教务管理人员会从教务数据库中检索出当前学期各年级各专业拖欠学分数在一些不同临界点的学生名单,整理汇总后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所属的辅导员,再由辅导员对不同范围内的学生做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每个级别有不同的干预手段,通常以找当事人谈心、为当事人安排学习较好的结对子同学、督促出勤、及时预警家长等方式来进行。通过成绩预警,充分做到了学校、家庭联动预警,共同促进当事人的学习整改,更能取得当事家庭的理解,大大降低出现因学籍处理而产生负面纠纷的频率,为创造和谐校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毕业专项预警机制。提到了毕业班学生有别于其他三个年级的特殊性,由此决定了除第五条所述的成绩预警外,还需要有针对他们的额外预警部分,即毕业班专项预警。首先是学位预警,即根据学校学位授予条例中的要求,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制订出标准的审核计划,通过比对该标准计划,审核出不通过的学生,并在网络Web端提供个人查询。此工作一般在学生刚进入四年级的时候进行,能及时警示学位不达标的学生,抓紧利用最后一年补缺补差。其次是毕业设计过程预警。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在日常时间上较为自由,而过度自由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收官阶段的猝不及防。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要坚持执行日常师生见面制度,辅以Email、QQ等方式关心学生,发现毕设进度异常及时上报管理人员,继而以班级导师、辅导员、家长的联动方式督促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4.日常预警机制。提到的问题在高校很普遍,对此,介入模式是建立日常预警机制。以旷课情况上报和作业评估两大块内容为抓手构架的日常预警机制,通过教师每月上报考勤数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学风情况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教务管理人员在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时将整理筛选过的数据交辅导员,由辅导员采用约谈、中期警示等方式,以早期干预来实现对学生的日常预警管理。
虽然各高校对预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程度不同,定位也不同,值得改进、提高的地方有很多,但是预警机制充分体现出的“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及其对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贡献都是不容置疑的。在实践进程中不断修订学生预警相关的规章制度,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淑敏.学分制下推行学籍预警机制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2]肖亚明.高校学生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3]房三虎,房文花,伍星.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新生入学教育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1).
[4]魏剑波.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与探讨[J].教育管理,2009(3).
[关键词]学分制 学籍预警 二级学院
[作者简介]刘昕(1980- ),女,湖南湘潭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教学管理;郑莆燕(1972- ),女,福建莆田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教研室,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热能工程及高等教育;刘莉(1975- ),女,安徽马鞍山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74-02
一、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学籍管理制度
传统的本科教学活动基于对知识本身的传授,强调专业教学中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然而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贯穿四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设计的课程很难及时保证满足社会对学生知识全方位的需求。这表明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为此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传统大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而知识是能力培养的载体,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也要跟进改变,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学年制,是以读满规定的课程时数和年限、经考核合格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特征是计划性、统一性、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有着明确的目标控制和严格的过程管理。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或学位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特征是将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培养计划要使教学内容有多种选择。学分制较之于学年制,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及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不同程度选择的余地,更有利于个性化培养。学生必须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自身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个性化需求,学会辨别、过滤及选择。因此,践行学分制的实质不在于学分制本身,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学籍管理运行机制,好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充分保障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并实现学分制下“要我学什么”到“我要学什么”的育人目标。学籍预警机制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人性化管理制度,也必将是学籍管理体系中占据最核心地位的一环。
二、学分制下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受扩招、大学与高中衔接问题的影响,很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校园模式,面对较之学年制而言修习形式更为灵活的学分制,感觉迷茫,不能按时完成学业,对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1.没有自己的学习规划,不了解专业及专业教学体系,不了解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计划安排之下进行,业余时间也往往都是家长安排的课外辅导或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这样学生从来没有自己对学习进行规划和安排,而且也没有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而在大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需要主动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分制下尤其重要。但现实是大部分学生即使到了四年级也不能完全了解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培养体系,而新生对常规的教学管理程序(如选课、考试、成绩查询等)和教学平台(如网上教学平台等)也不了解。很多学生都是在遇到了问题之后,才会在弥补的过程中了解有关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有时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优等生,都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籍制度等一无所知,而通常这些制度都是与学生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对这些信息的严重缺乏常常在不经意间给大家留下“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遗憾。
2.对自己的学籍状态不清楚,对家长施行学习情况“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大学里对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各科目考试成绩等信息需要学生自行在相关的发布平台获取,在此模式下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糊里糊涂过日子,是极有可能忽视或是遗漏一些自己所欠的学分,累积到一定量将导致延长学年甚至是退学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家庭在突然面对孩子的学籍异动处理时,是很难接受的,由此引发师生矛盾的概率肯定很高。所以,对于一些成绩处于较差状态的学生,其家长也应当有一定的途径获取孩子的即时学习情况。
