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分级设立的提出,使伴奏教师可以更加细化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舞蹈钢琴伴奏的特点和内容,对舞蹈伴奏者具有一定的初级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与舞蹈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基训课 钢琴伴奏 分级设立
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中国古典舞中最为基础的一项训练课程,其原本是没有的,后来在受到了西方芭蕾舞的训练体系影响与启发下创建而成。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中吸收了现代运动训练的方法以及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的理论。让学生学到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其更好地控制身体的稳定、速度,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保护和预防学生身体免受伤害。延长舞蹈演员的身体寿命。提高基本功训练的教学质量。这一改革的提出为中国古典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分级设立开启了新纪元。
钢琴作为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唯一的伴奏乐器。除了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的特性外,其绚丽多彩的表现力和多层次音响的鲜明个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出与中国古典舞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共性。钢琴伴奏不仅仅是为了辅助舞蹈教学,更主要的目的还在于通过钢琴伴奏教师的艺术再度创作。能够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为了更好地配合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改革。作为舞蹈钢琴伴奏教师不但要了解各个年级的课程设置情况、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的重点,还要根据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的重点。本着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其中的规律进行舞蹈动作的音乐伴奏。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的分级設立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钢琴伴奏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改革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它根据中专一年级新生到大专三年级共九个层次舞蹈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进度、舞蹈教学内容设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针对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训练动作的不同特点对伴奏音乐进行的分级,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发展与提高。
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特点进行伴奏音乐的分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应该遵循舞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相应适合的曲目。目前国内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教材大概有6本。其中包括3本北京舞蹈学院音乐部编创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和应用虽然使地方艺术院校能及时跟进国家级知名艺术院校的发展步伐,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例如这些伴奏曲目都只是简单地标注了训练动作的名称。并没有对训练阶段进行细致划分。并且曲目偏于复杂。不太适合低年级或基础较羞的学生使用。这就需要钢琴伴奏教师在深入课堂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育背景以及其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材,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对于中专低班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舞蹈基本功训练。不清楚专业舞蹈课堂的授课方式,对音乐和舞蹈的认识很模糊。其对于课堂的基本授课形式是由舞蹈教室以及钢琴伴奏教室共同合奏进行授课一无所周,即便是有所耳闻其了解也必定有限。在此基础上想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做到舞蹈与音乐的同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有所针对。首先就是对于曲子的选择。在一开的授课过程中钢琴伴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快。旋律较为简明的乐曲,最好是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普及的乐曲开始。通过初步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的熟悉舞蹈课堂的授课方式。而后再慢慢的提升曲子的难度。例如低年级的地面练习就可以选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同一首歌》进行伴奏。这首曲子的旋律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学生们大多比较熟悉,在课堂上接触时不至于会紧张、压抑,能够较好的展现自己,能够较好的完成相关的舞蹈动作。
到了中年级,学生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不同种类的音乐多少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音乐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节拍,已经能够区分和声、织体、呼吸、情感这些更加综合的音乐元素,在完成动作的同时会主动聆听音乐、感觉音乐,注重舞蹈和音乐的结合。这时就可以选取一些和声、织体相对复杂,调式调性多变的乐曲,让学生在训练中产生更多联想,丰富情感体验。中年级也是技术技巧开发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舞蹈课中不再仅仅练习一些单一的舞蹈动作。开始逐步练习一些舞蹈的组合动作。并且,随着舞蹈教学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在舞蹈中的一些常见错误都已经被纠正。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味。已经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舞蹈,能够较好的适应音乐的变换。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较好的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曲目,已经能够较好的掌握复杂曲风曲子旋律的转变。并且能够较好的根据曲风的转变来进行舞蹈动作的变换。
