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裘徳的悲剧描写,哈代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揭示了不合伦理和道德的爱情,只能是幸福的坟墓,不会为社会所认,世俗所容。同时也指出,正是这种违反伦理的倾慕,为裘徳和苏的未来生活种下了苦果,以致后来发生了儿女间的被缢与自缢。哈代用这种独特的悲剧式写作手法和技巧,反衬出了不合伦理道德的婚姻必遭惩罚的悲剧性结局。同时,也从伦理学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伦理学批评;伦理禁忌;违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他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的同情,有着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渗透着浓郁的自然主义色彩。深受叔本华的悲剧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剧意味,只有悲剧才能描写出人生的可怕和不幸,使人不再留恋,进而断念(刘象愚,2005),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其中的遗憾和惋惜,才能让作品的寓意更深刻,更耐人深思,从而引起读者共鸣。哈代在塑造这种美时,便采用了这种悲剧写作手法,即让主人公处于“想过的理想生活和他命中注定要过的悲惨生活之间的对立(聂珍钊,2005)”。哈代对悲剧的理解同他对生活的现实主义观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悲剧小说中描写的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不幸、事业的失败和理想的破灭赋予了小说丰富的社会内容。他塑造的悲剧主人公都是品德优秀,情操高尚的人物,他们具有热烈的愿望,美好的憧憬,追求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他们的愿望和行动超越了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违背了传统习俗和道德,社会便设置网罗扼杀他们。他们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更为强大的社会力量所不容,终遭毁灭。因此,他们的苦难和不幸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同情,他们肉体的毁灭和理想的幻灭,则进而达到了美和崇高的境界,获得了深刻的悲剧效果。《无名的裘德》便是此例中的典型,裘德在追求幸福时,环境无时无刻不在阻碍他,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环境一直对他抱以敌视的态度,时时处处与他作对,从而导致悲剧的形成。在哈代看来,裘德的悲剧都是冥冥中由天定的,无论怎样努力和反抗,总逃不脱神的意志的主宰(Roger Robinson,1980)。因此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事件,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哈代写作中所赋予的自然主义色彩。
《无名的裘德》写青年石匠裘德一生的遭遇。他自幼父母双亡,凭借努力自学了拉丁文、希腊文,他一心希望入大学,将来做一个教师,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学府并不接受这个出身低微的青年,他的求学计划失败。他在河边树下读书学习时,偶遇浣洗猪下水的姑娘阿拉贝拉,后来在牲口棚里色诱他并发生了关系,之后便要他与她结婚。婚后,阿拉贝拉因为裘德无名无利而远迁澳大利亚。后来他遇到了表妹苏,两人相爱,同居并生儿育女,但正是他们的近亲倾慕和不合伦理的同居触犯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和道德教条,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他们求职无门,流离失所,孩子因此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而相继惨死。苏不堪忍受这种巨大的打击和舆论压力,遂离裘德而去,回到婚姻名存实亡的丈夫身边。裘德则终日忧郁酗酒,最后在孤独中死去,死时身边了无一人……
有人把20世纪称为文学批评的世纪,换言之,20世纪是一个理论多于创作的世纪(乔国强,2005)。的确,在这样一个复古式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没有谈及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法等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没有从传统的阶级差别和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而是旨在通过介绍2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新批评方法,即“文学伦理学批评”,来解析作品从而达到形成新的道德价值导向和培养读者情感的目的。根据聂教授的诠释,“文学伦理学批评” 是一种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 ,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其价值基点是设定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批评对象,甚至读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文学伦理批评的任务是说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道德特点和作家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它所聚焦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和社会,文学和作家,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伦理与道德是构成该理论的主要因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对象就是文学及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以及作者与文学、与社会等的道德关系问题(聂珍钊,2007)。因此,作品中有关道德的问题就需要拿来讨论。《无名的裘德》中,涉及的道德问题有许多,比如道德责任与义务,通过对这种道德问题的探讨,来确定这种道德取向的正确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伦理禁忌(Incest Taboo)是来源于对《俄狄浦斯王》中杀父娶母的伦理违背分析中产生的,分别表现为杀父和娶母(聂珍钊,2006),后来演变为两大禁忌:族内禁婚和禁止同胞相残。两大禁忌产生后,针对族人的性和暴力就被定性为弑亲和乱伦。在《无名的裘德》中,这两项都已违背。哈代正是通过对这种伦理禁忌的描述,突出了该部小说的悲剧色彩,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