3.毕业班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资本错过任何学分上补缺补差的机会。如果说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一直采取拖拉的态度,欠着的学分一年级不补还有二年级、三年级来得及补的话;那么,在整个大学学习年限届满的前一年里,任何一个学分补缺补差的机会都是弥足珍贵不容错过的。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因为自身的疏忽,错过重修的报名、错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报名等,从而导致或结业或肄业的遗憾。
4.日常学习状态散漫。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高中自由宽松,在日常学生过程中,旷课和作业抄袭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出勤率不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科学方法,但不可否认,糟糕的学风能给教学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学籍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及工作思路
所谓“防患于未然”,学籍问题都是逐步产生的,怎样在产生恶劣后果之前及时介入干预和挽救机制,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在此局面下学籍预警机制应运而生。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警平台的作用而不使其流于表面形式呢?学生发展是有阶段性、曲折性的,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挫折与阶段性的反复。建立学籍预警机制,主旨即在于使学生本人及时知晓目前所属的学习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挽救措施;同时积极联动学生家长,使其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异常情况,通过家庭教育,及时跟踪孩子思想状态并对其加强指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有效预防学生学业继续滑坡。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籍产生异动(我们把延长学年、退学、跟班试读之类的学籍变更状态总称为学籍异动)之前,把这种边缘状态下的学生挽救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面来。从学校管理来讲,校一级的管理以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为主,而对学生的预警指导则以二级学院为主。因此二级学院必须以学生为本,构建全面、便利的学生学习预警机制。因而,预警制度在内容体系上,应强化二级学院在学生预警机制中的工作主导地位,增强原先相对独立的教务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联动,通过全方位预警方式的构架,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传统的人力管理相结合,使原先信息相对不通畅的学校管理方、学生、家长三方变得信息公开、透明,信息查询方便,做到对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挽救,从而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学习,按期毕业,并且大大降低日后可能因学籍异动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与纠纷的概率。 四、学籍预警机制的实践
文章探讨并进行实践的预警机制大体包括入学预警、成绩预警、毕业专项预警、日常预警四大类。
1.入学预警机制。现象产生的本质即长期以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依赖感所致。对此,介入模式是对学生进行政策预警。以学科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多方因素介入,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引航、政策宣讲等方式,联动构架政策预警。在内容上,包括专业介绍、选课指导、课程推介、学籍管理制度精讲(尤其是学分方面)等内容。其中专业介绍放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个学期进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本专业有一个饱满的认识;学籍管理制度精讲因比较空泛,故以案例教育为主,让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有一个思想上的重视感。选课指导和课程推介一般放在自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一次的选课之前。由于大三上学期开始慢慢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此时教师介入指导效果比较好。通过政策预警,主要实现大学新生尽快了解学籍管理制度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使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反面案例则警示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常常进行自我约束。
2.成绩预警机制。现象产生的本质是学籍信息发布的渠道过窄以及学校与家庭信息沟通的渠道过少。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基本都具有专业的教学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教学管理软件,成绩进入数据库后,学生可以通过网页Web端登录及时查询到自己参加考试的课程成绩。在每学期开学初的补考结束以后,二级学院教务员都会以学校教务处发布的上一学期各专业各年级的执行计划为标准,在教学管理系统中依次制订学籍审核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分通过情况与其对应的标准审核计划进行比对,教学管理系统能依次审核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分为“通过审核”和“不通过审核”两种,同时未通过审核的学生所欠课程也会一一罗列出来,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在Web端实时查询到自己的审核结果。当然,仅仅发布结果是不够的,预警机制的关键在于干预机制。因此,教务管理人员会从教务数据库中检索出当前学期各年级各专业拖欠学分数在一些不同临界点的学生名单,整理汇总后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所属的辅导员,再由辅导员对不同范围内的学生做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每个级别有不同的干预手段,通常以找当事人谈心、为当事人安排学习较好的结对子同学、督促出勤、及时预警家长等方式来进行。通过成绩预警,充分做到了学校、家庭联动预警,共同促进当事人的学习整改,更能取得当事家庭的理解,大大降低出现因学籍处理而产生负面纠纷的频率,为创造和谐校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毕业专项预警机制。提到了毕业班学生有别于其他三个年级的特殊性,由此决定了除第五条所述的成绩预警外,还需要有针对他们的额外预警部分,即毕业班专项预警。首先是学位预警,即根据学校学位授予条例中的要求,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制订出标准的审核计划,通过比对该标准计划,审核出不通过的学生,并在网络Web端提供个人查询。此工作一般在学生刚进入四年级的时候进行,能及时警示学位不达标的学生,抓紧利用最后一年补缺补差。其次是毕业设计过程预警。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在日常时间上较为自由,而过度自由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收官阶段的猝不及防。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要坚持执行日常师生见面制度,辅以Email、QQ等方式关心学生,发现毕设进度异常及时上报管理人员,继而以班级导师、辅导员、家长的联动方式督促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4.日常预警机制。提到的问题在高校很普遍,对此,介入模式是建立日常预警机制。以旷课情况上报和作业评估两大块内容为抓手构架的日常预警机制,通过教师每月上报考勤数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学风情况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教务管理人员在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时将整理筛选过的数据交辅导员,由辅导员采用约谈、中期警示等方式,以早期干预来实现对学生的日常预警管理。
虽然各高校对预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程度不同,定位也不同,值得改进、提高的地方有很多,但是预警机制充分体现出的“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及其对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贡献都是不容置疑的。在实践进程中不断修订学生预警相关的规章制度,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淑敏.学分制下推行学籍预警机制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2]肖亚明.高校学生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3]房三虎,房文花,伍星.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新生入学教育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1).
[4]魏剑波.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与探讨[J].教育管理,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