如“大踢腿组合”乐曲分为三个段落,是典型的ABA段落形式。其中A段左手织体为柱式和弦,和声结实硬朗,具有大踢腿动作显著的音乐特点。B段左手织体由前面的柱式和弦变为分解和弦,巧妙地转换成悠扬婉转的曲风。最后又回到A段,呼应开头,在坚强有力中结束乐曲。这首曲子可以用在中年级把下踢腿组合训练中,B段可以衔接舞姿身韵。
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长达六年的系统学习以后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系统知识,无论是从舞蹈技术方面还是从音乐素养方面都已经趋向成熟。在音乐欣赏水平上大大提高。学生们经过长久的教育必定能够体会到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音乐在舞蹈教育中所起到的不仅仅是辅助教育。其更是舞蹈的韵味所在。其能够在舞蹈演员进行舞蹈演出时营造较好的舞蹈氛围。引导演员较快的进入到舞蹈的氛围中,从而使得舞蹈更加灵动,优美。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单一的舞蹈动作已经不再具有任何难度。其更多的是加强对于舞蹈动作的组合以及连贯。这一阶段最难的是舞感及乐感的提升。学生会对音乐情绪的要求空前高涨。对于篇幅较长、曲式结构复杂的曲子已经能够感受并认识到乐曲的情感表达,他们要求音乐不仅要贴合动作,更要让他们的舞姿看起来更有美感,音乐伴奏要为他们的舞蹈锦上添花。这一阶段可以选取一些舞剧音乐片段用在课堂上。例如舞剧《鱼美人》中《婚礼场面舞》。乐曲的开头是由四个活泼的、充满经历的、具有欢乐气氛的集中明快的D大调主三和弦引出并反复。全曲始终表现出一种热烈的、欢快的、喜庆的气氛。这首乐曲可以用于高年级跳转翻综合技巧组合中。
二、针对中国古典舞集训课中训练动作的不同特点对伴奏音乐进行分级
1.旋律线条的处理
在相同的节奏、节拍下,不同类型的旋律线条走向有着不同的感受。例如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的控制组合,伴奏音乐的旋律上下起伏。充分表现舒展宽广的形象,让学生在舒展的旋律中呼吸更均匀,动作更流畅。而针对基训课中的擦地动作,则适合选择旋律线条平稳。上下起伏不大的伴奏音乐,使学生体会到庄严有力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让力量在动作中运用。
2.节奏、节拍的处理:
在相似旋律线条的乐曲中,不同的节奏节拍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例如在基训课中有一个训练动作叫单腿蹲,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两腿内在收紧与延伸以及对单腿运动时身体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的训练。伴奏音乐既可采用314拍也可采用4l4拍较慢的行板。但是因为这一训练动作是把下跳跃动作的前期准备,对以后的跳跃动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选用3丨4拍的音乐会更为贴切。
3.速度和力度的处理:
相同的乐曲采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弹奏,表现出来的音乐感觉完全不同。在一些动作中,钢琴伴奏教师的选曲很重要,例如基训课中的小踢腿组合与大踢腿组合。虽然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节奏鲜明,但小踢腿强调的是肌肉的灵活性。伴奏音乐需要灵巧但不失力度,而大踢腿的动作特点是连续均匀的爆发力、敏捷强健,音乐要更加强调重拍,节奏平稳、坚定,以帮助训练双腿的速度与爆发力。例如这首小踢腿音乐,通过右手加入和弦,和适当的重音,就可以变成一首不错的大踢腿乐曲。这就完全要靠钢琴伴奏教师在选曲上要有所把握。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钢琴伴奏曲目中还有很多类似情况,它们虽然在旋律线、节奏节拍或速度力度上看似相同,但根据动作训练的要求的不同就要在弹奏时加以区别。事实证明,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分级设立的提出,使伴奏教师可以更加细化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舞蹈钢琴伴奏的特点和内容。对舞蹈伴奏者具有一定的初级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与舞蹈教学相结合。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240434.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基训课 钢琴伴奏 分级设立
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中国古典舞中最为基础的一项训练课程,其原本是没有的,后来在受到了西方芭蕾舞的训练体系影响与启发下创建而成。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中吸收了现代运动训练的方法以及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的理论。让学生学到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其更好地控制身体的稳定、速度,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保护和预防学生身体免受伤害。延长舞蹈演员的身体寿命。提高基本功训练的教学质量。这一改革的提出为中国古典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分级设立开启了新纪元。
钢琴作为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唯一的伴奏乐器。除了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的特性外,其绚丽多彩的表现力和多层次音响的鲜明个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出与中国古典舞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共性。钢琴伴奏不仅仅是为了辅助舞蹈教学,更主要的目的还在于通过钢琴伴奏教师的艺术再度创作。能够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为了更好地配合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改革。作为舞蹈钢琴伴奏教师不但要了解各个年级的课程设置情况、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的重点,还要根据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的重点。本着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其中的规律进行舞蹈动作的音乐伴奏。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的分级設立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钢琴伴奏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改革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它根据中专一年级新生到大专三年级共九个层次舞蹈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进度、舞蹈教学内容设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针对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训练动作的不同特点对伴奏音乐进行的分级,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发展与提高。