裘德和苏是表兄妹,他们出于真爱而结合。但这明显违背了族内通婚的禁忌。但他们却全然不顾社会和宗教信条,坚持走到一起。从伦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取的,这和杀父娶母的性质是相同的,违反了伦理道德,不为社会所容。
裘德与苏同居后,又生育了一儿一女,另加裘德和妻子阿拉贝拉所生之子,共三个儿女。同胞相残的悲剧就在他们出去找工作时发生了。裘德与阿拉贝拉之子勒死了三岁的妹妹和几个月大的的弟弟之后,自缢身亡。在大孩子看来,是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导致寄居的房屋十分拥挤,甚至连救济院都不愿收留他们。正是这种境况,使得年仅七岁的大儿子产生了一种“孩子是父母的累赘”的错误想法,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使他们过的幸福,而造成了手足残杀的悲剧。不得不承认,哈代是一位优秀的悲剧主义大师,他可以通过小悲剧反衬出大悲剧。天真烂漫的孩子似乎与这起伦理悲剧扯不上关系,但是哈代却以此反衬悲剧的味道,道出了同胞相残实质是裘德和苏之间的乱伦的而导致的结果。哈代不愧为悲剧大师。
正如叔本华所言:“悲剧是最美的艺术形式”(刘象愚,2005)。哈代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种形式,将《无名的裘德》中因伦理道德的缺失而导致的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分别从夫妻,亲子等角度论证裘德最终无名而悲惨死去的命运。通过因近亲同居所超越的伦理道德而产生的悲剧,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对于表亲之间结合的批判,因为它不但违背了伦理,更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和生物进化论的要求,违背科学必遭惩罚。另一方面,哈代也对阿拉贝拉加以强烈批判,指出,她不守妇道,不安分守己,严重违背道德,抛夫弃子在外利用自己的姿色达到追求物质的目的同样是可耻的。夫妻间应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以繁衍, 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世界才能和平共处(郭萍,2007)。另外,通过对孩子在自责中相继缢亡的实例,哈代也暗示了要及时加强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在逆境中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这其中也寄予了一种和谐伦理观。本文通过对故事的道德伦理分析,揭示了不合伦理和道德的婚姻,只能是幸福的坟墓,不会为社会所认,世俗所容。同时也指出,正是这种违反伦理的婚姻,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哈代用这种独特的悲剧式写作手法和技巧,展现出了不合伦理道德的婚姻必遭惩罚的结局。同时,也从伦理学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Hardy,Thomas.Jude the Obscure,Beijing,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 1991:202.
[2]Roger Robinson,Thomas Hardy,The Writer and his Background,Lon-don, 1980:p109.
[3]郭萍,申慧颖.爱的呼唤,和谐的追求——评《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和谐伦理观[J].长江大学学报,2007,(.6):53-56.
[4]林续肃.《紫颜色》中的文学伦理浅析[J]. 咸宁学院学报, 2006,(5):92-94.
[5]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498.
[6]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0-15.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伦理学批评;伦理禁忌;违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他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的同情,有着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渗透着浓郁的自然主义色彩。深受叔本华的悲剧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剧意味,只有悲剧才能描写出人生的可怕和不幸,使人不再留恋,进而断念(刘象愚,2005),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其中的遗憾和惋惜,才能让作品的寓意更深刻,更耐人深思,从而引起读者共鸣。哈代在塑造这种美时,便采用了这种悲剧写作手法,即让主人公处于“想过的理想生活和他命中注定要过的悲惨生活之间的对立(聂珍钊,2005)”。哈代对悲剧的理解同他对生活的现实主义观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悲剧小说中描写的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不幸、事业的失败和理想的破灭赋予了小说丰富的社会内容。他塑造的悲剧主人公都是品德优秀,情操高尚的人物,他们具有热烈的愿望,美好的憧憬,追求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他们的愿望和行动超越了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违背了传统习俗和道德,社会便设置网罗扼杀他们。他们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更为强大的社会力量所不容,终遭毁灭。因此,他们的苦难和不幸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同情,他们肉体的毁灭和理想的幻灭,则进而达到了美和崇高的境界,获得了深刻的悲剧效果。《无名的裘德》便是此例中的典型,裘德在追求幸福时,环境无时无刻不在阻碍他,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环境一直对他抱以敌视的态度,时时处处与他作对,从而导致悲剧的形成。在哈代看来,裘德的悲剧都是冥冥中由天定的,无论怎样努力和反抗,总逃不脱神的意志的主宰(Roger Robinson,1980)。因此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事件,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哈代写作中所赋予的自然主义色彩。
《无名的裘德》写青年石匠裘德一生的遭遇。他自幼父母双亡,凭借努力自学了拉丁文、希腊文,他一心希望入大学,将来做一个教师,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学府并不接受这个出身低微的青年,他的求学计划失败。他在河边树下读书学习时,偶遇浣洗猪下水的姑娘阿拉贝拉,后来在牲口棚里色诱他并发生了关系,之后便要他与她结婚。婚后,阿拉贝拉因为裘德无名无利而远迁澳大利亚。后来他遇到了表妹苏,两人相爱,同居并生儿育女,但正是他们的近亲倾慕和不合伦理的同居触犯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和道德教条,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他们求职无门,流离失所,孩子因此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而相继惨死。苏不堪忍受这种巨大的打击和舆论压力,遂离裘德而去,回到婚姻名存实亡的丈夫身边。裘德则终日忧郁酗酒,最后在孤独中死去,死时身边了无一人……
有人把20世纪称为文学批评的世纪,换言之,20世纪是一个理论多于创作的世纪(乔国强,2005)。的确,在这样一个复古式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没有谈及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法等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没有从传统的阶级差别和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而是旨在通过介绍2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新批评方法,即“文学伦理学批评”,来解析作品从而达到形成新的道德价值导向和培养读者情感的目的。根据聂教授的诠释,“文学伦理学批评” 是一种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 ,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其价值基点是设定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批评对象,甚至读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文学伦理批评的任务是说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道德特点和作家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它所聚焦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和社会,文学和作家,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伦理与道德是构成该理论的主要因素。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对象就是文学及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以及作者与文学、与社会等的道德关系问题(聂珍钊,2007)。因此,作品中有关道德的问题就需要拿来讨论。《无名的裘德》中,涉及的道德问题有许多,比如道德责任与义务,通过对这种道德问题的探讨,来确定这种道德取向的正确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伦理禁忌(Incest Taboo)是来源于对《俄狄浦斯王》中杀父娶母的伦理违背分析中产生的,分别表现为杀父和娶母(聂珍钊,2006),后来演变为两大禁忌:族内禁婚和禁止同胞相残。两大禁忌产生后,针对族人的性和暴力就被定性为弑亲和乱伦。在《无名的裘德》中,这两项都已违背。哈代正是通过对这种伦理禁忌的描述,突出了该部小说的悲剧色彩,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
裘德和苏是表兄妹,他们出于真爱而结合。但这明显违背了族内通婚的禁忌。但他们却全然不顾社会和宗教信条,坚持走到一起。从伦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取的,这和杀父娶母的性质是相同的,违反了伦理道德,不为社会所容。
裘德与苏同居后,又生育了一儿一女,另加裘德和妻子阿拉贝拉所生之子,共三个儿女。同胞相残的悲剧就在他们出去找工作时发生了。裘德与阿拉贝拉之子勒死了三岁的妹妹和几个月大的的弟弟之后,自缢身亡。在大孩子看来,是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导致寄居的房屋十分拥挤,甚至连救济院都不愿收留他们。正是这种境况,使得年仅七岁的大儿子产生了一种“孩子是父母的累赘”的错误想法,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使他们过的幸福,而造成了手足残杀的悲剧。不得不承认,哈代是一位优秀的悲剧主义大师,他可以通过小悲剧反衬出大悲剧。天真烂漫的孩子似乎与这起伦理悲剧扯不上关系,但是哈代却以此反衬悲剧的味道,道出了同胞相残实质是裘德和苏之间的乱伦的而导致的结果。哈代不愧为悲剧大师。
正如叔本华所言:“悲剧是最美的艺术形式”(刘象愚,2005)。哈代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种形式,将《无名的裘德》中因伦理道德的缺失而导致的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分别从夫妻,亲子等角度论证裘德最终无名而悲惨死去的命运。通过因近亲同居所超越的伦理道德而产生的悲剧,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对于表亲之间结合的批判,因为它不但违背了伦理,更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和生物进化论的要求,违背科学必遭惩罚。另一方面,哈代也对阿拉贝拉加以强烈批判,指出,她不守妇道,不安分守己,严重违背道德,抛夫弃子在外利用自己的姿色达到追求物质的目的同样是可耻的。夫妻间应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以繁衍, 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世界才能和平共处(郭萍,2007)。另外,通过对孩子在自责中相继缢亡的实例,哈代也暗示了要及时加强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在逆境中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这其中也寄予了一种和谐伦理观。本文通过对故事的道德伦理分析,揭示了不合伦理和道德的婚姻,只能是幸福的坟墓,不会为社会所认,世俗所容。同时也指出,正是这种违反伦理的婚姻,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哈代用这种独特的悲剧式写作手法和技巧,展现出了不合伦理道德的婚姻必遭惩罚的结局。同时,也从伦理学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Hardy,Thomas.Jude the Obscure,Beijing,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 1991:202.
[2]Roger Robinson,Thomas Hardy,The Writer and his Background,Lon-don, 1980:p109.
[3]郭萍,申慧颖.爱的呼唤,和谐的追求——评《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和谐伦理观[J].长江大学学报,2007,(.6):53-56.
[4]林续肃.《紫颜色》中的文学伦理浅析[J]. 咸宁学院学报, 2006,(5):92-94.
[5]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498.
[6]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