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特点进行伴奏音乐的分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应该遵循舞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相应适合的曲目。目前国内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教材大概有6本。其中包括3本北京舞蹈学院音乐部编创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和应用虽然使地方艺术院校能及时跟进国家级知名艺术院校的发展步伐,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例如这些伴奏曲目都只是简单地标注了训练动作的名称。并没有对训练阶段进行细致划分。并且曲目偏于复杂。不太适合低年级或基础较羞的学生使用。这就需要钢琴伴奏教师在深入课堂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育背景以及其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材,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对于中专低班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舞蹈基本功训练。不清楚专业舞蹈课堂的授课方式,对音乐和舞蹈的认识很模糊。其对于课堂的基本授课形式是由舞蹈教室以及钢琴伴奏教室共同合奏进行授课一无所周,即便是有所耳闻其了解也必定有限。在此基础上想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做到舞蹈与音乐的同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有所针对。首先就是对于曲子的选择。在一开的授课过程中钢琴伴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快。旋律较为简明的乐曲,最好是学生比较熟悉、比较普及的乐曲开始。通过初步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的熟悉舞蹈课堂的授课方式。而后再慢慢的提升曲子的难度。例如低年级的地面练习就可以选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同一首歌》进行伴奏。这首曲子的旋律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学生们大多比较熟悉,在课堂上接触时不至于会紧张、压抑,能够较好的展现自己,能够较好的完成相关的舞蹈动作。
到了中年级,学生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不同种类的音乐多少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音乐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节拍,已经能够区分和声、织体、呼吸、情感这些更加综合的音乐元素,在完成动作的同时会主动聆听音乐、感觉音乐,注重舞蹈和音乐的结合。这时就可以选取一些和声、织体相对复杂,调式调性多变的乐曲,让学生在训练中产生更多联想,丰富情感体验。中年级也是技术技巧开发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舞蹈课中不再仅仅练习一些单一的舞蹈动作。开始逐步练习一些舞蹈的组合动作。并且,随着舞蹈教学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在舞蹈中的一些常见错误都已经被纠正。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味。已经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舞蹈,能够较好的适应音乐的变换。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较好的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曲目,已经能够较好的掌握复杂曲风曲子旋律的转变。并且能够较好的根据曲风的转变来进行舞蹈动作的变换。
如“大踢腿组合”乐曲分为三个段落,是典型的ABA段落形式。其中A段左手织体为柱式和弦,和声结实硬朗,具有大踢腿动作显著的音乐特点。B段左手织体由前面的柱式和弦变为分解和弦,巧妙地转换成悠扬婉转的曲风。最后又回到A段,呼应开头,在坚强有力中结束乐曲。这首曲子可以用在中年级把下踢腿组合训练中,B段可以衔接舞姿身韵。
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长达六年的系统学习以后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系统知识,无论是从舞蹈技术方面还是从音乐素养方面都已经趋向成熟。在音乐欣赏水平上大大提高。学生们经过长久的教育必定能够体会到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音乐在舞蹈教育中所起到的不仅仅是辅助教育。其更是舞蹈的韵味所在。其能够在舞蹈演员进行舞蹈演出时营造较好的舞蹈氛围。引导演员较快的进入到舞蹈的氛围中,从而使得舞蹈更加灵动,优美。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单一的舞蹈动作已经不再具有任何难度。其更多的是加强对于舞蹈动作的组合以及连贯。这一阶段最难的是舞感及乐感的提升。学生会对音乐情绪的要求空前高涨。对于篇幅较长、曲式结构复杂的曲子已经能够感受并认识到乐曲的情感表达,他们要求音乐不仅要贴合动作,更要让他们的舞姿看起来更有美感,音乐伴奏要为他们的舞蹈锦上添花。这一阶段可以选取一些舞剧音乐片段用在课堂上。例如舞剧《鱼美人》中《婚礼场面舞》。乐曲的开头是由四个活泼的、充满经历的、具有欢乐气氛的集中明快的D大调主三和弦引出并反复。全曲始终表现出一种热烈的、欢快的、喜庆的气氛。这首乐曲可以用于高年级跳转翻综合技巧组合中。
二、针对中国古典舞集训课中训练动作的不同特点对伴奏音乐进行分级
1.旋律线条的处理
在相同的节奏、节拍下,不同类型的旋律线条走向有着不同的感受。例如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的控制组合,伴奏音乐的旋律上下起伏。充分表现舒展宽广的形象,让学生在舒展的旋律中呼吸更均匀,动作更流畅。而针对基训课中的擦地动作,则适合选择旋律线条平稳。上下起伏不大的伴奏音乐,使学生体会到庄严有力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让力量在动作中运用。
2.节奏、节拍的处理:
在相似旋律线条的乐曲中,不同的节奏节拍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例如在基训课中有一个训练动作叫单腿蹲,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两腿内在收紧与延伸以及对单腿运动时身体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的训练。伴奏音乐既可采用314拍也可采用4l4拍较慢的行板。但是因为这一训练动作是把下跳跃动作的前期准备,对以后的跳跃动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选用3丨4拍的音乐会更为贴切。
3.速度和力度的处理:
相同的乐曲采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弹奏,表现出来的音乐感觉完全不同。在一些动作中,钢琴伴奏教师的选曲很重要,例如基训课中的小踢腿组合与大踢腿组合。虽然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节奏鲜明,但小踢腿强调的是肌肉的灵活性。伴奏音乐需要灵巧但不失力度,而大踢腿的动作特点是连续均匀的爆发力、敏捷强健,音乐要更加强调重拍,节奏平稳、坚定,以帮助训练双腿的速度与爆发力。例如这首小踢腿音乐,通过右手加入和弦,和适当的重音,就可以变成一首不错的大踢腿乐曲。这就完全要靠钢琴伴奏教师在选曲上要有所把握。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钢琴伴奏曲目中还有很多类似情况,它们虽然在旋律线、节奏节拍或速度力度上看似相同,但根据动作训练的要求的不同就要在弹奏时加以区别。事实证明,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分级设立的提出,使伴奏教师可以更加细化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舞蹈钢琴伴奏的特点和内容。对舞蹈伴奏者具有一定的初级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与舞蹈教学相结合。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240434.